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验资报告” 能否作为实物出资已经交付的证明◇英合说法
基本案情:

2010年5月,张某与李某共同设立某科技有限公司,其中张某以货币出资200万,李某以货币出资150万,实物(货品)出资50万(经过资产评估)。公司设立后因经营不善导致巨额亏损,累计负债达80万。债权人向人民法院起诉某科技有限公司和李某,以股东李某出资不实(即未向公司实际交付存货)为由要求李某在出资不实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庭审过程中,李某向人民法院提交会计师事务所审验的验资报告,证明实物已经交付公司,自身已经履行出资义务。

分歧:

本案争议焦点之一在于《验资报告》能否作为实物出资已经交付公司的证明,对此存在两种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2014年公司法修改前,验资是公司设立过程的法定环节,系验资机构对出资人出资的完整性、真实性所出的专业认定。如《验资报告》明确载明实物出资通过审验,则《验资报告》可以作为实物已经交付公司的证明。

另一种意见认为:依据公司法的规定,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验资报告里只能体现实物出资的价值,但并未记载作为出资的实物是否已经转移财产权,是否已经交付给公司。因此,《验资报告》不能作为实物已经交付公司的证明。

[法律评析]

2013年12月全国人大会常委员会对公司法作了修订,修订后的公司法明确公司登记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删去了原公司二十九条“股东缴纳出资后,必须经依法设立的验资机构验资并出具证明。”即,公司登记时无需提交验资报告。本案某科技有限公司设立于2010年5月,彼时公司登记过程仍然存在验资要求,笔者根据公司法修订前后为时间分界点对验资报告与实物出资的关系作如下分析:

一、公司法修订前的实物出资与验资规定

原公司法第二十九条规定,股东缴纳出资后,必须经依法设立的验资机构验资并出具证明。此证明即为验资报告。验资报告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02号-验资》的规定,在实施审验工作的基础上对被审验单位的股东出资情况发表审验意见的书面文件。笔者认为,《验资报告》原则上可以作为认定作为出资的实物已经交付公司的证明,除非相对人有充分的证据证实验资报告存在虚假情形。主要依据以下两点:

首先,《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02号-验资》系注册会计师开展验资业务的执业准则,注册会计师需要严格依照执业准则核实出资情况。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02号-验资》第十四条的规定:“对于出资者投入的资本及其相关的资产、负债,注册会计师应当分别采用下列方法进行审验:……(二)以实物出资的,应当观察、检查实物,审验其权属转移情况”。 第十五条规定:“对于出资者以实物、知识产权和土地使用权等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的,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出资者依法办理财产权转移手续后予以审验。”换言之,审验实物的财产权转移情况,系注册会计师审验出资过程的法定环节。如果没有这个环节,注册会计师不得出具通过验资的报告。通过审验的验资报告,必定包含已经审验实物交付公司的含义。

其次,实务中如果委托人以实物出资的,注册会计师在审验之前需要委托人提供验资资料,其中包括:实物移交与验收证明、作价依据、权属证明和实物存放地点的证明。如果没有实物移交的证明,注册会计师应当拒绝出具验资报告。

因此,作为出资的实物是否已经交付给公司,这是验资机构在审验出资过程中的法定环节,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报告原则上可以作为实物已经交付公司的证明,除非相对人有充分的证据证实验资报告存在虚假情形。

二、公司法修订后的实物出资与验资规定

(一)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下的实物出资认定

公司法修订后明确公司登记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公司登记时无需提交验资报告。如果公司在公司法修订后设立的,在经营过程中存在上述某科技公司的诉讼纠纷问题,则出资人需要提交实物出资已经转移所有权至公司的证据,如书面移交确认凭证。

(二)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下的实物出资认定

公司法修订后取消公司登记中的验资要求,这仅针对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的行业。根据国务院于2014年2月颁布的《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规定,“现行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明确规定实行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保险专业代理机构和保险经纪人、直销企业、对外劳务合作企业、融资性担保公司、募集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劳务派遣企业、典当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问题,另行研究决定。在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未修改前,暂按现行规定执行。”该方案还明确列举了“暂不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的行业”。根据该项改革方案的规定,对暂不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的行业,仍然实行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即在特定行业领域公司登记过程中出资人的出资情况仍然需要经过验资机构的审验。因此,这类企业若在经营过程中存在上述某科技公司的诉讼纠纷问题,则验资报告原则上可以作为实物已经交付公司的证明,除非相对人有充分的证据证实验资报告存在虚假情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公司法将迎来一项重大改革
以追收未缴出资纠纷为视角分析公司法修订草案三审稿拟规定五年法定出资期限
增资扩股的注意事项,你了解多少?
关于公司注册资本的几个事项
最高院:股东以非货币资产出资时是否可由各方协商作价该非货币资产价值?
新《公司法》3月1日实施 办公司不再需要验资报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