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师节| 老师们辛苦了!医学专家开的“健康良方”特别献给您

点击上方言教育,一键关注我们!


老师们平时忙着备课,做学问,写文章,陪伴学生,工作十分辛苦。针对老师们在平常生活有可能出现的胃痛、咽喉炎、失眠等健康问题,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任宏丽老师为大家开了“健康良方”。

胃痛

老师们平常工作生活中防治胃痛,就要从这几方面入手,注意各种细节,纠正不良生活习惯,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缓解治愈胃痛。具体来说,我们可以记一个顺口溜:“舒”情志、“暖”腹足、姜茶“饮”现分述如下:

1、“舒”情志

我们临床上发现,情绪与胃痛的发生密切相关。既然情绪的变化对胃痛的发生这么重要,我们是不是应该控制情绪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如果有引起你不开心的人和事,关键点是落在一个“舒”字。

正确的作法是:第一,远离那些让你不开心的人和事,让情绪尽量保持平稳;第二,如果实在避不开,就积极面对,有时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防患未然;第三,别为小事抓狂。经常听病人抱怨,我没时间做这个,没时间做那个,事情太多,压力山大。其实是因为我们没有很好的进行工作生活管理,对每天每周的事情做预判,因为具体到每一天,每一个上午、下午或者晚上,一定是有最重要最紧急的事情跟紧急不重要的事情,和重要不紧急的事情,我们需要做的是把它们量化列表,然后做一件划掉一件。实践证明,这样做对舒畅情志,缓解压力,非常有帮助。

2、“暖”腹足

常听人说,胃痛要养,怎么养,保“暖”是第一要务。如果说,情绪的变化与胃痛的发生密切相关,那么寒冷就是胃痛的最主要诱发因素,临床上几乎40%以上的胃痛直接诱发原因都是由于受寒。因此,临床上会建议患者,除了注意腹部保暖,还要防止下肢受寒,不要在寒冷的天气穿单薄的鞋子,每天晚上用热水泡脚,等等。

3、姜茶“饮”

这里的姜是指生姜,这里的茶是指药茶。教师因为工作性质在教室里一站就是小半天,有时中午12点才下课,等到饭堂已经很饿了,急急吃过饭,可能还要开会、加班,久而久之,就会出现饥饿后疼痛,或者饭后上腹部饱胀感,这种情况下可以不用吃药,用生姜、红糖这样生活中最常见的食物就能治疗。

我们选用新鲜的生姜30克去皮切薄片,加入500ml水煮沸后改成文火,继续煮10分钟后兑入红糖100克,再次煮沸后趁热服用,早晚各一次。如果是患者经常感觉胃部隐隐的痛,有时口干,有时又容易发口腔溃疡,这时就不宜吃生姜,给这类胃痛患者建议一款非常有效的药茶“橘皮麦冬茶”:新鲜的橘子皮六片(一般两个橘子的量)、麦冬30克、红糖适量,顺序是先煮橘子皮和麦冬,大概十分钟左右,这时可以闻到浓郁的橘皮香,再兑入红糖,煮五分钟,小口频饮,疼痛立刻可以缓解。

咽喉炎

因为工作的需要,教师每天要用大量语言进行交流,上课、备课,与学生谈话,与家长沟通,语速普遍偏快。因此,祖国医学认为,多言久言,会伤津耗气,从而引起咽喉、支气管等呼吸系统疾病。

一些教师朋友讲,感觉说话累,说话说不响,这些都是慢性咽喉炎的典型症状。而困扰我们教师职业群体的,主要是慢性咽喉炎,如何防治慢性咽喉炎呢?最好从三方面入手:

1、“助”

助什么,助“津液”。具体来说,就是从食物和药物着手:食物方面,可以根据季节性,适当地多吃一些生津止渴的水果,比如乌梅、丰水梨、苹果、猕猴桃,等等,每天食用一两种,如果实在很忙,也可以榨汁饮用,这样既保护了咽喉,也补充了维生素,一举两得。

