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能很好地体现这个“基本特点”的语文课并不多见。按理说,语文作为母语教育的载体,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学得最得心应手的学科,学习的效果也应该是令人满意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所以,专家们在寻找理想的语文课堂教学,有人指出:理想的语文课堂应显现着生命的灵动。我觉得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关键的是要“把语文课上到孩子的心里去”,因为只有语文课触动着学生的心灵,学生才会全身心地沉浸于学习语文的氛围之中,这样的课堂才会将工具性和人文性完美的统一起来。而当前,语文课离这样的境界似乎还很遥远。下面先列举一些语文课堂教学需要亟待解决的现象,并由此谈谈相应的对策。

现象之一:无序剖析,思维零碎散乱。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不少教师对其精神实质并不了然于心,以致在实践中走上了的歧路。在课堂教学中,这样的流行语常常挂在语文教师的嘴上:在初读课文时,“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在所谓的研读课文时,“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学习课文。”在解决问题时,“请同学们四人一组展开讨论。”……这些流行语之后,课堂常常举手如林,但学生往往是只顾自己读,只顾把自己想说的意思说完,至于别人读的哪一句,至于别人对同一个问题是怎样理解的,都成了因“事不关己”而“高高挂起”。再加上,学生对课文内容还没有整体感知,就匆匆进入领悟文章语句的内在含蕴,学生的理解也就注定不可能完全到位。另一方面,学生各自为阵,你读喜欢的这一句,他读喜欢的那一句,你谈对这一句的理解,他谈对那一句的理解,把文章支解得七零八落,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无序状态,这严重地破坏了课文的整体美,长期以往,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层次性、严密性。

现象之二:浮于表面,认识浅尝辄止。

上文所列现象普遍存在,尽管课堂气氛很是热闹,学生发言的面也很广泛,还美其名曰“实施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其实,这种表面热闹的背后,隐藏的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严重丧失,隐藏的是学生对课文内在含蕴理解的不到位,隐藏的是学生认知水平、思维能力的停滞不前。

另一种“浮于表面”的现象则是“串讲串问”,这种教学方式依然在肆意泛滥。教师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地问,学生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地答,教学过程很是顺当,学生思维没有阻隔,学生成了答问的机器。这种教学方式使人担心的是,学生读书一旦没有了教师的提问,学生自主阅读将处于一种怎样的水平状态?担心之二,这些学生不需要经过认真研读课文,就能从文中找到现成答案,这些问题“问”的价值究竟有多大?无庸质疑,这种浅尝辄止“串讲串问”的教学方式将严重阻碍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现象之三:远离生活,课堂枯燥乏味。

不管是哪种教材都不可能完全顾及到所有学生的区域特点,致使客观上缺少现代媒体的学校教师“照本宣科”,这似乎还情有可原。但有的课文与身边的人、事、景、物有联系,不少教师也视而不见,课堂上还是机械地停留在“教教材”上,这就是教师的主观问题。我曾经听过一位乡村教师教苏教版二年级教材《秋游》,这位教师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将课文内容制作成图片,上课伊始时展示在学生面前,并要求学生看“课件”说话,可学生积极性并不高,课堂气氛压抑,说话成了复述课文内容。我把目光转向了窗外,窗外就是秋天的田野。我想,只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哪怕是通过窗户向外看一看,就可以亲身体验到:稻子的金黄、高粱的火红、棉花的雪白、天空的瓦蓝,以及云朵的多姿。然而,教师置这些生活资源于不顾,导致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实在是遗憾之极。

现象之四:空洞说教,心灵缺少震撼。

语文课不同于思想品德课,大家都认识到了这一点,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又自觉不自觉地走进了这一误区。如:苏教版第九册教材《我也是普通一兵》,写刘少奇同志不顾个人安危,坚持参加抢险,并果断要求抢救遇险船民的事,赞扬了刘少奇同志把别人的安危看得比自己还重要的伟大精神。一些教师教学时,在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就问学生:“我们要学习刘少奇的什么精神?你怎样用实际行动学习这种精神?”整堂课成了具有浓重色彩的思想品德教育课。学生的心灵因缺少震撼,又没有做大干部的经历,当然都是一些不着边际的泛泛而谈,其实效是低微的。有的教师教学时,给文中人物“乱贴标签”,过分追求人物的“崇高美”,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了“神”的形象,而不是现实生活中的“人”。脱离了对具体语言文字的感悟,思想道德教育也就缺少了根基,也就不可能对学生的心灵产生强有力的震撼。像这样,语文课没有上好,思想品德教育也没有成效的课并不少见。

