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漆画讲堂】吴可人:越南磨漆画解读

《百合花》 作者:蔡克振 70cmx70cm 1979年


公元1450年左右,中国漆工艺被带到越南,并被推广。越南的漆画很早就和西方油画相结合,并发展了蛋壳镶嵌技术,越南的现代磨漆画用传统漆工艺表现当代现实题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的现代漆画。越南磨漆画值得我们深入解读。

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族特色


当我们欣赏越南磨漆画特别是早期作品时,扑面而来的是其强烈的生活气息与民族特色——一种越南的、绘画性的、漆味浓郁的印象。在许多有影响的磨漆画作品中,可以看到很生动的形象和富有感情的生活:竹丛、槟榔、树林、屋檐、湖水的倒影、斑驳的白墙、耀眼的阳光、金色的黄昏、澄澄的稻田、翠绿的青山、皑皑的白云、层叠的峰峦、山坡上逆光的榕树、村庄边曲折的小路、湖边的渔船与渔民、舞蹈的少数民族、反映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战士、飞行员和民兵及当今改革开放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可以看出:越南磨漆画的内容题材和形式风格十分贴近生活,反映了越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显示了越南民族的时代风貌,富有思想内涵和纯朴的民风,作为民族绘画形式而成为越南画坛的瑰宝。

如何用漆这一独特材质去表现有民族特色的、中国的、东方的漆画艺术,这是我们在研究越南磨漆画时必须去深刻感悟的。漆画需要走向现代,但现代化不是西方化,不是不要传统,不要民族特色。我们不反对现代感,可以去研究漆画的构成、去研究漆的表现性、实验性,但民族特色不能丢。比较中国漆画要警惕偏于唯美功能而忽视教化功能,关注现代感而脱离民族特色,防止作品在反映生活时的概念化、矫饰化、简单化倾向,要多出现史诗性、民族性、生活气息浓郁和现代漆艺视觉美感强烈的漆画作品。 


《鱼米之乡》作者:吴可人 180cm x 60cm 1984年


二、绘画性与漆性、工艺性的统一


总体看来,越南磨漆画具有较强的绘画性。这里,绘画性主要是指越南漆画家善于用绘画工具和漆的材质、运用油画技法绘制所具有的特性;漆性指天然大漆所呈现内蕴温和的质感、半透明棕褐色素、黏稠性、防腐、耐热、具有光泽等特性;而工艺性则指艺术家用物质材料以手工制作作品所具有制作感的特性。绘制漆画,既需要有很强的绘画能力,需要深谙漆性;又需要有运用漆艺技术制作的能力,而越南磨漆画家成功地将这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他们发现了漆艺的魅力是其他画种所不可替代的,将这种绘画称为“磨漆画”,因为它除了调色、髹涂、罩漆、描金、镶嵌外,还需要经过研磨才能出现效果。


越南漆画家们尝试用磨漆质料表现风景和人物,并借以装饰屏风。他们运用传统的镶嵌螺钿的办法,在装饰技法上开始使用蛋壳镶嵌工艺。以代替螺钿和解决调配高白度色漆的困难,而且利用蛋壳的多种贴法和不同的冷暖色彩,去表现不同的色泽和美妙的肌理。


为了实现使磨漆技术更好地表现现实生活的可能性,他们又研究了日本的漆艺技术,并结合了越南漆艺的传统技法,创造性地使用金粉、银粉和罩明技法结合的装饰方法,即将金银箔放在网筛中碾碎后,根据纹样需要撒在色漆上,或金银箔贴在平纹上或贴在漆粉上表现“光和影”的效果,即结合罩明技法在金银箔或色漆上罩半透明大漆,由于厚薄、打磨轻重不同而产生光与影效果。如表现田野上充沛的阳光;用一层干的朱漆粉撒在褚色漆上用来表现闪烁的水波、表现逆光和迎风摇晃的竹丛等。“他们尝试漆与材质的各种可能性,将油画技法中的生动和写实的表现手段来探寻和创造出许多别具风格的技法和质感”,以求达到漆性、工艺性与绘画性的统一。磨漆画通常要通过层层相叠的色层通过最后打磨才能最终看出色层复合而成的色彩效果。因此,作画过程中要依赖画者的经验来把握整体色彩、肌理和光影效果。从这些操作的要点来看,漆画技法与古典油画十分相似,都注重多层绘画的方法,强调绘画经验和造型能力,具有很强的绘画性和制作性特点。


越南磨漆画中可以看到大量使用黑漆线条或漆色线条勾勒人物和景物的作品,越南漆画家在接受法国油画技法的同时,仍保持了民族绘画传统。线条的互相呼应和自身特点烘托出了一种整体的视觉效果,漆线条的提按、转折、轻重具有超越表现对象的特殊美感,画面的形色通过线条而存在,同时线条也赋予了画面以精神与力量。


