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重新找回中国书法艺术文化的自信

改革开放30年,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其中最值得珍视的,应该是重新找回中国书法艺术文化的自信。

30年来,国家不断对内深化改革,对外扩大开放,发展思路明确,这就是参与经济全球化,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家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诸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是书法艺术复兴的前提和基础。反思这一过程,书法艺术在当代面临的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越来越突显。一是在现代社会文化条件下,古老的书法艺术能不能生存。二是书法艺术的“现代性”在哪里。或者说,根植于传统农耕文明的文化土壤里的书法艺术,移栽到现代工业文明的文化土壤里,能不能开花,开什么花。这两个问题无法回避,而且还会长期存在下去,只是经过了30年的探索、争论、实践,我们解答这两个问题有了更多的现实依据、理由和信心。

书法艺术作为一种艺术文化,30年来的发展成就主要表现为:一、.形成了从中国书协到省市自治区书协及市县书协比较完备的书法家组织系统。这是书法艺术被国家承认为一种专门艺术的最重要的标志。二.以专业书法家、业余书法家及书法爱好者为主体的书法人口数以百万计,并且呈逐渐增多的趋势。至此,书法开始成为大众艺术。三.基本确立以展览为主,以报刊出版物、电视、网络为辅的书法作品及其复制品的社会传播方式。四.初步形成书法的学术研究机制与书法学科的基本框架。五.初步形成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包括研究生教育的书法教育体系。六.书法艺术成果被纳入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文化奖励项目的范围。七.书法作品成为艺术市场中一种重要的艺术商品,相关的工具材料(如文房四宝)产业的稳定发展。八.民间书法社团的迅速发展。

从这些方面的成就看,可以说,在当代书法艺术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体制与机制已基本成形。数千年书法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里,这是一种崭新的文化体制,当然还需要调整、改革,不断完善,但它为书法艺术持续发展提供基本的制度保障应该是不争的事实。

初步形成了社会文化体制的格局,并不意味着书法艺术已经适应现了现代文化土壤,不存在发展的困境和生存的危机。近20年来,关于这个问题的探讨和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这里仅略述相关的社会文化条件。

一、实用书写基本退出社会用字领域。近代以来,引进西方先进机械印刷术,逐渐取代传统的雕版印刷及手写本书籍。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以微电子技术及网络为基础的处理、传输汉字的新技术迅猛发展,如激光照排、数码成像、光储存、电视、传真、手机信息、卫星传送等等,使文本的处理、传播更为便捷、准确、高效,基本取代了手工书写。可是在古代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实用书写一直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上至皇帝的圣旨、朝廷的文告、法令,下至市井的契约、账目、字据、便条,等等等等,全是实用书法。实用书法的社会功能要比艺术书法重要得多,广泛得多。东汉大文豪、大书法家蔡邕写了一篇咏赞毛笔的《笔赋》,无一句涉及书法艺术,全是赞美文字与实用书法的功能,如“书乾坤之阴阳,赞三皇之洪勋。叙五帝之休德,扬荡荡之典文。纪三王之功伐兮,表八百之肆勤。传六经而辍百氏兮,建皇极而叙彝伦。综人事于昧兮,赞幽冥于神明”。(1)这是一种大文化的文字观、书法观,不同于现代语言学简单的交际工具论。实用书法也有审美,只是从属于社会功用而已。商周钟鼎铭文、楚简汉碑、北碑、南朝墓志、敦煌遗书中的写经,等等,都有不同的审美表现,其佼佼者完全可以与名家书法比肩。没有这样的大文化的文字观和实用书法的浓厚氛围,产生书法艺术是不可想象的。现在,实用书法退出社会用字领域,艺术书法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条件发生根本性变化。

二、三次“换笔”,毛笔逐渐成为“奢侈品”。毛笔是古代社会最重要的书写工具,书法艺术的特性与魅力与毛笔有直接的关系,可以说,没有毛笔就没有书法艺术。近代西学东渐以来,出现了三次“换笔”运动。第一次“换笔”,是上世纪初引进西方机械生产的钢笔(金属尖,自动注墨水)。有意思的是,引进钢笔与废除科举考试制度几乎在同时,尽管出乎偶然,但个中机缘值得寻味。“废科举,兴西学”,推行“洋学堂”,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培养经世致用人才,钢笔是最为便捷的书写工具,所以很快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第二次“换笔”应该说是60年代普遍使用无需灌墨水的圆珠笔。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以后的80年代末,与前二次不一样,不是“笔换笔”,而是“笔换电脑”,彻底的“换笔”。适应信息时代的新要求,全民普及电脑,是国家发展战略中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换电脑”使“爬格子”变成了“敲键盘”,彻底改变了书写方式,这也是前面所述实用书法退出社会用字领域的最直接的动因。不仅如此,“换电脑”还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就书法而言,没有书写经验,就不知道“笔顺”;没有毛笔书写经验,就不知道“笔势”、“笔意”,无法欣赏书法艺术,正是基于“换电脑”对于书法艺术生存条件改变,90年初出现了书法前途“悲观论”。有趣的是,近20年来电脑的逐渐普及,并没有出现毛笔使用者的剧减,反而是在增多,当然毛笔基本上是用在文化消费,成了“奢侈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声音】书法:回归日常生活
书法,值得拥有?
世上究竟有没有书法家?
当代书法大师盛行?我想说:别扯了,明清之后再无书法家!
杜思吾书法艺术欣赏
我的美篇(副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