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七岁前的孩子教育问题

第一节  孩子的行为健康与父母的行为关系

儿童教育或孩子的教育是我们每一个家长和幼儿园、学校老师所遇到的问题。很多家长或老师为孩子或学生的不听话、调皮等行为感到烦恼、气愤、伤心乃至使孩子与家长或老师的矛盾激化,或引起教师对学生家长或家长对教师的不满。总之,问题和现象很多。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教育孩子或幼儿,才能达到家长或幼儿园老师所期望的那样呢?在解决这个问题以前,我们要首先明白孩子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

一、孩子的好坏是如何形成的?

    我们每个家长都有体会或发现,孩子出生以后,在接受社会环境以前,孩子实际上就象镜子中的自己:你笑影子也笑,你哭影子也哭;你发脾气,影子也发脾气;你高兴,影子也高兴。你是什么样,影子就是什么样。孩子实际上就象是父母镜子中的影子的会合,只是在时间的前后上不完全是一致的。你自己是什么性格、脾气,孩子就是什么性格与脾气。你说什么,孩子也说什么,而且和你们的表情一样。无论你如何期望改变孩子,但处处都是你自己或你们父母的性格、脾气、为人处事方式的体现。你们自己平常的言行、脾气、吵架、拌嘴等等,孩子在另外的场合或时候都会表现得非常充分。你们的高兴、愉快、平静、友好、好客等,孩子也表现得一模一样。

因此,要改变孩子,首先需要改变的是父母自己,是家长自己。家长或父母要注意从孩子的言、行中来发现自己的不好的脾气、性格、态度和对待社会、别人的不正确、不好的价值观,从而来改变自己的人格和生活态度、价值观。这样,就可以改变自己不好的或不良的东西,完善自己。如果做到了这样,那么,(你们)父母或家长在无形之中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孩子,使孩子具有良好的品格与行为,就可以得到社会、老师、同学和大家的好评,也能够和别人、社会融合。同时,家长也要发现孩子的优点,从孩子的优点中发现、寻找自己的优点,把优点发扬光大。鼓励孩子的优点,使优点成为一种兴趣和习惯。

当然孩子接触社会和别的孩子以及电视、电影、图书、教育的语言等以后,孩子的思想、行为开始受社会的影响,但是,父母和家庭的影响仍然是基本的方面。在逐渐的长大过程中,孩子会发展一些父母以外的或他自己本来就具有的性格与品行。尤其是,现在的电视和图书教育是如此广泛,孩子的行为、性格、品性中社会的作用越来越大,因为这些东西在孩子进入2-3 岁以后就对孩子影响很大,而在15—20年以前电视和图书的教育作用要小得多。但是,这些东西往往是由基本的东西支配的,或者是一种与自己的遗传因素、性格相吸引的选择性接受,不符合遗传性格、行为和自己本有的性格与禀性的东西,孩子往往是排斥的(不要把遗传仅仅认为是父母现在的性格与行为,父母小时候的性格与行为也是遗传的,在长大以后变成了一种潜在的或潜意识的东西,遗传至少可以追溯到孩子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性格、脾气、习惯等,有一些是更久远的)。因此,父母的行为和心理对孩子的影响和作用仍然具有主导和支配的作用。

二、孩子的身体健康与父母的行为

    (一)生气、发脾气实际是在放毒,危害孩子的健康

从上面的道理,我们要明白,家长对孩子不要心烦,你心烦、烦他,给他的能量和人格就是心烦的,所以他的心灵和心理就不安定,在家庭、幼儿园就必然不安心、不听话,表现为不安静或逆反心理。大家可以回想或体验一下,当自己心烦时,对待别人是什么心态?大人知道抑制一下自己心态的行为表现,而孩子不会这样。所以孩子是真实的、不会装假、不会说假话的道理也在这里(经常说假话、装假的人有一种自我心理矛盾,身体、心理不会健康)。实际上,小孩的心灵本来是清净的、洁白的。但是,由于大人的心烦、脾气也传输给他,他心理就很不舒服,需要排斥或排放出来,这就是发泄(有各种方式,与个人的性格、遗传都有关系)。不能排除时,必然表现为与老师、家长的矛盾、对抗、不服从指挥。在不能承受时,就表现为生病,身体免疫力、抵抗力的下降。因此,孩子生病除了遗传因素和适应能力等因素以外,父母的关系协调状况、心理安静程度是极其重要的影响因素。如果父母之间的矛盾很大,经常吵架、拌嘴、生气、发脾气(吵架、生气的能量是累积性的,双方的脾气会越来越大,吵架、矛盾的周期或时间间隔会缩短),孩子(7岁以前)在这个阶段或稍微滞后的时期,身体免疫力和抵抗力就会下降,体质会较弱,容易生病,而且恢复的时间也很长。而父母关系融洽,孩子的健康状况也很好。英国有一个孩子的母亲,在坐月子期间,因生气很大,孩子吃完奶以后就死了,检查结果是母奶中有毒。中国的文学家朱自清的一个小孩一周岁不久(他对孩子的脾气特别不好,烦孩子,有时还有自杀的念头),因为缠着母亲,有一次,朱就把孩子紧紧地按在墙角里直哭了三四分钟,孩子因此生了好几天病。为此,朱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自责(《读者》19971期)。实际上,人在生气、发脾气、心烦时,就是将人体有益的能量改变成为一种对人体(包括自己的血缘关系亲属和特定的发泄对象)有毒、有害的能量,从而形成对孩子、家庭成员(包括不在身边的家人,因为遗传的基因是相通的,子母相隔千里,如果双方有特殊的身体或心理大事,那么,另一方就存在反映,但是,由于不知道,不是很明白,而心理感应是存在的)、周围人的危害,生气、发脾气实际是在放毒,既危害自己,也危害家庭成员。即使不生气,对外面的人也有危害。因为你的生命能量场由于生气、发脾气在向有害的方向发展,这就是所谓的变质。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知道,生病是因为有病毒,那么,大家思考过没有,病毒是从哪里来的?传染病毒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有些病毒就对特定的人有作用,而对另外的人就没有作用?病毒很大程度来自于人、人类自身,是由人、人类的不良或不道德的思想、价值观以及行为产生的。因此,消灭病毒的最好办法是解决人的问题。如果大人的心理和人类社会的心理都非常健康,那么,就等于是在消灭和减少病毒产生源。那么,人类、人体有了抵抗能力,也就可以消灭病毒,孩子的抵抗力、免疫力就会大大增强。

(二)大人的累与生气、发脾气的关系

也许有人认为,这样是不是夸张人的发脾气、生气的危害?因为大人自己常常发脾气、生气,但是,并没有觉得对自己的身体产生什么危害和影响。其实,影响已经很大了,但是,大人往往没有注意罢了。比如,每个家长都有体验,孩子在6个月以内,大人带孩子并没有觉得很累(不完全是这样),但是,渐渐地大人感到带孩子很累,其实,没有带孩子,大人下班回到家以后也感到很累。可是,我们看到自己的孩子却精神很好,似乎没有累的时候,比大人要健康,甚至不知道累。因此,孩子总是要大人陪着玩,大人也因此而生气、烦孩子,因为自己累,想轻松、休息一下,但是孩子却缠着自己。那么,大家想过没有,为什么孩子没有累的感受而大人却感到如此累呢?原因就在于大人长期因为发脾气、生气以及各种烦心的事情改变了自己生命场的物质(当然,还有其他原因,这里先不探讨),而这种改变后的物质或能量对人体是不利的。所以,大人常常感到很累,而孩子没有这样的感受。因此,孩子是活泼的。而孩子之所以比较大人更健康,也在于孩子没有大人的种种烦恼,没有大人的脾气、生气,而仅仅是大人、家庭的传输。

(三)注意改变自己

大人对“孩子是自己的反映”也不要有什么负担,孩子还是可改变的,孩子不完全是父母心理、行为的反映。但是,大人、家长一定要改变自己,这样才能给孩子良好的脾气、性格、习惯,给孩子长期健康的心理与身体。如果我们自己没有改变自己或不想去改变自己,那么,在另外的意义上就是在把坏的东西带给、传给孩子。家长对自己孩子的爱和歉意,应该扩张到对孩子心理、生理的影响上,而不要仅仅在物质上,那虽然重要,但是远远没有心理、生理方面的东西重要。因此,大人要注意克制自己,减少、避免生气、发脾气。如何能够做到,看完这篇文章也许会有一些结论。当然,这里没有专门探讨这个问题,这里的方法也仅仅是一部分,要提醒的一个方面是减少杀心---对待别人、社会、动物、植物等等都应该是这样。一个人对待动物、植物杀心很重,对待人也会如此,因为人格是同一个,没有第二个。这里就不做过多的说明。另外,对孩子的教育,父母要合作,不要有分歧,要意见统一。不然,父母之间也会增加吵架、发脾气的次数。

(四)身教重于言教,做父母的要学会忍让与奉献

    孩子到小学、中学的父母都有体会,孩子和什么样的同学在一起,对孩子的行为、学习影响很大,跟好人学好人,跟坏人学坏人。实际上就是好人的能量场是好的,这就是大人所说的“正气”。英雄人物、模范人物之所以能够影响、带动周围的人,并被人们爱戴、敬仰,原因就在这里。我自己和自己从生活中观察的例子,都证明了这种结论。原因在于一个人的健康首先是心理的健康或愉快,心理不健康、不愉快,免疫力、抵抗力也很低,大人也容易生病,孩子同样如此。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父母之间要学会谦让、忍让,要有为对方奉献的精神与行为。而且要没有怨气、牢骚,更不能大发脾气。要改变孩子,期望孩子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身体,期望有一个聪明的孩子,就要有一个和平、愉快的家庭气氛。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这样,你不用去教育孩子,孩子自然会做到,你用语言表达了,孩子就会听从。自己没有做到,要求孩子做到,你即使讲很多,作用也是有限的,甚至起反作用。这就是中国人所说的身教与言教的差别。我这里强调的是身教,言教对孩子来说不是家长的主要任务,是社会的任务。因为孩子在外面一般是听话的(也有很多的例外),父母的话可以不听,但是,老师、外人的话是有约束力的(有约束的东西,如成绩、评价、在同学中的地位等),故不要担心言教。这样说家长们是否会感到失望?因为自己要改变自己是困难的事情,很多人连想都没有想过,还认为自己非常好呢!如果改变不了自己,也改变不了孩子,那怎么办呢?不管怎样,大人对自己、对孩子都不要期望他们在一夜之间就改变过来。但是,你确实要有改变自己、完善自己的决心与行为,而且要坚决地去做努力、去改变自己,无论进步是大还是小,都要坚定地去做,改变一些就是一些,总比没有改变好,不要灰心。一切事情都是由你的意志坚定程度、决心的大小决定的,只要你有了改变自己的决心与勇气,就可以改变自己。实际上,你改变自己,也改变孩子,更重要的是,也改变与你接触的所有人的环境,而且是多方面的效果。如果不能改变自己,那么,就会把自己的这些脾气、性格遗传给孩子。根据我的观察与研究,遗传不仅仅是指在孩子出生以前,也包括在孩子出生以后,不仅仅指严重的疾病,也包括各种一般疾病,还包括后来父母年老才出现的疾病,当然也包括各种脾气、性格、为人处事的方式。因此,凡是夫妻矛盾很大的家庭,他们的孩子长大结婚以后,会重复父母已有的行为和家庭模式,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原因和道理我们在如何处理夫妻关系中解释)。大家如果不相信或没有注意观察,可以注意、观察并来警戒、改变自己,这样,才能真正去改变孩子,才能达到你们对孩子的现在与未来所期望的目标,不然是不可能的。

        第二节  要正确对待孩子的行为 

    一、孩子的心理与大人的心理行为区别

    我们在上面已经告诉大家,孩子的心理与行为不完全是父母心理行为的反映,但父母的心理行为对孩子的行为、心理具有决定性的外部和内部影响、作用。那么,孩子的心理行为与父母或大人的心理行为有什么区别呢?孩子的心理结构与大人的重要区别在于孩子具有“性本善”的特征,而大人的“善”往往是一种有目的的善,不是本善。这种心理,如果用理论来说明,大家可能难以认识,我举例说明。比如,大人在家会觉得没有意思,如果不能出去,就必须找事情干,没有事情就一定要看电视或小说或其他。可是,孩子不一样,家里没有玩具,但是家中的任何东西都可以成为他的玩具,什么东西都可以玩,只要大人允许,他不会觉得在家没有意义;成年人具有强烈的金钱、地位、名利以及喜欢异性的爱好,具有强烈的各种享受、拥有物品对比度的心理差异与震动以及在情感上的大幅度的起伏,大人往往被这些东西牵着,对这些东西感兴趣,而这些东西也就成为牵着大人心理行为的绳索,使得大人的心理不得安宁。可是,孩子们不会这样,玩具玩完了以后,就不再去牵挂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心理负担轻的原因也在这里;另外,大人对外人(熟悉的人)吵架、生气、发脾气等,大人会记仇, 而孩子们之间的吵架、打骂(在7岁以前)很快会忘记;大人们对很多事情放不下,而孩子们则会对事情很快忘记或放下,没有成年人的固执或执着。再者,孩子在交往中不具有大人的期望性与目的性。因此,孩子的心理与心灵大部分情况下是安宁的、健康的,如果不安宁必然会表现出来---通过哭闹或发脾气、容易生气等(比如,有经验的家长知道,当孩子玩的时间太长,没有睡午觉,那么,到傍晚的时候则烦躁,而在一般的情况下,不会出现。因此,如果没有特定原因引起孩子不安的,那么孩子的哭闹或烦躁一定有另外的原因,家长要寻找原因,不要发脾气来抑制孩子的情绪)。所有这一切都决定孩子的心理与大人家长的心理差别很大。但是,家长或大人很少以孩子的心理来了解孩子,往往以大人的心理来教育孩子,强迫孩子接受大人的心理,对孩子的心理和身体的健康产生了有害的影响。其实,孩子对成人价值观的接受,往往不是语言而是行为。你教育孩子要参加劳动,必须是自己要劳动,要以兴趣来带孩子参加劳动,而不是什么道理。孩子对道理、文字、语言的接受不是理解性的,理解的是行为(大家有体会,孩子喜欢看有图象、表情具体的东西,对抽象的东西不喜欢,原因在于孩子在7岁以前发展起来的是直观思维与感官思维,而不是抽象的思维。因此,给孩子过多的讲什么成人的道理是浪费,只有这种教育与具体的行为、表情具体的事例结合起来讲解,这种抽象的教育孩子才能明白),这就是身教。因此,当教育孩子时,自己是生气的,那就没有起到教育孩子的好的作用,相反是教育孩子生气。因此,家长和大人不要以成年人的心理来对待孩子的心理、行为,也不要以自己都讲不清楚的语言、含义来教育孩子。

那么,孩子有没有自己的固执或放不下的呢?当然也有,但往往是对自己期望或家长答应的事情。比如,你说要给他买什么吃、穿、玩的东西,那么,他会记住,如果你没有按期实现,孩子就会不高兴。有些孩子讨厌或害怕的东西、人、事情,孩子的记忆也非常深刻,乃至一辈子都在起作用。家长对孩子这些方面也要注意,这样对孩子以后在具体事情上的行为就更容易理解、把握。

