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2柄国宝级刀剑,传世千百年来!历经过多少兵戈狼烟?(下)

NO.12 唐代金银装仪刀

刀装华丽,饰以金银。刀首银制,部分鎏金,饰有精美的唐代风鸟和宝相团花图案。刀柄包裹银线,外覆宝相花形目贯。刀镡、鞘装皆银制鎏金,阴刻宝相花文饰精美。刀刃平直,镶嵌银丝七星图案。此刀是中国目前发现最为精美和完整的唐刀,它第一次以实物方式证明了日本奈良东大寺正仓院珍藏的多件“唐样大刀”之原型是来自中国唐代大刀,日本人冠名为“金银荘唐大刀”。此刀的形制渊源于汉代环首直刀,但与西北亚,东欧游牧民族的马刀有密切的交流和相互影响关系,俄罗斯彼得堡冬宫博物馆珍藏的伊朗黄金刀具,亦出现了类似的曲柄和鞘装。

NO.13 宋代武官佩剑

宋朝佩剑沿自唐制,《武经总要》录剑两色:“剑饰有银输石铜素之品,近边臣乞制厚脊短身剑,军颇便其用。”宋朝佩剑的剑挡分为两种,一种为云头状,一种为蝴蝶状,剑首大,分别是花蕾和云头样式,中间带镂空手花并穿手绳,尾端带细耳。剑柄短粗,或缠丝绦。剑鞘饰以金、银、铜、玉等豪华剑,为军官所佩。宋剑出土实物极少,图中是一把罕见的宋朝佩剑。

NO.14 明代 天顺时期双手剑

全长112厘米(不连鞘),刃长80厘米,净重3000克。

此剑长大厚重,需要双手执握,劈砍力惊人,兼具刺杀功能。三面夹钢剑体,折叠锻造精细,纹理细腻,刃口佳钢坚硬。剑身中脊开槽,直达剑尖。剑根錾铭:“天顺二年(1458年)清和月(农历五月)薛治安铸”。剑鞘可能非原装,但属旧配,表面髹黑色大漆,鞘装为双耳挂环,鞘尾亦带挂环,可以背负。柄上三件装具均由赤铜铸造,胡人面纹剑挡,三耳卷云剑首。此剑硕大无朋,为已知最大型和最沉重的中国明代实战铁剑,当属“大明第一战剑”。

NO.15 明代 斗牛公卿佩剑

全长102厘米,刃长832厘米,净重1244克。

剑身完美,根部有错金痕迹,应为星斗图案。云芝形护手,镂空浮雕剑柄及卷尾环形剑首,均错银。剑首纹饰为明早期斗牛,错银鎏金。明早期斗牛文饰禁止官民使用,其后仅在御赐一品大臣的朝服出现过。此剑造型古雅,沉实凝重、气势磅礴,品级非凡。

NO.16 明代 伏波 公卿佩剑

全长87厘米(不连鞘),刃长72厘米,净重702克。

与“未明”非常相似,惟装饰工艺略简。剑体完整,锻造精良。装具均为黄铜制作,鎏金。云芝剑挡,素装无纹饰。六面梯形柄箍,下部镂空万字图案。后配木剑首,应随旧制。剑鞘覆盖铜壳并封边,镂空万字连绵图案并在缝隙镶嵌珐琅,惜已殆去,表面阴刻十数个海兽图案,细腻形象。方式双附耳,鼓形箍环,与日本同期古太刀之装具类似,体现了明代中日刀剑交流的历史现象。

NO.17 明代 宝高 日本造腰刀

全长 82厘米,刃长67厘米,重626 克。

雁翎刀形,有倭刀的影子。刀身平造无脊,开双血槽,正面錾篆字铭文“日本国萨摩洲宝高造”,反面刻传统口诀“远近逍遥过,连环运(遇通)”。黄铜柄箍及刀首,浮雕卷草纹饰,其风格和工艺均为明式,应由中国制造。这类由日本制刃,中国装饰的腰刀于明代晚期和清朝早期在皇室、朝野、达官、富贾之间颇为流行,多为制造精良之珍品。

