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宁远战役: 努尔哈赤的最后一战

1621年,辽沈战役和广宁战役结束后,努尔哈赤迁都辽阳。1625年,努尔哈赤不顾贝勒诸臣反对,再次决定迁都沈阳,从此沈阳成为后金政权的统治中心。在1621年到1626年间,整个后金焕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快速的消化着两次大战的丰硕果实,后金的实力再一次上升了一个高度。1626年,努尔哈赤再一次发动了对明朝的战争,他却没想到,这一次,是他人生的终点。

继广宁要塞失守后,明朝为了防御后金的攻击,在离广宁城不远的地方,又修建了一个军事要塞,这就宁远城。广宁惨败后,明朝辽东地区损兵折将,土地荒芜,疲惫至极。乘着后金稳固后方,明朝也在辽东地区积极备战。孙承宗和袁崇焕亲率军民,在宁远地区修缮城堡,制造火枪大炮,招募新兵,开荒拓地,苦心经营四年,大见成效。据《明史·孙承宗传》记载:孙承宗和袁崇焕在关外四年,共修复了大小城堡54座,训练新兵11万,制造了数百万的甲胄、器械、弓矢、炮石等军事物资,开拓了400余里的土地,年收入十五万(石)。

后来,辽东经略孙承宗因为得罪了魏忠贤,遭到了阉党的排挤打压,孙承宗被迫下台,接替他的是高第。高第摒弃了孙承宗守关外而保护关内、先固守再图收复辽宁的积极防御政策。他到达山海关之后,撤了山海关总兵马世龙的职,同时下令将锦州、右屯、大凌河三城的守军撤回关内,将所有的军事设施和粮食向关内转移,放弃了关外辛辛苦苦开拓的400里土地。

1626年,努尔哈赤看到明朝上下不和,觉得机会又来了,于是决定发兵攻打宁远城。由于守军都早已撤到关内,八旗军一路未遭抵抗,接连攻取了右屯、大凌河、锦州、小凌河、松山、杏山、塔山、连山等八座城堡,直逼宁远城。此时的宁远城,只有袁崇焕没有遵守命令后撤,留在宁远城里,城中士兵不到2万人。

为了守住宁远城,袁崇焕在宁远城上架设置了红衣大炮。红衣大炮是葡萄牙制造的加农炮,具有炮身长、管壁厚、射程远、威力大的特点,是击杀密集骑兵冲锋最好的武器。早先,袁崇焕从澳门买了4门,后来又买了26门,一共30门。快开战时,袁崇焕将红衣大炮11门运进城,架在城墙上,备足了弹药。由受过葡萄牙人训练的孙元化、彭簪古等官员,培训炮手。这11门西洋大炮成为袁崇焕守城的最新式的强大武器。

后金军展开攻击。明军凭借坚城,不出城野战,只是在城墙上射箭开炮。后金军顶着猛烈的炮火,用楯车撞击城门;冒着严寒,用大斧企图凿穿城墙,都被明军一一化解。攻城4日,后金军尺寸未得,努尔哈赤无可奈何,只能鸣金收兵,安营扎寨。偏巧明军大炮射程远,一炮就将努尔哈赤干翻了。为了发泄,后金军攻占了觉华岛后杀光守军,撤军返回沈阳。

宁远大战是明军首次打败后金,极大地鼓舞了明朝的士气。而后金在此次战役中,共损失了1万7千人,是起兵后的最大败仗。更加激励人心的是,努尔哈赤也在此次战役中丢掉了性命,明军乘机收复了重镇锦州。皇太极继位后,先后两次发兵攻打宁远城,都被袁崇焕击败,宁锦防线越来越牢固,成为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后金开始了与明朝长达11年的拉锯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袁崇焕血战宁远, 9千明军靠红夷大炮击败13万后金军
宁锦大捷,努尔哈赤之死与袁崇焕的罢官
袁崇焕的跌宕
努尔哈赤之死:宁远大战中炮
袁崇焕一战成名:宁远与锦州的光辉时刻
不可动摇的意志、敢战敢胜的精神—明末袁崇焕坚守宁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