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著作《中庸》的作者到底是谁?

历史的天空星光璀璨,岁月的长河激流匆匆,总有殷殷志士在为祖国无私奉献,总有拳拳赤子在为祖国英勇牺牲,从秦时的统一到汉时的昌盛,从四大发明到祖冲之的圆周率,祖国的富强,总是会由这么一群勇士创造出来。

四书五经为儒家传道、授业的基本教材。

几百年来,“四书”在我国广泛流传,其中许多语句已成为脍炙人口的格言警句。

《论语》、《孟子》分别是孔子、孟子及其学生的言论集, 《大学》是经曾子整理成文,那《中庸》是谁呢?

《中庸》被称为“孔门传授心法”之书,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笔之子书,以授孟子”的。

《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生鲤,字伯鱼。伯鱼生伋,字子思”;“尝困于宋,子思作《中庸》”。而有关于子思的生平事迹已很难详考证。

子思,孔子之孙,孔鲤之子。真名叫孔伋,子思是他的字,战国初期鲁国人,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据说子思曾受业于孔子高足曾子,并与自己的门人作《中庸》,其门人再传孟子。

子思在儒家学派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上承孔子中庸之学,下开孟子心性之论,并由此对宋代理学产生了重要而积极的影响。

子思哲学思想的核心是“中和”和“诚”。

中庸之道乃孔门最高之道,它出自人的明德之性。子思从人性上阐发了这种必然表现的心理实质,把中庸之道在更深的层次上归结为一个中和之道。

他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太平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就是子思的中和之道。

他又提出,“诚”是世界的根本性质,说“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认为天地万物都是依靠诚存在的。

他又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认为天道、人道都系之于“诚”。

他还提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指出人性天赋,遵性而行就是道。

《中庸》一书还重点发挥了孔子“过犹不及”的思想,提出了系统的中庸思想。

由于子思上承孔子中庸之学,下启孟子心性之论,并由此对宋代理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江水东去,留下哗哗水声;潮水退去,留下一层淤泥;太阳西去,留下一片夕阳;花儿落去,留下一堆肥料;历史驶过,留下深深的车辙……上下五千年,盛衰荣辱,是非成败,未曾间断。秦朝的暴政翻过了秦朝光辉的一页,“秦王扫六合”的威严渐渐被洗去。乌江河畔,光辉一时的英雄人物已成灰,然后,兴盛的大汉遮住了英雄的光辉。宋朝的腐朽孕育了元朝。明朝的无能造就了清朝,清朝的失败成就了现代的中国。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图文】中庸,不是教人平庸。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十六字的意思是什么?
钱穆:略论中国哲学(1)
行仁的关键:内心诚正 不去害人
说文解字探“中庸”
十六字中华心法,圣圣相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