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青銅器中隱藏的古代餐桌禮儀 驚呆後人
...

國際在線陝西頻道報導(楊舒曼):一直以來,大家都覺得西餐的餐桌禮儀和用餐器皿都非常講究,且不說菜品的種類之豐富,光是十七件大大小小的刀、叉、匙、杯、盤等餐具就讓不少人驚嘆。其實,這一點在我們傳承幾千年的中華文明長河裡真不是個事,中國的古人在食物及其器皿方面的講究較之西方絕對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不信?到陝西歷史博物館舉辦的「熠熠青銅光耀四方」秦晉豫冀兩周諸侯國青銅文化展上逛一逛,大家便可一探究竟。

葷素不可同一鍋 器皿使用關係社會地位高低

民以食為天,「好吃」仿佛自古以來就是國人的本性。古代人不僅好吃,還好做,光各種烹飪器具看起來就讓人眼花繚亂。據陝西歷史博物館副研究館員賀達炘介紹,中國是世界農業起源中心之一,我國古人在新石器時代便最早培育出了粟、黍、稷、稻、菽等糧食作物。大約從新石器時代晚期起,以狩獵和採集為主的華夏先民進入到以作物栽培為主的農耕時代,糧食作物開始成為人們飲食生活中的主導。這裡就不得不提咱們的人文始祖黃帝,據《世本》和《管子》等古籍記載是黃帝讓大家普遍開始吃上熟食的,同時因為黃帝將不同地方統治起來,使各地區的文化也逐漸交匯在一起,食器的種類也隨著地區的融合而越來越多。只是在原始社會末期,食器多為陶器製作,夏代才開始使用青銅食器。

青銅器是古代王公貴族在進行祭祀、喪葬、朝聘、征伐和宴享、婚冠時舉行禮儀所使用的器物。使用不同規格大小的青銅器皿代表著相應的等級地位。從廣泛的意義上講,飪食器又細分為用於烹飲的鼎、鬲等和用於盛裝黍稷的簋、簠、敦、豆等。

...

王子午鼎

賀達炘說在眾多的青銅器中,地位最重要的當屬銅鼎。鼎是用於烹煮肉食和盛貯肉類器具,僅用來烹煮的鼎,稱之為「鑊鼎」,是可以直接煮牲體或是魚臘等物;體型相對於「鑊鼎」略小的鼎稱之為「升鼎」,升有「升進」之意,專用以盛放烹牲的鼎烹熟的各種牲肉,以鉉扛運奉獻於中庭,但是鑊鼎、升鼎中所煮的肉大多是白肉;此外,還有一種「羞鼎」,「羞」是指盛像鹽、蜜糖、梅酸、姜辛、酒香、豉苦等味的調味品,而羞鼎則是進食時盛放調味品以為盛主食之鼎的陪置之器。

由於「藏禮於器」,貴族階級的理想、道德、心理傾向也反映在青銅餐具的製作風格上,故青銅餐具從一開始就帶上了神秘和威嚴的色彩,形成按照禮制組合的所謂鼎制度,明確規定不同地位的人使用器具的數目。以升鼎為代表,鼎數的使用分九、七、五、三或一——這樣四種使用制度,即禮名太牢、少牢、牲和特之稱,也就是大家經常聽到的「天子九鼎,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而庶民不能擁有,否則就是死罪。在本次展覽中,河南淅川下寺春秋晚期楚墓M2出土王子午鼎七件,就是典型的升鼎。

...

敔簋

除了鼎,青銅器中還有一種重要的食器「簋」。簋是食器中最常見的一種,與現今的大碗用途類似,主要用來盛放黍、稷、粱、稻等飯食,一般與鼎並稱,成為重要的固定的器物組合。如果說鼎如同我們現在所用的鍋的話,簋則意味我們餐飲時的碗;鼎專用以烹飪或盛肉食,而簋則專以盛放黍稷食糧。形狀一般為侈口、圓腹、圈足。耳的數量不一,分有耳與無耳,有耳的又有兩耳、三耳、四耳的。簋在商時無蓋,西周、春秋時常帶蓋,且有方座或三足,戰國之後漸為敦所替代。商周時期簋是與鼎一樣重要的禮器,簋常以偶數出現,並常與奇數列鼎相配合,天子用九鼎八簋、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的禮制。

...