二、横、竖、颠倒在孩子的视觉中是一样的,家长不要因此生气。

    (一)鞋子不分左右没有关系

孩子的行为是非常具体的,家长对孩子的生气、不满意也是由非常具体的事情产生的,而其中的原因往往在于家长或社会的教育过分、片面以及对待事物的片面的认识方法。我仍然举很具体的例子来说明问题。我的孩子在3—4岁的阶段,穿鞋子总是把左脚的鞋子和右脚的鞋子换过来穿,而且到学校也是如此。我知道这是因为孩子的眼睛中没有明确的左右分别,或者是他认为这样更有意思,觉得好玩。因此,也就随他,而且允许或赞成这样。但是,到幼儿园以后,由于幼儿园对班级老师有要求,孩子的衣服、鞋帽必须整齐、正确,那么,我的孩子这样穿鞋就不正确。同时就会影响幼儿园老师在考核评比中的成绩,也影响老师的收入。当老师提出这个问题以后,我首先告诉老师道理,也理解老师的要求,回来后就告诉孩子把左右脚的鞋子换过来穿是可以的,但是,在幼儿园这样做会影响集体的要求,会影响老师的成绩与工资收入,所以我们就不要再那样穿鞋了,这样孩子很快就自己改变了。但是,这其中经过了几天的时间。家长在遇到这样一类问题时,不要太着急,要用讲道理的方法告诉孩子,尤其是用自己的事情告诉孩子,他就会理解。比如,孩子不理解成绩、工资,你就用饼干、书本告诉孩子,要用钱买,没有钱就没有饼干和书本。成绩可以用孩子做好事、家长表扬来说明。问问孩子表扬是什么心情?是高兴。而批评是不高兴。影响老师的成绩就是老师会受到上级领导的批评,这样,孩子就完全懂了。类似的事情很多,有些孩子可能是穿衣服的问题,有些是孩子用左手与右手的问题,只要注意这个原则就行。

(二)数子横写有问题吗

一个孩子的母亲告诉我一个事情,要孩子写数字“8”,可是,孩子总是横写这个“8”。说了也不改,真让她生气。其实,这个事情与上面的例子是一个道理。我注意观察自己的孩子,在3—4岁以前,凡是她认识的字,无论你是颠倒、横放或从斜面让她看,她都能够认识,而且没有时间上的差异。有一个道家功夫的传人,他通过自己的实践与观察告诉人们一个现象:当人头朝下时和人头朝上时的物体是一样的,没有改变。但是,自己的上、下位子颠倒了。大家不妨回去做一个实验。我自己小时候也经常这样头朝下,身体贴在墙壁上,觉得很有意思、很好玩,并没有认识到对事物的位子辨认。但是,无形之中对自己以后思维方式的发展起发生作用,也很喜欢研究别人的看法。后来,也容易理解别人的看法。大家可以考虑一下,在一张纸上横写一个“8”,从既定的位子来看是横放了,但是,如果把写字的纸调整一下,不就是正写的“8”字吗?那么,这里就涉及到是调整人自己还是调整对方或纸张的选择。如果一个人既知道横写,也知道正写,那么,他就具备了多方面看问题的能力。把“8”横写,说明这个孩子能从另外的角度来看待事物与人,能够理解横向看东西的人、事物。具体而言,可能能够理解横向关系中人、事情的心态,或者,他在这方面处理问题有比别人更好的优点。后来,这位母亲又告诉我她的孩子的一个例子。幼儿园有一次举行抛球比赛,这个孩子所在的小组失败了,这个小女孩哭了,但是,其他小孩没有哭。她问她母亲,为什么他们(指小朋友)不使劲出力?这就说明这个小孩的集体意识很强,也具有一种对集体的荣誉感(当然,这个例子在于说明横向思维,因为每个人在集体中是平等的一员,这就是一种横向关系);而能够从换位、颠倒方向看问题的人,更具有多方面看待问题的能力。如果加以训练,会具有特殊的作用。

(三)多方面看问题的作用

一个人具有多方面看待问题的能力,就具有多方面的适应,那么他在社会中的矛盾就比较少,也容易理解别人对问题的看法。比如,世界上多数国家都是行人走路往右行,但是,英国和原英国的殖民地国家就是往左行,如果对左右习惯不是很明显的人,在中国生活和在英国生活就不会感到很别扭。再比如,用左手和右手的差别。如果两个手都会用,这样的人,在与习惯左手或右手的人相处的时候,就容易理解,而且会处理得很好。习惯于颠倒或上、下看问题的人,当他的地位变化以后,仍然不会忘记他的下属,而不仅仅是考虑“上”。因此,多方面看问题的人,处理问题也比较周到、圆满。

实际上,孩子天生具有比大人多方面看问题的能力,大人在孩子时代也具有。但是,由于后来社会的一律化,使得大人这些方面的功能退化。所以,现在的社会有一种呼声与要求:“理解”。要别人理解自己。但是,孩子在这方面具有的功能却被大人和社会完全从自己出发的教育方式与教育的价值观压制了,乃至在后来的发展中消失了。所以,家长要有正确的方法、态度对待孩子。当然,这需要幼儿园和幼儿教育的配合,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仅仅是家庭是不够的。但是,家庭是最基本的。

    三、孩子的优点、缺点以及处理态度与方法

有些家长,看到别人孩子的优点、看到自己孩子的不足,心中就着急,觉得自己的孩子不行。于是,回家给孩子压力,说某某孩子如何,要自己的孩子也如何,不这样就对孩子生气。到了小学或中学,再采取这种方法,孩子会不以为然,甚至会出现抵抗或其他行为。这里的问题在于,孩子的家长没有注意自己孩子的特点或孩子的作用,中国有一句古话,“天生我才必有用”。实际上,每个人出生以后,在人间就有他的特殊的位子与使命,有他的作用与意义。因此,不要看到别人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就心中着急。别人的优点和好的方面当然要学习,使自己的孩子有更完善的优点,将来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是,要注意“欲速则不达”。要有好的方法、方式与态度,结合孩子的特点来学习别人的优点。家长或父母在看到别人孩子优点的时候,往往看不到,这个孩子的优点在另外的情形下可能也是一种弱点;看不到自己孩子的弱点在另一方面或情况下会成为优点,更没有清楚,在家长看成是缺点的东西可能不是缺点,而优点可能不是优点。其实,优点和缺点是相对的,可以互相转换,在不同的层次上看是不一样的。现在,我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有一个孩子家长,在孩子开始进入幼儿园时候,发现自己的孩子不愿意与别人的孩子玩,似乎显得不合群,老师也提出来了,家长也感觉到了,认为这是一个问题。我知道后,告诉孩子家长,所谓孤僻的孩子或不愿意与别的孩子说话的孩子,自我心理平衡能力比较强,而活泼的孩子让他在孤独的环境中或一个人安静下来就很难。而所谓不合群或孤独的孩子没有这种心理,但是每个人都会遇到孤独的。要改变孩子的性格,就不要过分地限制他,让他自由一些。这样,就可以有所改变,孤独的孩子就可以逐渐地合群。这样,长期形成性格以后,无论是一个人还是很多人在一起,心理都能够自我平衡,保持安静。通过一年的观察,这个孩子确实改变了,而且改变很大。也有家长把孩子在家中的不听话、闹看成是自己孩子单独具有的特点,因此而烦恼。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孩子的这种脾气、特点向什么方向发展,关键在于父母如何去处理这样的问题。如果看不到优点,找不到方法,就会增加大人的烦恼和孩子的心理不安定,增加孩子与父母的摩擦。

四、老实的孩子吃亏吗

    (一)在外吃亏不说是一种很好的“孝敬”

孩子老实,在外吃亏不说、不告诉父母。有一些家长认为,孩子吃亏不说不好。其实,这是很好的一种处理问题的态度与方法。告诉你吃亏了,你心里就有了烦恼、对别人的不满,你的心里就不安宁,对自己、对孩子都是一个不利的能量。孩子不说,是一种对父母的孝敬---没有人教育的、自然的孝敬。我举一个例子。一个大学生远在外乡感冒或生病了,他是否应该告诉自己的父母呢?如果告诉父母,千里以外的父母心理会很着急,“儿行千里母担忧”,增加父母的心理不安与烦恼,不仅是自己的烦恼,这又好在什么地方呢?如果不告诉父母,而是告诉父母身体很好,那么,他们就会放心,这就是孝敬父母。不把自己受苦、受打击、不愉快的事情或吃亏的事情告诉父母(当然,他自己要确实可以承受,不能承受,那是另外的问题。告诉别人、请求帮助也是很好的方式。比如,学生被打,报告老师处理),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就会不给父母、给别人增加烦恼,自己的烦恼自己解决,这对自己、对别人都有好处,有什么不对呢!每个人在遇到烦恼或家庭或单位的问题时,往往看别人总是那么好,那么愉快,那么幸福,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因为别人没有告诉自己他们的烦恼。实际上,每个人都有烦恼,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只是别人没有告诉你他的烦恼。自己烦恼应该自己解决。我想,幸福和高兴的事情、心情可以让大家来共同分享,但是,自己的烦恼、不愉快不要拿出来,只有在自己不能解决、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或帮助时,才可以,这也许更好。对家庭、对别人都有好处。如果每一个人都告诉亲人自己的烦恼,会出现什么结果呢?会对家庭、亲人失去信心和亲切感,觉得家庭没有温暖、愉快、和谐,没有意思。如果你能够学会解除自己的烦恼、孩子的烦恼,就增加了家庭的愉快、幸福、和谐、温暖。如果能够扩大到社会,这就是个人存在于社会的价值在这个方面得到了实现,也就是完成了自己在这个方面的人生任务与使命。比如,老师有了一种解决学生问题的办法与途径,解决了问题,就是老师价值的实现。价值实现是需要从小时候就有很好的方法的,教育孩子无非是为未来做准备。

(二)市场经济:老实人也不吃亏

那么,老实人是否就吃亏呢?现在是市场经济,对利益谁都不让,老实人不再象改革以前(1978年)那样吃香,会被认为“傻”,或没有“能耐”。于是,人们都在教育孩子要“聪明点”,不让孩子“吃亏”,好象只有这样,心中才满意。外国也没有这样教育孩子的!这实际是教育孩子奸诈、好斗,长大以后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将来连自己的父母、家庭都会讲不能吃亏,你们到底培养什么样的孩子呢?培养一个将来连自己的家庭、父母都要讲利益的孩子?方法和价值观一旦形成以后,就会成为孩子的人格,一般是不会变的(想改变自己和注意改变自己的人例外),对亲人同样如此。等你们老了,对孩子没有利益可获得,处处讲究不能吃亏的子女就不会来理你了,因为你对他没有利益,对他反而是吃亏。你说要孝敬父母,可是,你们孝敬自己的父母没有呢?你们如果孝敬了,要回想一下当时是什么样的教育价值观,要问一问为什么要孝敬?你们现在教育孩子的价值观,会不会让他到你们老的时候也具有这样的价值观与行为?法律可能要求子女有养老的义务,但是法律不能解决你的心理不愉快。

更为有害的结果是,这样的教育方式必然在处理家庭关系和人际关系时,没有和谐。孩子成家以后,就会经常吵架。凡是教育孩子不吃亏的父母,可以注意自己家庭和夫妻之间现在的和谐状况,然后反思为什么。

(三)孩子被打,要教孩子还手吗

老实人是否真的吃亏呢?我们不去研究宗教对这个问题的态度,因为所有宗教都是要求人们行善、诚实、老实,而不是叫自己获得更多,讲究善恶有报应。我们从实际生活的体验来说明问题。比如说,有些孩子被人打,要不要还手?只要家长不告诉他还手,那么,这个问题就自己解决了,不会发展甚至严重化。但是,如果父母告诉孩子,别人打你一下,你打他两下,或打得更重一些,那么,就可能出现严重的问题。然而,这对打人的孩子而言,有什么好处呢?只有坏处。因为这个孩子以后的思维方式就是这样的。以后他在与别人处理的关系中,就不会有和谐,而是更多的矛盾。如果是经商,别人就知道这个人太抠门,对别人的利益算计太精明,人们就不会跟他打交道,他的业务或事业要发展起来就困难;与同事相处,人们就知道太精明,大家就会尽量避开他,他自己由于过分追求自己的利益会与别人矛盾,心理就不会舒服,就不会有健康的心理和身体。我们成年人或家长生活中这样的体会、经历应该说有不少吧。而对老实的孩子来说,如果别人打他,不还手,那他就不必要担心别人继续对自己的伤害。不会总是这样的,因为孩子们没有固定的仇恨对象。人们有这样一种说法,“别人打我三拳头,我呼呼大睡;我打别人三拳头,半夜睡觉心不安”,为什么?因为担心别人报复。对于不还手的孩子来说,他就具有一种安定的心理,不会有心理的烦恼与不安,对自己、对周围人的心理和身体健康都有好处,将来工作、处理事情就会很融合。当然,老实不是不明白,而是明白。所以,真正的老实人是有智慧的人。

(四)“吃亏是占便宜”也是对的

因此,家长在孩子面临问题、矛盾时,不要教育还手、不吃亏,而是让他知道不还手,可以吃亏,或由老师处理,这有好处。孩子长大成人和工作中处理事情、问题就可以周到、有秩序、圆满,让别人满意,这样,自己也可以得到满意。干事业就可以很顺利,有众人的支持和帮助。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体会,某一个人对自己让了利益、好处或有了帮助,自己对他是什么评价、态度、行为?当然是好感,回报。所以,中国还有一句话,“吃亏是占便宜”。与外国人打交道的很多事情也是这样的。世界没有两个真理,只有一个。老实人不吃亏。眼前的、表面的、短期的、看得出来的,似乎吃亏,但是,与之相对应的方面不吃亏,这可以说是真理。人太精明、算计,很难有健康的心理和身体,那么得到再多的金钱、物质,没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身体,实际上是没有享受。因此,不要教育孩子不良的行为。要教育孩子善心、善意对待别人及别人的行为。我们大人不是要求社会、别人对自己以善良、友好吗?为什么教育孩子不良的价值观呢!社会、别人对自己的善良、友好不会凭空出现,是每一个人行为和对子女教育的结果。自己和孩子以什么行为对待别人与社会,最后得到的也一定是同样的回报。如果不信,大家可以仔细回想自己所有一切事情,我自己的经验使我对此深信不疑。

要相信自己是一面镜子,别人对你如何,镜子就反映如何。别人、社会也是一面镜子,自己行为如何,反馈的东西也同样如此。自己与孩子、家庭、一切人的关系都是如此,这就是我理解的因果报应(仅仅是从这样一个方面)。毛泽东主席早就说过,善恶有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必定要报。善恶之报,只是迟与早。因此,家长应教育孩子善良。