他们学习和研究了中国的漆屏风艺术,运用了刻漆填彩工艺。即在黑漆地、朱漆地或色漆地上(如褐色底、银灰色底、罩金银底)刻出一些预先描好的纹样,如具有越南特点的祠堂、庙宇、山水风景和人物,然后在刻出的轮廓内用胶水调成的色彩填上去,最后再罩一层极薄的透明漆。经过对线条和色彩的研究,注意运用粗细、浓淡、深浅、明暗、冷暖的对比,使之仍能表达感情和事物的质料。


漆画不仅是绘制,同时还需要设计。除了造型、构图、色彩外,还需要工艺设计,即制作步骤的安排。通常我们认为越南磨漆画是“画”出来的,而我们的漆画大多是“做”出来的,但不管画与做,只要深谙漆画的魅力,不离开漆艺的航道,画和做都能达到灵动、感人便是好漆画。问题是越南磨漆画通常要通过“做”来完成画面,但其松动感让人感觉是画出来的,而我们的许多漆画仍停留在“做”上。漆画制作过程是一种状态,一种心境,这种状态留下的痕迹,产生变化莫测的肌理,成为一种意境,由此引发的色彩、肌理及光泽效果变化具有偶然性和随意性,这种偶得天成、自然洒脱的手工印记,时而跳跃,时而含蓄,时而张扬,时而神秘,加强了漆画作品的绘画效果、视觉感染力及艺术深度,使漆画的表现语言更具趣味。解读越南磨漆画便可得到那种率真、自然、洒脱的感受,值得我们借鉴。


《渔舟飘至》 作者:汤志义 180cm × 140cm 2004年


三、传统媒材的坚守


时至现代化学工业飞速发展的今天,越南磨漆画坚持使用天然漆为主要媒材没有变。越南的漆器艺人具有割漆、炼漆、配制色漆的技术。在红河流域地区,如富寿省一带产的生漆最适宜于制造黑漆,越南制造黑漆的方法除在生漆搅拌过程中加硫酸亚铁外,还要适当加入松香溶液和鲜茶叶水,制成的黑漆光亮丰厚,色泽深沉,耐磨,耐晒性能极好。为提高彩漆的鲜明度,他们用生漆调配桐油成为油光漆,这种漆可以调配和调制各种色漆。“由于漆材料的半透明性,使画面有深度,加上金银粉、贝壳、蛋壳以及多种新颜料,使艺术家更有条件以特有风格表达自己的新感情、民族自豪感、对战士的深切爱护和对集体劳动的热爱”。同时还改进了推光和抛光的技术。这些研究成果为越南漆画艺术的装饰方法开拓了广泛的前景。局限中寻求无限,大漆的深棕色素调制色漆后,再涂与画面会有一个“开”的周期,故调制鲜明色彩有难度,同时需要有荫房,干燥时间长等麻烦,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正是这一局限形成了它的特性:如罩明后表现光影下若隐若现的效果,调制的彩漆内蕴厚重,易于起皱产生肌理,操作从容等优点。中国漆艺界尚有一些作者仍坚持大漆进行漆画创作,产生了一批优秀作品,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但是还有一些问题干扰着中国漆画的发展。首先在漆画队伍内部对以天然漆为主导媒材的问题还未能达成共识,连‘多种材料不限,提倡天然漆’的导向都通不过,运用合成涂料的漆画家成为主流,中国漆画存在着演化为综合材料绘画的趋势。当然这也不是坏事,但对新生的中国漆画来说却不是好兆头,因为它动摇了漆画赖以生存的基础。”天然大漆是涂料之王,任何涂料都无法与之比拟,通过原作可以比较出来,我们无意于全盘诋毁合成化学漆,现代化学漆在某些方面可辅助漆画的效果,但正如乔先生所担心的:“如果我们中有百分之九十的人不搞天然漆了,那就成问题了。


《爱之梦》之四 作者:苏星


四、结语


通过解读越南磨漆画的主要艺术与技术特点,再观日韩漆艺对传统媒材始终如一的重视和坚守,我们的漆画、漆工艺家将如何面对未来是应该值得深思的!(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参考文献:

[1]蔡克振,《漆画漆话》,自编文集。

[2][越南]陈文谨,《越南的漆和磨漆画》。

[3]乔十光,《越南当代绘画展观后》,《装饰》,2006年第1期。


文章来源:福建美术在线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图文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 如果您喜欢微信内容,请分享到朋友圈;

+关注 请添加微信号dangdaiqihua,或是点击文章开头当代漆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田辉:中国现代漆画与传统漆器装饰(下)
漆画家冯才志
越南·拙美漆画
艺术百科-绘画论坛之“磨漆画”
大漆的认识
晕金漆画技法创新与艺术表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