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小李的父母是城里的“有产阶级”,她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结婚时陪嫁丰厚,丈夫是一个家在农村的大学同学,她爱他的才学和英俊。婚后,她是家中的“女皇”,丈夫承担了绝大部分的家务劳动,小李的任务就是站在旁边指点:尿布没有洗净,床下没有擦净,菜太咸了……整天唠唠叨叨,经常还要带有一些与农村相关的“评价”。现在孩子长大了,但是小李怎么也不能理解丈夫为什么会有了一个各方面都“不如”自己的红颜知己。
人们大多认为,因为爱而走入婚姻是天经地义的,爱就是需要奉献的……但是,如果丈夫多年来在努力扮演一个好父亲的角色,本能的竭尽全力的付出,有时甚至以牺牲自己的需要和发展机会为代价,妻子却从来没
有意识到这种付出,把这种“牺牲”视如鸿毛,对丈夫的付出缺乏感恩之心,对自己的另一半缺乏起码的尊重,那么妻子的“爱”就没有了实质性的内容,丈夫的感情也失去了原有的寄托。所以,
真爱,就要尊重:人格上要平等和尊重,家务劳动、教育子女、接受再教育的机会等等,双方都拥有平等的权利。没有尊重的爱不是真爱,一旦没有了牵挂,对方常常会出现情感的转移。专家认为,在有问题的婚姻中,婚外情只是果,婚姻本身的问题是因。
案例二:老孙工作很忙,经常早出晚归,有时独自在外喝酒。自从儿子一出生,老孙的妻子时刻关注着孩子的一举一动,给孩子倾注了她全部的爱,儿子的生活、学习样样挂在心上,让孩子和自己睡,很少顾及到丈夫的感受。至今孩子十几岁了,母子关系依旧,儿子还是样样依靠母亲,性格内向,听话,胆小,不敢独自外出,甚至害怕升学住校。妻子埋怨老孙把家当成旅馆,什么都不管;而老孙也埋怨妻子把孩子惯坏了,不像个男子汉。妻子感到很委屈,但对孩子的问题也一筹莫展。
在家庭中主要的有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心理专家一致认为
夫妻关系是第一位的,夫妻中一方对亲子关系过度关注,就会伤害另一方感情,不利于夫妻的情感交流和建立亲密关系。老孙的妻子对儿子过度关注,长时间的冷落丈夫,不但容易出现对方的情感转移,也很难给孩子创造好的养育环境。然而,维系正常的夫妻关系是双方的责任,老孙为什么要长期置身家外,妻子为什么这样关注孩子,同样值得探讨。因此双方要给自己留有空间,发展夫妻感情,与孩子之间的天伦之乐是不能取而代之的,如果夫妻关系亲密、美满、有爱,彼此拥有,彼此所属,共同养育后代,才能给孩子更好的生长环境,同时也为他们树立了人际关爱的榜样,对孩子成人以后的婚姻生活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案例三:老张是搞艺术的,做事慢条斯理,喜欢临时起意,靠直觉反应,不喜欢遵守游戏规则,常常丢三落四,但是很幽默;妻子做财务工作,做事喜欢有计划,有准备,并且再三检查。妻子不喜欢丈夫的这种作风,常在耳边唠叨,传授组织计划的好处,但是也没能使他“有所改进”。于是妻子尝试着接纳他和自己不同的性格,笑纳他的“愚蠢行为”,学习他的幽默,并且逐渐体会到从丈夫的角度看自己的性格,相信他也是不舒服的(大概老张认为做组织计划也是一种愚蠢行为吧)。有时如果妻子情感上确实感到不舒服,就和老张打一个招呼,到隔壁去做别的事情,或者去逛街,让他自己去完成,一场冲突就此避免了。
个人性格的形成是由遗传因素和其成长的环境因素决定的,在没有重大因素影响的情况下,是很难发生改变的。所以最好不要把改变对方的性格作为婚姻的目标或者努力方向,否则往往会上演一场人际战争,给双方带来痛苦。我们看到的某些家庭争吵一生,各自数落对方的不是,双方受伤都很深。要学会沟通,精心维护婚姻关系,协商解决意见分歧,不要为生活琐事互相批评和攻击,争论谁对谁错,应该不应该,因为家庭生活中没有绝对的是非对错。
婚姻中要相互留有空间,保持个人的独立,如各自有自己的朋友、兴趣爱好、生活情趣,允许保留个人隐私等等,使家庭成员,特别是夫妻间要有适度的心理自由。同时,人在婚姻中是会发生改变的,夫妻以对方为镜子,对自身有了更深的理解;对情感有了更深的体会;甚至性格、价值取向也可以逐步相互融合,但是,这种改变不是哪一方“说教”的结果,这种改变是因为爱而自发的、自愿的发生,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就像老张的妻子那样,灵活、宽容,使婚姻成为个人成长发展的契机,在生活中相互交往,不断成长。人的一生要与很多性格各异的人相处,假如只会和与自己性格相同的人打交道,不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吗?如果把夫妻相处视为提高自己与不同类型的人相处能力的机会,努力做一个有修养、有智慧、能接纳天下人、能包容天下事的人,相信你会生活得更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
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