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

《浣溪沙·绣面芙蓉一笑开》是李清照在北宋时期的作品,风格为婉约叙事类。

此词写一位风韵秀的女子与心上人幽会,又写信相约其再会的情景。上半阕主要是对女主角的外在描写,下半阕则对女主角的行为、心理活动进行深入剖析。在人物的肖像描写采用比拟、衬托、侧面描写的方法。语言活泼自然,格调欢快俊。

从该词最后一句来看,全词又是元稹所著《莺莺传》情景再现描述。

 

 

作品原文

浣溪沙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①《浣溪沙》:词牌名。本为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亦作《浣溪纱》。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还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全词分两片,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曲调轻松明快,是宋词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词牌名。

②绣面:形容面容姣美。芙蓉:荷花,此处指面容好看像荷花盛开了。

③飞:《历代诗余》作。宝鸭:鸭形发式,或指钗头形状为鸭形的宝钗。香腮:唐代温庭筠有鬓云欲度香腮雪。

④一面:整个脸上。风情:男女爱慕之情。韵:味道。

⑤笺:拼音:jiān

解释:

1.注释:~注。

2.小幅华贵的纸张,古时用以题咏或写书信:便~。信~。指信笺、诗笺。半笺娇恨:半纸怨艾之辞。

⑥月移花影:唐代元稹《莺莺传》: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全词译文

一个面容姣好的少女,她的笑容像荷花盛开,斜坠的云鬓,双手衬着雪白的香腮。她的眼波灵活可动就像能说话一样。

一脸的温情饱含着深韵,笔下的纸笺写了一半上面全是寄托自己娇嗔和思念的话语。月上阑干,花的影子不断移动,正是情人约会重聚的好时光。

作品鉴赏

全词解析

起笔便带出了不同寻常的女性之美。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是一副似对非对的偶句。绣面芙蓉形容这个女子姣美的面庞宛如出水荷花,光艳明丽;斜飞宝鸭是说她把用宝石镶嵌的飞鸭状头饰斜插鬓边,对自己作了精心地修饰妆点;正如古人所说的粉黛所以饰容,而顾盼生于淑质,这两句表示词中女主角天生俏丽,再加以入时的华饰,就必然产生不同一般的效果。句中的一笑开三字之妙,妙在它以动态描写打破了静物写生,起到了能将词中的女子从字面上呼出的奇效;而其中字在这里用得尤为精巧。诗词之妙,在于炼字炼句,使一词一句的含义达到极大的丰富;即如这个字,无疑是指芙蓉花开,但其深层意思未尝不可以表示词中女主人公心底被禁锢的爱之苞蕾正在展放。接下来的眼波才动被人猜这句神来之笔,便为此提出了很好的印证。常言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个女子美目流盼,宛如一弯流动明澈的秋水,其中映照着她内心的喜悦与怕人发现自己秘密的悸栗。越怕人猜,偏会被猜,这便是生活的真实;作者捕捉到这一真实,用朴实无华的文字恰当地表现出来,更添了几分韵味。

绣面芙蓉与下面的斜飞宝鸭对举,应也指装饰物。当时的妇女多有向脸上贴绣画的习惯,其内容以花鸟为多,此处即是说面上绘有芙蓉。芙蓉一笑而开,变静为动,看似颇为无理,实则更显有情。本来芙蓉帖饰是静止的,但因为少女一笑,红颜晕开,落到人眼里仿佛连芙蓉花也迎风而绽,倍添精神。这种打破因果界限、蓄意悖理的手法,在王唯诗里最有体现,如坐看青苔色,欲上人衣来(《书事》)、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山中》)等。发展到李清照手里,添上一层女性的柔美,就更多了一种似真实幻、难以言说的美妙意境。再则,绣面”“芙蓉”“”“两两相对,又暗含比喻意味,借芙蓉之开极有力地衬托出了少女之笑。此外之一字,既指芙蓉花开,少女颜开,又可暗指少女的情窦初开,为全词统帅。