(五)改变孩子的弱点

那么,如何改变孩子的一些不好的东西呢?这需要家长对孩子要有耐心,要用道理说服。同时,要多读一些关于孩子心理方面的书。对于孩子发脾气、不恭敬或具有习惯性的东西,不要期望马上改掉,因为本身就是父母遗传下来的。但是,可以让孩子复述某种习惯所发生的每一件事情,这既可以开发智力,也有利于孩子认识自己的错误。告诉孩子错在什么地方,这就够了。不用打骂。然后,每次让孩子自己说出怎么处理的方法,到下次出现,就拿他说的方法来对照。这样一步一步地改变。我的孩子,小时候每次吃饭总是喜欢第一名,在家吃饭谁先吃完不等她得第一就哭闹。我告诉她,吃饭是为了饱肚子,因为肚子饿了要吃饭,不是为了第一名吃饭。我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改变她的这种心态,最后成功了。而且,在其他方面,她也不是非要第一名。改变了一个方面,其实具有多方面的效果。在遇到批评时或不满意时,她就哭,也是一种性格的弱点。我教育孩子对不满意的事情或批评有意见、要求时,用语言来表达。于是,凡是遇到她哭时,就让她复述哭的原因和心理过程,告诉她,嘴巴不仅是吃饭,也是用来表达自己的要求与愿望的。做了几次,有了改变。当然,一般的家长要改变自己的孩子,如果真正想去做,那么,花费的时间可能会更长。但是,有了正确的方法以后,需要的是耐心。

当然,不要忘记,父母试图改变孩子的同时,要改变自己。我自己从孩子那里发现了自己很多的问题、缺点,逐渐地改变自己。因此,孩子也教育了我自己。当然,也有一些办法,由于自己智慧不够,改变、认识自己缓慢,自己的修养不够,是粗暴的、过火的。比如,我让孩子写字“口”,底下的一横,她总是喜欢从右边带过来,为改正这个习惯,我用监视、提醒的办法改正。但是,写了许多遍以后,她仍然没有改变,那么,我就打她的手,强化她的记忆。现在看来,打她是粗暴的,虽然改变了,但是方法不是很好,可以有更好的办法。那时,我也没有认识到从右边写一横也是一种思维方法,也是在后来才认识到的。还有一些其他的粗暴的方式,比如打孩子。虽然明明知道不好,但是,在以前还是做了。现在回想起来知道不对,对孩子也没有太多的好处(孩子生气的时候,就允许她打我,让她释放我给她的不好的东西。然后,再让她去思考自己的行为,告诉她注意检查自己,教给她另外一种思维方法),因此,也在内心向孩子承认自己的粗暴、错误,并注意经常检查自己对孩子的言行,这样自己就觉得逐渐找到了一种解决自己孩子的办法。这里写出来。供大家参考。也希望未来的父母能够避免、减少用生气或打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节 挫折教育或适应教育 

     一、孩子能够接受挫折教育吗

    一般说来,7岁以前,最好不采用严厉的挫折教育,尤其是作为老师和陌生人,最好是采取逐步引导孩子的挫折教育。要特别注意,若果采用挫折教育,老师对孩子的一言一行,都要带着慈悲、怜悯和理解,这样,学生就不会有恨、恐惧、害怕等,如果完全以批评、看不起、打击、挖苦的心态去对待,对儿童会产生心理压力,甚至导致严重心理挫伤。

儿童对大人的心态,与成年人之间的心态不同。成年人往往喜欢以捉弄的心态、语言去对待孩子。但孩子往往很容易当真、认真。因此,如果没有适应这种捉弄心态的孩子,无论是熟悉还是不熟悉的人,凡是以大人的、开玩笑的心态做的,孩子都会有反感。记得我在4岁左右,邻居家的一个老头总是喜欢说,到我们家来做我们的儿子。有一次,父亲抱着我,又到这个邻居家门口,邻居拿出一个大梨给我,我拿了。这个邻居就说,这下你拿了我的梨,就得做我们的孩子,我听完就生气地把梨使劲摔到地下。孩子喜欢友好给予的真实,而不喜欢成年人的那种开玩笑,尤其是对陌生人或外人。而最好的方式是给他微笑,跟他玩,做他喜欢的事情。至少,在小学以前,孩子不喜欢别人对自己严厉的态度、行为,也不喜欢不轻松、不自由、不活泼、不愉快的语言环境(指外人不包括熟悉的亲人),这些会使他的心灵受到打击。其中的原因不是很清楚,自己的感受是孩子喜欢真实、轻松、愉快、活泼的环境、人,不喜欢外人从自己这里拿走什么,倒是喜欢别人给他什么。当然,如果家庭经常有这方面的训练,那么,孩子也学会了这样的方式,这种玩笑、语言态度,孩子就可以承受。

在幼儿园的两年以内,对讽刺、挖苦、捉弄的心态来对待孩子,孩子在这些方面一般是不能承受的,不能承受这样的心理打击。在后来的发展与环境适应中,孩子逐渐辨认出来何者是玩笑,辨认出语言的分量,对环境不再是最初的陌生与缺乏安全感,就不再会有什么心理的打击。我们成年人尤其是大学生刚分配工作,到一个新单位工作时的心态其实就是这样的状态,很老实。当然,成年人对陌生的环境和人更容易适应,而孩子没有大人的经历与经验,所以更脆弱。

我的孩子在幼儿园小班时,虽然已经对老师熟悉,但是,老师的要求不敢违反。因此,中午睡午觉时,不敢上厕所。因为老师说,不要看到一个人上厕所,大家都去。最后,尿床了。有些孩子自尊心非常强,也非常注意老师对自己的态度、评价(尤其是在开始进入幼儿园的一年甚至两年的时间内)。因此,幼小的孩子一般承受不起老师的脸色或某些行为的限制,他会觉得没有自由、愉快。因此,一些家长不赞成挫折教育。我自己在小学和中学的经历和体验也表明,老师对学生的不友好态度或过分的语言(包括挖苦、讽刺、嘲笑、戏弄)、行为会刺伤孩子的自尊心与对该任课老师功课的学习信心。凡是学习好的课,都是自己对这个老师喜欢。有时候,一个老师的态度确实会导致学生不愿意或害怕在这里继续呆下去(每个人对这些事情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不一样的),尤其幼儿是非常明显的。三年级以前的小学生也是这样的。所以,人们对挫折教育有些害怕。应该说,这种严厉的批评或挫折教育,如果没有社会的氛围与赞成的价值观,没有家庭的坚定的支持是不可能采用这种教育方式的。如果用了,所产生的是可能负面的影响。

    现在的幼儿园都不采取伤害孩子心理的教育方式(在实际中仍然可以看到有),这是正确的。但是,现在幼儿园的这种教育方式实际是引进西方的教育方式,而中国的文化价值观不是西方的。因此,对幼儿或孩子的家庭、社会教育越来越困难,很多家长也为孩子而苦恼。要知道,西方虽然不对孩子体罚、严厉批评,但是,西方社会的法律是非常多、也非常细致的,因此,个人行为有法律的约束。但是,中国没有西方那样详细的法律。如果没有道德的约束,没有体罚,那么,孩子长大成人就会出现个人为所欲为的可能,从而对社会产生危害,社会的犯罪率就会提高。

    二、如何用适应教育方法教育孩子

    没有体罚、批评,那么,又没有挫折教育,孩子的问题怎么解决呢?我觉得仍然需要挫折教育,但方式要改变。我这里所说的挫折教育是另外的意思,是指一种可以适应环境和人的态度变化的教育方式。不是一般人们理解的那样,它是指从不同角度对孩子的教育,从相反、对应或另外的角度来教育孩子。比如,有一个孩子很喜欢发言,老师也很喜欢他,那么,他可能会有更多的发言机会。但是,老师应该公平对待每个同学。经常发言的人,应该不给或减少机会;而发言少的人或不愿意举手的人,也要叫他们发言。因为经常发言的孩子机会多了,会形成一种比别人优越的心理,认为自己每次举手应该得到发言。长期下去以后,当不给发言机会时,心中就会不愉快。而总是不发言的人,可能有不愿意发言的性格,长期下去就会总是不愿意发言。老师如果注意这种现象,就可以在无形中起到挫折教育的目的,消除学生的过分的期望与认识。曾经有一个学生,从小学到中学一直是当班长,上大学时由于比他好的人多,他没有被选上,一气之下就自杀了。我自己的体会,在5年小学期间,都是当班长或副班长,而到初中一年级时,什么也没有当上,心理不愉快。但是,这种不愉快持续的时间不是很长,到初中二年级以后,就当上学习委员,后来又当班长。但是,到高中时,又是什么也没有,到高中二年级,又因为成绩好而当班长。这个经历使得我对能否得到连续稳定的位子有较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多人有体会,从领导岗位退下或不被重用以后,心情非常不愉快乃至精神不振,有些人甚至因此而长期生病,关键在于没有心理挫折的训练。

所谓相反或对应教育就是将正反、上下、前后、顺逆、好坏、难易、刚柔、高低、隐显、乐观与悲观、喜欢与反对、男女、家长与孩子、老师与学生进行换位、串位、兼位的教育。一个人如果能够象演员那样,把所有角色都扮演或体会到,那么他的适应能力就很强,对成功与失败、有与没有、多与少、得与失、兴盛与衰败、得意与打击、领导与被领导等就具有非常强的抗击能力。而且,如果训练有素,会产生一些特殊的、有意义的作用,可以解决意想不到的问题和事情,而且可以圆满解决,尤其是对人际关系的处理,有非常好的作用与效果。比如,当班长的人或学生,可以不让他当,换成别人。这个学生很好,可表扬。但是,有时候或某些时候可以表扬他,但是却不去表扬,而是告诉他可以做得更好或更多。当然,这需要运用得很恰当。批评的时候不是严厉的,而是用道理或例子或他所能够理解的方式来进行。比如顺逆教育。可以让孩子观察一张桌子,问孩子桌子有几条腿、桌子是那里来的?从商店买的,商店的桌子哪里来的?如此问下去,直到树的种子,告诉孩子从树的种子到桌子需要什么因素、过程,这样,可以训练孩子的顺逆思维,而不是一个方面、一个方向,也可以让孩子知道,任何东西、事情都是由很多条件构成的,他就逐渐地知道处理关系,理解别人,对各种挫折就会有正确的态度与看法,不会产生心理打击,对别人的批评、不赞成、没有支持,就会理解,甚至去争取支持理解,而不是对抗或抵制的心理。当然,这对老师的要求很高,对家长的要求也很高。所以,我提出家长和老师要改变自己、完善自己的思维方法,从孩子、学生中来发现自己的问题,改变自己,也改变学生、改变社会,而且经常这样。就是说,不让孩子形成一种认为自己应该如此的观念。

再比如,我的孩子在家中常常要做父亲,可以换一个位子,告诉他做父亲要完成什么事情,做母亲要完成什么事情,不要让孩子感到父亲、母亲就是比他大、有力量,可以管他;或认为父母就是钱或玩具的象征;或者是要什么,可以给什么,不给、不答应就不高兴、不满意;或用大人的特殊地位去压制他,那不是非常好的方法。当然,这些方法也需要,因为这个社会的体制存在这种现象,必须接受,否则,自己就会对社会的很多现象不满,产生心理不健康。

需要指出,如果有些人可以使用严厉批评或其他的挫折教育方式,仍然是可以用的。这是因人而异,不可能有一律化的成功方式,除非每个人都在进行自觉的自我批评教育并接受别人的批评与教育,除非社会有良好的、高尚的道德风范和模范人物,而且被社会接受,除非人们追求道德高尚和心灵的安静。一般时代是不会的。但是,每个个人应该这样去努力,这样才能真正增强孩子的心理适应能力。

以上仅仅是举了两个例子来说明挫折教育,家长和老师们在实践中有更多的体会、体验,可以把内容扩大。实际上,每个家长或成年人的经历已经扮演了很多的角色,但是,家长们往往会忘记已有角色的心理体验,如果能够回忆起来,就是一种教育的方法,就可以教育孩子,增加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对自己是一种智力的开发,也可以用于孩子的智力开发。

第四节  孩子身体碰撞与皮肤饥饿

      一、如何对待孩子间的身体碰撞或打架

(一)孩子身体碰撞有愉快的心理,家长不要闹矛盾。

幼儿园老师和家长最头疼的问题是孩子的调皮、打架或身体的碰撞、损伤。因此而造成家长对幼儿园的不满、矛盾或家长之间的矛盾(由孩子之间的问题引起)。但是,仔细观察一下调皮、打架的,基本上是男孩,而幼儿园的老师又基本上是女性,没有男性,对男孩的调皮简直没有办法。我在幼儿园一次上午的观食表演会看到,女孩一般比较老实,身体的撞击比较少,而男孩不一样(虽然有家长在)。而且,对身体的撞击有一种兴奋与愉快的感觉。一会儿甲打乙,一会儿乙反回来回打一下。一会儿丙又与甲打一下,或者好几个人搅和在一起,很兴奋。我自己在上小学的时候(已经是5年级)也喜欢在下课以后,同学之间相互碰撞,乃至好几个人压在一起,虽然有被压的重感,但是,确实是有一种心情愉快。所以,家长不要为孩子间的一些碰撞而闹矛盾。

实际上,小孩之间虽然有你打我一下,我报复你以下的心理,但是,没有很大的气愤,也没有很深的记仇。如果大人之间因此而产生矛盾,和小孩之间就不一样了。不仅大人之间产生怨气,而且还影响孩子,对孩子、对别人、对自己的心理、身体健康都没有好处。

(二)身体碰撞,出了问题怎么办?