夔龍紋鬲

鬲(lì)作為一種漢族古代煮飯用的炊器,有陶制鬲和青銅鬲。青銅鬲最初是依照新石器時代已有的陶鬲製成的。其形狀一般為侈口(口沿外傾),有三個中空的足,便於炊煮加熱。青銅鬲流行於商代至春秋時期。

...

父辛甗

甗(yǎn)專用以蒸炊,下面鬲盛水,甑置食物,其下舉火煮水,以蒸汽蒸炊食物,作用同於現在的蒸鍋。甑底有一銅片,通稱為箅,箅上有十字形孔或直線孔,以通蒸汽。但在出土的商代銅甗中,多不見中間的箅,唯甗腰處內壁附有凸起的箅齒,可能不是直接放食物於銅甗上,可能用竹做的籮、筐等盛稻黍,再將其放於甗上。

...

環鈕簠

簠(fǔ)是中國古代漢族祭祀和宴饗時盛放黍、稷、粱、稻等飯食的器具,基本形制為長方形器,蓋和器身形狀相同,大小一樣,上下對稱,合則一體,分則為兩個器皿。青銅簠出現於西周時期,消失於戰國,主要盛行於西周末春秋初。

...

應侯盨

盨(xǔ)是漢族在古代盛食物的銅器,橢圓口,有蓋,兩耳,圈足或四足。盨是用來盛黍稷的禮器,從簋變化而來(雖然它們看起來並不像),西周中期偏晚的時候開始流行。

...

蟠虺紋敦

敦(duì)是古代漢族的食器,在祭祀和宴會時放盛黍、稷、稻、梁等作物。出現在春秋時期,後來逐漸演變出蓋。到戰國時多為蓋形同體。常為三足,有時蓋也能反過來使用。

...

狩獵宴樂紋豆

豆,古代盛食器和禮器,源於新石器時代的同名陶器,出現於商代晚期,盛行於春秋戰國時期。形制像高腳盤,本用來盛黍稷,供祭祀用,後漸漸用來盛肉醬與肉羹了。豆作為禮器的一種,常以偶數組合使用,《禮記·禮器》載有」禮有以多為貴者……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諸公十有六,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之說。青銅豆出現在商代晚期,盛行於春秋戰國。

酒器多達數十種 且形制豐富多樣

中國是酒文化的發祥地,穀類釀成酒始於殷,而用來盛酒的青銅器皿也盛行此時。在博物館裡,人們時常會駐足在殷商時代的青銅酒器面前,驚嘆古人豐富的想像力,創造了形制豐富多樣、造型獨具匠心的青銅酒器。

在周朝,對青銅酒器作了明確的規定: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觶,四升曰角,五升曰散,六升曰壺。這種青銅酒器的格式和規格一直沿襲到清代。在商周時期,按用途酒器可分為煮酒器、盛酒器、飲酒器、貯酒器。煮酒器有爵(溫酒)、角(溫酒)、斝、盉;盛酒器主要有卣、尊、壺、區、卮、皿、鑒、斛、觥、瓮、瓿、彝等;飲酒器主要有觚、觶、角、爵、杯、舟;貯酒器有鍾、鍅等,值得一體的是湖北隨州曾候乙墓中的銅鑒,可置冰貯酒,故又稱為冰鑒。

...

應事爵

據了解,現在已經發現的最早的銅製酒器為夏二里頭文化時期的爵。爵,青銅製,有流、兩柱、三足,可用以溫酒、盛酒、飲酒,盛行於殷代和西周初期。爵在商代和的西周青銅禮器的考古發現中是非常常見的。目前,學界對爵用途的猜想主要有三種。第一種,認為爵是斟酒器,斟酒器就是用來把酒倒在更小的飲酒器中,類似於喝白酒的時候從酒瓶倒進小酒壺裡。第二種是飲酒器,在現代的古裝劇中,古人都是直接拿著爵對嘴喝的,也是爵留給大眾的普遍影響,其實這樣的行為從史實上來說是有待商榷的。第三種是溫酒器,之所以有這種說法,是因為在考古發現中,有一些爵的杯底有煙炱痕,在炭火上加熱過。但是大多數爵沒有這樣的痕跡,而且三足加熱稍久,青銅中的錫成分就會析離而損壞器表,這個說法也有爭議。

在爵上,大家通常會看到兩個銅柱。關於這個銅柱,也有幾種說法,和爵的用途一樣,學界仍然沒有定論。一種說法認為是用來喝酒時頂住鼻樑的,也是有勸酒的含義,這種說法是建立在爵作為飲酒器的基礎上。第二種說法,銅柱是用來掛濾網的,古人喝的酒很渾濁,影響口感,所以在倒酒時掛一個濾網也無可厚非。

在青銅酒器中,還有一種和爵很相近的飲酒器叫「角」,同樣是三足,圓腹,從形制上看,角的特殊之處在於沒有立柱,而且前後兩翼翹起,但就功能而言,爵和角似乎有些重複,都是比較小型的酒器。角的出土和傳世數量遠遠地少於爵,商周之際發展為造型精美的禮器,流行於周中期之前,之後開始衰落。

...