药物方面,还是推荐大家饮用药茶,这里介绍一个“咽炎方”:罗汉果9克,玉蝴蝶6克,桔梗3克,桑叶15克,麦冬9克,冰糖少许,如果患者自觉咽喉热痛明显,可以再加生地15克;如果患者胃不好,可以去掉罗汉果,因为它口感比较甜腻。准备一个带盖的大杯子,把这些药洗净,用沸水冲泡后,焖六、七分钟再饮用,代茶频饮,效果非常好。

2、“治”

治什么,治热邪。教师这个群体,根据临床表现,慢性咽喉炎更多的是虚热型。对于这一类患者,局部的症状表现是“实”的,咽喉部有热痛、或干哑的表现,而就其全身说,还是气血不足的。这样,我们就要建议教师朋友,一方面要加强运动,比如游泳、慢跑、攀岩……,这些加快心率,增强新陈代谢的运动,让全身气血通畅,从而达到增强体质的作用。

而对于咽喉局部的炎症,可以采用清透的方法,如在背部的“大椎区”滑罐刮痧。人体的五脏六腑在背部都有相应的反射区,“大椎区”就是咽喉的反射区,当我们坐着的时候低头,用手可以摸到颈椎和胸椎连接处最高的突起,其向下的凹陷处就是“大椎”,以此为中心,上下1.5公分划两条水平线,在这个区域用走罐的方法刮痧,咽喉部热痛的症状会立刻得到缓解。同时要注意的是,慢性咽喉炎患者,应该尽量避免随意服用抗生素,这样很容易产生耐药性,降低机体的免疫力,适得其反。

3、“炼”

“炼”就是锻炼。这里的锻炼不是简单的指锻炼身体,而是通过锻炼,提高咽部对外界刺激的适应能力。这是因为一方面,近年发现,相当多的慢性咽喉炎患者,也同时伴有程度不同的鼻炎,这一类患者实际上得的是慢性鼻咽炎。

那么他们该怎么锻炼呢,首先要提高鼻咽部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可以早上洗脸时用手捧冷水反复刺激鼻腔,也可以用吸管吸冷藏的生理盐水冲刷鼻腔,达到刺激鼻咽部黏膜,增强机体抵抗力的作用。

另一方面,对于我们教师群体,更重要的是,通过锻炼改善咽部症状,使大家可以说得省力,说得更响亮。这里介绍一个“发水泡音”的锻炼方法:在清晨,两腿开立与肩同宽,抬头挺胸收腹,双肩自然下垂,深吸一口气,喉部放松,舌头自然后缩,让气流在喉部滚动,通过声带颤动发出声音,徐徐吐气,如同鱼吐“水泡”一样,发出“eh”的声音,周而复始。这样做,可以让咽喉部充分放松,声带得到足够锻炼,相当于一种发声练习,坚持一段时间,慢性咽喉炎的症状不但得到改善,而且可以使我们说得更响亮。

总之,加强锻炼,顾护津液,配合饮食药茶,提高机体免疫力,祛除致病因素,我们的教师一定可以和“咽喉炎”说再见。

失眠

对我们教师来说,因为主要从事脑力劳动,晚上又经常做大量案头工作,做研究、查资料或批改作业,每天要面对大量学生,既要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又要备课、做学问、写文章,这些对体力、精力都提出了要求,所以保持良好、优质的睡眠更加显得重要。

那么,如何防治失眠,怎样才能睡一个好觉呢,请大家记一个顺口溜:“睡前食、择卧具、放心事、暖头足、勤四肢”,具体分述如下:

1、睡前食

许多老师习惯晚上备课,因为夜里比较安静没有干扰,效果好。但是等到深夜上床睡觉时,胃里已经排空,这时往往会出现辗转反侧、入睡困难,这种情况在两千年多前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已明确指出,“胃不和则卧不安”。这是因为我们人体的生命活动是需要能量的,熟睡时人体确实会得到休息,但是入睡前如果血糖浓度已经下降,就会引起心慌、入睡困难。