孩子间的身体碰撞,如果不限制在特定的范围,确实有危险的时候。因为手中的东西随时都会成为打人的东西,碰撞用力过大有可能产生伤害,因为现在的环境都是砖瓦、水泥、混凝土结构的,不完全是土木结构。也有是因为纯粹用力过大所导致。记得自己在二年级的时候,一次课间操结束后,同学之间就相互追逐,另一个班的学生就把我撞倒了,而且牙齿流血,我记得当时哭了,而且报告了他们的老师。出现这种事情的时候,家长也不要因此而闹矛盾。因为虽然是这样,孩子之间并没有什么不可以解决的问题。几天以后,打过架或使别人损伤与受到损伤的小孩又会很高兴地在一起玩。小孩之间一般不记仇。我记得在4—5岁的时候(大约在1967年),房屋门前有准备造新房的石头堆,大约有15高,我们喜欢从高处往下跳,而且谁站得高跳下来,觉得谁有本事。那是冬天,我站在高处,一个邻居的小孩趁我没注意在后面把我往下推,结果没有准备,跌倒在地,把嘴唇内部摔破了,流了很多血,当时也哭了。但是,父母亲都在田中干活,没有大人在。中午回来告诉父母,但是,父母也没有去找人家,也没有时间。而且说:你要是好,人家怎么会把你推下去呢?怎么没有人把我从石堆上推下来?这真叫我无法回答,而且,如果在外面打架或被别人打了,回来说给父母亲,他们就说:你好,怎么有人打你,我在家怎么没有被人打?当时没有理由回答父母的话。但是,以后在外面就注意了,即使吃亏,也不再告诉父母。现在回想起来,父母的态度,这也是一种思维与处理事情的方法,而且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是让你自己学会保护自己,警惕不与别人发生矛盾,发生矛盾更多的是从自己的角度对待,不去找别人的原因,这样对别人可以不记仇,不会在家长之间闹矛盾,对自己、对别人都有好处。而自己不告诉父母在外面的所谓受打或其他不好的事情,父母也不去追问,可以减少父母的担心、心理烦恼,这也是很好的。当然,当时没有认识到这些,只是怕被父母知道,反而要被骂。我觉得这样的方式很好,因此,现在对待孩子与别人的游戏态度也是如此。有时侯,看到孩子吃亏了,也当着没有看见。这样,孩子也不当一回事,我对别人孩子的态度就没有什么坏的印象,能够理解孩子的行为,不象大人之间的那种关系。实际上,每一个父母对自己的孩子都太“爱”了,但是这种爱又有多少是真正的对孩子、对自己有益呢?这需要家长们来共同思考。很多父母看到孩子在相互的玩耍、碰撞中吃了一点亏,就心中不高兴。但是,你们自己对孩子生气、发脾气,对孩子的身体、心理伤害考虑过没有呢?孩子之间的身体碰撞、损伤一般还不会有这样大的心理和身体伤害。

当然,那些使别人孩子损伤的孩子家长不能这样认为,要教育自己的孩子改变自己,不要有损伤别人孩子的行为,而且一定要带着孩子去给人家道歉,这样就可以解除家长之间可能的不满和心理记恨,对孩子可以起到实际的教育作用,他就学会以后遇到这样的问题时自己就会去给别人道歉。但是,我注意观察社会和孩子的家长,出了问题以后,有些损伤别人孩子的家长无动于衷,连一句道歉都没有。有些家长则对自己的孩子发脾气,虽然对,是给对方孩子和家长看的,对方的孩子和家长确实可以不再有怨气、不满,我自己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与心理体验。但是,对自己孩子教育的作用不大,而如果采取道歉的方法,然后再批评,讲道理,进行上述的换位方法的挫折教育,孩子长大以后就学会了处理事情的方法,可以避免现在社会上经常看到的现象:一个不大的小事情(比如,人多的时候,骑车碰撞了),但是却闹得不可开交。其实,只要真心诚意说一句“对不起”,就可以解决了。问题在于大家都不去关心、注意处理问题的态度、方法以及对待别人、自己的正确的观念。

    二、人体皮肤、感官饥饿及人际关系

身体碰撞——孩子的这种现象,在国外的理论研究称为“皮肤饥饿”,也有人称为“触食”,认为适当的身体碰撞是可以的,有益的。就象大人之间的拥抱。很多人在回忆自己的父亲或母亲时,会记得父亲的手是温暖的、而母亲给予的是柔软。这两种身体上的感受都是皮肤饥饿与满足的表现。皮肤有没有饥饿与满足的表现呢?应该说是有的。人体的六个感官部位,都存在饥饿,都需要相应的“食物”。

举一个例子,这是台湾南怀谨先生的例子,我自己也有经验和心理体验。让一个人的身体埋入土壤中(夏天在水中也会体验出来),只露出头部,虽然呼吸不存在问题,但是身体却非常不舒服。恋人之间对皮肤或身体饥饿体验可能更容易理解。但是,人们往往忽视孩子的皮肤饥饿。不仅是皮肤,人的眼睛、耳朵、鼻子、意识也都有对“ 食物”的需要。有一个人告诉我,在贵州的一个宾馆住,寂静得可怕,一个人白天都不敢在那里呆着,这说明很多一般人需要声音,没有声音不行,这就是“音食”。眼睛也需要食物。中国长江漂流探险队的7个人,从长江源头漂流下来的很长时期内,只见山水不见一个人影,大家都很困乏、疲劳,于是,总是希望见到有人烟的地方,他们喊问,为什么这里没有人?觉得没有人就没有精神,就走不动了,这就是“眼食”的需要。有些人则通过回想来解除自己的忧愁、苦闷、寂寞、小集体的孤独,这就是“思食”的需要。

人们往往在拥有的时候,不去注意别人对自己的价值,而只有在失去、孤独的时候,才体会到。比如,现在一个孩子回到家以后,总是要父母讲故事或陪着他或她一起玩,父母因此感到很累、心烦,而如果同班的两个或三个小孩在一起玩,家长则有轻松与解脱的感觉,心情也舒服些,由此可以看到,别人孩子对自己孩子、对自己的作用。如果我们能够在拥有的时候也具有失去的那种心理的理解与沟通,那么,我们就会对别人的孩子、家长以及社会的环境具有不同的态度了,也许就没有或减少了那种心理的累与烦恼。

人是在相互依赖中生存与发展的,人的所有一切行为也都是在与别人的比较或对别人构成需要才体会到自己的价值的。给你拥有所有一切,但是,世界就只有你一个人,你会感到没有意义,也活不下去,为什么这么多人在一起就感到有意义呢?既然感到有意义,就要对别人的存在感恩,要感谢别人。所以,对孩子之间的碰撞和矛盾,家长要放下,不要不高兴。孩子们在一起是欢乐的、开心的、天真的,但是,也会有碰撞的时候。如果因此而矛盾、不高兴,就夹杂了大人的不纯洁、不天真,就没有欢乐,就是烦恼和不愉快。但是,孩子的碰撞和损伤,自身却不会产生这种情况。孩子之间的碰撞即使有损伤,一般不会破坏孩子之间的天真与纯洁,因此,家长要珍惜孩子们的天真与纯洁,这是金钱和任何其他东西换不到的,也是人生命中最珍贵的。每个人虽然有很多值得高兴、愉快的事情,但是,没有人认为那种愉快和高兴能够超过儿童时代的天真与纯洁,因此,我们家长要共同珍惜孩子的纯真。

 

     三、皮肤饥饿的原因与处理途径

    (一)皮肤饥饿的原因

对于皮肤饥饿的原因,现有的理论还没有很好的解释。我根据自己的体验、观察、学习、思考,觉得皮肤饥饿与性别有关,男女有差别。男孩在外部的表现突出,而女孩在家庭更突出。实际上,父母对孩子的身体抚摩可以解除这种饥饿,但是,必须是真正的、情绪很好的、心情愉快的,不然是不行的。这就是人们常常所说的父母对孩子的爱,真正对自己孩子爱的父母即使不给孩子或少给孩子身体的接触,也可以消除孩子的皮肤饥饿。孩子的皮肤饥饿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孩子弱小,需要一种安全和精神的安慰,而这种安慰仅仅是通过语言是不够的,需要一种实在的依靠。举一个例子,当孩子遇到自己害怕的事情或场合时,就会紧紧抓住大人的手、身体,这样就觉得有了一种安全和依靠。这是人类后天的一种特征。其实,成年人的皮肤饥饿比孩子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表现的方面不同而已。皮肤碰撞的另一个原因是孩子需要释放、排斥家庭、环境(在老师、同学之间以及他所接触的人、事情和自然环境)所给予的不愉快,或者是进行某种身体能量的交流与相互补充与平衡,这也许是孩子皮肤碰撞行为过分或过火的主要原因。大部分情况下,也许是进行某种能量的交流和平衡。

这种现象,在中学生中,尤其是男生中尤其突出。学生之间的身体碰撞给同学之间带来一种欢乐和愉快,他们因此而强化这些行为。当然,有些身体碰撞,需要老师去关注,过于激烈的身体碰撞在中学生中比较多,有些甚至过头了。需要家庭和学生同时提醒。

(二)如何解决孩子皮肤饥饿

首先家庭要真正爱孩子,要满足孩子的皮肤饥饿需要,家长要抱抱孩子,或用手在孩子的头部、脊背安抚或轻轻拍打。而且,要用时间让孩子到有玩具设备的场所,让他们开心地去玩,最好是有自然环境的地方。不要让孩子一个人自己玩非自然的玩具。公共的玩具和自然环境的玩具(参看第六部分的玩具问题)更有利于解除小孩的心理障碍,使得小孩的心理得到满足与平衡。我在天坛公园看到,在所有玩具中,如果是开放的、自由的,孩子们选择最多的是最大的滑梯。因为他(她)的身体可以采取任何姿势,这样可以消除部分身体上的不舒服,而一般的玩具没有这种效果。因此,让孩子躺在地上,或到他所喜欢的自然环境中去,有利于调节、减少孩子的身体碰撞行为。但是,一定让他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玩,而不应该加以限制;还有一个途径是让孩子进行类似武术的训练,有一套套路来规范孩子不规范的、时刻想进行身体碰撞的行为,或者让他们进行武术或他们喜欢的动作比赛,但是,不许碰撞人。这是化解、引导孩子的过分与过火的碰撞行为。当然,具体问题需要家长、孩子和老师、学生在实际中共同努力、配合解决,如果能够找到一种方法,就可以说是教育的成功。

      第五节 儿童智力开发问题  

     一、需要开发孩子的智力吗

现在,家长和社会都非常重视儿童智力开发,教育孩子很多知识,唯恐孩子在哪方面比别人的孩子差。说实话,我真不知道人们说的智力开发是什么意思。儿童智力开发,开发什么呢?我觉得,告诉孩子很多知识,让孩子记、背诵很多汉字、成语,让孩子具有很多的兴趣当然很重要,但是,孩子能否掌握这么多的知识还是问题。现在掌握,不代表以后还能够记住,忘记也非常快。而孩子是否有兴趣,不是大人强迫所能够做到的。实际上,让孩子记忆越多,由知识所产生的机械性更厉害,孩子的固执也就更突出。大家都有体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什么,孩子回家就告诉父母,认为只有这样才是正确的、唯一的。这不是什么智力开发,而是死记硬背,限制思维的创造性与独立性。问题在那里呢?在于知识本身是机械的。因此,孩子接受以后。也就成为机械的理解与行为。

另外,对孩子和成年人的观察可以发现,记忆的遗忘是非常快的,孩子的记忆力很好,遗忘也非常快。开发孩子的记忆、背诵等机械性所产生的“智力”,没有什么好处。

现在所谓的智力开发,实际是将大人、成人的一套固定的、固执的思维方法过早地教育给孩子,是将成年人的意志过早地强加给孩子,扼杀孩子的本有的创造性思维。我倒是觉得,不是大人开发孩子的智力,倒是孩子开发大人、启发大人更正确一些。因为成年人的思维太机械、单一、规则化,根本没有创造性,而且很多思维方法是有问题的。但是,却要过早地教育给孩子,培养孩子成年人的思维,孩子都成为大人,怎么会有创造性呢?

    二、智力开发的方法是什么

    我觉得,对于孩子的智力开发,更重要的是教育孩子方法,让孩子的非期望性与非目的性的行为、兴趣得到发展、延伸。这样才可能使孩子在未来通过方法本身学习到很多书本、课堂所学不到的知识。你告诉孩子一千知识,但是,如果是死记硬背,那么,第一千零一个他就不会。如果告诉他方法,很多东西不需要详细的教育,孩子自己就会了。这些方法是什么呢?我们在适应教育中的方法同时也是孩子智力开发的方法,也是孩子学会自己对待、处理问题的方法,学会观察、总结、抽象等等的方法。当然,这些方法在挫折教育中是教师、家长使用,而智力开发是将这些方法教育给孩子,让孩子自己掌握、使用这些方法来学习知识、处理问题。与挫折教育不同的是,上述方法在孩子使用时,要研究、体会这种变化的过程。比如,上下对应的方法。要体会、研究上下位子的问题、关系,还要告诉孩子变换的过程、条件、因素,而不仅仅是换位、兼位等。

还有很多其他的方法,如比较事物、人的差别;自由联想;整体到部分、部分回归到整体;举一反三;问答;抽象到具体(从理论或道理、文字、语言、概念、图象、事情、行为、态度、表情的过程)、具体到抽象(从行为、图象到文字、理论的过程)等。所有这些方法,在开发孩子智力时,都要注意保护和发展孩子的非期望性、非目的性以及非固执性和兴趣性的心理和行为。这样,在教育开发的方法以外,孩子可以有更多的自己的选择和创造。

 

     三、智力开发成功的条件是什么

保持孩子的心理、心灵安静是智力开发的最根本条件。人的心理不安宁,无法去开发什么智力。家长或大人有体会,生气、心理不愉快、矛盾或心事重重就很容易忘记、遗忘,没有良好的办法与智慧。智力或智慧实际是对因缘、关系、过程、问题的认识、态度、处理方法上的圆满、周到,对这些没有圆满、周到,就不能认为智力高或有智慧。而这首先需要的是心灵的安宁与安静,而心灵的安静与对待社会的态度方法是密切联系的,一切不能保持心灵安静的事情和心态,都不利于智慧的发挥,也难以进行智力开发。

只有心宁静而没有情绪,才能感应,或者把自己记忆仓库的东西进行年组合、变幻,因此而有创新。如果家长带着个人强烈的爱好和期望,要孩子这样、那样,允许这样、不允许这样,往往限制孩子的兴趣与爱好,久而久之,孩子的兴趣就被限在大人或家长喜欢的范围,实际上就是大人自己的或大人期望的兴趣与爱好,而大人或家长期望的爱好,由于缺乏正确的方法,无法得到良好的发展。结果,遗传对孩子的影响也就充分反映出来。很多有成就的人,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家庭孩子多,使得他们的父母没有机会或时间去过多地管理孩子,孩子的天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当然,教育成功的家庭,良好的教育也能够成就人才。但是,这样的家庭一定具有非常好的教育方法与教育的道德价值观、或遗传。

我提倡,让孩子自然发展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加以引导,而且多方面、不固执地发展孩子的兴趣,这对孩子的兴趣培养很有意义。除非有特殊或良好水平的家庭可以将孩子的兴趣固定在明确的方向,一般家庭似乎不宜这样。

智力开发成功的另一个基本条件是非智力因素,什么是非智力因素呢?比如意志、品德、情绪、恒心、毅力、吃苦、耐劳等等。非智力因素很多,实际就是人的七情六欲的自制能力或对这些东西的把握能力,所有这些东西,我归结为非期望性、非目的性、非固执性、忍受性、耐性。只要发展了这些东西,非智力因素就可以得到很好的发展。在此以外,有一个态度与方法,对待别人是善意的、友好的、一体性的(当作自己或自己的亲人),在出现问题或受到打击时,寻找自己的原因,而不是去寻找别人的原因,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寻找圆满解决事情、问题的办法。智力或智慧就会得到开发。

当然,非智力因素发展背后的人的七情六欲的把握,很多时候在于社会、家庭对孩子行为、兴趣的态度,因为所有一切行为与爱好、兴趣在重复、强化以后,就会固执而且成为价值观,认为只有这样是对的,这样是应该的。所以,对孩子兴趣、爱好的自由发展,要有道德标准的约束,没有道德标准的约束,那是不幸的。也就是说,自由发展要引导向道德的、良好的方向发展,不是没有引导的。因此,允许、默认、鼓励、赞扬什么,限制、批评、制止什么,应该是社会道德的标准,而不是什么个人的偏好,也不是一种时代的价值观,时代的价值观是不断变化的,现在教育的,以后并不必然是这样,但是,道德是不会改变的,只是语言会有所更变,但是实质的内涵不会改变。因为道德是人类的需要,永远的需要,不会不需要,没有道德的社会是无法存在的。比如,教育孩子还手打人、不吃亏的意识,这就是教育孩子对立、矛盾,那么,孩子将来处理问题、矛盾的方法、态度只有一种,而且必定是矛盾、对立的解决结果。这样是有智力呢,还是没有?是有智慧吗?西方社会现在的教育体制就是这个东西,然后,考虑谈判,而谈判仍然是对立、对抗的力量的较量。

