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帮孩子选择读物? 分段阅读, 顺应成长规律让孩子爱上阅读

对于幼儿时期的孩子,父母在培养良好亲子关系的同时,也不忘为孩子以后的阅读能力做铺垫。

于是,大众口中的那些经典读物便为之兴起,在家长的眼里,只要是被大众推崇的,家长们都会不假思索一股脑的搬回家。

这种心理就好像是生怕孩子漏看了哪本,从而落后于人家,也不管适不适合孩子,孩子又是否喜欢,反正就要从众。

《灰姑娘》本是一个充满浪漫的爱情童话,可其中削足试水晶鞋的画面,却给孩子传递了负面的人生观。

《白雪公主》中巫婆骗白雪公主吃了毒苹果的情节,可能会让些许孩子感到残忍,她们会很疑惑为什么本身香甜的苹果会有毒?为什么公主的后妈王后要害她?

这样的一幅画面很容易让孩子对外界失去信任,内心也会惶恐不安。

孩子4岁前,选择读物要慎重

4岁前的孩子因为不具备区分现实与虚构的能力,所以对于大人眼中的童话,他们可能会心存怀疑。

但有的父母可能会说:“我家孩子也听了这些经典童话了呀,就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恐惧情绪,你们也太矫揉做作了吧!”

可是家长们知道吗,就算孩子当时对故事情节没有做出任何反应,也会隐藏在他们的潜意识当中,无形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发展。

所以家长在给孩子挑选读物时还真不能草率,必须经过深思熟虑,认真筛选才行,至少要保证其中所传达的价值观是适合孩子的且是正面的。

而那些以“教育”为名,内容却让人细思极恐的读物,是万万不能选择的。

就好比《蜘蛛侠》,曾经听过这样的一则新闻:一个8岁的小男孩因极其崇拜蜘蛛侠的超能力,于是便装扮成蜘蛛侠的模样而站在房顶上想模仿其快速跳跃的场景。

这些行为在大人看来是多么的幼稚,可是年幼的孩子却信以为真,难道这还是矫揉做作吗?

童话故事是开启孩子阅读的第一扇大门,所以家长必须认真筛选,才能给孩子提供健康安全的“心灵鸡汤”。

不顺应成长规律的阅读,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影响?

1)让孩子丧失安全感

不符合孩子心理成长规律的读物,可能会让孩子对外界丧失信任感,孩子潜意识里会对一些故事情节或谎言信以为真。

等到孩子的认知发育完全时,往往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对外界产生怀疑,从而丧失安全感。

2)产生挫败感

大部分孩子在刚开始自己阅读时都是非常抵触的,因为没有哪个孩子天生就爱读书。

而所谓的亲子阅读,也是给孩子一个缓冲,从父母讲给他听过渡到自己讲故事。

但是真正适合年幼孩子阅读的书籍也并不太多,因为大部分的书籍呈现给人们的都是大量的字词和语法,所以说这些书籍也更适合家长读给孩子听。

当孩子识字能力比较弱的时候,要让他独立去阅读,自然会出现抵触情绪,甚至会时感挫败,阅读的主动性也就随之降低了。

所以说,合理的阅读是建立在孩子成长规律的基础上的,我们必须进行细致的划分

分段阅读,顺应成长规律不容忽视

0-3岁

由于这一阶段尚属于婴儿阶段,所以都是以颜色鲜艳的绘本或玩具读物为主,训练孩子的视觉、听觉以及对颜色的感观认知。

在此阶段虽然不要求孩子能够完全读懂,但是要尽可能的让孩子有自己的认知,便于日后打基础。

3-7岁

这一阶段是婴儿阅读的拓展阶段,也是亲子阅读的最佳时期,父母可以灵活运用。

比如,可以将色彩鲜艳的绘本替换为图文并茂的图画书或者是漫画书,也可以将玩具读物转化为一些带有数字或文字的小卡片。

让孩子在玩乐中吸取知识,他们将会乐此不疲。

7-12岁

这一阶段的阅读将会引入大量的文字,因此一些经典读物或会受到人们的大力追捧,但是家长在帮其进行选择时,切记以孩子的兴趣为主,因为这样才能让他们产生学习的动力。

12-18岁

这一阶段大部分都是以经典名著为主,且阅读范围也更加宽泛,孩子的自主能力也尽情展现,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了。

而此时的阅读对于孩子以后的人生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家长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也要进行适当的引导。

针对不同阶段为孩子选择不同的读物

1)3-7岁阶段

婴幼儿阶段,其阅读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从中获得童趣,并非是要了解一个极其复杂的故事。

而对婴幼儿来说,他们对于声音的吸收能力是远远大于书本内容的,所以家长可以尝试从听觉上开始训练。

比如,家长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童谣或儿歌,在反复歌唱某个词的时候,婴幼儿也随之加深了印象。

因为婴幼儿对音乐的感知是与生俱来的,这要比阅读书籍更容易让人接受。

2)3-7岁、7-12岁阶段

这两个阶段对于孩子来说是最为重要的,因为这时的孩子心智都已发展成熟,也是训练孩子记忆力和理解力的黄金时期。

而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特别要注意训练孩子自我表述的能力,因为孩子在自我表述时会对内容有一个全面的理解,还能在表述的同时对知识进行巩固。

在书籍的选择方面,家长要帮孩子把握好,以健康且正面的内容为主,避免出现粗暴的词藻。

3)12-18岁阶段

这一阶段除了阅读以外,更注重的是孩子情感的培养,比如适当调动孩子的同理心。

如果孩子在阅读某些内容时会感动的落泪,那么这种一触即发的情感也会促进孩子学习的自主性。

总之,父母给孩子的阅读进行分段一定要遵循有益、有趣、且对孩子有用的原则。

而什么阶段读什么类型的读物,家长必须要根据孩子的成长规律来选择符合其心理发展的书籍:懵懂的识字阶段句子一定要简短,而青少年阶段,选择的故事情节一定要有教育意义,做到这些,你会发现阅读对于孩子来说已不再是那么难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长会发言稿:让阅读成为孩子的习惯
中国最强名校推荐:暑假必读书单(从小学到高中),快为孩子收藏!
如何给孩子挑选合适的图书?
做好孩子的榜样,从在家里开始阅读。
让孩子在阅读中快乐成长
音频资源的分级和利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