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非货币交换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会计处理
条件:同时满足
1、具有商业实质
2、换入资产换出资产可靠公允价值
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如果都存在,首先以换出资产的为准,除非后者更可靠。准则的意义还是倾向于以前者为准。实务中双方不会纠结两个公允价值,而是约定合同后,一方向另一方补差价。

1、换入资产的入账成本(通过倒挤的方法求的)
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存货或动产固定资产销项税 +支付的补价(或 收到的补价) -换入存货或特定固定资产对应的进项税
注意
可以看出公允价值用的都是自己付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而不是取得资产的公允价值,与长期股权投资入账成本有区别。
存货不涉及营业外收入

2、交易损益 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 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 相关税费(价内税,如消费税)

3、如果是多项资产的非货币性交易,则根据上述原理推算出换入资产总的待分配价值后,按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全部换入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来分配其入账成本。

2013年12月A公司以一批库存商品换入B公司一幢房产,该批库存商品的账面余额为200万元,已提跌价准备80万元,公允价值为250万元,增值税税率为17%,消费税率为5%。B公司房产的原价为400万元,已提折旧160万元,公允价值230万元,适用营业税率为5%,该交易使得双方未来现金流量与交易前产生明显不同,而且A、B双方均保持换入资产的原使用状态。经双方协议,由A公司收取B公司补价40万元。

B公司账务处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240
    累计折旧     160
  贷:固定资产     400

借:固定资产清理           11.5 = 230 x 5%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11.5

借:库存商品                     227.5 = 230 - 42.5 + 40 和它的公允价值无关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42.5 = 250 x17%
  贷:固定资产清理                 230
     银行存款                      40

借:固定资产清理            21.5
  贷:营业外收入            21.5 = (230 + 11.5)- 230其实就是交完营业税的余额和公允价值比较

A公司账务处理:
借:主营业务成本    120
    存货跌价准备    80
  贷:存货          200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12.5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12.5

借:固定资产              252.5 和它的公允价值无关
    银行存款                        4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5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2.5

一方没有公允价值
圈钱公司用一套房屋换取皮包公司的专利权,圈钱公司的房屋符合投资性房地产定义,但圈钱公司未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在交换日,圈钱公司房屋的账面原价为120万元,已计提折旧20万元,公允价值110万元,皮包公司专利权的账面价值为10万元,无公允价值,圈钱公司另向大成公司支付补价30万元。假设不考虑资产交换过程中产生的相关税费,下列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有(ABD)
A、圈钱公司确认其他业务收入110万元 
B、圈钱公司换入的专利的入账价值为140万元 
C、圈钱公司换入的专利的入账价值为130万元 
D、皮包公司确认营业外收入130万元

两方都没有公允才能用成本模式计量非货币性交换,本题中一方有公允价值,所以采用公允计量‘
圈钱公司:
借:无形资产        110
     累计折旧          20
     其他业务收入    20
  贷:投资性房地产  120
        银行存款         30

皮包公司: 
这里皮包公司自己的专利权没有公允价值,但是该货币交换是公允价值模式,所以在倒挤换入投资性房地产入账价值时,采用的是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加入该专利权自己有公允价值,则以自己付出资产为基础倒挤
借:投资性房地产        110
     银行存款               30
  贷:无形资产              10
       营业外收入          130
        
多项资产进行非货币交换
A公司以一批库存商品交换B公司的房产,库存商品的成本为7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8万元,公允价值为100万元,增值税率为17%,消费税率为10%。房产的原价为200万元,已提折旧10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20万元,公允价值为110万元,营业税率为5%。因A公司急需此房产,经双方协议,由A公司支付补价2万元。双方均保持资产的原始使用状态。

A公司的会计处理:

支付的补价占整个交易额的比重=2 /(100+2) x 100% ≈1.96%<25%,所以该交易应界定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借:固定资产              119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
     银行存款               2 

借:主营业务成本             62
   存货跌价准备              8
  贷:库存商品               70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10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10

商品的转让损益=100-62-10=28万

B公司的会计处理:
收到的补价占整个交易额的比重=2 / 110x100%=1.82% <25%,所以该交易应界定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借:固定资产清理              80
   累计折旧               100
   固定资产资产减值            20
  贷:固定资产               200

借:固定资产清理             5.5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5.5

换入库存商品的入账成本=110-100 x 7%-2 = 91万
固定资产清理余额 = 80 + 5.5 = 85.5

借:库存商品              91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
   银行存款               2
  贷:固定资产清理            85.5
     营业外收入                      24.5

账面计量模式的会计处理原则
条件:
1、不具有商业实质
2、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无可靠公允价值
用账面价值倒挤,不认定收益

注意换出资产涉及营业税计入营业外支出
如何理解呢?
1、首先这个营业税可以看成销售自己的资产逃不掉的税,不得已必须要交给税务局,所以它是支出而不是收入。
2、非货币性交换肯定不是经常性的行为,所以是“营业外”。
3、由于该项税是因为自己付出资产产生的,不能张冠李戴计入换入资产的成本。

换入资产的入账成本=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换出资产匹配的销项税额+支付的补价(或-收到的补价)(-换入存货或特定固定资产对应的进项税)
换入资产的类似购买,该入成本的还是要计入成本。

A公司以一批库存商品交换B公司的房产,库存商品的成本为7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8万元,计税价值为100万元,增值税率为17%。房产的原价为200万元,已提折旧10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20万元,计税价值为110万元,营业税率为5%。经双方协议,由A公司支付补价2万元。双方均保持资产的原始使用状态。假定双方均无法获取公允价值口径。
A公司的会计处理:
借:固定资产              81
   存货跌价准备             8
  贷:库存商品              70
     银行存款               2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

B公司的会计处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80
   累计折旧               100
   固定资产资产减值            20
  贷:固定资产               200

借:营业外支出           5.5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5.5

借:库存商品              61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
   银行存款               2
  贷:固定资产清理            8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七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2011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强化班讲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价内税不应计入换入资产成本
请教!!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支付的税费是否计入换入资产的成本??
新准则下固定资产处置的财税原则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