智力和非智力贯穿人的一生,并不仅仅是在7岁以前的阶段,7岁以前虽然非常重要,但是7岁以后,也同样非常重要。因此,家长不要过分重视7岁以前阶段的智力开发,只要掌握了方法,7岁以后哪怕是到老,都可以开发,这就是中国所说的活到老、学到老。所以,教育的方法包含了价值观,包括了是否具有真正的智力或智慧。

     四、兴趣、利他精神与智力开发

智力开发与兴趣、利他精神关系很大。但是,现在的家长很讲究实惠,做什么事情首先要考虑自己的利益,缺乏利他精神与行为,做好事要求有回报,或会反问自己我能够得到什么好处或利益,而且,也把这样的价值观教育给孩子,要孩子做什么事情也讲究利益,而孩子本来没有这样的价值观。但是,孩子发展了这样的价值观,做事情就具有了期望、目的、回报的要求,而不是兴趣、爱好和良好的正确的道德价值观,这样在无形之中就抑制了孩子兴趣的发展。于是,个人的行为动机不是内在的,而是被外在化了,人就被利益等牵着,没有了利他精神,这就是大人的状态。而如果是内在的行为动机,那么就不会被这些东西牵着,面对外在的利益、名誉、物质也可以有正确的态度或方法去处理,这是儿童本有的,这样的心理发展起来,就是一种利他的精神。

一个人成才的条件是在学校生活结束以前决定的,如果学习本身没有兴趣、爱好和道德价值观,却被外在的利益刺激牵着,是无法学好的。因为学生生活是没有利益刺激的,只有辛勤的付出,除非自己寻找或家庭给予利益刺激(现在很多家长用这样的方法教育孩子)。学生没有好的成绩或良好的素质,也就没有可能性做为一个成功的人或达到家长期望的目标。结果,家长望子成龙,但却没有做到。原因在于大人给予不正确的道德价值观。没有注意发展孩子内在的激励动机,而过多地用外部刺激,孩子失去了兴趣。当然,大人的价值观是与中国改革以来所形成的价值观分不开的,是历史变化时期的产物,是一种动荡时期的心理反映,它不具有持久性,不必要强加给孩子。

成年人的心理和儿童比较起来,实际是退化的,而这样的心理退化在世俗看来又是一种成熟。其实并不是成熟,而是作茧自缚、自我折磨,而孩子的心理才是真正处于自我开发的状态,所需要的是引导。

如果父母没有改变自己,社会没有良好的道德教育来改变个人,比如过去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谦虚等,那么,由父母自己去开发自己的孩子智力几乎是不可能的,只有受教育于良好品行以及有学问的专家才可能具有开发的作用,过去的所谓“严师出高徒”和“名(明)师出名(明)徒”实际是靠人格带出来的,不是简单的了解多少知识就可以的。知识多了,但你可能完全忘记。不会忘记,不会运用也是一个主要的问题。而要不忘记又会灵活运用,那么,就需要良好的性格、品行与思维方法,否则,谈智力开发就是一种商业行为。当然,作为发展孩子兴趣的选择是完全可以的。

        第六节  孩子的饮食、健康与教育

   一、孩子的饮食与教育。

   一些家长常常抱怨幼儿园的饮食,甚至对幼儿园的饮食不放心,而孩子回到家以后则有什么好吃的都先给孩子吃,哪怕自己不吃,也要给孩子吃。这样,孩子在有好吃的东西时,往往认为自己应该首先得到,不肯给别人。如果父母把唯一的好的食物给孩子,再让孩子给你吃,你可以看看孩子是怎么回答的,很多时候孩子的回答恐怕是否定的。为什么父母对孩子如此的爱,而要孩子把食物让给自己就不可能呢?原因在于孩子没有懂得父母给出是怎么来的,也不知道这其中的关系,所以,认为自己应该得到。但是,如果家庭有好几个孩子就不会是这样了。我们家有兄弟5人,还有一个妹妹。小时候,母亲每天早饭都做几个用米粉做的菜圆子或用面粉做的面疙瘩,自己当然也喜欢吃。那时吃上干粮、米饭是很少的,父母亲每次分配给孩子的圆子只有一个,而大人可以是2—3个,不许我们小孩多吃。因为大人和哥哥门要干农活,因此,虽然自己想吃,也不敢多吃,只有每次在吃完以后有剩下的(也许是父母节省舍不得吃,因为我知道父母确实如此,这当然是后来和现在才体会到的,当时不是很清楚),自己才敢去多吃。现在想来是自己的贪吃,是不应该的。但是,长期的这样的模式,我自己明白了,更好的食物应该是劳动贡献大的人得到,而不是自己或贡献少的人。这样,自己对社会上的收入分配就有一种理解,对家庭的分配也有理解和正确的态度、行为。这对我现在的认识有很多帮助。如果不是这样,当时父母假使偏爱小孩,那么,就会对付出劳动和汗水的哥哥门是一种心理伤害和不公平,但是,父母处理得非常好,这样家庭关系在分家以前也非常和谐,大家很团结一心,没有矛盾,后来兄弟成家、分家以后也没有什么大的矛盾。但是,同村的有些家庭这个问题处理不是很成功。

那么,我的父母有没有偏爱呢?有。在当时觉得主要是对我妹妹的偏爱。我们兄弟5人,我是第四,父母对我们也许是特别厌烦,所以希望生女孩。后来,我才知道为什么是这样。因为女孩长大以后不需要父母给她盖房子、准备结婚的很多家具,而对儿子则必须要做这些事情。而这些对他们来说是非常沉重的经济和体力负担。女孩子嫁出去,陪嫁的东西可以多,也可以少,没有强求。也许是这样,所以,父母有些东西尤其是零食给妹妹就多,以至我和哥哥们都清楚。但是,哥哥们后来是理解了父母的心情,并没有什么意见,我现在也更清楚父母亲的偏爱的道理,确实体会、感到父母抚养我们六个孩子实在是太辛苦了,他们的心理压力和负担是非常巨大的,他们能够承受下来是非常了不起的。也许,我对很多事情的心理打击能够承受是与父母的遗传分不开的。当然,没有认识到以前是无形中的,而认识以后是明显感觉到了。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1996512—13日在天津出车,中午看电视 的一个节目,渤海湾山东省的一个县的姐妹弟三个人的事。姐姐今年22岁,妹妹17岁,弟弟15岁,上7年级。姐姐9岁那年,母亲因病去世,留下三个孩子,一个4岁、一个2岁。父亲看到这种状况,对生活失去了信心,自寻短见,留下三个孩子。可见,面对生活的压力是需要勇气和信心的,由此,我也感到我父母亲这同辈人,他们有很多东西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其实生活的压力是很多的,需要我们坦然对待,那么,就会解决。过去的压力是食物和经济条件,现在是什么呢?值得我们现在的父母和家长去思考。

 

二、挑食、偏食的形成与教育

挑食与偏食是孩子中经常遇到的现象,有些父母在纠正孩子这些问题时,往往也因此而生气、发脾气。其实,要是没有人告诉你挑食,恐怕就不会有这些固执了。我从小时候到中学,没有什么挑食的概念,父母也不会去过问这些事情。 

一般说来,孩子特别喜欢吃肉类食品,而对绿色食品尤其是蔬菜不感兴趣,家长因此要求孩子要吃蔬菜,不要挑食。实际上,孩子喜欢吃肉类食品而不喜欢吃蔬菜是世界儿童的共同现象。其中的原因不是很清楚。另一个现象是喜欢吃甜食和喜欢吃咸一些的菜。我回想起自己小时候以及邻居孩子的共同现象是孩子在能够自己吃饭以后,在中学以前的10多年时间内特别喜欢吃咸菜,吃菜的咸味比大人要重,不然觉得没有味道或太淡,没有看到解释。自己的体验与理解是特别喜欢吃肉类食品而不愿意吃蔬菜,与社会环境的变化关系很大。在肉类食品不是很丰富的改革以前,人们虽然也需要肉,但是,更多的是喜欢肥肉,而不是瘦肉,因为那时缺少的是油。有肉,人们当然也觉得吃起来很香,但是确实没有现在人对肉类的如此偏好,尤其是孩子的这种偏好,这其实是一种社会意识引导的结果。意识引导改变人们的口味,可以说在生活中到处都是,因此,在我的体验与看法,饮食是一种意识和心理认识所导致的结果。就好比抽烟、饮酒。第一次的感受并不好,但是,长期习惯以后,就觉得非常好,而且找出理由来辩护。我曾经强制自己不吃肉类食品,开始仍然觉得有香气,还是想吃,后来渐渐地习惯了,就不觉得肉类有什么吸引力了,再后来也不觉得有什么香气了。因此只要你不被什么现在的所谓科学的营养知识所迷惑,自己心理没有这样的认识或意识:认为吃肉才有力量,才能有强壮的身体,就不会具有强烈的食品偏爱。我们在前面已经说明,健康首先是心理健康,只要心理是平静、安定的,那么你就会有充沛的精力,中国在改革以前人们没有那么多的肉类食品,但是精神不是很好吗?我们现在的食物水平比较过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我们很多人不是感到很累吗?

肉类与健康没有必然的关系。所谓营养,你也不要过分去相信。现在的科学营养学,很多是商业性的,是为了推销。况且,科学对很多人体的东西了解是极其肤浅的,远远不如中国文化关于人体健康的理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医学家都没有强调什么营养的,首先强调的是心理的安宁与平静,要求我们能够把握好自己的七情六欲,不要使喜怒哀乐失常,饮食味道不要过分厚重,要薄滋味,为什么要薄滋味呢?因为五味令人口爽(对味道失去辨别与判别的能力)。而且,在饮食社会化的时代,口味过于浓厚,对身体健康和处理人际关系都不是很好。我们很多人由于对味道过于挑剔,对饭馆、招待的饮食常常不满或者经常在外面吃,对家中的菜很不满意,没有胃口。这实际是在增加家庭的矛盾或对别人的不满意,对自己、别人的健康没有好处。而如果在自己的意识中,不去过分地强调味道,那么,对外面或家庭的饭菜都会感到满意,你释放的就是对家庭、对别人有益的能量,对自己、别人的健康都有好处。

当然,要改变孩子的口味,不在于强迫他改变,而在于消除自己在饮食上的很多不恰当的认识或习惯。比如,我的孩子和大家的孩子一样,也特别喜欢吃肉,但是,因为我好几年对肉类没有什么爱好,也不认为肉类对身体非常重要,因此,进入5岁的阶段以后,孩子对肉类的爱好大大改变,对蔬菜也不是很挑剔,在幼儿园基本是什么菜都吃,而如果是我和孩子在家吃饭,那么,孩子也不吃肉。无论肉做的如何,她也不吃。但是,如果孩子的母亲在家做一些肉类食品,那么,孩子还是吃的,但是没有特别的偏爱。

挑食和偏食基本是社会和家庭意识形成的,或者是没有注意的行为形成的一种习惯。只要注意改变意识与习惯,就可以逐渐地改变孩子的饮食问题。当然,不要忘记,采取的方法仍然是逐渐的,不要希望一次就改变过来,要有耐心,要改变大人自己的意识,这样就可以让孩子对肉类和蔬菜食品能够平衡。这样,才是真正的营养食品。实际上,科学到目前为止认识的也仅仅是已经认识到并被作为普及的知识,很多最新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没有了解到的营养还很多,因此不要过分迷信科学关于饮食的看法。中国古老的养生理论更符合实际,因为它可以让每一个人真实体验出来,而现在的营养科学是用一套符合它的标准的指标来衡量的,不是从完全的、对身体的长期和内部的平衡角度来衡量的。

 

三、甜食、咸食以及饮食数量

对于甜食的喜好,也是孩子的特征,如果不加以限制和控制,孩子因为甜食会产生很多坏处。一般说来,正常的糖份在饮食中就可以了,小孩即使需要,也不要增加很多。对于块状糖果、饮料最好是不要给孩子吃,最多只能吃少量,因为糖果、饮料吃多了,就会对孩子的牙齿产生危害。这是一个共同的现象,而且,孩子长大后会经常出现牙痛。多吃糖果、饮料,对胃和肾不利,也是牙齿容易坏、饮食挑剔的主要原因。所以,家长最好不要给孩子快状的糖果,串门最好也不要给孩子糖果、饮料。更重要的是糖果多吃,很容易把胃口搞坏,因此而形成对主食的不感兴趣或挑食,对身体的健康与发育没有好处,可能会产生危害。

其实,很多家长有体会,孩子不需要什么饮料,正常的水果和白开水就可以了。

喜欢吃咸的具体原因不是很清楚,但是,我自己的观察结论是孩子从出生以后的很长时期内,因为吃奶或奶制品,没有足够的盐份,需要补充。另外,孩子由于活动量大,出汗比大人可能更多(体力劳动者例外),因此自己选择食品时需要补充;还有一个原因是孩子处在身体的发育与成长阶段,新陈代谢快,因此在盐份补充上更多。而且,这与孩子饮食的饭量大是相联系的,因为孩子饮食的能量在转化为身体的变大,而成年人的饮食是一种能量的平衡与维持,所以,孩子往往比大人吃的还多,不要奇怪。

饮食是否要好和很饱?这也是家长常常关心的问题。就我个人的观点而言,不在于饮食要特别的好。比如每天需要有鱼肉或其他什么要求,我觉得,现在的生活水平比较过去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家庭,都改善很大,是过去无法相比的,营养也同样是这样。家庭和幼儿园能够跟随蔬菜的季节而做菜,适当进行营养调节,就可以。保持充足的数量就可以,家庭也不要过分给孩子肉类,那样孩子的生理会发展过早。因为肉类食品中的荷尔蒙较多,生理早熟不利于孩子的学习,也不利于孩子的健康,而且将来容易过早出现衰老。因此,给孩子一般的营养就可以,吃饱就行。稍微有一些饥饿,对身体的健康是有利的。国外对动物的实验和中国在人体研究方面的很多例子表明,吃饭不过饱,动物和人会处于精神活跃的状态,而且有利于减少疾病,对人体健康是有益的。而吃得过多、过饱,容易疲劳。原因在于增加了胃部的消化负担,肠胃得不到很好的休息。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过去很穷,但是医院没有现在这样的繁忙,而且,人们的身体健康要比现在好的多(出现饥饿时期例外)。生活水平提高与改善以后,各种因为饮食而产生的所谓“富贵病”成为人体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高血压、多脂肪、肥胖症、免疫力、抵抗力下降等也都与饮食关系很大,因此,不要过分注重营养而增加对这些东西的消费。其实,一般的饮食和生活水平,对人体是最健康的。不要因为好吃、喜欢而过多消费。当然,孩子在成长时期,需要食物补充,但是一般的水平就可以了。