斜飞宝鸭衬香腮,承接上句,继续写少女的美貌。她又贴花饰,又戴宝鸭,正是一个着意打扮的初恋少女。眼波才动被人猜。少女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在想心上人。她偷偷喜欢上了一个人,可能有时想起,越想越高兴,表情不对,被人注意到了。这种手法也见于唐诗,皇甫松《采莲子》中就有遥被人知半日羞。其实,别人也许并没有注意到她的异常,更不可能知道她心中所想,不过在她看来,这却很可能,特别是很难为情,这种狐疑更给少女添了一分天真羞怯,也更显生动。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把上下两阕的因果衔接和少女此时的心理展示了出来。前半句自然是承接上文,其中一面二字虽作定语,但关联词的意味还保留着,给人以一种虽然一面……,但是半笺……”的感觉,这不得不说又是女性思维之巧。笺即是书信,显然是久不见面,才以书信传达爱意,娇恨自然也就是青春少女的一种小情愫,小埋怨……连起来是说,虽然我这么喜欢你,但你总也不来看我,只好以书寄怀。信上写的是月移花影约重来。明月上移,花影摇动,到那时我们来幽会。花前月下,正是少男少女相会的宝地,女主人公此语表现了其对未来的期待。

综合全词来看,词人出色地发挥了女性思维的长处,在氛围、比拟、画面以及细节的捕捉上,都表现出了出色的艺术天分。词中的女主人公,由于身处青春爱情之中,情绪难免波动,其性格也颇富变化。她倩然一笑,美丽活泼;眼波流转,细腻羞涩;凝视花月,苦苦思恋;写信抒怀,大胆追求。这些看似矛盾,实则反映了青春少女芳心初动时复杂的心理。在封建家长制婚姻的背景下,女主人公的追求是大胆的,也是美好的。这正寄寓了词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1]

名家点评

清代吴衡照在《莲子居词话》中云:易安眼波才动被人猜,矜持得妙;淑真娇痴不怕人猜,放诞得妙;均善于言情。

清代徐釚在《词苑丛谈》中云:词虽以险丽为宗,实不及本色语之妙。如李易安眼波才动被人猜。萧淑兰去也不教知,怕人留恋伊。魏夫人为报归期须及早,休误妾,一身闲。孙光宪留不得,留得也应无益

当代学康震在《康震评说李清照》一书中评:词中的这位少女就如芙蓉花一样秀美,她斜靠在宝鸭香炉上,正在凝神回味那甜美无比的一刻,她试着要极力地掩饰自己内心的喜悦,但却怎么也掩饰不住,那如同芙蓉花一样美丽的笑容终于在脸上绽放开来。其实,美好的回忆如何能掩饰得住。你看这位姑娘,眼波只是微微有所移动,就被他人看破内心的秘密--当然是甜美的秘密。眼波才动,这个瞬间的表情在李清照的笔下被如此传神地刻画出来,体现出李清照的词特有的对瞬间的那种准确的把握,显示出不凡的笔力。我们姑且不论这首词写的是不是李清照自己的爱情生活,但即便是借题发挥,也发挥得精彩绝伦了。其中肯定渗透着李清照个人的情感体验与美好向往。

当代吴虞奚评:李清照追求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浣溪沙》),充分表明了李清照的爱情态度。特别是下阕三句更体现出李清照的爱情勇气,令人惊叹。自由浪漫的爱情导致了李清照自主幸福的婚姻,这应是李清照以女权对抗男权的胜利,但这种胜利并没有真正走出封建婚姻讲究门当户对的囿限。[2]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1155年以后)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参考资料:

1浣溪沙·闺情鉴赏一翻译和赏析  . 翰林诗词网 . [2017-8-18]

2浣溪沙·绣面芙蓉一笑开 -   . 话辞 . [2017-8-1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清照与心上人幽会后,写下一首肉麻词,引得后世争议不休!
李清照全词赏析
浣溪沙·闺情原文、翻译及赏析
古诗词日历 | 李清照《浣溪沙·闺情》
李清照水平很高的一首词,俏皮可爱满满少女心,读完令人会心一笑
李清照诗一首,(原文)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