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文帝身世之谜,一代明主却没有真爹?文帝黑历史还真有依据!

汉文帝

说起皇帝身世之谜,最著名的有汉武帝的身世、朱棣的身世、乾隆的身世,以上几位皇帝的身世多因野史小说的渲染而为人津津乐道。在真实的历史上,有理有据可推断皇帝并非太上皇帝血统的还真有一个,那就是汉文帝。汉文帝的母亲是二嫁,所以当时就有汉文帝刘恒非刘邦子的谣言,接着版本不断演化,终于出现了刘恒是魏王之子、刘恒是项羽之子等夸张版本,这些谣言并非平地起波澜,而是皇权专制和贵族分封之间的一轮对抗。

文帝的母亲薄姬

一、文帝父亲的第一个谣言

汉文帝刘恒,高祖刘邦第四子,母亲薄姬,曾受封代王。刘邦死后,吕后摄政。吕后死后,周勃、陈平粉碎吕氏家族势力,拥立刘恒为新帝。文帝登基后,继续推行无为而治、与民休息、轻徭薄赋的政策,与他的后继之君景帝共同开创了文景之治。因此文帝被后代儒者文士列为偶像。海瑞在著名的《治安疏》中就对嘉靖自比汉文帝的事大加讽刺。但文帝这么个明君圣主怎么会流传出并非刘邦亲生、天子血脉不纯的谣言呢?

刘邦

因为,汉文帝的母亲薄姬曾是魏王豹的宫中之人。在《史记·外戚世家》中记载,汉文帝他姥爷、薄姬他父亲是吴地人,姓薄(姑且称其为薄氏)。秦统一后,薄氏流转中州(河南一带),与魏国宗室女魏媪产生爱情,生下薄姬。后来,秦末大乱,六国宗室纷纷起兵,魏国宗室魏豹成为魏王,和魏豹有点血缘关系的魏媪就将女儿送入魏王宫。注意,《史记》只说“魏媪内其女于魏宫”,至于是送进宫当宫女服务员还是当嫔妃就不知道了。一般认为纳女入宫,肯定不是去扫地擦桌子的,所以薄姬实际就是魏王豹的妻子。后来汉统一,公元前204年魏王被杀,薄姬流落民间当起了织工,因有姿色而被刘邦收纳。薄姬二婚,于公元前203年生下刘恒。魏王之死和刘恒出生相距不到1年,因此流传出刘恒可能是魏豹血脉的谣言。

魏豹

二、文帝父亲的第二个谣言

《史记》还说,薄姬入魏王宫后,当时魏王请相士许负给宫中诸人相面。许负看见薄姬就说她“当生天子”。楚汉相争之初,魏王先联合了汉国共同击楚。但当魏王听到许负的话,“心独喜,因背汉而畔,中立,更与楚连和”。魏王心中狂喜,所以背叛汉国,先是中立,后来又倒向楚国阵营。

《资治通鉴》说,公元前204年,魏王发布了反汉宣言,说刘邦太没礼貌,骂臣下都跟骂孙子似的,我实在看不下去了,所以反叛汉国,“慢而侮人,骂詈诸侯、群臣如骂奴耳,吾不忍复见”。在先秦两汉都是三公坐而论道,君主和臣下是合作关系。如果君主无礼,或者臣下不喜欢君主,臣子可以跳槽到别国就职,这就是春秋战国一群“社会闲散人员”,什么儒家、名家、法家、纵横家在列国之间四处荡的原因。看起来魏王说的大义凌然,但魏王这个二五仔是怎么赢得项羽信任的呢?

项羽

我们再看《史记》所说,魏王原本是项羽扶植起来的。秦末大战,魏王就在项羽后边捡漏,最后也占了二十多个城,算是架起了魏国基本盘。灭秦后,魏豹被项羽正式册封为魏王。应该说项羽对魏豹还不错。

但楚汉之争爆发,魏国马上叛楚。项羽可是睚眦必报,对叛徒零容忍的。英布叛楚,项羽屠了英布全家。可魏王先叛楚归汉,后叛汉归楚,项羽并未拿他怎么样,这中间有什么交易?

