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马斯洛心理学术语表

  亚伯拉罕。马斯洛在发展自己富有影响力的心理学的过程中创造了许多术语。在其后的几十年中,这些术语传播到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甚至整个美国文化。但是,马斯洛一些重要术语不断被误解和误用。他对这种情况感到不满。以下关键术语依照马斯洛自己著作中使用的含义来定义的。

    1优势成员

    在生物学上指人类或其他物种中占优势的成员,较好的观察者与选择者,在所属种类的社会中倾向于处于主导或者领导的地位。也称Aipha.

    2日神式的神秘人物

   指通过深思冥想而体验到超越和神圣的人。

   3酒神式神秘人物

   指通过达到如痴如狂的状态来体验超越与神圣的人。

   4优心态文化

   正式的定义为一千个自我实现的人在一个孤岛上所形成的文化。在广义上是指人性在许可的范围内,人类所能到的最完满的社会,这种社会能够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而且还能够为每个成员提供自我实现的机会。

   5优心态

   朝着优心态文化发展的状态。也就是可达到的健康心理发展。它指的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改良,而不仅仅是乌托邦。也指能够使人更加健康的社会或者组织条件。还可以指教师、治疗家或管理者推动、鼓励这种运动而采取的行动。

   6优心态管理

   正式的定义为由一百个自我实现的人合作所建立的企事业管理制度。这一百个人把积蓄集中起来,投资到这个企业,所以每个人都有同等的发言权。广义上是指一种开明的管理。在一个组织内,每个人的成长和创造力的发挥与这个组织的产品或者服务质量以至整个组织的健康发展都密切相关。

   7权力主义人格

   指这样一种人,他具有“丛林观”,认为善意、仁慈等都是被人利用的软弱的表现。

   8丛林观

    具有权力主义倾向的人所持的人生观,认为人不是“羊”就是“狼”,即不是受害者,便是潜在的掠夺者。持人丛林观的人常常无法对直系血亲以外的任何人产生感情。

   9基本需求、基本需要

   指与生俱来的人类本能的低级心情理需要,自下而上的层次顺序为获得安全和保护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受尊重和自尊的需要。

   10成长需要:见超越性需要

    我们天生的除基本需要外的另一种心理需要,这是对存在价值的需要,虽然不强烈,但如果失去,就会导致超越性精神疾病。

    11匮乏性需要:见基本需要

    12归属需要

    与生俱来的一种在心理上希望从属于一个团体、家庭、部落或社会的感情需要。

    13安全需要

    先天的一种对身体安全感的心理需求,它是一种基本需要。

    14自尊需要

    先天的对自尊和自我价值的精神需求,它是一种基本需要。

    15匮乏性动机

    与满足基本需要相关的动机

   16存在性认知

    通过沉思得到的清晰的认知,尤其是指关于人或者事物的超越性、神性以及永恒方面的认知,自我实现的人在高峰体验的状态中经常产生这种认知。但并不是只有自我实现的人才产生这种认知。

    17存在性幽默

   富有哲理的或者启发性的幽默,它反映了高度的成熟与高层次的动机。例如,亚伯拉罕。林肯具有的幽默。

   18存在性知识

    关于人或事物本身超越的、独一无二的、或神圣性的认知,是通过存在性认识获得的而不能通过逻辑或推理。

   19存在性爱情

   对于所爱者的本质和潜能怀有无私的、无条件的尊敬心理,而不是利用自己所爱的对象来满足自身的基本需求。爱事物的本来面目和它的独特之处。

   20存在性动机:见超越性动机。

   21超越性动机

    人类在获得基本需要的满足后受到存在性价值的激发而产生的动机。

    22存在心理学

    关于人类最高意识状态的心理学。例如,在高峰体验时的认识、体验和动机等等。

    23存在主义感激

    当人与人之间有了爱和同情之时所产生的适当的、健康的感激之情。包括与此相应的话语和心理上的感动。

    24存在主义心理学

    这种心理学强调个性和经验,致力于研究解决人类存在的现实问题以及自身面对的一些困境。例如,对生活意义的探索。

    25存在主义内疚

    当我们在生活中违背了我们的高层次的本性或者存在价值(例如正义、真理等)时所产生的适当的健康的内疚感。也可称之为天生负罪感。

    26存在主义治疗

    指专门针对那些价值观紊乱或者处于超越性病态的人的心理治疗。

    27存在性价值

    人类内在的终极价值。例如,真理、美、公正等,它们都是我们超越性需要的对象,也是我们超越性动机的目的之所在。

    28人本心理学

    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流派。它是由马斯洛。罗洛。卡尔。罗杰斯和其他人建立起来的具有广泛基础的心理学。它超越了弗洛伊德和行为主义心理学,成为心理学的第三种力量。

    29第三思潮(力量):见“人本心理学”

    30第四种力量:见超个人心理学

    31超个人心理学:

    亚伯拉罕。马斯洛于60年代在人本心理学基础上建立的一种研究方法,旨在把人的精神放在一个广泛的人类本性与潜能的框架中来研究。它被称之为心理学的“第四种思潮(力量)。”

    32规范心理学

    关于人们怎样认知和感情两方面发挥能效的心理学。

    33匮乏心理学

    心理学的一分支。

    34超越性报酬

    满足高层次需要的报酬,例如能够实现创造性和自主性情的工作机会。

   35失落体验

    指一种孤独体验,来自精神上的退步,失落或者悲剧感,还可能因临死亡或现实中的绝境而产生,这种体验可能使我们的价值观和生活状态彻底崩溃或改变。

    36高峰体验

     指一种短暂的狂喜、入迷、出神、极大的幸福感和愉快。这种短暂的时刻里,我们能感受到敬畏、崇拜和奇妙的心情,体验到“此时此地”以及真实而统一地存在的感觉,同时也体会到超越与神圣。这种体验多发生在自我实现者身上。

