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两宋对林和靖咏梅诗的评价

 

林和靖是北宋诗人,名逋,字君复。他终身未娶,中年在孤山植梅养鹤,自喻“梅妻鹤子”,世称“西湖处士”。他死后,宋朝皇帝赐谥“和靖先生”,后人便都以林和靖称之。所以,“和靖”不是他的字,也不是他生前的号。

北、南两宋,很多文人对林和靖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诗句推崇备至,认为它超凡脱俗,甚至认为这是咏梅诗的千古绝唱。

与林年龄相仿的诗人王淇有诗说:“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只因误读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欧阳修比林和靖年轻40岁,不知他俩是否谋面过,他说:“前世咏梅者多矣,未有此句也。”

苏东坡出生时林和靖已经死了,但他十分敬崇林和靖,若有人意见相左,就会替林和靖不平。他曾有诗诙谐地说:“西湖处士骨已槁,只有此诗君压倒。东坡先生心已灰,我爱君诗被花恼。”

生逢两宋之交的陈与义曾有诗说:“自读西湖处士诗,年年临水看幽姿。晴窗画出横斜影,绝胜前村夜雪时。”他认为林和靖这两句诗远胜于唐代齐已的名句“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南宋许顗的《彦周诗话》说:“大凡‘和靖集’中,梅诗最好,梅花诗中此两句尤奇丽。”

王十朋有诗说:“暗香和月入佳句,压尽千古无诗才。”其《点绛唇》词又说:“凭栏咏,月明溪静,忆昔林和靖。”

辛弃疾有《念奴娇》词说:“未须草草赋梅花,多少骚人词客。总被西湖林处士,不肯分留风月。”

高翥则说的更干脆:“近来行辈无和靖,见说梅花不要诗。”

但是实际上在宋代,已经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综合起来,他们从四种不同的角度,对这两句诗的地位提出了质疑。

其一:认为林和靖这两句诗不算空前绝后,前人与后人均有超过他的。

作为“南宋四家”之一的杨万里是其代表之一,他在《洮湖和梅诗序》中说:“余尝爱阴铿(南北朝诗人)诗云‘花舒雪尚飘,照日不俱销’。苏子卿(汉武帝时赴胡使节)云‘只言花是雪,不悟有香来’。唐人崔道融诗云‘香之别有韵,清极不知寒’。是三家者,岂畏疏影暗香之句哉?”

南宋文人周紫芝则认为苏东坡有些咏梅诗句比林和靖更有气质。他在《竹坡诗话》说:“林和靖赋梅花诗,有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之语,脍炙天下,殆二百年。东坡晚年在惠州作梅花诗云:‘纷纷初疑月挂树,耿耿独与参横昏’。此语一出,和靖之气遂索然矣。”

其二:认为林和靖这两句诗对梅花的神韵而言不够精确。

北宋著名词人王晋卿(王诜)就是代表,只是他的话一出口就遭到苏东坡的强烈反对。此事见《王直方诗话》:“王晋卿在扬州,同孙巨源(孙洙)、苏子瞻(苏东坡)适相会。晋卿置酒曰:‘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此林和靖诗,然而为咏杏与桃李皆可。’东坡曰:‘可则可,但恐杏桃李不敢承当耳’”。

又据南宋王楙撰写的《野客丛书》记载:“东坡云:诗人有写物之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他木殆不可以当此。林逋梅花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决非桃李诗。”可见事后苏东坡对王晋卿的这种见解还心存芥蒂。

其三:认为林和靖的其他咏梅诗中有些诗句比这两句更好。

林和靖的这两句诗出自他的七律《山园小梅》,是这首诗的第二联(即颔联)。还有另外两首咏梅七律的颔联也很出色,一是“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二是“池水倒窥疏影动,屋檐斜入一枝低”。

对这三副颔联,初为苏门子弟、后与苏东坡齐名的黄庭坚认为是“雪后园林”一联最好,而诗人王直方则认为是“池水倒窥”一联最好。

据北宋阮阅《诗话总龟》引用黄庭坚的话说:“欧阳文忠公(指欧阳修,他没有说苏东坡)极赏林和靖‘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之句,而不知和靖别有咏梅一联云:‘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似胜前句。不知文忠何缘弃此而赏彼?文章大概亦如女色,好恶止系于人。”。南宋胡仔的《苕溪渔隐》说:“王直方又爱和靖‘池水倒窥疏影动,屋檐斜入一枝低’,以为此句于前所称,真可处伯仲之间。余观此句略无佳处,直方何为喜之?真所谓一蟹不如一蟹也。”