大鳥紋卣

...

伯各卣

此外,在考古發現中,還有一種酒器數量很多,它就是「卣」,古代盛酒器,在盛酒器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類。在古文獻和銅器銘文常有「秬鬯 (juchang)一卣」的話,秬鬯是古代祭祀時用的一種香酒,卣就是專門盛放秬鬯的,主要盛行於商代和西周。

賀達炘表示,在中國古代青銅器中,酒器占很大比重,被統治階級用來祭天祀祖、宴饗賓客、歌功頌德,待其死後則與其同葬於墓中。對於國家來說,青銅禮器作為社稷的象徵、威權的體現。而對於個人,則更多是身份和地位的體現。例如《禮記·禮器》中記載:「宗廟之祭,尊者舉觶,卑者舉角」,《禮記·禮器》中記載:「尊者獻以爵,卑者獻以斝」。

斝(jiǎ)是古代中國先民用於溫酒的酒器,也被用作禮器,通常用青銅鑄造,三足,一鋬(耳),兩柱,圓口呈喇叭形。商湯王打敗夏桀之後,定為御用的酒杯,諸侯則用角。(註:山西襄汾出土過一個陶斝,製作精美;但考古發現,裡面盛放的是豬肉,所以應該是烹飪器物。)

...

目紋觚

觚(gū),是漢族古代一種用於飲酒的容器,也用作禮器。圈足,敞口,長身,口部和底部都呈現為喇叭狀。觚初現於二里崗文化,到西周中期已十分罕見。盛行於商代和西周早期。(註:飲酒時如需溫酒而飲則用爵,不需要溫酒則用觚,所以爵、觚常配對而出。

...

析父丁觶

觶(zhì)是中國古代漢族禮器中的一種,做盛酒用。青銅製,形似尊而小,或有蓋,流行於商朝晚期和西周早期。從字形特徵不難看出,這類酒具大多源於上古獸角製作的水器。《禮記·禮器》:「尊者舉觶,尊者舉觶。」鄭玄注稱:凡飲酒時,三升曰觶。

觥(gōng)是古代漢族盛酒器,流行於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橢圓形或方形器身,圈足或四足;帶蓋,蓋做成有角的獸頭或長鼻上卷的象頭狀。有的觥全器做成動物狀,頭、背為蓋,身為腹,四腿做足。觥的裝飾紋樣同犧尊、鳥獸形卣相似,因此有人將其誤以為獸形尊。

...

亞共庚父丁尊

尊,今作樽,是商周時代漢族的一種大中型盛酒器。青銅器,尊的形制圈足,圓腹或方腹,長頸,敞口,口徑較大。尊盛行於商代至西周時期,春秋後期已經少見。商周至戰國期間還有犧尊,將尊鑄成牛、羊、虎、象、豕、馬、鳥、雁、鳳等動物形象,統稱為彝。

...

獸面紋盉

盉(hé)是漢族古代盛酒器,是古人調和酒、水的器具,用水來調和酒味的濃淡。盉的形狀較多,一般是圓口,深腹,有蓋,前有流,後有鋬(音畔),下有三足或四足,蓋和鋬之間有鏈相連接。青銅盉出現在商代早期,盛行於商晚期和西周,流行到春秋戰國。

...

戶方彝

彝是古代盛酒的器具,亦泛指古代宗廟常用的祭器。流行於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見於貴族墓葬中。方彝是宋人以這類器形體作方形而確定的稱謂,至今沿用。有個別為長體有肩式,似二方彝合併,稱之為偶方彝。

...

