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莲安分享|如果你的孩子内向,你可能错怪他了!

很多爸妈都听过老师这样评价自己的孩子:这个孩子很听话,学习成绩也不错。唯一的缺点,就是性格太内向了。


很多家长听了老师的话,觉得好有道理,决定要想办法培养孩子,让孩子变得不那么内向:


亲戚聚会,强迫孩子在聚会上多说话...

在路上遇见老外,要强迫他去和老外用英语对话;

孩子窝在屋里看书,爸妈也会在耳边叨唠不停,非要逼迫他走出门去活动……


孩子会感到很烦恼,也许会忍耐,也许会和爸妈大吵了一架。


很多家长却总说:“看你性格这么内向,以后会有啥出息!”


这个世界,对于性格内向的人,大多有着根深蒂固的偏见。


但这些偏见,都来源于自身的无知。


昨天,姥姥去幼儿园接小优放学。到家时,孩子低着头不说话,姥姥也面带不悦。

 

我问怎么了,姥姥说:“还能咋了,我说了小优几句呗。这孩子也真是的,路上碰见熟人也不主动打招呼,明明就是顺嘴的一句话,从她嘴里说出来咋这么难呢?别的孩子整天叽叽喳喳的,多欢气!再看咱家这位小祖宗,跟个闷葫芦似的。从小这么内向怎么行,将来连个好婆家都摊不上……”

没等姥姥嘟囔完,我就笑着打断她:“行了,妈。你以前还老这么说我呢,一直念叨我太内向不好找工作、不好处对象,可是现在哪样也没耽误了呀!孩子内向不见得是坏事,将来一样有出息。那些大科学家,十有八九都是内向的人。”


其实,姥姥的心情,我们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大多数家长都喜欢活跃外向的孩子,希望孩子能在陌生场合中落落大方、侃侃而谈,Hold住场面。与此同时,我们对内向的孩子也是充满了偏见,认为内向的孩子性格孤僻、不善言谈、人际交往能力差,将来也会没出息。

 

但是,绝大多数父母不知道的是:

内向,

只是正常性格的一种,

不是缺陷也不是病。

只要正确对待和引导,

性格内向的孩子将来也会很有出息,

甚至比外向的孩子做得更好!


与“内向”和解


 1 

内向是正常性格,而不是自卑、懦弱

著名的心理学家盖伦,曾把人的气质性格概括为4类: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胆汁质。

 

这四种特质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因为它们都既有优点又有缺点。

粘液质和抑郁质,可以对应为性格内向的人,缺点是:反应迟缓,优柔寡断,不够积极好动;但优点是:沉着稳重,谨小慎微,对事物体验深刻,善于观察细节。


外向和内向的孩子,获取心理满足感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外向的孩子,通过与他人交往、展现自己来获得心理满足感,获得生存的动力;而内向的孩子,通过独处时自娱自乐来获得心里的满足,以及生存的动力。


 2 

内向的孩子,很有潜力

内向的孩子,并不是真的不爱说话,他们只是不善于闲谈、不善于在陌生环境中表露而已。一旦遇到自己熟悉的话题,或者身处熟悉的环境,往往口若悬河,说出很多精辟、独到的见解。

 

我朋友的儿子,今天初二,就是一个很内向的孩子。平日里去他家,孩子叫完一声“阿姨好”就没了下文。不过,小家伙对历史特别感兴趣,特别是明代历史,只要一跟他聊起来,那就闭不上嘴了:明太祖是如何起家的,对贪官如何“拨皮萱草”……不管正史还是野史,都讲得头头是道。 

其实,很多著名的演讲家、喜剧演员,都是性格内向的人,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在自己领域的成功。


其次,比起表达来,内向的孩子更善于倾听,更够理解、体谅他人的感受。这种优秀的特质,使得他们更容易交到真正知心的朋友。要知道,在这个纷乱的社会里,喜欢倾诉、吐槽的人多,而愿意倾听、理解的人却很少。