特别是一些年轻的女老师,有节食的习惯,晚上少吃或不吃,这种情况下如果再安排了批作业、开班会等活动,能量消耗大,入睡困难的现象就会更严重。这种失眠其实很好纠正,只要在入睡前半小时吃碗热牛奶,配一点咸面包或苏打饼干,就会迅速缓解。一方面热牛奶可以延缓胃的排空,在胃里形成保护膜;另一方面苏打饼干等食物也可以中和胃酸,减少空腹感。

2、择卧具

在前文我们曾经谈到枕头对于颈椎病防治的重要性,其实舒适的卧具与改善睡眠质量更是息息相关。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就是出去旅行时住的第一晚,往往睡不好,这就是因为睡眠环境改变了,具体来说就是“枕头”和“床铺”的变化。所以高级的酒店往往备有高中低各个款型的枕头,供客人选择,总有一种搭配,可以让你满意。

还有就是床褥的软硬度也很重要,一般来说,体型较瘦小的人,易睡软席;体型较壮硕的人,易睡硬席;如果是有腰椎问题,比如腰椎间盘突出的朋友,应该睡硬板,或者在席梦思上加一块木板。如果夫妻体型偏差较大,应该每隔三个月把床铺转个方向,或者左右换位置睡,改变床褥的应力点,恢复床垫海绵的倾斜度。

3、放心事

古人说,山月不知心中事,水风空落眼前花。许多事如果不能马上解决,堆积在一起,就会产生无形的压力。这些压力又会内化,久而久之,就会成为“负能量”,影响心情,表现为失眠多梦。弗洛伊德在其代表作《释梦》中就明确提出,“梦”是过去的一天、一周甚至一月发生的事情的映射叠加。

失眠者除入睡困难,另一种重要表现就是“多梦”,患者常常抱怨说,整晚都在做梦,梦一个接着一个,而且当时记得很清楚。对于这类失眠患者,最好的办法,就是先解开心结,抛开烦心事,如果是家庭琐事,建议他们建立一个日常作息表,在规定时间做规定事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果是工作压力,就做工作日志,把每天重要的紧急的事情,全部记下来,编上序号,完成一件划掉一件,克服拖延症,这样晚上睡前看一下就会很有成就感,感觉心头轻松,自然睡得香甜。

4、暖头足

传统医学观点,强调养生宜“暖足”;同时,古人又讲究卧处不能当风,我们把二者结合起来,创设性地提出失眠患者应该“暖头足”。

所谓“暖足”,是指睡前要用热水泡脚,这是因为人体的五脏六腑在足底部都有相应的反射区,通过水流的温热刺激,可以使机体充分放松,进入睡前的准备阶段,帮助更快地进入睡眠状态;所谓“暖头”,是指调整躺卧的方向,尽量避风、包括空调风。还要补充的是,“暖头”要有个度,头部宜暖不宜热,现在立冬已至,天气转凉,有些家庭开始使用油汀或加热器,这些电器因为有热辐射,必须远离人体,特别是不能靠近头部,否则会引起头痛、目赤肿痛等各种症状,得不偿失。

5、勤四肢

这是特别对教师朋友的“失眠”而言,因为教师这个群体的职业特点主要是从事脑力劳动,其处理语言、思维逻辑等的神经中枢往往是处于高度兴奋状态,长此以往就可能导致失眠,这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区域,适当做些体力劳动,或者加强体育锻炼。适合失眠患者的运动项目包括游泳、慢跑、攀岩和有氧体操等,这些增强心率、强度适中的活动都可以。每星期做二到三次,每次不少于45分钟,坚持一段时间,效果非常明显。


来源 | “上海中医药大学”官方微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慢性咽喉炎医案
急慢性咽喉炎良方摘自天天养生
女性常发脾气易得咽喉炎
『喉集』中药方:点地梅可治疗急慢性咽喉炎
咽喉炎治疗,找准“快慢”最重要
康康乐乐 – 头条号(TouTiao.org)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