针对以上所列举的语文教学的怪现象,我们应该怎样去做呢?我觉得应采取以下策略。

策略之一:在质疑与解疑的点拨中彰显自主性

要把“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落到实处,就要重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学生探究是要围绕问题来展开的,关键的是“问题”从何而来。是老师提供,还是由学生自主产生?我的观点是:问题要从学生中来。因为问题是从学生中来的,解决这些问题就成了学生自己的事,自己的事,做起来往往就更主动,效率就更高些。当然,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进行筛选,筛选出“共性”的问题,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再引导学生自己通过研读课文、查找资料、分工协作自主去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品尝到学习的艰辛与快乐。比如,上文所提到的《我也是普通一兵》,就可以引导学生由题目质疑,从众多的问题中筛选出“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为什么这样说?说了以后怎样呢?”这样几个具有研究价值的主导问题,并由此引导学生自主研读课文,进入课文所描绘的“危急”情景,在语言文字的体验与品味中,感受“刘少奇形象”,教学效果就会大不一样。

策略之二:在课程与生活的链接中寻找共鸣点

教学要加强与学生已有经验和生活的联系,只有这样,才容易使学生与教材产生共鸣。产生了共鸣,学生才会有学习的浓厚兴趣,才会与文章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才会进入情景交融的理想境界,才会产生既意料之中又出乎其外的最佳学习效果。有的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与课文中的人物相同或相似的经历,有的则要将学生带入广阔的大千世界里去观察、去实践、去体会。比如,教学苏教版第六册教材《荷花》一文,就可以将学生带到荷花池边,一边读文,一边欣赏荷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切地体会到:荷叶的多、绿,荷花开放的不同情态的美。学生面对着一池的荷花,才会产生遐想,才会和作者一样:“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和荷花一起翩翩起舞,与蜜蜂、蜻蜓共叙昨夜做的好梦……进入叶老所描写的那种物我相谐、物我合一的美好境界,在这其中陶冶性情,培养语感,抒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怀。这样的语文课就显现着生命的活力。

策略之三:在文本与文本的比较中品味多元化

同一个主题,不同的作家因生活经历不同会写出不同的文章;即使同一个主题,同一个作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抒发的情怀也决不会完全相同。如果将这些相同或相似的文章组合成一个学习单元,一同出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读读,品品,体会其中的或异曲同工,或情感迥然,感受作家的个性风格,品评作品的多元色彩,学生的学习热情一定高涨。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女士在这方面就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得到了大家的关注和赞赏,她把这种方法归纳为“主题教学法”。她曾以“朋友”为主题,将《记住的和忘却的》、《管鲍之交》、《胖子和瘦子》、《皮斯阿斯和达蒙》组合在一起,采取“粗线勾勒”和“工笔细描”相结合的教学策略。在指导学生通读四则故事后,用大部分时间精读《皮斯阿斯和达蒙》,最后,再让学生回到整组教材,交流各自对“朋友”的感悟。这实际上就为学生构筑了一座心灵沟通的桥梁,同时使学生在文本与文本的比较阅读中体会到“朋友”之间情感的相同点与不同处。整个教学程序给学生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策略之四:在思想与情感的熏陶中追求体验式

中国的语文教学历来倡导“文道统一”,这不应该摒弃而应该得到发扬光大。但关键的是方法要得当,就是说,我们既不能把语文课上成单纯的语言文字训练课,也不能将语文课上成“贴标签”式的思想品德教育课,“文”与“道”应是相辅相成的“鱼水关系”,而不该是不相容的“水火关系”,我们应该在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说到底,就是强调学生的“体验”。比如,教学苏教版第九册教材《天鹅的故事》,要真切地感受天鹅勇敢奉献的精神,在教学第五自然段:天鹅“像石头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时,不妨让学生说说自己从高处跌到地上的疼痛的感觉,进而体验:天鹅不是“跌”,是一次又一次地“沉重的一击”,那该是多么的疼痛难忍!有了这样的比较体验,天鹅的勇士形象就会立体地浮现在学生的脑海中,而不会像“贴标签”一样只是嘴上说说。体验,因为结合了学生的切身实际,所以,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就一定会受到震撼,其思想与情感的熏陶也就会发生深远的影响。

把语文课上到孩子的心里去,应该成为我们永远追求的境界。

 

