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1.1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说:“不怕人们不觉知自己的德行,就怕自己无智呀。”
    这是《学而》篇的最后一章,编者可能有意与首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作一呼应。
    把这章和《孙子》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以及《老子》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对比一下,会比较有意思。知人、知彼,都是说“知”,孔子这里的“知”是一种很友好的“理解”,偏重于内心、思想;而孙子则是目的性很强的“了解”,偏重于外部条件、实力;老子则是一种冷静的从内到外全面透彻的了解。而在“知己”方面,孔子是说“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言下之意,对“别人能够知道自己”,还是有所期待的,“自己知道自己”似乎是不言而喻的——儒家一向注重“反求诸身”;对孙子来说,肯定是要尽量隐藏自己,让对方不知道,乃至故意制造假象让对方错判,但是自己则一定要清楚自己到底有多少斤两;老子则把自己知道自己放在了比知道别人更高的一个层次上,而别人是否知道自己,对老子来说,应该是无关紧要的。
    再看一看我们的当下,也很有意思。大家通过微信、微博等等方式展现自己、了解别人,看来是很容易知道别人,也很容易让别人知道自己了。但这里面很值得分辨。从发出信息的一方来看,展现给别人的,是自己想让别人知道的东西;但还有一些东西,是不想展现给别人的东西;还有一些,是想让别人知道却又不好直接展现从而别人无法知道的东西。从接收信息一方来看,有对别人的展示视而不见的;有想了解别人却无从获取信息的;有看了别人的信息但完全不知所云的。所以,在这个信息社会,有抱怨垃圾信息太多的,有抱怨没有个人隐私的,更有抱怨别人不可理喻的,有抱怨自己不被理解的。那么,当下我们如何自知、如何知人、如何为人知,读读《论语》这一章,再对照孙子、老子所说,应该很有启发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尚晓岚:“自己的东西”与“我们的经典
国学经典名句上篇,老祖宗留下的瑰宝,记下来受用一生
老祖宗留下的5000年精华语录
孔子、老子、庄子、孙子、孟子之间有什么关系?
老子、孔子和荀子他们为什么要用“子”为名?
易-道-仁 是一体三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