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美洲到中国:三条路线的玉米“远征”,最远曾绕道南亚

美洲玉米有许多别名,如蜀黍、六谷、御麦、苞谷、苞粟、苞米、玉茭等,中国人的餐桌上离不了玉米,玉米和我们息息相关,但你对玉米又有多少了解呢?

一、美洲玉米的传入:时

间、路线、分布

美洲与中国至少隔着一片海洋,那玉米又是何时传入中国、怎么传入中国的呢?中国有哪些地方种植美洲玉米?

玉米传入中国是在16世纪。它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1494年哥伦布将巴西的玉米种子带回西班牙,渐次遍布于欧洲;随着地理航海大发现的发现,到1550年美洲玉米传遍全世界。目前国内学者普遍认为,美洲玉米引进我国,始于16世纪初,兴于19世纪,盛于20世纪。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美洲玉米传入我国的途径有三条,其中陆路两条,海路一条: 第一路,先从北欧传至南亚,再由南亚最早引种到我国的西南地区;第二路,先从西班牙传至西亚,再由西亚经中亚最早引种到我国西北地区;第三路,先从欧洲传到东南亚,尔后经海路引种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其中,玉米从西南陆路传入中国的可靠性最大。

美洲玉米在中国的传播大致经过了先边疆后内陆,先丘陵山地后平原地区的过程。玉米最初承担的责任是救荒备荒,所以种植地区最早、种植面积最多的也都在内陆地区;直至17世纪以后,玉米传播至沿海地区以及广大平原地区;其大规模推广,是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初,此时发展最快的是川陕湘鄂等一些内陆省份,且多为南方地区。由于历史文献的缺失及考古发掘材料不足,美洲玉米传入我国的道路曲折而又模糊,有待进一步考证。

玉米生长图

二、对中国古代人口增长

的影响

美洲玉米传入中国后,立即以它顽强的适应能力和备荒救饥的食用品质迅速遍布中国各地。到清代中前期,美洲玉米后来者居上,成为“恃以为终岁之粮”的主要粮食作物。

深入家庭生活,改变饮食方式。受美洲玉米的影响,我国人民的食物构成、起居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平民百姓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玉米和番薯为生。玉米的价值在中国人民的餐桌上体现的淋漓尽致:食用方法复杂多样,可炒、磨、炸、煮、烧和作饼、糕、糜、粥等;在上层社会,玉米还可被制成点心、小吃等用以待客。美洲玉米的传入,对人们的生活起居方式、饮食生活习惯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玉米点心图

缓解人地矛盾,刺激人口激增。玉米适应性较强,耐旱耐贫瘠,易存活,即使在丘陵旱地、斜坡陡崖亦能生长,得到广泛种植,使云、陕等省的山地、丘陵和沙地得到开发,种植面积增加,单产提高,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推广。由于其单位面积产量高,能养活更多的人口,外加粮食种植所需劳动力数量的增多,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愈演愈烈的人地矛盾。明清时期出现人口爆炸式增长,这个时间段正和玉米等美洲高产作物快速推广、普及种植的阶段相吻合。

清代人口变化图

自身品质突出,备荒救荒必备。因其收获期适宜、耐饥性好,除了美洲玉米本身的果实之外,玉米芯、玉米秸等也能成为大饥之年的救命食物。在朝代更替、天灾人祸的动乱年代,美洲玉米救活了大量流民,使得战争、天灾年代,人口因饥饿而亡的数量有明显下降。正是因为如此,美洲玉米受到统治者的青睐,成为备荒救荒的不二选择。

三、对中国古代农业生产

的影响

扩大耕地面积,改变农业结构。美洲玉米的传入和迅速扩张,直接导致了耕地面积的扩大,并取代了很多地区原有低产作物的种植,成为明清时期中国大宗农产品。而美洲玉米身为高产作物,对粮食单位产量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作用。明清时期,美洲玉米的广泛种植,又提高了我国粮食总产量,并由此改变了我国农作物结构。

玉米图

粮食产量提高,促进粮食商品化。美洲玉米作为高产粮食作物得到推广,农民自给有余,从而有稻米可以出售,由此促进了稻米生产的商品化,在一定程度上对商品经济的早期萌芽起到促进作用,有利于农产品商品化生产,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到来。

玉米图

玉米的传播和发展,使得耕地面积扩大、粮食产量提高,作物结构改变,社会经济日趋繁荣,不仅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间接地对畜牧业、手工业以及农产品商品化产生显著的影响。

四、对中国古代生态环境

的影响

美洲玉米传入中国后,在明清之际,除促进人口增长,推动农业生产发展,并带来系列红利之外,还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上。

人地矛盾日渐突出,破坏生态平衡。因为美洲玉米种植范围极广,人地矛盾存在,人口向土地贫瘠地区流动,破坏了当地生态平衡。康雍乾三朝皆奉行鼓励垦殖的政策,前期属于恢复性垦殖,后期是为了缓解人地矛盾而进行垦殖。

森林和植被遭毁灭性的破坏和过度浪费。植被在农业生产上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小气候等多种功能。随着人类生产活动规模的扩大,天然植被面积缩小是不可避免的。在山区种植美洲玉米等作物,这种粗放式的垦殖开发,对森林和植被的破坏如同浩劫。

植被破坏图

水土流失严重和土壤肥力丧失。众所周知,森林植被能够涵蓄水源,调节径流、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山区坡度陡峭,土壤易被冲刷、肥力下降、破碎倒塌。垦荒殖稼后,土壤完全暴露,遇雨表土流失,肥力逐渐下降。随着时间的流逝,表土损失殆尽,岩石裸露,农田被丢弃,造成永久性的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图

随着生态环境的逐渐恶化,封建政府在后期认识到此问题的严重性,但由于其所处历史环境的狭隘性和自身所受教育的限制、接受科学知识的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提出有效措施,来杜绝此类破坏现象的发生,治标不治本。

文史君说

美洲玉米的传入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是把双刃剑。古代人引进、种植和推广美洲玉米,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也有许多违背自然规律的做法。对此,我们更要多学科分析、多角度探索,运用辩证法的思想,历史、客观而又全面地评价它的功与过,以求由小见大,全方位、多角度把握饮食与社会变迁关系。与此同时,以史为镜,深入思考今人生产生活活动对人口、生业经济以及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力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树平:《玉米和番薯在中国传播情况研究》,《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5月。

2.李芳洲:《美洲玉米的引进》,《中国科技史料》1985年第6卷第6期。

3.佟屏亚:《中国玉米科技史》,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年10月。

4.佟屏亚:《玉米传入对中国近代农业生产的影响》,《古今农业》2001年5月。

5.曹玲:《美洲粮食作物的传入、传播及其影响研究》,南京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5月。

6.鄭南:《从玉米、番薯、马铃薯的传入看外来农作物传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国际会议:《留住祖先餐桌的记忆:2011\'杭州·亚洲食学论坛论文集》2011年08月17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作物引发人口大爆炸
造福中华的真正救星,是这些寂寂无名的先贤
“玉米支撑了清代人口的增长”,是真的吗?
玉米:大刍草的7000年环球之旅
李昕升丨明清玉米种植和农民起义发生率有关系吗?
这是一篇来自“康乾盛世”第一功臣的自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