NO.18 明代鬼头砍刀

全长74厘米,刃长56厘米,重1072 克。

刀身短阔,厚背薄刃,刀头放大,并从尖部向背部倾斜,颇具清晚期大刀的外形。刀身近背处开细厂血槽,正反面嵌勾连纹七星铜点。龙首吞口,木瓜形四瓣折沿刀镡。刀首造型为鬼头,怒目圆睁,青面獠牙,面容狰狞,神态恐怖。此刀沉重宽阔,气势威猛,造型生动,实为悍刀之精品。

NO.19 清中早期 定邦 高阶职官佩刀

全长92厘米(不连鞘),刃长77厘米,净重772克。

雁翎刀形,平造刀身,近尖不足五分一处起脊反刃。刀身开阔凹槽,工整利落。刀身经专业研磨,锻文密实,刀尖及正反刃部之夹钢被淬成半透明状。黄铜装具,鎏金,浮雕夔龙图案。刀鞘鲛鱼皮可能后覆,刀柄缠原装绿色丝带。此刀形制规范,佩饰高雅,纹饰极具皇室风格,品级不凡,是不晚于乾隆期的高阶职官佩刀。

NO.20 清代乾隆朝皇帝御用大阅佩刀

雁翎刀形,刀刃,刀鞘,刀柄几乎平直。刀身开双血槽,直汇刀尖,表面无任何锈蚀及锻折瑕疵,钢质极其精纯。装具皆铁制,鋄金,镂空浮雕缠枝花卉纹饰,工艺精细,叹为观止。刀鞘蒙绿色鲨鱼皮,刀柄缠明黄丝,贯明黄緌。全刀除鞘头箍遗失旧配外,几乎完整无缺,品相如新。此刀与中国军事博物馆藏之皇帝大阅佩刀极为相似,但五爪金龙吞口和背衔金龙的工艺更精美,豪华程度无以伦比,无论整体工艺水准还是保存状态均居存世五把同类佩刀之冠。作为中国最高级别的皇帝御用佩刀,其工艺亦是代表了中国古代佩刀的最高水准。2002年4月在香港佳士得公司拍卖,2005年5月在香港苏富比公司再次拍卖,终于回到中国人手中。

NO.21 清代乾隆朝嵌宝石金银装贝勒佩刀

全长90厘米,刃长75厘米,净重866 克。

尺寸形制与乾隆期《皇朝礼器图式》之“贝勒至入八分公佩刀”基本一致。刀身完好,无缺口、崩裂。雁翎刀形,平造刀身,近尖处起脊反刃。三面复合刀体,夹钢丰满,锻文密实。刀身两侧有对称双血槽,工整利落,上槽分为两段,间以六粒凹点,最后直达刀尖,下槽亦贯穿刀体直达刀尖,气势非凡。刀装遍镏黄金,金层厚实;浮雕镂空雕龙,金工精美;鞘柄金具均镶嵌绿松石,青金石,珊瑚等,完整无缺。最为特殊之处,是刀柄和刀鞘上通体包裹白银外壳,遍满缧丝纹饰,并镶嵌绿松石和红珊瑚组成的花卉。此刀装饰豪华奢侈,镶嵌各类宝石超过两百余粒,其风格为典型的蒙古王室风格。此刀于2006年11月28日由香港佳士得公司拍卖。

NO.22 清代乾隆朝亲王郡王佩刀

尺寸及形制与乾隆期《皇朝礼器图式》之“亲王郡王佩刀”基本一致,唯装具是铜制,柄缠青丝,估计略早于《图式》中的乾隆钦定期。雁翎刀形,平造刀身,近尖约三分一处起脊反刃。三面复合刀体,夹钢丰满,锻文密实。刀身两侧有对称双血槽,工整利落,上槽直达反刃起始处,下槽更是贯穿刀体直达刀尖,气势非凡。装具鎏黄金,厚实完整;浮雕龙纹,金工精美;鞘柄金具均镶嵌绿松石,青金石,珊瑚等。此刀形制标准,装饰豪华,品相完美,是已知唯一完整存世的清亲王郡王佩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日兵器:隋唐刀最强知识科普
每日兵器:知道唐刀,那么你更应该知道“隋刀”——巨人的肩膀
二战德国陆海空三军及其它佩剑、佩刀欣赏
能砍透三十张铁质铠甲片的极品宝刀——大夏龙雀刀
刀剑知识
“名人与刀剑”——传奇名刀,乾隆御刀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