 

    四、肥胖与偏瘦。

    这是儿童中的两个极端现象,而且也成为家长的一个烦恼的问题,给自己的生活也带来了很多的不方便。有些家长为了给孩子减肥,把时间用在给孩子参加减肥的体育活动上,有些家长则为孩子的偏瘦或营养不良而苦恼。肥胖与偏瘦的原因,在我看来是基本相同的。前者可以说是营养(激素)过剩,后者是营养不良。

就现在家庭的生活水平和饮食结构来说,比1978年以前要丰富得多,要好得多。但是,为什么反而出现营养不良呢?有些家庭给孩子鱼肉等所谓的营养食品是很多的,而且每次饭都讲究色香味俱全,味道浓厚,不然就会觉得没有味道。但是时间长久以后,孩子对这样的饭菜没有了兴趣,也不喜欢了。结果,家长则给孩子各种营养补品或吃零食。最后,钱花了很多,营养也是按照配方来的,但是孩子的身体就是不健壮,而是很瘦,而且不健康,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都比同年龄的孩子差。家长因此而苦恼,去就医、询问专家,但是要改变起来也是很难的。原因在哪里呢?我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对自己孩子的观察以及中国的古老的养生理论,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首先是父母对孩子饮食的强烈的过分的关注与关心,导致对孩子饮食的不正常行为

大家思考过没有,自己小时候的父母是如何对待自己的饮食的呢?并没有现在这样的关心和讲究,但是,身体不是很好吗?为什么现在这样的关心,身体反而不好?这就是“好心不得好报”。原因在于出发点是好的,但行为是错误的。一个人的饮食,本来是自己的身体或生理的需要,但是,现在,在家庭中却变成家长对孩子的一种“善行、关心”或放不下的东西。孩子的饮食已经成为父母实现自己意愿的要求或期望,而不是孩子自己的身体或生理的需要。这在孩子的心理上就会形成两种结果:一种是接受,那么,结果是肥胖症的产生;一种是抵抗,那么,就是不喜欢饮食而产生挑食与偏瘦。其实,孩子对饮食没有成年人的意识---是一种关心、爱护(只有在食物匮乏时才是这样),过分的给予,对孩子是一种心理压力,或者使孩子接受这样的意识,失去了孩子本有的态度。自己小时候为什么没有挑食?有人研究认为是孩子多,大家在一起“抢食”,所以不挑食。因此,有些专家提出比赛吃饭的方法,每次给予的菜和饭不是很多,让孩子自己看到少而去“抢”。应该说是很好的,我不知道这样的方法是否能够成功,父母是否能够做到。就象一个富人,在现在的条件下,要他象过去自己很穷的时候一样来生活。需要价值观和社会的环境来帮助。我说说自己和孩子的经历和情况。

应该说,我对家庭的每次吃饭,都觉得很有味道,吃起来也非常香。但是,是因为比赛而有味道,还是因为少而有味道?应该说,这两个因素都有,但不是很充分或明显。更重要的是身体的成长阶段,家庭没有足够的、很好的、充足的食品来满足需要,而且也没有人对自己的饭菜给予心理上的过分的关心,常常是在饭菜数量确定的情况下,父母亲给自己一定的数额(大家在前面对食物分配的例子中可以看到)。吃饭以后和饭前父母是不会去关心孩子的饮食的,也不会为了孩子的饮食而去购买什么(有时候有,比如,一个烧饼。但是,不是经常性的,要等待经济条件的改变才会出现),因为没有条件去购买。而且,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家庭几乎都是这样。因此,在饮食条件不是很好的环境下,在家长和社会对个人孩子的饮食不是过分的关心条件下,饮食、营养不是很好的情况下,孩子是健康的。为什么会健康呢?这是生理学和人体科学值得研究的现象。现在的科学已经发现,有一点饥饿和不是非常美味的食物,对身体的健康是有利的(饥不择食),这个问题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了,这里就不再重复。因此,家长对孩子的饮食,不要过分的关心,给孩子过多的营养食品不是帮助孩子,而是在危害孩子的身体健康。

在正常的三次饭以外,最好不要给孩子什么营养和零食(非经常性的可以),也不要对孩子的饮食吃饭是否饱了做过多的关心,孩子自己是知道的。不要认为孩子什么都不知道,连自己的肚子都不知道。孩子自从出生以后,就知道饥饿、吃奶,吃饱了就不需要吃了。父母是否还记得?如果还记得,不需要过分的关心,这是把孩子作为自己的一个喂养的动物,那是不行的。这是解决孩子饮食产生的肥胖与偏瘦的首要条件。

(二)其次是家长对饮食过分讲究饭菜的味道,做得很浓厚,生怕味道不好而孩子不吃

但是,我们自己在很小的时候,自己的父母亲是否也这样呢?很少。为什么现在要这样呢?到底是孩子需要味道浓厚的饮食,还是自己需要呢?如果是自己需要,就不应该是为孩子。中医和中国的养生理论都认为,“五味令人口爽”。就是说,味道浓厚,会使自己的味觉器官的挑剔性更厉害,从而形成挑食。我们大人应该有体会,如果经常做味道鲜美和浓厚的饮食,那么,对味道稍微淡一些的就觉得没有胃口,就不愿意吃。但是,如果一个人经常吃的是非常淡而味道薄的饮食,对味道浓厚的食品就可以适应,而且觉得味道非常好。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道理:味道不要很好,对饮食就不会挑剔,而讲究味道,则会挑剔食品,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没有好处。健康的人对饮食不挑剔,而不健康的人,对饮食很挑剔。反过来,如果对饮食的味道过于浓厚、挑剔,那么也会通过对五脏六腑的作用,而影响人的情绪与身体健康,使得自己对味道更加敏感与要求高。这样,实际就是自己的生理在变化了,也就是身体的适应力在下降了。因此,古人养生的理论就提出,要“薄滋味”。

更重要的是,孩子的五脏六腑和成年人比较更嫩,更不适应味道浓厚的饮食,而一旦形成习惯以后,对身体的伤害是很大的,比成年人更加厉害,所以孩子对所谓的美味营养食品,会出现两个极端:肥胖与偏瘦或营养不良,而大人的情况就比较少。因此,家长自己和对孩子都应该有一个正确的态度,饮食不在于好与坏,而在于是否满足身体的需要,尤其是不在于味道如何,营养如何,如果过分注重营养和味道,那么,结果是相反的,孩子反而会挑食或肥胖。其实,五谷杂粮、蔬菜、少量的鱼肉以及现在的饮食就足够保障营养了。而家长们在食物上过多地考虑营养和味道,并不是身体的需要,孩子是在完成父母的任务和实现父母的期望,这哪里是在为孩子的饮食和健康考虑问题,是为自己自私和心理要求与满足而考虑。其结果是反而容易导致孩子营养过剩、挑食或引起肥胖。

4·肥胖和偏瘦通过有规律的体育锻炼,或者是上学走路也许可以得到解决

配合饮食的改变,肥胖通过走路也许可以得到解决。我在读书的时候,同屋的一个同学每天骑车去学外语,骑车需要45分钟。一个月以后,体重明显下降,而且腿脚变细了,但是,腿脚的力量增加了。因此,孩子上学,只要在4—5公里以内,完全可以不骑自行车,而是走路去上学,更不应该坐公共汽车或小轿车。偏瘦的孩子的饮食问题,通过走路为什么也可以得到解决呢?原因在于走路得到的效果与骑车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它可以锻炼人的腿脚和手,增加身体能量的消耗与需要,而且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使得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在走路和赶到学校,而不是对食物的挑剔。走路的能量消耗是比较大的,因此,很容易饥饿。在饥饿的状态下,会有很好的胃口来吃饭,而不是对食物的挑剔。而且,走路可以锻炼人的很多的经络,改善人体的血液循环,使身体内不健康的东西得到排除,这样就可以调节五脏六腑,从而改变对饮食的胃口,而不再挑食与偏食,身体的健康就可以逐渐地改变。

总之,对于孩子的饮食,我们要有这样的态度与方法:有钱也当没钱过,有孩子也要当着没有孩子,孩子少也要象孩子多。这样,可能就会”无心插柳柳成荫”,不然,可能“有心栽花花不发”。

           第七节   让孩子的自理与自立行为得到发挥

孩子的自理与自立能力本来就具有,或通过学习(包括观察、记忆、模仿,学习包括语言、文字、实践这样三种学习)就可以逐渐地会,就象孩子知道自己的饱与饿。为什么要提出培养孩子的自理与自立能力呢?这个问题到底是孩子的问题,还是大人家长自身的问题?或是幼儿园不正确的价值观所产生的呢?这需要我们好好反思。

什么叫培养?现在人所谓的培养是一种要求和指挥,是自己意志强加于对方的概念。但是,教育是不能这样的,需要行动和示范,而不是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这就是示范,这是最好的教育,孩子也最能够接受这样的教育。

我自己很小的时候,父母也没有提出什么自理、自立能力,但是,也非常好。家庭每个人的品德、习惯基本是父母性格的遗传和自己环境结合的表现,而且父母的遗传是基本的。要改变一个人也是非常困难的,靠语言、要求根本就没有什么力量,而只有规则、制度、惩罚可以起到强制执行以及成为习惯的作用,社会的氛围有助于语言、制度要求的实现,而不是一种空话。但是,家庭的强制是比较少的,只有少数家庭是这样,而且,遗传的结果表明,他们的后代也喜欢这样。因此,对于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与自立能力,我觉得这本身是有问题的,是一种要求,而不是一种示范,是言教而不是身教。

 

一、培养孩子自理与自立能力:父母对孩子要放心,不包办

现在,很多父母和家庭对孩子及其不放心,什么事情都自己来做。有些家庭是因为怕孩子累或怕孩子干活,因此不给孩子自己干活的机会,由此弄出许多笑话来。记得在7-8年以前,《北京日报》报道过这样的事情:一个小学生三年级了,有一次学校组织去郊游,母亲给孩子煮了鸡蛋带着,但是孩子又带回来了,没有吃。母亲问为什么没有吃,孩子说不知道怎么吃。因为以前的鸡蛋都是母亲把鸡蛋壳剥好了的,大概连怎么剥也没有给孩子看到,所以,孩子不知道怎么吃鸡蛋。类似的状况并没有改变。19974月,我有一次和全国总工会的局级干部坐出租车,谈起孩子教育的事情,这位领导教育孩子有一套方法,引起司机的兴趣。司机告诉我们,他儿子已经三年级了,但是上厕所不会自己擦屁股,每次回来上厕所(习惯产生以后,就可以完全不在学校上厕所,而是回到家以后上厕所,这是可以常常见到的),总是手提裤子喊他的姥姥帮助擦。而且司机说,对孩子无法教育,一旦要教育孩子或打孩子,孩子就去找姥姥保护,让他很为难。

现在的孩子,很多活不会干,已经5-6岁,仍然需要父母亲抱着或背着,并且告诉父母走一会以后,就觉得腿很累,而在睡觉的时候,仍然需要父母亲陪着,而不能自己去睡觉。这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当然,不一定是这些方面。所有这些问题,都成为孩子自理自立的问题。

幼儿园针对独生子女的自理自立能力差,寻找一些办法与途径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有一些活动,家长不赞成、不支持,认为增加了孩子的体力劳动和负担,这样幼儿园想达到的目的也很难达到。实际上,幼儿园的教育与家庭的教育效果是不一样的,有很多的事情在幼儿园可以做到,但回到家庭以后就不一样了。我们大人就有体会,在外面、单位是一种表现,而在家庭是另外一种表现。孩子也是这样,虽然没有大人那么突出,但是,基本的情况也是如此。因此,幼儿园教育,如何起到真正的作用,是需要研究的,仅仅是幼儿园的活动是不可能达到解决自理自立问题的。其实,幼儿园的大部分教育,达到预期的目的,都是存在困难的,原因在于我们这个时代是价值观转变的时代,人们的价值观是多种多样的,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不知道什么是错误的。错误的往往认为是正确的、时代的潮流,是一种时代需要的品德;而正确的往往认为是落后的、消极的、不进步的,人们很少去研究价值观所产生的家庭、个人行为以及与家庭、个人行为之间的关系,反正要跟随时代的潮流。同时,更多的,人们都在追求自己的意志和自己的需要、要求的实现与满足,很少考虑自己的意志、需要、要求是否是正确的、道德的。因此,自己对孩子的行为就是自己的想法和需要,不考虑对孩子的影响,这已经是一种典型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与行为,但是,人们很少意识到。现在的家长,由于孩子少,又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帮忙,同时,又实行5天工作制度,因此,家长的时间是非常充分的,很多事情,家长(包括爷爷辈)自己就去干了,不需要孩子自己去做。如果家长或爷爷、姥姥不去做,那么他们会有更多的闲暇时间,不知道自己如何去处理。因此,他们把孩子的事情承担了,包办了,至于对孩子未来的影响如何,没有考虑。他们都认为这样是在减轻孩子的负担,是在帮助孩子,而没有人看到对孩子的长远的不利的影响。社会的习惯、价值观因此而产生变化。

其实,孩子干活的多少与自理、自立能力关系不是很明显,过分强调让孩子去自理、自立,孩子不愿意,强迫他们去做,未必是一件好事,可能起到坏的结果,因为你一旦认为孩子应该自理、自立,就回认为不这样就不行,而孩子一旦没有那样,没有做到,那么,你就会不高兴甚至会生气,这样因为孩子自理、自立,你就会生气、发脾气,那么,就不是在教育孩子自理自立了,而是教育孩子生气了。

我孩子在45岁以前,晚上睡觉都需要大人和她一起,而由于我的包办,上厕所还不会自己擦屁股,而她自然认为我应该帮助她。后来,我让她自己做,开始她不愿意,擦得也不准确,我告诉她如何准确,3—5次以后,让他自己做,并检查几次,发现没有问题。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出去玩,她经常要我抱,也是我培养的习惯。后来我发现,她常常是有选择的,和她母亲出去就不需要抱或背,但是,要是我出去,就要我抱。我下定决心不抱,她有时侯会哭或生气,我则耐心说服和把注意力引开,如果这样的方法不行,就把脸严肃起来,数次以后,就改变了。现在,偶然也抱,但不是一种习惯了。

后来,自己的观察发现,由于我抱孩子比较多和很少被抱的孩子比较起来,那些孩子的腿很有力量,追逐起来也很有劲,而自己的孩子则差一些。发现这个问题以后,我就注意不再抱孩子,这样逐渐地就改变了孩子的习惯。但是,大体也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来改变孩子的习惯---其实是由我所培养的习惯。再后来的观察以及与其他家长的交流,才发现孩子被抱的时间多和长,孩子的身体比较同年龄的孩子要高,而没有被抱的孩子,身体的高度低一些,而遗传就是在这里被改变了。因为我和爱人的身体都不是很高,但是,孩子在同年龄的人中是高的,我发现,原因在于孩子没有把力量发育在腿脚,而是在发育身体的高度。而没有抱的孩子,力量发育在腿脚,而身体的发育就晚了一些。就人的生命和生理来说,在儿童时期,把力量发育在腿脚上是最好的,而发育在身体上不是非常理想,因为人体的衰老也是从腿脚开始的。儿童时期,把腿脚的基础打好,对孩子的身体健康是有好处的。这样,经过一年的时间,我发现孩子的腿脚得到了发展,孩子的身体高度虽然在增加,但是不是很快,而原来相对快了一些,因为孩子才55岁就达到12的高度,显然是太高了。身体的高度,通过锻炼腿脚是可以控制的,经常发育、锻炼腿脚是身体健康和长寿的一个方法。其实,肥胖、偏瘦也可以通过走路或锻炼腿脚得到解决,身体的健康状况差的人,经常锻炼腿脚也可以改变,尤其是每天用1—2个小时走路,那么身体就可以保持活力和健康,当然要有心情平静作为前提。孩子一般没有什么心理的不平静,因此这样的方法是可以有效果的

要不要让孩子干活或劳动呢?对于学龄前的儿童,适当的劳动是必要的,凡是孩子自己能够干或体力完全适应的,那么,只要孩子有兴趣,就应该让孩子自己去干,家长不要替代孩子,因为这培养的是一种自己有能力自己解决的品德,而不是自己完全有能力却要别人去干。也许,孩子干的活不是很好或不那么好看,但是,大人可以耐心地教会孩子如何去做,而不是对孩子的干活不满意,或干得不好就不要孩子干,谁天生就干得很好呢?不都是在学习中干好的吗?要知道,这也是培养孩子以后在生活中的一种方法:学习----自己主动地学习。以后孩子遇到问题和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就会注意主动地学习,而且会注意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学习与行为。因此大家不要小看了孩子自己学习干家务活或参加家庭劳动的意义。

 

     二、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己主动干活的兴趣与习惯呢?