而杨东山则这样评价“疏影横斜”与“雪后园林”两联:“林和靖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二句,此为梅写真之句也,梅之形体也。雪后园林才半树二句,此为梅传神之句也,梅之性情也。写梅形体,是谓写真。传梅性情,是谓传神。”言下之意是这两联不分上下。
   
宋末元初的方回与杨东山的看法几乎一致,他在其诗评集《瀛奎律髓》中说:“盖山谷(黄庭坚)专论格,欧公(欧阳修)专取意味精神耳。”

但不知什么缘故,两人都对王直方欣赏的“池水倒窥”一联未予置评。

其四:认为林和靖的疏影横斜一联确实很好,但该诗的其他诗句却并不怎样。

这是北宋人蔡启的观点,他认为评价一首诗要看其全貌,疏影横斜一联是极好的,但纵观林和靖的全诗与这两句却不太般配。他在《蔡寛夫诗话》中说:“林和靖梅花诗:‘疎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诚为警絶。然其下联乃云:‘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则与上联气格全不相类,若出两人。乃知诗全篇佳者,诚难得。”

应该说,蔡启的这些话是说在点子上了,而且林和靖的其他咏梅诗好像也有这个瑕疵。可是不知什么缘故,在北、南两宋,普遍对蔡启的话都不置可否,不加评论。

宋以后各朝,倒有不少文人持蔡启相似的观点,在明代甚至有人提出,“疏影横斜”一联有抄袭古人的嫌疑,更使这两句诗的地位成了一个悬案,当然那是后话了。

 

(附:《全芳备祖》所载林和靖咏梅诗词)

据说林和靖在作诗后常会随即毁去诗稿,所以他死后留下的诗作不多。其中咏梅诗词当属《全芳备祖》上记载的最多,计有七律八首、词一首。现全都转录如下,以飨读者。

诗一:                                                                                                                               

吟怀常恨负芳时,为见梅花暂入诗。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

人怜红艳多因俗,天与清香自有私。堪笑胡雏亦风味,解将声调角中吹。

诗二:

众芳摇落独鲜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诗三:

小园烟景正凄迷,阵阵寒香压麝脐。池水倒窥疏影动,屋檐斜入一枝低。

画名空向闲时看,诗俗休徵故事题。惭愧黄鹂与蝴蝶,只知春色在桃溪。

诗四:

宿雾香粘冻雪残,一枝深映竹丛寒。不辞日日旁边立,长愿年年末上看。

蕊讶粉绡裁太碎,蒂疑红蜡缀初干。香刍独酌聊为寿,从此群芳兴也阑。

诗五:

孤根无事在紫荆,村色仍将腊候并。横隔片烟争向静,半粘残雪不胜清。

等闲题咏谁为愧,仔细相看似有情。搔首寿阳千载后,可堪青草离芳英。

诗六:

剪绡零碎点酥干,向背稀稠画亦难。日薄纵甘春至晚,霜深应怯夜来寒。

澄鲜只共邻僧惜,冷落尤嫌俗客看。忆着江南旧行路,酒旗斜拂坠吟鞍。

诗七:

数年闲作园林主,未有新诗到小梅。摘索又开三两朵,团圞空绕百千回。

荒邻独映山初静,晚景相禁雪欲来。寄语清香少愁结,为君吟罢一衔杯。

诗八:

几回山脚又江头,绕着瑶芳看不休。一味清新无我爱,十分幽静与伊愁。

任教月老须微见,却为春寒得少留。终共公言数来者,海棠端的免包羞。

词(霜天晓角):

冰清霜结,昨夜梅花发。甚处玉龙三弄,声摇动,枝头月。

梦绝。金兽热,晓寒兰烬灭。欲卷珠帘清赏,且莫扫,阶前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咏物
暗香浮动是什么意思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此“古今绝唱”,脍炙天下已千年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梅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