渦紋罍

罍(léi)是漢族古代大型盛酒器和禮器。流行於商晚期至春秋中期。體量略小於彝,罍有方形和圓形兩種,方形罍出現於商代晚期,而圓形罍在商代和周代初期都有。從商到周,罍的形式逐漸由瘦高轉為矮粗,繁縟的圖案漸少,變得素雅。

餐前飯後要洗手 這是老祖宗定下的規矩

商周時期,貴族舉行禮儀活動或宴前飯後要行「沃盥之禮」,以表示虔敬。在《禮記·內則》有這樣一段記載:「進盥(洗手洗臉),少者奉盤,長者奉水,請沃(澆水)盥,盥卒授巾」,即年長的侍者持匜向貴族手上澆水,年幼的侍者端著盤在下面承接棄水。西周中期前段流行「盤盉」相配,而西周晚期到春秋戰國則多為「盤匜」相配。古人的盥洗可不像今天大家為了講衛生那麼簡單,那是一套嚴格的行為,盥洗的用具都被歸納在禮器之中,只是戰國以後,「沃盥之禮」漸廢,盤也被「洗」替代了。洗,古代日常盥洗用具,流行我國大部分地區及諸多民族。作用相當於今天的臉盆。銅洗最早出現在戰國晚期,漢代最為流行。

據了解,因古人盛水的器皿,絕大部分是用於盥洗,因此水器又被稱為盥器。大致可分為承水器、注水器、盛水器和挹水器四種,可分成盤、匜、鑒、盉、盆、盦、皿和罐等八類。

...

蟠虺紋匜

「沃盥之禮」中,使用的匜是商周時期用青銅鑄造的一種洗漱器皿,相當於現代的瓢或舀水器,有的有蓋,有的體高,有的全身布滿花紋,造型不一。它是中國古代貴族舉行禮儀活動時澆水的用具,出現在西周中後期(約2700多年前),盛於東周。匜形橢長,前有流,後有鋬,多有四足。早期匜為青銅製,漢代以後出現匜金銀器、匜漆器、匜玉器等等。

...

瓦紋盤

與「匜」相互成套的「盤」,商早期和晚期的盤均為圓形,敞口,平緣,腹較深;西周盤多為圈足,附耳;春秋戰國時期,圈足盤數量漸少,多為平底無圈足,折腹,圓底,式樣接近於漢代的「洗」。唐宋時期還出現了銅盤,但多作托盤用,已失去盛水等功能。

...

曾侯乙冰鑒(來源於 網絡)

說到水器中的禮器,還有一件大型水器不得不說。鑒,古代盛水或盛冰的器皿。體積大,像盆更像缸。鑒初為陶質,也就是陶盆,春秋中期出現青銅鑒,春秋晚期和戰國時期最為流行,西漢時仍有鑄造。它平底,窄口緣,有肩,雙耳或四耳,有耳為獸首銜環。古人在沒有使用鏡子之前,通常在鑒內裝滿水來照影,因此,後來人們也把銅鏡稱為鑑。「鑒」還用於盛冰,與後來的冰箱功用一樣,最著名的要數1977年出土於湖北隨縣曾侯乙墓中的曾侯乙冰鑒,被稱為「最原始的冰箱」。它由內外兩件器物構成,外部為鑑,鑒內置一尊缶。冰鑒的工作原理,是依靠裝在鑒內的缶四周的冰塊,使缶中的酒降溫。當然到冬天時,也可依次方法,往鑒內注熱水,使缶中的酒升溫,起到暖酒的作品。

...

龍紋盉

盉(hé)流行於商代至戰國,主要用途是盛水以調酒。基本造型為圓腹,帶蓋,前有流,下設三足或四足。商周時期,盉口大,腹深,流直,多作分檔式袋足或柱形足,商代足則多做成空心。春秋戰國時,盉口變小,腹部扁圓,流往往做成彎曲的鳥頭或獸頭狀。

瓿(bù),漢族古代盛酒器和盛水器,亦用於盛醬。流行於商代至戰國。器型似尊,但較尊矮小。圓體,斂口,廣肩,大腹,圈足,帶蓋,有帶耳與不帶耳兩種,亦有方形瓿。器身常裝飾饕餮、乳釘、雲雷等紋飾,兩耳多做成獸頭狀。

盂(yú)為古代大型食器,兼可盛水或盛冰。青銅盂最早見於商代晚期,流行於西周,春秋時期尚有所見。青銅盂一般體型較大,故而常與青銅簋配合使用,簋中之飯食或肉食乃取自盂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青铜容器的名称和用途
钟鼎酒道,青铜器之青铜酒器
青铜器的五大分类
古代器皿介绍:爵、角、觚、尊、壶、彝、戈、矛、钺、剑等
泣血整理:馆藏青铜器大全(持续更新中)
从协会15周年纪念酒瓶中让我们进一步认识中国古代酒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