(一)对“大人干活,孩子捣乱”要有正确的认识

不要认为是一件坏事,要鼓励、允许孩子参与。比如大人洗衣服,孩子也喜欢去洗,有时候可能是玩水,有时候也是想看看自己是否也能够洗。大人不应该拒绝孩子,不要怕麻烦。每次,你们在干活的时候,都让孩子参加,或允许孩子来“帮忙”。那么,时间长久以后,孩子对于干活就是一种兴趣,而不是一种心理的对抗和负担,也不会去思考为什么我要多干,或为什么让我来干的思想(我们成年人的思维就是这样的)。因为干活本身是一种兴趣,在心理上没有不愉快,那么就不会因为干活而感到累,所以,不要把孩子的兴趣看成是一件小事,对孩子以后的生活影响太大了。 

(二)教给正确的方法

在允许、鼓励孩子参与劳动、干活的同时(有时候可以创造条件让孩子自己干,只要孩子觉得高兴、有兴趣),要教会孩子正确的方法和好的结果,并适当予以鼓励,但是不要经常性的。总的目的是让孩子干活有兴趣,成为兴趣,而不是一种要求,让孩子知道,虽然是兴趣,但是,干活有好坏和效率、时间的差别。很多家长往往不注意教给孩子方法,而只是让孩子自己去做,当然,这样也是很好的,不过需要的时间比较长久。

(三)从观看、观察学起

    不能让孩子参与的劳动和家务活,可以或应该让孩子观看或观察,等待时间和机会,孩子自己去实践。这样,虽然以前没有做过,但是由于看和观察的次数比较多,孩子也就自然学会了。其实,很多家务活并不是什么技术很难的事情,而是简单的,但是,由于没有观察,也就不会。让孩子经常观察,孩子也会具有实践或尝试自己会不会的心理,而且,这可以培养孩子观察事情、人物、生活的方法,增加孩子的知识,使孩子可以学会很多书本所没有的但是生活中又非常重要的知识,而且,学会了观察,孩子也会容易看到事情的问题所在。如果把这样的方法,再用来观察自己,那么,一个人如果发现自己不够完善或觉得需要改变自己,这就是基础和最好的方法,否则一个人是没有办法改变自己的。

(四)不要强迫和带有情绪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家务活作为任务或强迫的事情,这样孩子就没有兴趣了。一般来说,如果孩子有了特定的兴趣,要他干活的时候,他不是很愿意。因此,要注意引导孩子的兴趣,把兴趣变换一下,发展孩子的多种多样的生活兴趣。

(五)孩子必须学会的事情,应该完全教给孩子,而不应该替代孩子

凡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就要孩子自己去干,比如,自己穿衣服、上厕所、擦屁股、提裤子、洗脸等,这些事情大人替代孩子是在小时候,逐渐长大以后,就要求孩子自己学会,至晚,在上小学以前都需要学会

其实,每个孩子对于自理自立的事情或劳动都非常有兴趣,但是由于家庭环境和家长的教育问题,孩子往往继承了父母的特性、遗传,要改变遗传,需要发挥孩子的天性。其次,要注意引导孩子,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当然,首先需要家长要做好,否则,改变的作用是有限的,只能随环境而变化。遗传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我们往往没有注意,如果仔细分析自己就会发现这个问题。

         第八节 其他问题

一、孩子的玩具

玩具是孩子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家长所关心和考虑的,现在的家长大多对玩具的价钱不在乎,只要孩子喜欢或者家长自己看中了就买,至于对孩子到底起什么作用和结果,就不去考虑了。如果我们细心观察。可以发现。如果玩具是放在自己家中的,没有第二个人来玩,大人也不与孩子用这些玩具,那么,这个新玩具孩子玩几次就没有兴趣了,有些玩具几分钟以后就坏了,或没有用,或不能再玩。家长买玩具的目的是干什么呢?仅仅是让孩子有短暂的新鲜与高兴感吗?可是,又可以发现另外的一个现象,虽然这样的玩具自己的孩子没有玩或坏了(还没有到孩子不要的地步),要是跟孩子说,把这个玩具给别人孩子,他就会不愿意。这个玩具在家中没有玩,但是,如果有几个人在一起玩,比较玩具或比赛,那么,孩子就会继续用玩具。当然,如果更小一些的孩子(3岁以前包括),往往是自己的玩具不要或放在一边,但是,看到别人的玩具却会要去拿,不给他还不高兴,这也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为什么会这样呢?这里说明的一个现象,是人开始被外在的东西所吸引。但是,对于孩子而言,这种吸引又是非常有限的,而如果换成大人,就会有强烈的固执,而不会很快变换。而这种现象是与孩子的心理特性联系的。非期望与非目的性在孩子的行为中,表现的行为是对外界没有固执的执著。但是喜欢能够体现内在的活动要求。

就玩具而言,孩子更喜欢可以变换、变化的玩具。变形金刚的流行,虽然有电视的作用,也有孩子心理的需要。主要是因为可以变形。我小时候经常玩得最多的是泥土和可以变换身体和图形的东西。记得我在4—5岁的时候,有几件事情玩得很有意思。一个是用水和土打坝,尤其是在夏天下雨以后,玩这样的游戏可以一个上午时间;另外一个是“接龙”。有一种树,树子有一个圆头和两个翅膀,可以用树子作出各种各样的图形;还有是在水田打坝、看流水,觉得流水很好玩。现在的孩子同样如此,喜欢玩水。当然,在地上画格子、圆圈来做游戏活动,也是常常做的,包括画线、扔东西比赛谁准确。所有这些,都非常自由,玩起来可以很长时间,而且很开心。由此,我的体会是孩子不在于什么玩具,而在于玩的自由、开心,这需要玩的对象是自由的,可以变换的。另外是大家一起玩,这样才有兴趣,而如果是独自的玩,则没有意义。因此,孩子和大人一样,需要依赖大家的存在,才感到生活有意义,一个人没有意义。所以,要教育孩子,增加对别人的友好,当然,大人自己对别人、社会也要有正确的态度,这样,才可能教育孩子正确对待伙伴。

 

    二、电视电脑污染与儿童的视力问题。

    电视、电脑(以下简称电视)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人们几乎离不开电视、电脑,而电视、电脑所产生的问题实在是很多,但是往往被人们所忽视。

电视、电脑对孩子视力的危害是家长注意很少的问题,人们往往在孩子的视力出现问题以后或上小学以后才注意孩子的视力,其实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了。我的孩子现在是 55岁,大概在孩子进入幼儿园以后,每天都让孩子看晚上的节目:儿童动画片、大风车等。孩子看节目的注意力非常集中,眼睛几乎没有离开电视镜头的时候,非常投入。而且,如果允许,孩子也喜欢看歌唱、京剧、地方戏等节目,一些历史题材的电视,只要我们看,孩子也看,比如《包青天》、《李世民》等(这些电视,孩子在3岁左右就看了,因为我们看,有些镜头是害怕的,就不看),很长时间没有注意孩子的视力。因为最近研究人的大脑与视力之间的关系,因此,忽然觉得孩子的视力可能有问题。因为视力过分集中,对眼睛是有伤害的。中国古老的养生理论认为,“久视伤神”。因此,对眼睛是有影响的。我怀疑学龄前孩子视力都有问题,因此,建议幼儿园做一次检查,结果证明我的猜想。其实,现在矫正儿童视力的诊所非常忙,我所居住的地方附近,现在每天有100多人挂号,去晚了还不行。

孩子的视力没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导致近视、弱视,只有电视、电脑说手持屏幕的玩具。电视的问题,首先是电视对身体和眼睛的辐射。无论距离是多长,这个辐射是存在的,影响大小而已。实际上,家庭电视机的尺寸在加大,而房间的大小基本是固定的,很多的家庭往往大达不到规定的距离,而儿童由于身体的接受性更强,危害更大。其次是眼睛的疲劳,长时间的注视一个目标而没有变动,人的眼睛是容易疲劳损的,时间长久以后,对眼睛的视力产生影响,视力下降。儿童看电视的注意力非常集中,几乎不会离开电视屏幕,以至大人喊叫孩子做事情他都不理睬或听不见。而更为重要的是,电视是彩色有光亮的,而这样的光线不是柔和的,不是自然光线,对人体眼睛的危害是很大的。成年人由于视力稳定,问题不是很大。而孩子由于视力没有定型,视力容易受到损害。

    这里是我孩子所在幼儿园全部孩子的视力检查的结果(见表格),该幼儿园有126人(当天到幼儿园的人数),双眼视力10及以上的为40人,占317%,而08的为62人,占492%,视力为0622人,占175%,有两人只有05。这说明学龄前儿童的视力问题是比较普遍与严重的。家长对孩子的视力检查结果都感到是一个问题,因为没有达到标准视力的比例是如此之高。如果分年龄看问题,也是很大的。我们看到,5岁和4岁的儿童中,视力低的比重更高。视力在08以下的达50%以上,视力在06以下的比重也比大孩子更高。因此,视力问题在幼儿园的小班和中班更突出,因此要引起注意。建议幼儿园不要给孩子看电视,除非特别重要的节目,正常的时候,不应该让孩子看电视。现在幼儿园的教室都有电视,这不是很好,学龄前儿童不应该看电视,这短期有好处,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学校的知名度,但长远是有危害的。

我的孩子视力检查的结果,一个是06,一个是08 。由于孩子的视力问题,我就不让孩子看电视(在检查以前就开始了),开始很困难,她希望让她看,有时候会不高兴或坚持。我告诉孩子,电视是看不完的,没有结束的时候,今天看完了,明天可能会有更新的节目,而且对眼睛没有好处,我们的眼睛是要使用一辈子的,而电视现在不看,将来是可以看的。可是,如果眼睛不行,以后就不能看了。我告诉孩子,自己以前是近视眼,很不方便,而且,现在很多人和孩子戴眼镜,很麻烦。这样,孩子就知道了,就不再要求看电视了。当然,应该让孩子把现在的系列节目看完,不看新的,而不是突然取消。最重要的是,大人自己也要不看,因为孩子看电视,实际是家长、大人所导致的,孩子开始并不知道。因此,解决孩子的视力问题,仍然需要家长从自己做起。

电视对孩子的不良影响,不仅仅是视力和习惯,更重要的是,现在的电视污染太多。有些电视节目,出发点是要人们去理解,去教育人们,但是往往是采取生气、吵架、不高兴、恶作剧的方式来解决,甚至用受冤枉的方式来让人们理解,这给孩子的示范实际就是坏的东西,而不是愉快的。当然,更不用说现在的电视有很多的镜头是不适合儿童看的,甚至连成年人都没有抵抗力。因此,即使让孩子看电视,最好是限制在孩子的节目,不要扩大范围。一个家庭,就一个电视机,照顾谁呢?我建议,不要给学龄前儿童看电视,成年人看电视,要注意不要让孩子看不适合孩子的电视,要注意电视镜头的污染——对孩子的示范,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未来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其实,电视、网络看多了,人们就不去思考问题了,而是机械的东西更多,开发智力是很难的。美国这样的社会,科学家是靠外国人来弥补的,本国杰出的人没有多少,原因在哪里?很值得们去反思。

 

三、家长与幼儿园老师的沟通问题

   (一)对幼儿园放心

    家长对幼儿园孩子活动不支持或不赞成,对老师行为、态度的认识是造成家长与幼儿园老师矛盾的主要原因,问题在于缺乏沟通和理解,但是有没有时间去沟通,也没有足够的理解。我从具体的事情说起。

一个幼儿园中班的老师告诉我关于孩子学跳绳(冬天,孩子大体在4岁左右)的事情。开始,有一些家长反对,说这么一点大的孩子,学跳绳不好,很累。有些人骂幼儿园“抽风”。有一些家长是因为孩子咳嗽而反对或不满意。但是幼儿园的跳绳是制度的规定,必须做到,而且是对老师的考核。因此,幼儿园也坚持做了。班级实践的结果表明,孩子在一天、两天或更长的时间内学会了,自己有一种成功的喜悦,而且,回去以后还自己要求跳绳。成为一种体育活动或玩的方式,有一些4岁左右的孩子可以连续跳绳50多个。家长看到、感到孩子高兴了,自己也高兴了,开始改变自己的看法,当然很多家长是支持的。

幼儿园的很多活动是在研究和经验的基础上作出的规定,仅仅是某个幼儿园自己的活动而不是来自于上层组织的规则的事情是不多的,因此,正常情况下,对幼儿园的各种活动要理解,而不是反对,自己的孩子有特殊情况,可以和老师说一下,避免产生误解和矛盾。

就孩子而言,人间的一切东西、事情,都是非常新鲜的,都是很有趣的,都是值得他去感应、发生兴趣的,他都喜欢去学习和实践。因为他没有遇到过,所以具有好奇、新鲜、兴趣。看到别人会,自己不会,就会去学习。而大人不是这样。有时候,看到别人会,自己不会,反而会自卑或嫉妒,或表扬、赞赏、敬佩、恭敬。孩子只是好奇、兴趣与学习,没有大人的这种心态,或即使有,也是非常微弱的。当然,在后来的发展中,这些心理退化了,或者被后来发展的心理掩盖了(如果大人能够回到孩子、儿童的心态,那么大人就会和孩子一样,对很多事情都有兴趣而不累。心理和儿童一样,就会身体健康、心情愉快。当然,如果孩子这样的好奇与一个高尚的理想结合起来,那么,工作的行为就更具有意义了)。