                  此文发表于《小学语文研究》2006年第3期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能很好地体现这个“基本特点”的语文课并不多见。按理说,语文作为母语教育的载体,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学得最得心应手的学科,学习的效果也应该是令人满意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所以,专家们在寻找理想的语文课堂教学,有人指出:理想的语文课堂应显现着生命的灵动。我觉得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关键的是要“把语文课上到孩子的心里去”,因为只有语文课触动着学生的心灵,学生才会全身心地沉浸于学习语文的氛围之中,这样的课堂才会将工具性和人文性完美的统一起来。而当前,语文课离这样的境界似乎还很遥远。下面先列举一些语文课堂教学需要亟待解决的现象,并由此谈谈相应的对策。

现象之一:无序剖析,思维零碎散乱。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不少教师对其精神实质并不了然于心,以致在实践中走上了的歧路。在课堂教学中,这样的流行语常常挂在语文教师的嘴上:在初读课文时,“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在所谓的研读课文时,“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学习课文。”在解决问题时,“请同学们四人一组展开讨论。”……这些流行语之后,课堂常常举手如林,但学生往往是只顾自己读,只顾把自己想说的意思说完,至于别人读的哪一句,至于别人对同一个问题是怎样理解的,都成了因“事不关己”而“高高挂起”。再加上,学生对课文内容还没有整体感知,就匆匆进入领悟文章语句的内在含蕴,学生的理解也就注定不可能完全到位。另一方面,学生各自为阵,你读喜欢的这一句,他读喜欢的那一句,你谈对这一句的理解,他谈对那一句的理解,把文章支解得七零八落,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无序状态,这严重地破坏了课文的整体美,长期以往,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层次性、严密性。

现象之二:浮于表面,认识浅尝辄止。

上文所列现象普遍存在,尽管课堂气氛很是热闹,学生发言的面也很广泛,还美其名曰“实施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其实,这种表面热闹的背后,隐藏的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严重丧失,隐藏的是学生对课文内在含蕴理解的不到位,隐藏的是学生认知水平、思维能力的停滞不前。

另一种“浮于表面”的现象则是“串讲串问”,这种教学方式依然在肆意泛滥。教师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地问,学生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地答,教学过程很是顺当,学生思维没有阻隔,学生成了答问的机器。这种教学方式使人担心的是,学生读书一旦没有了教师的提问,学生自主阅读将处于一种怎样的水平状态?担心之二,这些学生不需要经过认真研读课文,就能从文中找到现成答案,这些问题“问”的价值究竟有多大?无庸质疑,这种浅尝辄止“串讲串问”的教学方式将严重阻碍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现象之三:远离生活,课堂枯燥乏味。

不管是哪种教材都不可能完全顾及到所有学生的区域特点,致使客观上缺少现代媒体的学校教师“照本宣科”,这似乎还情有可原。但有的课文与身边的人、事、景、物有联系,不少教师也视而不见,课堂上还是机械地停留在“教教材”上,这就是教师的主观问题。我曾经听过一位乡村教师教苏教版二年级教材《秋游》,这位教师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将课文内容制作成图片,上课伊始时展示在学生面前,并要求学生看“课件”说话,可学生积极性并不高,课堂气氛压抑,说话成了复述课文内容。我把目光转向了窗外,窗外就是秋天的田野。我想,只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哪怕是通过窗户向外看一看,就可以亲身体验到:稻子的金黄、高粱的火红、棉花的雪白、天空的瓦蓝,以及云朵的多姿。然而,教师置这些生活资源于不顾,导致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实在是遗憾之极。

现象之四:空洞说教,心灵缺少震撼。

语文课不同于思想品德课,大家都认识到了这一点,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又自觉不自觉地走进了这一误区。如:苏教版第九册教材《我也是普通一兵》,写刘少奇同志不顾个人安危,坚持参加抢险,并果断要求抢救遇险船民的事,赞扬了刘少奇同志把别人的安危看得比自己还重要的伟大精神。一些教师教学时,在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就问学生:“我们要学习刘少奇的什么精神?你怎样用实际行动学习这种精神?”整堂课成了具有浓重色彩的思想品德教育课。学生的心灵因缺少震撼,又没有做大干部的经历,当然都是一些不着边际的泛泛而谈,其实效是低微的。有的教师教学时,给文中人物“乱贴标签”,过分追求人物的“崇高美”,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了“神”的形象,而不是现实生活中的“人”。脱离了对具体语言文字的感悟,思想道德教育也就缺少了根基,也就不可能对学生的心灵产生强有力的震撼。像这样,语文课没有上好,思想品德教育也没有成效的课并不少见。

