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弥漫性大B 细胞淋巴瘤分型快讯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结及结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局部或全身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并可伴有全身各组织、器官的累及,有时会有发热、盗汗、消瘦、瘙痒等全身症状。


淋巴瘤在全球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2016年WHO淋巴组织肿瘤分类修订版,将淋巴瘤分为80多种亚型【1】。每一种亚型都有其各自的临床、形态学、免疫表型和遗传学特征。亚型不同, 治疗策略也不相同。根据肿瘤的组织病理学特点,淋巴瘤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两大类。


HL约占全部恶性淋巴瘤的10%~20%,我国发病率低于欧美国家。HL的病理学特征为肿瘤组织内含有一种特征性的肿瘤性大细胞,称为里-斯(Reed-Steinberg),另外含有一些非肿瘤性反应性细胞,如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浆细胞等。HL的病理类型分为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HL和经典型HL两大类,经典型HL又进一步分为四个亚型,即结节硬化型、富于淋巴细胞型、混合细胞型和淋巴细胞消减型。


NHL发病率远高于HL。根据自然病程,NHL可以归为三大临床类型,即高度侵袭性、侵袭性和惰性淋巴瘤。根据淋巴细胞起源的不同,NHL又可分为B细胞、T细胞和NK细胞淋巴瘤三大类。

 

DLBCL是最常见的、并具有高度异质性的NHL,表现为成熟B细胞表型以及弥漫性大细胞形态。根据疾病的分型,DLBCL已有广泛使用的一线治疗方案。但随着对临床疗效的观察和疾病的进一步了解,发现分型与治疗方案之间的相关性还存在争议。随着靶向治疗新疗法的出现,DLBCL的分型变得越来越重要。小编将引用文献,着重对近几年DLBCL 分型进展进行概述。


细胞起源分类法(Cell-of-origin classification):根据细胞起源,DLBCL分为带有生发中心标记的生发中心来源B细胞(GCB)DLBCL;活化B细胞样(ABC)DLBCL,即表面带有外周血B细胞在体外受到刺激后正向调节产生的生物标记;以及未能确定细胞来源的第三型。DLBCL的GCB和ABC亚型在染色体变异、信号通路的激活以及临床预后方面存在差异。


目前临床常用的细胞起源分类法是免疫组化法,但该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Scott等【3】提出了一种在FFPE样本中检测特定RNA表达来判定DLBCL细胞起源的方案,即Lymph2Cx分析法。该方法以Nanostring技术为基础,利用51个FFPE活检组织建立了基于20个基因的细胞起源分析法。并利用另外68个FFPE样本进行了验证,二者达到了95%的一致性。Lymph2Cx分析法和传统基因芯片表达谱的结果高度一致。lymph2cx准确而快速的优势,有望使其成为替代免疫组织化学的新方法。


NanoString数字化基因分析系统是最新的多重基因定量检测技术。此技术可直接检测条形码探针标记的单个mRNA转录子,并通过数字计数进行定量。仅需100 ng的RNA即可对逾八百个特异的mRNA转录子进行准确的定量,且无需酶促和扩增过程。其检测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与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相当。此外该技术有效的克服了FFPE样本所提取RNA的低质量问题。


近年来,NanoString技术的优势使其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生物医学前沿领域,包括高通量基因表达结果验证、基因表达谱研究、基因调控网络研究、临床疾病分子分型及诊断预后等领域。有关NanoString技术的原理参见本公众号往期原创文章:“NanoString数字基因定量技术原理及应用简介”。




细胞共识集群(consensus clusters)分类法:该方法将DLBCL分为三个个类型[4]。


1.氧化磷酸化型(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OxPhos),表现为基因上显著地富集了氧化磷酸,线粒体功能以及电子传递链 。


2. B细胞受体/增殖集群(B cell receptor/proliferation)型。表现为编码BCR信号通路组成部分的基因上调和B细胞受体阴性的DLBCL;


3.宿主应答(host response,HR)型.主要表现为活跃的宿主炎性浸润。


细胞起源和细胞共识集群分类系统都是高度可重复性的,二者之间没有重叠体系,这说明它们涵盖了DLBCL的不同生物学信息。细胞共识集群分类法对疾病的复杂程度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Swerdlow, S.H.,Campo,E., Pileri SA. ,et al., The 2016 revisio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lassification of lymphoid neoplasms. Blood, 2016. 127(20): p. 2375-90.

[2] 蒯越,江鑫,雷丽珍,翁媛媛,周韧等.  弥漫性大B 细胞淋巴瘤分子分型新进展,中华病理学杂志[J],2015.45(12),DOI:10.3760/cma.j.issn.0529-5807.2016.12.017.

[3] Scott DW,Wright GW,Williams PM,et al. Determining cell-of origin subtypes of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using gene expression informalin-fixed paraffin-emb edded tissue[J]. Blood,2014,123(8):1214-1217. DOI: 10. 1182/blood-2013-11-536433.

[4] Monti S1,Savage KJ, Kutok JL,et. Al.  Molecular profiling of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identifies robust subtypes including one characterized by host inflammatory response. Blood.  2005 Mar 1;105(5):1851-61.  



病理柳叶刀

医学服务平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临床医生带我们学习最新的DLBCL分型
一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转归及诊断分析
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DLBCL(6)
Blood:PD-L1基因变异对淋巴瘤PD-1封闭疗法耐药性的影响
[深度学习] ''''肺内原发性淋巴瘤''''的病理与临床特点及影像鉴别诊断(建议收藏)~~~
从循证证据角度——看吉西他滨在淋巴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