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吴越春秋阁》藏品谈青铜兵器的发展轨迹
由于以中原为中心的错误观点,使得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所产的器物长期不被重视,在青铜文化中是最富特色的少数民族青铜兵器也是如此。当时北方(长城以北)民族的青铜兵器地域特征明显,一般被称作“鄂尔多斯式”,其中包括戎、狄等部族的遗存(图17),年代主要集中在春秋战国时期。他们在与汉文化的长期交往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胡服骑射”就是我们借鉴北方民族的明证。西南民族的兵器则有巴蜀和滇两大文化体系,巴蜀兵器有些是仿制商周时期中原兵器的(图18),但也不乏本民族的改进和创新之作,年代当在春秋晚期至战国,其铸造技术与中原相比毫不逊色,在兵器的表面处理上更是有所创新。滇国兵器则文饰和形制都较怪异(图19),独具特色,其年代在战国至西汉初期,滇文化除了受巴蜀等文化的影响外,某些兵器还与北方文化存在渊源关系,这为民族迁移提供了新的论据。西部青铜兵器则以秦国的短-剑为突出(图20),而《吴越春秋阁》所藏的另一把秦戈(图21)除了戈内上有秦国兵器铸造机构“寺工”的铸铭外,还有制作工匠的刻铭,与陕西临潼秦始皇兵马佣所出的秦戈形制和尺寸都极为一致。秦国正是在这种高度统一、高度集权的统治下,在冶铁业高度发展的战国晚期,仍以其娴熟的青铜铸造技术生产出的优质兵器完成了统一霸业,为青铜兵器的发展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研究 | 从《吴越春秋阁》藏品谈青铜兵器的发展轨迹
68、沪游.沪博馆.青铜器.边远地区的青铜艺术
千年古剑,出土时竟“滴血认主”,神奇的古代科技现在还无法破解
青铜矛礼器功能超过实战功用
考古发现颠覆了文献记载:“吴钩”原来不是兵器,只是种生活用具
小隐山房主人:兵刃上的美丽舞蹈—春秋晚期越式菱纹矛及纹饰初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