针对以上所列举的语文教学的怪现象,我们应该怎样去做呢?我觉得应采取以下策略。

策略之一:在质疑与解疑的点拨中彰显自主性

要把“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落到实处,就要重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学生探究是要围绕问题来展开的,关键的是“问题”从何而来。是老师提供,还是由学生自主产生?我的观点是:问题要从学生中来。因为问题是从学生中来的,解决这些问题就成了学生自己的事,自己的事,做起来往往就更主动,效率就更高些。当然,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进行筛选,筛选出“共性”的问题,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再引导学生自己通过研读课文、查找资料、分工协作自主去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品尝到学习的艰辛与快乐。比如,上文所提到的《我也是普通一兵》,就可以引导学生由题目质疑,从众多的问题中筛选出“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为什么这样说?说了以后怎样呢?”这样几个具有研究价值的主导问题,并由此引导学生自主研读课文,进入课文所描绘的“危急”情景,在语言文字的体验与品味中,感受“刘少奇形象”,教学效果就会大不一样。

策略之二:在课程与生活的链接中寻找共鸣点

教学要加强与学生已有经验和生活的联系,只有这样,才容易使学生与教材产生共鸣。产生了共鸣,学生才会有学习的浓厚兴趣,才会与文章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才会进入情景交融的理想境界,才会产生既意料之中又出乎其外的最佳学习效果。有的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与课文中的人物相同或相似的经历,有的则要将学生带入广阔的大千世界里去观察、去实践、去体会。比如,教学苏教版第六册教材《荷花》一文,就可以将学生带到荷花池边,一边读文,一边欣赏荷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切地体会到:荷叶的多、绿,荷花开放的不同情态的美。学生面对着一池的荷花,才会产生遐想,才会和作者一样:“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和荷花一起翩翩起舞,与蜜蜂、蜻蜓共叙昨夜做的好梦……进入叶老所描写的那种物我相谐、物我合一的美好境界,在这其中陶冶性情,培养语感,抒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怀。这样的语文课就显现着生命的活力。

策略之三:在文本与文本的比较中品味多元化

同一个主题,不同的作家因生活经历不同会写出不同的文章;即使同一个主题,同一个作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抒发的情怀也决不会完全相同。如果将这些相同或相似的文章组合成一个学习单元,一同出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读读,品品,体会其中的或异曲同工,或情感迥然,感受作家的个性风格,品评作品的多元色彩,学生的学习热情一定高涨。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女士在这方面就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得到了大家的关注和赞赏,她把这种方法归纳为“主题教学法”。她曾以“朋友”为主题,将《记住的和忘却的》、《管鲍之交》、《胖子和瘦子》、《皮斯阿斯和达蒙》组合在一起,采取“粗线勾勒”和“工笔细描”相结合的教学策略。在指导学生通读四则故事后,用大部分时间精读《皮斯阿斯和达蒙》,最后,再让学生回到整组教材,交流各自对“朋友”的感悟。这实际上就为学生构筑了一座心灵沟通的桥梁,同时使学生在文本与文本的比较阅读中体会到“朋友”之间情感的相同点与不同处。整个教学程序给学生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策略之四:在思想与情感的熏陶中追求体验式

中国的语文教学历来倡导“文道统一”,这不应该摒弃而应该得到发扬光大。但关键的是方法要得当,就是说,我们既不能把语文课上成单纯的语言文字训练课,也不能将语文课上成“贴标签”式的思想品德教育课,“文”与“道”应是相辅相成的“鱼水关系”,而不该是不相容的“水火关系”,我们应该在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说到底,就是强调学生的“体验”。比如,教学苏教版第九册教材《天鹅的故事》,要真切地感受天鹅勇敢奉献的精神,在教学第五自然段:天鹅“像石头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时,不妨让学生说说自己从高处跌到地上的疼痛的感觉,进而体验:天鹅不是“跌”,是一次又一次地“沉重的一击”,那该是多么的疼痛难忍!有了这样的比较体验,天鹅的勇士形象就会立体地浮现在学生的脑海中,而不会像“贴标签”一样只是嘴上说说。体验,因为结合了学生的切身实际,所以,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就一定会受到震撼,其思想与情感的熏陶也就会发生深远的影响。

把语文课上到孩子的心里去,应该成为我们永远追求的境界。

 

                  此文发表于《小学语文研究》2006年第3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交流/语文课还在“讲”?您奥特了!
语文何时走出无具体内容的教学时代 之一
“静思”课堂(二)
于德明:语文课齐读当慎用
语文教学离不开“讲”(朱瑛)
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