    因此,家长对幼儿园的活动和对孩子的体育活动要求,应该支持和赞成,相信幼儿园是正确的。同时,鼓励、支持孩子的体育活动。

(二)相信老师对孩子是喜欢的,是爱护的

有一个家长,早晨送孩子到幼儿园,忘记带画画的笔了,于是,老师用手指头点着孩子头说“你呀,你呀”,老师是善意的。但是,家长回头看到了老师的这个动作,就非常不满意,马上让孩子告诉老师,“学会温柔点”,老师后来要孩子转告家长,问家长“什么叫温柔”。显然,这里是有误解的。老师用手指头点孩子的头本来没有坏的意思,仅仅是因为喜欢而这样说(幼儿园有规定,不许指责孩子)。但是,孩子家长是在另外的角度看问题,后来在家长会上,这个家长说自己特别讨厌别人摸头,用手指头指头,也讨厌别人摸孩子的头,认为摸孩子的头是极其不礼貌的事情,因此而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应该说,不熟悉或非常熟悉的人,用手去摸头,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很多人也许有这样的体验,不原因让别人摸自己的头。这样的心理原因不是很清楚,也许是因为头是最高位子,不能被别人侵犯。因此,只有长辈和晚辈之间存在这样的现象,或者是孩子的父母亲摸自己孩子的头。因此,摸头一般发生在大人与孩子之间,位子高或尊敬的人与位子低的人之间。老师摸孩子的头,应该说是喜欢,用手指头点脑门显然也是喜欢。但是,这样的现象,被家长看到了,家长与孩子的身份是不同的,认为受到“羞辱”(一般说来不是家长认可、喜欢尊敬的人,家长是不允许摸或指点孩子的头的,虽然没有遇到,但是遇到的时候一定是这样)。

我对幼儿园老师是敬佩的,对于3-5岁甚至更小的孩子能够进行教育,而且能够做好,是不容易的。大家知道,我们做父母亲的,自己在家庭管理自己的孩子都觉得非常困难或麻烦,幼儿园每个班的老师为三个人,把孩子管理得有秩序是不简单的事情。当然,不仅仅是有秩序,而且让每个孩子感到喜欢在幼儿园。因此,不要小看了幼儿园教育的工作。

幼儿园对老师的要求是严格的有要求和考核的,作为孩子的老师确实不简单,“孩子王”不好当。细心的家长、老师会发现,孩子的兴趣很广泛,好奇心也十足,孩子的问题往往会难倒家长、老师,我看到的材料和事实表明,很多幼儿园的老师通过与孩子的接触在改变自己、完善自己、增加自己的知识,使自己更加喜欢孩子,了解孩子,解决孩子的问题,而家长这样做的不是很多,即使做,也仅仅是对自己的孩子,而幼儿园的老师是对所有的孩子,虽然是一种职业,也是需要一种精神的。

一般说来,有了一年以上教育幼儿的老师,无论他们的年龄是多大,应该说他们对孩子的了解和掌握比较孩子的家长更多和更丰富。因此对幼儿园的老师我们完全可以信任和放心。

当然,幼儿园和老师也要理解家长,与家长沟通,增加相互的信任与放心。同时,需要多学习一些关于幼儿心理方面的书籍,更重要的是注意观察、分析孩子心理和行为以及行为与心理之间的关系,总结经验。要真正知道孩子的心理想法,这需要做记录和日记,如果每天或经常是这样,时间和经验的积累,就可以使每个老师成为幼儿教育的专家,而且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专家。这样也可以解决一些家长存在的心理误解和认识。

 

    四、更多地认识和了解孩子

(一)儿童心理的差异与发展

在进入小学之前的时期,儿童行为更多的是兴趣、爱好、好奇,或对某一个事情的目标的实现。当目标实现或完成以后,觉得自己具有了这方面的本事或能力,从而知道、觉得自己也会了,有一种成功的喜悦心情。但是,这种心情还不是大人那样一种成功心理,没有大人的那种狂热和特别大的心理起伏性的喜悦。儿童的喜悦心理起伏比较成年人起伏的波浪要小得多。记得我在刚上中学的时候,邻居孩子的一个哥哥在邮局工作,可以有更多机会学习骑自行车(因为单位配给一辆自行车),自己很羡慕。于是,亲切或邻居有自行车的,放在自己家门前,则用来练习,或者是想同学借车学习。学会以后,觉得自己也可以和他们一样可以骑自行车了。而且,在学的过程中,摔伤多次,但还是坚持学。

但是,大人常常从自己的角度对待孩子的兴趣,要孩子这样、不要那样。允许这样、不允许那样。这实际是限制孩子的兴趣与多方面的发展和功能,使孩子对将来环境、工作、人际变化的适应性降低,矛盾性增加。限制孩子的兴趣就限制了孩子的自由,也限制了孩子解决问题、事情的多种能力和兴趣,对孩子的智力开发、智慧的全面发展是一种阻碍。孩子之间的打架、矛盾、碰撞所产生的伤害,在儿童首先的感觉是身体的感受,而不是成年人的对对方的责怪乃至气愤、仇恨。但是,对方的态度、做法,对孩子的心理以及孩子之间以后的关系确实有影响。对这样一件事情的是非判断也有很大的影响,可以给孩子一个鼓励或反对的信号,对孩子下一次是否继续这样的行为有很大的决定作用。比如,自己的孩子打人,但是大人没有批评自己的孩子,或者仅仅是到对方的孩子那里说一下不对,而自己的孩子没有听到,那么就对自己的孩子没有教育的意义。在有两个以上的孩子玩玩具时,如果有一个孩子抢夺另一个孩子的东西,那么抢夺东西的孩子的父母或管教人员,对那个孩子无论采取何种批评的方式都会给被抢的孩子一种安慰和价值观的教育,他就会知道这样做是不合适的。但是,对于抢东西的孩子而言,能否起到教育的作用或教育的作用有多大,那要看教育的方法与态度以及孩子理解、接受的程度。也与社会的观念和态度关系很大。一个社会,如果教育的价值观是统一的,那么,不管什么样的教育方式与态度,都可以达到制止或下次不再出现的可能。比如孩子打人,老师批评了,回家和在同学面前、在老师的面前,父母也赞成并继续批评,认为是正确的,哪怕孩子因为批评会哭,也要批评。那么,就可以起到教育的作用,孩子下次再犯的可能性很低。但是,如果不是这样的,那么,很难保证下次不出现或不重复。也就是说,老师批评打人的孩子,而父母没有批评,或者父母也批评了,有关的人比如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没有批评,甚至认为不要批评那么重,说“孩子小,不懂事”,那么,下次可能还会出现。有些父母,孩子打人,还认为自己的孩子不会吃亏,不知道给人家道歉,甚至把原因推到别人孩子的身上。这样,实际是在鼓励孩子错误的行为,是在纵容、姑息孩子,孩子成人有可能被社会、大家不喜欢,或走向犯罪。因为给了孩子不正确的看法,那么,他的行为就会发展下去。实际上,孩子的是非观念很强,不是不懂事,而是非常知道。孩子习惯性的不良行为,往往与家长或社会的的不正确的态度和教育方法、价值观有关,不是孩子自己有什么问题。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遇到孩子做错了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有明确的态度,要用正确的、社会公认的道德价值观教育孩子。否则,助长孩子的错误行为与观念,对孩子、对家庭关系的和谐都没有好处。

大约在8岁左右(1970年或1971年),有一次,我和邻居家一个比自己小两岁的孩子在割草。当时,弄到了一根玉米杆。玉米杆有甜味,我们就用割草的弯刀分割,刀是那个孩子拿在手中,但是我的手却在对方刀口前面握着玉米杆,结果,当切割的时候,刀口就把我的手划破一个深口,鲜血直流,我大叫大哭起来,同时,用地上的马兰草揉碎糊在流血的刀口以止血(马兰草有止血的作用)。当时,心中既没有什么仇恨,也没有什么责怪,但是有疼痛。而且,告诉父母时说,是他划破的,好象说明不是自己造成的责任。在那以后,也没有因为这个事情而记仇。那天,大人干完农活以后,那个孩子的父母给我送来一个用菜油煎的鸡旦以补血,并表示道歉。对方具体的心态,当时自己还无法体验出来,我也不知道当时自己父母的心态。但是,我知道,我的父母一般不会对别人做过多的责怪。但会提醒自己以后注意,不要跟他们去玩。而我也知道,那个孩子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非常严厉,经常用棍子、洗衣服的棒槌打孩子,邻居们都知道她打孩子厉害,谁都不敢去拉开,因为这样她可能会更厉害打孩子。当时,我的感觉是,她家的孩子似乎也特别能经受打似的,有一个孩子还唱歌说,“打不死的XXX还活在人间”,这是学当时的样板戏《红色娘子军》中的吴清华的唱词“打不死的吴清华还活在人间”。

(二)孩子的执著是存在的,不过与成年人的不同

孩子的心理是时代的产物,是家庭的产物,是遗传的结果,是环境、一切环境的产物,包括所接触的人的产物。现在,电视传媒是如此广泛,因此,儿童语言和心理发展也非常快。现代人的意志是如此强烈,强加于孩子的东西是如此之重,因此孩子的心理、行为、语言与成年人的接近很快,过去西方早期的理论把孩子作为成年人看待,那是在农业社会,成年人的心理与儿童的心理差别不是很大。而现在是工业化的社会,孩子的心理因为成年人的教育、意志和传媒的作用,儿童过早地成为成年人的心理,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水平在退化,人类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在退化,成年人把孩子作为成年人看待。

儿童在4-5岁或5—6岁的时候是心理发生很大变化的时候,4-5岁是变化的阶段,5-6岁是变化巩固发展的家段,包括运用。过去父母教给的很多东西,开始明显暴露出来,孩子的欺骗与玩笑行为开始出现,假装的表演行为开始出现,但是5岁以前大部分仍然是在学习之中,5岁以后则开始掌握,而且能够熟练地运用,而不是过去或早期的不适应和反对、不接受,那么,这实际是孩子心理在接受家庭、社会、各种环境的过程之中,早期的天真的东西在逐渐地被覆盖。新的东西、大人的东西被学习了,而不仅仅是儿童早期所具有的。因此,心理的覆盖越来越多,行为就开始变化和成年人化了。

    五、把孩子作为自己的老师

(一)孩子是自己的老师

做父母的都喜欢孩子,为什么呢?因为孩子没有成年人的种种意识和心理,孩子的心理比较纯洁、健康、安定、平静,孩子说话的声音是清脆、柔和、平静的。孩子的行为没有强烈的动机和坏意,而是一种愉快、活泼、兴趣和好奇等。但我们没有孩子的这些特征。如果用录音机把我们的声音和孩子的比较,就会发现我们的说话和声音存在什么问题。因此,我们都喜欢孩子,尤其是2-5周岁的孩子。对照孩子与我们的行为,做父母的更喜欢孩子的行为,不仅喜欢自己的孩子,往往也喜欢别人的孩子。要问为什么喜欢孩子,喜欢什么,说不清。其实就是那种柔和、清脆、活泼、天真、平静,没有强烈的个人获取乃至恶意的动机。因此,我常常把孩子作为自己行为、改变自己行为的老师来看待,来要求自己,以这样的方法去引导、改变孩子;孩子是我的老师不仅仅是这样的方面,当我给孩子讲故事以后,孩子会提出很多的问题和思想,有些问题、思想是我也没有思考的。我很重视,把好的思想用来要求、约束自己,而问题是去思考,象老师布置的作业;还有的时候,孩子会把我对她的要求用来约束我,比如,要孩子诚实、守信用,如果我答应孩子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没有做到或推脱,那么,孩子就会告诉我“爸爸不讲信用,要守信用”;有时候,孩子会提出对我们做父母的要求,而这往往是我注意不够的。有一次,我们在做家务活,孩子自己在玩,就自己说:做父母的第一要合作教育孩子,第二要不生气、不发脾气,第三对孩子教育要严格…大概有6条,我们听了以后,觉得很好,就写下来,要求和对照自己的行为。当然,我们也用一些标准来要求、改变孩子,这样,互相监督、改进自己,既使得自己改变自己,也改变孩子,使我们相互改变而进步。

(二)作为孩子的父母,可能要常有惭愧和歉意之感

各位父母,都有很好的教育孩子的经验。我经常观察别人和自己,并提出要求,约束、对照、改变自己。但是,由于自己改变自己的过程缓慢,方法也不完全正确,更多的是自己的品格和素养不够,因此在过去还时常对孩子生气、发脾气甚至打孩子,事情过了以后,回想事情的经过和起因,还是觉得自己不能心平气和对待孩子的行为,而且,这么多年观察和总结发现:自己的脾气越大或生气越多,孩子的脾气也越大、生气的频率也高,而且什么事情都可以引起矛盾。我仔细检查,发现还是自己做得很不够,缺乏耐心和平静,缺乏很好的方法。很多事情和问题,往往是自己的意识和认识是错误的,而不是孩子。往往过分强调自己的意志和需要或要求,而没有考虑孩子的心理状况,也没有考虑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因此,给孩子和家庭、夫妻带来不愉快,影响孩子的心理和生理健康。而在改变自己的时候,自己的脾气少了,耐心多了,与孩子生气少了,孩子也在改变自己,这样的改变不仅仅是对父母,在外界也是这样。我注意观察父母情绪、态度变化对孩子的心理和身体健康的影响。孩子的健康或没有疾病,除了穿衣、冷热、饮食合适以外,保持孩子心理健康和愉快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家庭过去也常有矛盾和吵嘴,这对孩子的心理和生理都带来了不好的作用,因为矛盾或吵架,对孩子也就缺乏那种安定、平静和活泼、愉快的气氛,孩子的心里就不安定、不平静,语言也就失去了柔和、清脆,心里就不愉快,就容易生病。当家庭或夫妻矛盾乃至与外界的矛盾很多或严重的时候,孩子在相应的时间或以后就容易产生免疫力下降,容易生病。而且,我观察到,如果父母经常吵架,家庭缺乏愉快、欢乐、和谐的气氛,孩子成家以后的家庭也在重复这样的模式,这实际是自己给孩子带来痛苦,而且代代遗传。各位家长也可以注意观察自己和别人。这些,对我的触动很大。因此,我教育、改变孩子,更多的是在改变自己的坏的东西,耽心把坏的脾气、性格、行为方式遗传给孩子,从而使孩子在重复自己的坏的东西。其实,遗传学已经发现了这些问题,我们无论知识或学问或成就有多大,有很多的东西是在继承父母的东西,如果是好的,是需要发扬的。但如果不好,就需要改变,这就是变异,向好的方面变异。如何变异?就是下决心改变自己,用更高的、更好的行为标准来要求、对照、检查自己的行为和思想。

只要想真正改变孩子,为孩子的未来幸福作想,就要向孩子学习,改变自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老师说一句,胜过你说十句?(家长请看看)
这3类孩子都是“假聪明”,将来很难有出息,家长不要沾沾自喜
“你怎么那么笨,这点事都做不好!”父母挑剔会导致孩子不自信
经验交流:幼儿园幼儿个性教育的培养
幼儿极端行为的产生与家长言行的关系
“多动症”“抽动症”的孩子到底得了什么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