引导“内向”


正如纳博科夫所说: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经历着两种力量的斗争:

对独处的渴望和走 出去的冲动。

内向,即对自己内心活跃的思考和幻想的兴趣;

外向,对外面的人和可见之物的兴趣。”

 

对于内向孩子来说,

最大的难题便是社交,

他们在接触陌生人和陌生环境时会感到不舒服,

还会因此陷入焦虑。

如果家长不能及时发现并给孩子提供帮助的话,

对孩子的成长是很不利的。

所以,家长们不妨试试下面这些方式:


 1 

做好心理准备,克服恐惧情绪

很多时候,孩子之所以不敢当众发言、怕见陌生人,主要就是因为没做好足够的准备,心里没底,怕出丑。

 

所以,当孩子需要在集体活动中发言时,最好跟孩子一起准备下发言稿,然后给孩子当听众,让孩子演练几遍。

如果家里要来客人,也要提前告诉孩子:什么时候来、该怎么称呼、客人有什么特点、有哪些有意思的事情……这样,孩子有了充足的了解和心理准备,自然不会怯场,对客人也不会有排斥。


 2

尊重孩子的爱好,增强孩子的自信

不要只盯着孩子“不爱表达”、“害羞”这些缺点,要努力帮孩子建立起其他方面的特长。内向的孩子,往往在不依赖团队配合的活动上很有天赋,比如书法、音乐、绘画等文娱活动,或者羽毛球、游泳等体育活动。

 

孩子在自己的爱好上不断进步后,自信心会慢慢变强,与其他小伙伴交流起来也更有底气。


事实上,有很多杰出的人,比如牛顿、爱因斯坦、肖邦、乔布斯、比尔盖茨、JK罗琳等等,都是典型的内向主义者。


就连周星驰自己承认:“我这个人属于怕羞的那一类。有的人平时讲话很大声,希望有人注意到他。我不是那样,我平时喜欢听别人讲,我最喜欢听嗓门很大声的那个人讲话。如果你给个剧本让我演一次,我就能投入进去,把自己当作剧中人那样去演,但平时不行。”


但这并不影响他在自己喜爱的影视行业中成为闪亮的星星。


 3 

不要给孩子贴标签,对孩子多点耐心

家长们总是会进入一个教育误区,当孩子不爱交流,不能很好地融入小集体时,我们总会给孩子贴标签、下定义:这孩子内向、害羞!不合群!

 

孩子本来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问题,但是经常被父母骂为“内向、不合群”后,孩子内心也会对自己充满怀疑和否定:“原来,我是个内向、不合群的孩子呀!”这对孩子的心理伤害是很大的。

 

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接受孩子的性格,给孩子一些亲身的示范,让孩子顺其自然地成长。

“呐,做人呢,最重要的就是开心啦”

外向也好,内向也好

没有什么比孩子内心的快乐和幸福更重要!


只要孩子能够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能够进行正常的交往活动,没有社交障碍,就毫无可担心之处。


内向的孩子,他们自己的世界,就已经足够丰富和精彩。


父母的干扰,甚至想要强行改变,不仅终究会以失败告终,甚至有可能给孩子带来困扰和伤害。


无论孩子性格内向也好、外向也好,无论孩子的性格能不能给他们带来美好的前程,孩子能悦纳自己,过好幸福快乐的一生,这难道不是大多数父母所希望看到的吗?


*本图文部分取材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果家里有个内向的孩子,你一定要看看这篇文章!我们真的错怪孩子了
这样教育内向的孩子,他更有出息!
30岁北大“社恐”女硕士,一句话刺痛上亿人:毁掉孩子的不是内向,是偏见
五岁男孩的教育。
外向和内向这两种不同性格的孩子,在沟通时,家长该如何区别对待
“出去浪”和“宅在家里”的孩子,长大后谁更有出息?现实打脸父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