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好消息!“新八级工”来了!为技工发展提供新通道!


编者按


国新办1月7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规划》有关情况。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获悉,我国正在为技能人才探索建立“新八级”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即由低到高,在学徒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特级技师的基础上,再增设首席技师,即“新八级工”。




01

“新八级工”有望打破技工晋升“天花板”

“建立'新八级工’制度有助于打破技能工人成长的'天花板’'隐形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刘康表示,“一方面是拓展纵向发展通道,有的人30岁、40岁已经是高级技师,他的职业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往更高层级发展;另一方面是扩大横向发展空间,接下来将为技能人才在待遇水平、激励保障上推出一些新举措。”

在健全完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方面,《规划》提出要从“三年行动”转化为“五年规划”,大力开展以企业职工为重点的就业群体职业培训;在提升培训的供给能力方面,《规划》鼓励更多的培训机构、职业院校,包括企业,能够参与其中。

在技能人才的评价体系、待遇水平、表彰激励等方面,《规划》都进一步明确了方向,提高了标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刘康:我们现在还在推动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这种新型学徒制就是通过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等方式,同时对开展学徒培训的企业给予相应的职业培训补贴,推动后备技能人才的成长。

无疑,“新八级工”对于广大技工群体来说是一大利好消息。此次构建“新八级工”,是为进一步改善技能人才职业前景、激励更多劳动者依靠技能成长成才。

上世纪50年代,我国“八级工”在许多人心中曾是“神一般”的存在,不仅收入可观,而且受到社会普遍尊重。近年来我国技术工人的职业发展评价一直是五级,即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



02

历史上的 “八级工”

说起“八级工”,这里不得不说先一个人——李立三,我国著名的革命家、“工运”领导人,也是社会主义工资制度的倡导者。“按劳分配”的“八级工资制”正是在他的关怀和支持下开始实行的。

图为李立三

日本投降后,在苏联工作、学习的李立三被选为当时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上任后,他曾几次到大连访问,了解到当时由于旅大封锁,工人生活十分困难。而在中苏合营企业里,苏联员工执行苏联的工资制度,生活水平较高;中方职工实行七级工资加配给粮制度,仍能积极生产。

1949年秋,在充分深入了解七级工资后,东北总工会开会协商拟定了新的工资制度方案。

1950年4月,公布实行了八级工资制。李立三所倡导的“按劳取酬”的新工资制终于实现了。随后,在八级工资制的基础上,又推出新的计件工资和奖励制度。

一年后,在劳动部、“全总”的推动下,华北、华东、中南、西北、西南等行政区,也先后实行了各自适宜的八级工资制。

“八级工制”是在我国工业建设为基本任务的大背景下,全国为消除工分制的弊端,将工人的技术等级和工资挂钩。对完成国家生产计划,改善职工生活起了积极作用。

那个年代里,“八级工”不仅是一个让人羡慕的身份,更代表着高技术和高收入。1959年的杭州,当时一级工每月32元,八级工108元。那时候的108元绝对算高工资了,而且备受推崇与尊敬。

当时,别说八级工了,即使评上“五级工”“六级工”,在工厂和社会都有很高的地位。有人说:六级工就像武侠小说里的大侠,八级工基本上就是扫地僧的存在。

当时工人的社会地位,离不开整个社会氛围。无论是歌曲、画报乃至人民币上都在宣扬工人光辉形象。

1.《咱们工人有力量》

有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咱们工人有力量》,至今都在吟唱,《咱们工人有力量》的歌声是人们关于时代的鲜亮记忆,这歌声唱出了作为一名工人的自豪和骄傲,该歌曲是作者马克下工厂得到灵感而创作,被认为是给工人的一种力量,在工作中,在生产中也起到推动作用。

2.工业宣传画


工人上夜校-古元-1951

工人休养所-魏瀛洲

蒸蒸日上-刘之光,王波,管鹤奎

3.人民币上的工人形象

1)印在第三套壹元人民币上的女拖拉机手——全国劳模梁军。

1962年4月我国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中,1元人民币上的女拖拉机手的原型,就是新中国第一个女拖拉机手梁军,她也是新中国第一批全国劳动模范中的一员。

梁军1930年出生在黑龙江省明水县。1948年,梁军所在学校决定办农场,派学员去参加拖拉机训练班学习,两个月后梁军和同学驾驶着3台拖拉机回到学校。随后,学校成立女子拖拉机队。1950年6月,学校宣布以梁军命名的新中国第一支女子拖拉机队成立。此后她还作为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2)第三套伍元纸币上的炼钢工人。

张建生在首钢参加工作,工作之后上了北京钢铁学院,毕业后又分到首钢,担任炉前工。大约是1976年和1977年之间的一天,车间领导指派张建生和另外几名工友,一起去配合画家侯一民和几位摄影师完成一项任务。当时张建生和他的工友们手握钢钎,重心前倾的姿势,沉稳里透出勃勃生机,一幅完美的炼钢工人形象,被画家和摄影师记录在案。张建生和他的工友们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至于画和照片的用途,他们都不知道。直到80年代未,张建生再次回到首钢才知道,1960年5元人民币正面手持钢钎的炼钢工人就是他们几个炼钢工人的缩影。

