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聚焦语文要素,与统编教材一起成长
阅读 79

冷小爬

  不知何时,统编教材悄然而至,来到了我们每一个小语人身边。为响应“与统编教材一起成长”的号召,2018年7月6日至7月10日,渝北区各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师齐聚区教师进修校参加了统编教材培训。

本次培训由渝北区教师进修校组织,旨在引导众多一线小语人在部编版教材来临的变革的春天,聚焦落实语文要素,会审变、问道最终走向践行。

此次培训内容丰富,主题多样,理论与实践一以贯之。众多专家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场震撼人心的饕餮盛宴。

  专题讲座

解读统编教材理念,审变问道教学实践

在郭蕾老师、杨蔚老师、瞿涛老师等专家的“统编教材解读”的一系列专题讲座中,我们把握了统编教材的总体特点,语文教学的诟病以及如何使用好统编教材。尤其是对整个具有“夯实基础,平稳过渡”特点的二年级教材的整体结构,总体特点以及各部分的具体实施建议都有了详实的了解。同时也观看了几节含金量极高的市级赛课一等奖教学案例,一个个教学目标的精准下位,一步步教学支架的巧妙搭建,一环环情境创设的紧密相连,都为我们呈现出一堂堂语文味极浓的高效课堂。

思维导图

聚焦语文要素,践行落实理念

  培训尾声,知行合一。唯有任务驱动,一个人、一个团队的成长才是最快的。在区进修校李颖老师的指导下,本期两个班学员共计21个小组,共同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了二年级上下册的语文要素,整体解读了文本。

各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各展所长。深入思考,激烈讨论,天气的炎热也比不过成员们教研的热情。你画我描,你涂我写。一个个场景见证了一个团队的力量,教研的力量,教师的力量。

  作品完成,各组成员纷纷拍照留影,脸上洋溢着激动与满足的笑容。

  纵观两个班的集体成果,在备课时间仅有短短两个多小时的情形下,依然设计丰满,画面精美,层次凸显,思路清晰。看着这一幅幅思维导图,它已不仅仅是一张设计图,更是渝北小语人钻研与智慧的结晶。

  五日研修历程,于我而言,有聆听与思辨,有困惑与领悟。只有经历了困惑、思辨到领悟的过程才是真的成长。

一、领悟了一个思想——“润物细无声”
在高考语文分值加重的今天,“得语文者得天下”宣言并非毫无道理。可严峻的现实却是一个国家文化的荒凉。印度有一句话叫做“等一等灵魂”,可我们到底要等多久,现实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我们需要走向文化的自信自强,而教师,尤其是我们小学启蒙教师,肩负着重要使命。犹记得第一天培训中记下的那句印象最深刻的话:教师雕塑生命,培植灵魂,丰盈精神。当时,即便是此时都为之震惊与懊丧。震惊在于教师职责如此之伟大,懊丧在于不知如何成为这样的教师。我想要想达到丰盈学生精神的层面,首先得让孩子知道他是一个地道的中国人,而传统国学的滋养尤为重要。这就像农民的耕作一样,一开始把土壤培育好了,后面的播种就能得到好的结果。小学语文教师尤为要注重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孩子沐浴国学的滋养。温儒敏先生曾说过教学的九字箴言: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凡是能让学生觉得“读书好”,我想这就是上乘的教师了。教学的真正艺术是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做一个让学生乐于受教的老师,这其中需要教师的人格魅力与专业修养,但我认为首先自己就得不把“教书当回事”,教育不仅仅是教知识,更是树人的行为,而最能打动人心的方是那润物无声的絮语。
二、明确了两个教学理念——聚焦语文要素、精准定位课时目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是古人的真理,永不过时。我们身为一线教师,如不把手中现有的统编教材这个武器磨砺好,就不能游刃有余地教学。曾几何时,“要素”一词出现频率很高,可我看它一直都是懵懵懂懂。曾以为所谓“要素”就是这篇课文所要教学的语文基本知识以及基本能力。殊不知,语文要素的层面非常宽广,除了前述两点,还包含适当的学习策略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我在经验教学中往往对后两者的关照不够。语文课堂经常沦为课文的反复再现与习题的连番轰炸,这样教出来的孩子何谈“健全”。 “授之以渔”才是正确之道,时刻想到我要培养的是一个有思辨能力,懂方法策略以及有良好学习习惯的人,这样的教学可能才不偏离中心点。
让我反思最深的是“语文要素是螺旋上升的”。经验主义的我,犯了一个违背孩子学习规律的极大错误,尤其是教学低段时,经常拔高教学目标。例如同样的朗读训练,巴不得在出现这个语文要素的第一课中就把孩子们的朗读训练到最高标准,这无异于拔苗助长,同时朗读这一大的语文要素也并未在一步一步的分化落实中很好的实现。反思促成长。一堂有实效的课,首先要有科学划分课时目标的意识,要大胆取舍,精准定位课时目标,而这即是解决我们教什么(明确语文要素)。其次是落实怎么教,即如何使要素落地,怎么把要素立起来,这就要求在目标设计时要精准下位,可以是搭建学习支架,或者是任务的驱动等。
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才能见真知。

三、感悟了三个方面——团队力量、专家引领、做事方式

感动团队力量。一个人的教研不叫教研,一个团队的教研其研修的成果必远远大于个人见解。因为这里有思维的碰撞,有争得面红耳赤的较量,有比较有竞争,有团结协作。身在团队中,有责任有压力,更有一种力量的鼓舞。团队很重要,深度参与其中更重要。
感恩专家引领。常听过来人说,我们年轻那会,哪有这么多学习的机会,哪有这么优秀的专家来引领。是的,感恩进修校的精心组织,感恩各位专家老师们的无私分享。你们让我又一次明白,真理唯有分享才是最有价值的。我将竭力把它消化在我以后的教学生涯中。
感悟做事方式。在与我的团队经历了思维导图的设计后,我爱上了这一梳理方式。它以其清晰的思路,明了的层次感,独特而自由的设计理念,深深的吸引了我。它启迪我在繁琐的教学以及班主任工作面前,是否可以先理一理思路,分清主次与轻重缓急,然后朝着既定目标逐步实施下去。这何尝不是一种清晰而明了的做事方式呢?

  我,我的志同道合的同伴们,将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努力践行统编教材理念。在“与统编教材一起成长”的新教育时代,谁把握理念最深,谁转型最快,谁就能占领小语的一方高地。

学习研修一直在路上……
小语人共勉。

立人小学研修感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讲一节好的语文课,其实就是学生学为主,还是老师讲为主?
李亮 | 略谈语文要素
​“语文要素”到底是个啥东西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答疑与教学参考资料(十一)
一线老师该怎么看统编版教材六上《桥》的《教师教学用书》?
专家评述|崔峦:这是一场小学语文教学的变革——关于“小学语文原点教学”的思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