    37高原体验

    指对于感受到的敬畏与神奇作出平静、稳重的反应,与高峰体验相比,它没有那么强烈的感情色彩,相反,它更多含有理性与认识的成分,也更多地出于意志的行为。例如,一个母亲静静坐着,照看她的小宝宝在地上玩耍。

    38反高峰体验者

    指因惧怕进而抵制、拒绝其高峰体验的人。他们通过否定、压抑或者“忘记”的试而使这种体验从意识和记忆中消失。这些人往往过于理性、实际、唯物,或执迷不悟,有强迫心理。

    39直肠病世界观

    指那些玩世不恭的人或处于绝望中的人的世界观,他们总是轻视别人、贬低别人,或是寻求别人行为中的最恶劣的动机。这是患有超越性精神疾病的表现。

    40伪愚

    一种认知方面的病态,它是“约拿情结”的一种表现。其特征是对自身智力的一种抵制或否定。

    41现实鲜活化

    有意识地重新唤起我们对存在价值的体验,如对美、真理、公正的体验,是对于“想当然”态度的一种必要的有效防止法。

    42再神圣化

    试图从“永恒的角度”来衡量人或物,在日常生活中重现奇异和神圣之感。

    43狂想式传达

    诗意的语言,如使用隐喻或神话式的象征。这种传达方式常出现于高峰体验时期,并超越了纯粹理性的逻辑的表达的限制。

    44协同性的

    具有协同作用的特质。也是个人和组织、社会的需要、目标互相促进的一种程度。比如,一个具有协同性的社会是美德得到回报的社会。一个美满的婚姻也是协同性的。

    45协同作用

    同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在1941年提出并由马斯洛详细阐述的概念。可以用来概括不同的文化。在高协同的文化中,对某个人有益的,同时也对大家有益,反之亦然。比如,一种广泛推崇利他主义的文化就是如此。在一种低协同的文化中,对某个人有益,而对其他人则有害,反之亦然。比如,个人的成功必须要他人付出代价的组织。

    46自我

    人格的生物基础核心。

    47自我实现

    个人成长的顶峰期,这时,我们已摆脱由基本需要和匮乏性动机带来的忧患。对大多数人来说,它不是终点,而是完成或充分发展的一种动力和渴望。同时,也是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程度上发掘自身潜在的天赋、能力和趋势的一个过程。虽然我们都有这个动力,但我们也有对于成长的恐惧。

   48自我实现者

    一个精神上健康、成熟,正在实现自我完善的个体,他的基本需求已得到满足,因而为超越性需要所驱动,成为存在价值的积极追求者,这种类型的人有一些特征,包括创造力、睿智、情感的自发性、对某种职业的热忱等。

   49菩萨

    这是一个佛教用语,用于指那些在开悟之后,自愿回返到世俗世界,通过当一位师傅来无私地帮助他人的人。与佛教中的“缘觉”相对。

   50缘觉

    佛教用语,指只为自身的开悟而不关心众生的修行者。与“菩萨”相对。

   51认知病态

    人在认识和理解周围世界时在需要上的病态或者焦虑,包括无法容忍模糊不清,对于精确性的难以抵制的需要,过度理智化、程式化,以及“假愚”等。

    52逆反性价值

    对存在价值,例如真、善、美,以及人的优秀品性的恐惧、害怕或者厌恶。

    53逆反性评价

    直接体验或者表达对存在价值以及能够体现贬低或者丑化。这是我们面对存在价值时,由于感受到了敬畏、惊讶,对比自身的渺小与匮乏,内心产生了仇恨感,进而采取的一种防卫机制。

    54匮乏性认知

    常见的认知方式。如通过逻辑或者理性分析,孤立片面地看待人或者事物的某些细节。

    55匮乏性幽默

    带有敌意、幸灾乐祸或者贬低等意味的幽默。例如嘲讽他人的不幸等。它反映了当事人的不成熟以及低层次的动机。

    56匮乏性爱

    在爱情中,把对方看成是满足自己基本需要的手段。

    57非神圣化

    在我们文化中常见的一种心理防卫机制。它表现为对积极的情绪,例如温和、友好、崇高感、出神入迷,以及人类行为中任何神秘体验和美好感受加以否认或者压抑。

   58道家精神

   具有接受和顺其自然的品质,不侵犯也不干涉他人。

   59道家科学

   具有道家特点的科学。能够通过“存在性认识”而不仅仅是“匮乏性认知”来追求知识。

    60统一性知觉

    指通过世俗的生活来领会神圣的能力,是存在领域知识与匮乏领域的知觉的综合。

    61价值混乱:见超越性精神疾病

    62超越生精神疾病

    长期丧失超越性需要,即超越性打击不能满足而引起的存在于精神上的疾病,它们包括玩世不恭、冷漠、厌烦、缺乏热情、失望、无助感、虚弱和虚无感。

    63价值贫乏感

    指一种失去价值体系的生存状态,它能够导致多种超越性精神疾病,也能引起身体上的疾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马斯洛 | Abraham H. Maslow
论马斯洛的高峰体验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和健康人格观
人性能达到的境界
我们都被误导了: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是六层,不是五层
人性能达到的境界 (豆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