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3.4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林放问礼之本质精神是什么。孔子说:“好大的问啊!礼,与其仪式繁多呀,还不如仪式俭约而诚敬呢。丧礼,与其仪式变易多端的厚葬呀,还不如只有哀戚之情呢。”
    这章还是涉及到礼的本源、本质问题。孔子的回答很具体,先整体上说礼“与其奢,宁俭”,再以丧礼来说明“与其易,宁戚”。
    礼,是需要有可以让人们感觉得到的形式的,通过这些形式,来表达人们的情感、理念、信仰这些“内容”(大体上就是儒家所说的“仁”。儒家所主张的,更偏向于人的真实情感,李泽厚先生就提出并且不断强调“情本体”这个概念)。奢,就是形式压过了内容,俭,就是形式太简陋,无法充分地表达内容。这两者,都不是恰当的形式,但孔子主张与其奢宁可俭,因为形式压过了内容,就容易让人们过分注重于形式,有可能把内容给忽略了,而俭,则内容相对来说是突出了。
    再说到丧礼,其要表达的是人们哀伤的情感。易,就是把事情办理得很周到,戚,就是内心的哀伤。大多的解释都是认为这两者也都不太恰当,比如钱穆的《论语新解》是这样翻译的:“丧礼与其过于治办,宁过在哀戚上。”但我认为,按照儒家的看法,办丧事,“易”是应该的,“戚”也是应该的,所以,这句不应该象前句“与其奢也,宁俭”那样理解,而可以理解为:由于某些原因,在“易”和“戚”无法两者都做好的情况下,与其在“易”方面做好,不如在“戚”方面做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语连载(44)《八佾篇》第4章,“林放问礼之本”。
我读《论语》(41)
学术 | 刘妮:从《论语》看孔子的“乐”与“哀”
礼之本(论语风云系列)
“礼之本”
再读《论语》:八佾第三.4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