1960年5元人民币上的炼钢工人张建生,该币正面手持钢钎的炼钢工人就是他本人。

3)印在第三套贰元人民币上的车床——中国人自己生产的第一台普通车床C620-1。

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自己生产的第一台普通车床C620-1,在20世纪60年代它可是处于世界的先进水平,在我国普及率一度达到了80%以上。它被印在了1960年版的贰元人民币上。

“八级工”是技艺精湛、精工细作的顶尖工匠的代名词,那时的工人都会把八级锻工作为奋斗目标。八级工制度一直延续到1985 年的又一次全国性工资改革时期,许多企业开始试行浮动工资制、结构工资制、岗位工资制等基本的工资制度,八级工制开始退出历史舞台。虽然“八级工”已经成为过去时,但其对于改善职工生活,以及在工人技术等级分层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八级分层制度的技术标准,明确、清晰、可考核、可操作,社会效果也较好,体现出了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差异,有利于引导技术工人追求高层次、高水平的劳动技能,在当时受到了企业工人和全社会的普遍认可。



03

“技工荒”成高质量发展掣肘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技工荒”现象长期存在,中国制造面临较严峻的“人才瓶颈”与“技能短板”。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显示,我国目前总就业人口为7.76亿人,其中技术工人有1.65亿,约占21%,而其中高技能人才4700多万人,仅占就业人口的6%,技术工人供需矛盾非常突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的高技能人才占比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较大,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比高达40%~50%。

对比悬殊的数字背后是迫切的现实需求。“目前,我们掌握的就业市场求人倍率,技工人都在1.5~2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高级工缺口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汤涛说。

为何“技工荒”长期存在?究其原因,多位受访专家表示,主要是技术工人收入水平偏低,社会地位不够高,轻视技术水平、工人岗位的社会观念依然存在,许多人不愿意当技术工人,已有的技术人才也在加速流失。

技术工人是创新驱动骨干力量

工人强则制造业强,制造业强则国强。技术工人不仅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中坚力量,也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骨干力量,尤其是高技能领军人才肩负着工业强国梦,是中国制造的核心竞争力。

“大国制造向大国智造的转变更需卓越的工匠。”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关系研究所所长常凯说,作为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的有生力量,工人队伍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他认为,能否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技术工人队伍,不仅关系到技术工人自身利益的实现,也关系到能否在经济全球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04

德国双元制教育体系

提到大国工匠,必然想到德国制造,想到精密、品质、严谨,以及一堆耳熟能详的品牌:西门子、奔驰、奥迪……当然,作为从事机加行业的金粉,第一时间会想到DMG MORI、埃马克、通快等有名的机床品牌。

德国制造业的高生产率得益于德国的双元制教育体系——学徒培训制度,这一制度为制造业提供了高素质的劳动力,更是为企业的人才梯队建设提供了基础。学徒培训学校的专业划分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很多学徒白天工作,晚上上学,能迅速胜任工厂的工作。欧洲很多国家也在效仿德国的学徒制度,进而提高工人的素质和生产率。

据统计,德国青年失业率为6.8%,远低于欧盟16.8%的平均水平。双元制职业教育因此被誉为“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

2020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工作的实施方案》,针对“校中校”独立学院(没有社会合作方,仅由高校举办),提出“可探索统筹省内高职高专教育资源合并转设”。

独立学院与高等职业院校合并后,将组建为职业技术大学。虽然类型上属于职业教育,但是层次上属于本科教育,学生毕业后其实是拿本科学历的。希望借此消除民间对职业学校的偏见,让技能型人才变得跟德国的技工一样,有着良好的社会地位和美誉度。

最后,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但“八级工”折射出的对文化技术的追求、对技术工人的尊重、对工人自身价值的肯定,一直让人们念兹在兹。时至今日,“大国工匠”的精神已被全社会所倡导。然而,我国大力推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却面临“设备易得、技工难求”的尴尬局面,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下,需要更多的“八级工”。“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应运而生,希望“新八级工”制度能带来高技术、高收入和崇高的社会地位。

参考文献:

[1]《瞭望》新闻周刊 : “技工荒”成掣肘,呼唤大国工匠“高薪时代”;

[2]叶青看财经:新八级工有利于培养高端人才;

[3]江南文化:探访5元人民币上的炼钢工人;

[4]李强:中国应恢复“八级工”制度;

[5]工人日报:自豪!这些跟工人有关的元素,印上了人民币!

推 荐 视 频
关注金属加工视频号,关注有态度的工业媒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八级工”到底有多厉害?我终于知道了!佩服佩服!
国家定了!新“八级工”来了!曾经的“八级工”到底有多厉害?
我国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的历史演变
“新八级工”来了!50年代的八级工,月薪相当于现在多少钱?
从《人世间》八级工到特级技师,橙色云加速释放工程师红利
“新八级”制度,高职能否搭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