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带孩子去看这部电影,胜过千万句劝学的唠叨!
纪录电影《九零后》,昨天在全国院线上映了。
 
“青春版”终极预告中,“中国最牛大学”西南联大还原为它当初的模样,诠释一代传奇联大人的青春与理想。
 
点开看“青春版”终极预告👇

而在之前的点映和路演中,我们最直接的感受是——

这是一部看完就让观众充满“分享欲”的电影,也是一部让家长和老师格外激动的电影。
 
甚至看完电影后,家长还收获了“意外惊喜”。

 
今年读初一的夏振钦同学观影后,熬夜写下一篇洋洋洒洒的作文。




夏同学的家长向点映组织者反映:“孩子最近学习劲头很足,真的感谢这部电影。”
 

难怪一位发起人周老师这样感叹:

“与其唠叨孩子'好好学习,考好大学’,不如花两个小时陪孩子看《九零后》。言传不如身教,说多了孩子根本不听,好电影,自然能熏陶孩子、感染孩子。”

不止一位家长告诉我们,没想到一部电影比家长的唠叨还管用,孩子学习都变得自觉、主动了起来。
 

“最近可内驱了。”
 
这部电影,为什么能给孩子带来不可思议的“内驱力”?
 
或许,就如同这位四年级小朋友稚嫩的笔触写下的:
 

“一开始,我以为这个纪录片讲的是西南联大的成立;后来,以为讲的是西南联大的教学;然后我发现,《九零后》讲的是英雄。”
 
《九零后》的主角,是一群影响世界、改变中国的学界泰斗、院士和大师。

他们的故事,无疑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然而在影片中,这些90多岁、100岁的“人杰”,永远是“西南联大毕业的学生”,永远以自己的大学为豪。

 
亲子教育公众号“Momself”这样形容这部影片:

“一所被世界赞誉的顶级名校是什么样的?

好的大学有着怎样的教育?

那些在课本里出现的名人有着怎样的青春岁月?

他们心中又有过怎样的抱负?

为什么我们要读大学?

……

或许都能在这部电影里找到答案,而这也是为什么我说它也适合妈妈们带着孩子一起去看的原因。”

《九零后》深刻的教育意义,让看过电影的家长和老师都深感:这是孩子们最应该上的一课。

南京大学的朱老师认为,“所有优秀的高校都应该展映这部电影,甚至作为教材进入到课堂中去。”

90多岁的老人、泰斗级大师会和孩子有“距离感”吗?

一点也不。
 

湖州的首映礼由一位英语老师组织。因为影院没有话筒,映后急于互动交流的孩子们,在大银幕前席地而坐。问了老师许多可爱的问题,还想让老师“带我们去西南联大看看”。


何况,他们都是“读书人”、是最顶尖的“大学生”。

他们身上集合无数优点,而最突出的一点正是——热爱读书、终身学习。

“这些国宝级大师的青春故事,对平凡人有什么启发?这些人其实有一个简单的身份,他们都是读书人,看一看他们读书之后的状态。”——观众
 
“看完《九零后》,真的会有一些学习热情高涨的感觉。我特别建议忧虑孩子们不爱学习的家长们带孩子去看看这部纪录片,真的能感受到考上了一个好大学的那种荣誉感……”——公众号“在别处文艺”
 
他们具备英雄的力量、榜样的力量,更是“读书人”的示范力量。


对许多中小学生而言,他们从小被家长催促着闷头学习,却从没思考过“读书的意义”。

《九零后》中的这些大师,带给他们直接的震撼——

“如今上大学报志愿是自己想学什么专业报什么专业,但当年的西南联大学子却有很多人是认为国家需要什么专业的人才所以学习什么专业。”——公众号“蛋蛋秀。”


一部电影,毫不说教地让孩子们了解到,读书的机会原来来之不易,以及,什么才是读书学习的价值感

“即使在这种让人难以忍受的条件下,他们依然努力学习。湘黔滇步行团的团员在行军路上背英语字典,背过一页,撕掉一页;在西南联大里的“双抢任务”,每天雷打不动地抢图书馆位置,也抢书看;私下里找那位特殊的,胖胖的吴大猷教授提问题......这种热爱学习的精神,难道不让人心生震撼吗?”——观后感


儿童教育博主晴天妈妈说,“读书有什么用?这个最伟大的学校告诉你。”
 
 
带两个小朋友观影的妈妈,晒出自己和孩子们的热烈讨论:
 
妈妈:“电影看完有什么感想?”
小男孩:“我觉得很震撼,那个年代的他们太厉害了,有一股拼劲。”
小女孩:“我发现优秀的人身边都是优秀的人,他们和大多数的老人感觉都不一样,有追求,有自己的目标和想法……”
 
一位小朋友刚一年级,他的妈妈写道,“以为他看不懂,但是他回来写了读后感。”“回来后很困了,小朋友用冷水洗脸,拍拍,继续写。我觉得他看懂了。”
 

小朋友们看完电影,兴奋地记录下大师们的经历和金句:
 
昨晚刚带孩子观影的家长,将这部电影作为“送给孩子的特别的六一礼物”:“希望你懂得读书的意义、树立正确的爱国观、人生观。”
 

当然,不同年龄层次的观众观看《九零后》,都将各有收获。


对大学生来说,《九零后》让他们坚定信念、不再迷茫:
 
在浙江工业大学,同学们在映后讨论的焦点是“当代的年轻人究竟该为什么读书”。
 
电影在复旦大学放映后,一位同学默默写下:“愿摒杂念,胸有天下,潜心向学。”
 

对于已经工作的成年人来说,《九零后》让人感慨时不我待、重新燃起久违的、对学习的热情:

“不是我倚老卖老的批评年轻人,只是我们现在太经常的听到年轻人对生活的抱怨。。。工作不顺心,生活不如意,但是当你看到《九零后》里,这些年过九旬的老人依旧有很多人奋斗在工作第一线,他们从不放弃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一定可以激励到你,激励到我们!”——公众号“蛋蛋秀”

“好可惜离开校园多年之后才看到这部片子,不然我的学校生涯可能会多很多信念和归属感。不过现在也不晚,我现在都想再考个研。读书学习大概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绝对有价值的事了。”——微博大V商小略
 

这是一部绝无仅有的电影,一次绝无仅有的、带孩子瞻仰这么多位大师风采、倾听他们人生智慧的机会。
 
六一快到了,带孩子去看看这部难能可贵的影片吧,它将是给每一位孩子最有意义的礼物,它可能成为影响孩子一生的电影。
 
埋下一颗颗小种子在娃娃们心里,静待种子的发芽,生根开花。

如果你的城市排片时间不理想

可以发起一个点映专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才是鼓励出来的!
那个“一身毛病”的孩子,是家长最好的老师
我们的心愿
如何教会孩子不被欺负?(9个回答)
特级教师从5000部电影里精选90部经典之作,寒假必看!
如何让孩子不受欺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