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维国学微课堂《说文解字—日》--刘宏毅老师


说文解字,解字说文


欢迎您收听今天的国学解字节目,我们今天要解的字是——日。


日,又称“太阳”,它的象形是圆圈里加一点。古人以为“日”是太阳之精,《说文》“日,实也,太阳之精不亏。”太阳之精,即日中的一点(后来改为一横),太阳黑子也,风沙天,肉眼都能看见,《汉书》有记载“日中有黑气如钱”。后来演绎成太阳里有一只三足的乌鸦,遂有了金乌的神话故事。“不亏”是说,太阳的能量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太阳是三维空间地球的主要能量来源,我们感受到的是太阳提供的光和热,其实还有很多不同频谱的波动能量、不同频率的基本粒子,是我们感受不到,又是生命必不可少的能量系统,所以说万物生长靠太阳。万物有生就有灭,太阳也有理论上的消失之日,不过那是几百亿年以后的事了,对朝生暮死的个体生命而言,太阳就是永恒、就是永远“不亏”。


所以严格讲起来,太阳与日不是同一个概念。




甲骨文日字不圆,多为方形,因为甲骨坚硬,圆形难刻,故此到金文(钟鼎文)始有圆日出现。




我们看这个甲骨文设个什么字呢?这是两个日字,“天无二日,民无二主”。难道3500年前,天有二日吗?羿射九日的故事终究是神话,3500年对天体的演化而言几乎连瞬间都不到,古代与今天的太阳就外在形象而言并无太大变化,这个字下面的小圈是太阳冒出地平线,在水中留下的倒影,即是“旦”。金文的旦字,日下有大气折射形成的虚像,可知先民观察自然之精细如此。后来才把下方的太阳倒影取消掉,代以一横线表示地平线,但我还是更喜欢那个甲骨文的“旦”,生动、传神、有质感,留下了无限遐想的空间。



太阳与树木结合,孳生出“”的繁体,以及杲和杳。杲,日在木上,明也。杳,日在木下,暗也。太阳与草木结合,孳生出“朝”,朝朝暮暮的朝。甲骨文的朝字,日出草中,月还未落,是早晨也。加上水字旁,是潮字。臣拜君,有定时,如潮水,所以去掉水旁,又是朝廷的朝和朝拜的朝。



太阳落于水下呢,这又是一个漂亮的甲骨文字,日上面压着波澜壮阔的大水,这个字是——昔,往昔、从前、过去的时光逝去了,只留下一片鸿蒙的记忆的汪洋。


 这一期的国学解字节目就到这里,感谢您的收听,下一次节目时间再会。





传播传统文化,倡导晴耕雨读

静定心性,知行合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说文解字:孔子的这个神秘手势,有什么特殊隐喻?
元旦:迎接新年的第一个日出!
“东”、“杲”、“杳”三字趣释
春秋古易:易传“天玄地黄”解
田蕴章书法讲座【046-東-怎样理解“力透纸背”】
中文造字象形法原理解读《说文解字·叙》之十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