我们知道魏王是听到薄姬会生天子的话才决定反汉的,而当时楚国的名声比汉国高,贵族出身的项羽也比亭长刘邦高贵,怎么看都是楚必胜、汉必亡的节奏啊。此外,众所周知,项羽精力旺盛、力能举鼎,但他所爱的虞姬却迟迟不能怀孕,作为诸侯之首的项羽,无异于真天子。当时的项羽已经29岁,当时人的正常寿命35岁,项羽的事业面临无人继承的困境;而项羽又是个随心情而动的人,心情好了连刘邦都不杀。在这种情况下,魏王给项羽送一个美女、还是被预言能生天子的美女不是正合适吗。但公元前203年左右,项羽已经展现颓势,被迫和汉国分割天下,所以薄姬被楚王冷落,很可能在此时流落民间成为织工,因此也有传言说刘恒是项羽的后人。

薄姬

三、正常史实推测

刘邦收容诸侯旧贵族妃嫔进自己的后宫,其实这也是学的偶像秦始皇。刘邦看到秦始皇车架不是说“大丈夫当如是”嘛,他的偶像秦始皇攻灭六国后就收六国妃嫔入后宫,一方面看重美色,一方面显示自己的权力。据史书记载,刘邦和薄姬只发生过一次关系,虽然有史书为证,但反过来说,惜字如金的史书居然记录皇帝和妃子的私生活,史书又不是起居注,更有欲盖弥彰之嫌。

而且刘邦和薄姬发生关系后,薄姬就被冷处理,此后很少再有薄姬和刘邦见面恩爱的记载。另外刘邦的三儿子刘如意在公元前200年就被封代王,公元前198年又被封赵王。和刘如意相差一岁的刘恒,直到公元前196年才被封代王。代王封地在大同,是直面匈奴的第一线,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可见刘邦对刘恒并不喜爱。

汉朝朝廷

四、天上掉馅饼

因此,不论从血缘还是地位来看,无论如何汉朝皇位都轮不到刘恒来坐,但恰恰是因为刘恒和太多敌人似有若无的关系,才成了周勃、陈平甚至是诸侯宗室眼中最佳的皇帝。

公元前180年,汉朝中央剿灭吕氏,皇位空悬。原本刘邦的长子是庶出的齐王刘肥,此时刘肥已死,现齐王是刘邦的长孙、刘肥长子刘襄。刘襄从血缘地位上根正苗红,有人提议他当皇帝。但周勃、陈平坚决不同意,他们担心因此会将齐王外戚引入中央,重现吕氏专权之事。最后周、陈推荐了代王刘恒入京当皇帝,此举不仅引得汉朝功勋集团赞同,甚至汉朝宗室也是赞同的。

周勃

首先,刘恒无外戚、无靠山,是强势权臣拥立的弱势皇帝,为了当好皇帝,他只能垂拱,这完全符合萧规曹随、无为而治的国策。因此汉文帝时期,继续休养生息,才缔造了文景之治。而汉文帝无疑是弱君的代表,或许汉文帝也知道自己出身不正,政治审查不清,所以不敢抓权,如履薄冰,国家政务的处理都掌握在士大夫手中,也不敢肆无忌惮地奢侈浪费,就怕自己被废了,这正达到了周、陈的目的。因此后代文人特别羡慕文帝时期的士大夫,所以把汉文帝无限拔高。

其次,宗室诸侯也赞同刘恒当皇帝。刘邦吸取秦亡的教训,所以汉代郡国并行,诸侯国真的是独立王国,诸侯王在自己的封国内说一不二,因此汉朝宗室都不希望有一个强势君主加强中央集权,威胁自己在诸侯国的地位,所以他们也乐于弱势的刘恒登基。

因此,在掌握绝对权力的两股势力推动下,刘恒就接住了这个天上掉下来的龙椅。

汉文帝

文史君说

汉文帝的身世之谜不是平地波澜,而有一定的依据,但不论如何,汉文帝的功绩不能否认,以汉文帝为先导,文景盛世积累了大量财富,给武帝扬威奠定了基础,最终汉朝成了中华民族最耀眼的朝代。

参考文献

《史记》,中华书局,2013年。

《汉书》,商务印书馆,2002年。

师迪:《简论汉文帝刘恒》,《历史教学》1997年06期。

(作者:浩然文史·紫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相士说她必生天子, 丈夫听后造反被杀 她成俘虏, 为别人生下天子
汉文帝之母到底是个怎样的人?秦朝末年做过王妃,被刘邦抢回后宫
刘邦霸占项羽手下大将的妻子,生下了一代明君
你儿子有大帝之资!汉文帝母亲的前夫闻言起兵造反,结果被杀
最幸运皇帝,出生身世离奇,政绩却让唐太宗李世民都自愧不如
温酒读帝王:谦逊仁德汉文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