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艾灸为什么按照穴位顺序施灸

刚开始艾灸的朋友以为直接用艾条对着患处和对症穴位艾灸就可以了。随着对艾灸了解的加深,慢慢就会知道:艾灸的时候,按照穴位顺序,才更有助于效果。那么穴位为什么要按照顺序艾灸呢?今天就这一话题,与各位艾灸养生的朋友分享一下。

古医书中,对穴位顺序艾灸的记载

古代的医书里面都有记载,《明堂灸经》指出:“先灸上,后灸下;先灸少,后灸多,宜慎之”。《千金要方》也说:“凡灸当先阳后阴,言从头向左而渐下,次后从头向右而渐下”。

《千金翼方》说:“凡灸法先发于上,后发于下,先发于阳,后发于阴。” 总的来说,我们艾灸的时候先灸阳经,后灸阴经;先灸背部,后灸腹部;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灸头部,后灸四肢;艾灸的壮数先少后多。

这些古代医学名著,都是医学圣人经过多年艾灸经验,再加上先辈们的经验总结而成,如今,现代人们仍然是遵循这一穴位顺序进行艾灸的。

为什么穴位要按照顺序艾灸呢?举个案例,更有助于您的理解。

南京的一位女士,一开始艾灸就上火、头疼脑热、心闷烦躁。经过判断,排出体质、病症的原因。那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经过对她从艾灸操作的整个过程一一排查,原来她艾灸的时候,穴位顺序太过随意了,灸完腹部的穴位,灸背部,想起头部的问题,又开始艾灸起头上的穴位。完全不按照穴位的顺序进行艾灸。这样一来,体内的脉络气息全打乱了,不头疼才怪。

我们都知道,身体里的阴阳之气运行自有其规律,一般是从阳气较足的部位流向阳气较弱的部位。有的人手脚冰凉,正是因为经络中间堵住了,经络不畅,阳气过不去,或者阳气较弱,还没运行到手脚就已经“耗尽了力气”。做艾灸一定要懂得顺应身体正气运转的规律,才能事半功倍。如果穴位艾灸顺序不当,严重的会直接影响治疗效果(为什么我们艾灸了很长时间,却没有效果,除了没有坚持,取穴与灸时灸量不对外,这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甚至可能带来一些不必要的小麻烦。

《千金要方》说:“凡灸当先阳后阴,言“从头向左而渐下,次后从头向右而渐下”。艾灸时,我们一定要遵从先阳后阴、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背面后腹面的规律。

先阳后阴,这里阴和阳的艾灸标准可在《黄帝内经》中找到答案。《素问·金匮真言论篇第四》有云:“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上阳下阴,左阳右阴,四肢中,手掌连胳膊肚面为阴,足背顺连腿前为阴,反之为阳。”

按以上的顺序进行,先阳后阴,从阳引阴,而无亢盛之弊。从上后下,可以避免面部哄热不适之感。先少后多,主要是使艾条的火力由弱增强,以使人能易于接受。需要灸多壮者,可先将艾条切成小艾柱,进行艾灸。待身体逐渐适应后,再更换大艾柱,或者使用小艾柱多壮法代替。说的简单点,就是要掌握好艾灸的灸时与灸量。

临床艾灸的时候,要根据个人的情况决定。具体艾灸的时候应当灵活调整。比如我给下面这位朋友艾灸调理手脚冰凉的穴位组:神阙穴、命门穴、涌泉穴、大椎穴、足三里穴。

按照穴位顺序艾灸,分别是:大椎穴、命门穴、神阙穴、足三里穴、涌泉穴。

看到这个顺序,肯定有一些朋友都会问为什么第一个穴位是大椎穴呢?遵循先背部后腹部,先上后下的顺序,大椎穴、命门穴作为背部穴位,应当首先艾灸。然后再按照先上后下的顺序排列,大椎穴位于背部脖颈部位,命门穴位于背部与肚脐相持平。所以按照艾灸穴位的顺序是大椎穴、命门穴。其他的几个穴位也是按照这样的一个艾灸顺序原则,经过穴位定位,就可以将穴位排序了。

平台声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要按照穴位顺序艾灸?结合这些古代医书记载,给你讲明白
手足冰冷:艾灸督脉上的穴位
艾灸的顺序,太重要了,千万别出错
抓住三伏天,用艾灸充盈阳气
男女这出现纵纹必定短命
你的背,暴露了你的病!三伏把背灸热了,五脏六腑阳气足,各种毛病就少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