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健康养生的终极形式:精足不思淫,气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睡!

网上同名文章,《精足不思淫,气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睡》传播得很广,不知是哪位高人所写。第一次看到这个文章时,觉得有违常理,虽有一些震撼,但真实度存疑,即便不是假的,至少也有夸大之嫌。毕竟写文章的人嘛,总喜欢故作惊人之语,以此博取关注。不过,无论如何,能写出这样文章的人,总是不简单。

上面是我第一次看到这文章时的想法,后来慢慢学了更多东西,有更多的实证体验以后,我发现,这个文章可能完全没有夸张,虽然我并没有到这一层次,但不管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修上,都感受到了这种可能性。修道家们,对身体的研修程度,确实高出普通人太多。

精足不思淫,气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睡,这简单的三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很多人未必真正理解。不思淫,就是没了色欲,不思食,就是没了食欲,不思睡,就是没了睡眠欲。一句话,就是身心的修炼,到了一个圆满的状态后,一些基本的欲望,就降到很小很小,几乎可以为零

食欲,色欲,以及睡眠欲,这些最基本的欲望,不是仅靠心理,可以控制住的,还需要生理的允许。当我这么说的时候,意味着我将心理和生理,完全的分开了,这不是一种好的状态,因为生理和心理没有合二为一,也就是说身心没有合一。不过为了方便理解,还是有必要将二者分开说。

我们习惯于,将生理方面的,称为本能,将心理方面的,称为欲望。欲望可以降低,但本能难以对抗,这是我们通常的认识。比如一心向佛的人,他可以没什么欲望,但肚子饿时要吃饭,这种本能,他是无法对抗的。为什么呢,因为他身体的生理条件不允许。这可能就是修道,与礼佛、参禅的不同。修道,是身心双修。

只要生理方面允许,完全可以达成不思食的。当身体的能量充足,且又能高效循环,流失的能量较少时,可以不必每天吃饭,间隔性的吃一点,补充一些丢失的能量即可。这就是气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睡,就是不怎么需要睡眠,如果非常旺盛的精力,也完全可以做到。为什么说得这么肯定,因为我在生活中,见过类似的人。

需要说明的是,身体状态不同时,对应的养生方法,也是不一样的。我学习养生多年,发现养生知识是有级别的,不同级别的知识,对应着不同的健康水平。比如气虚之人,当你开始补气之后,可能有一段时间不想吃饭,但人精力也很好。如果能坚持,接下来会食量增加,然后再过一段时间,当你的体重、精力都正常的时候,你的食量又会恢复正常。如果还能做到更好,接下来就是气足不思食。

这就是为什么我说,精足不思淫,气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睡,是健康养生的终极形式。既然是终极形式,就不那么容易达到,需要双向加持自己的生理和心理,而且坚持的时间必须较长。

凡事,坚持是最难的。但是成功的人,在任何领域里,都是知行合一的。如果做不到,那不光是执行的问题,知识也有问题。没有真知,自然难以真行。当你非常清楚,你最终会成为样子,并且想达成这样,需要付出怎么样的努力时,你就更容易做到。

我的读者群中,不少人跟着我很久了,有些人觉得我写的东西,开始玄乎难以理解了,那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我仍在不停的学习、思考与实践,我每天都在进步,而你们则开始跟不上,掉在我的后面了。总是在说养生,但养生到最后,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我认为最好的状态,就是精足不思淫,气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睡。

可能有人会说,不思食欲、色欲和睡眠欲,这样真的好么?一点欲望都没有了,活着有什么意思。其实并不是这样,而是人到了很好的状态后,他可以不受外界影响,他对自己的身心,有绝对的主动权,不被自己的欲望驱使。这时候,才是真正的快乐,是作为生命本身的快乐,享受着身心合一后的清安自在,喜乐和平。

(原创:身体自愈研究者,百家号或微信内搜索“身体自我修复研究者”可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个穴位可养老
静神与养生
七情六欲
道家养生,为什么那么受追捧
养心才是养生的核心
春节特别节目之《用文化养生,让身体更健康》第5集 养生要转变观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