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知道掠夺性期刊名单吗?

元宵节之前我会转一下我觉得有意思的观点给大家,元宵节之后我们团队再开启学习生物信息学之路。


来源|科学网博客

据《Nature》杂志报道,掠夺性期刊已成为全球性问题。


掠夺性期刊始于19世纪90年代,随着期刊订阅价格上涨和一些传统出版商服务机制受到抨击,一些由作者付费的开源期刊开始流行。自2008年开始,Jeffrey Beall就开始注意到这种商业模式的可疑性——即学术审阅不够严谨,这些出版商更像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Beall创建了一个网站,列出了可疑期刊列表(即黑名单)。于是,这些发行可疑期刊的出版商就想办法把自己从黑名单移除。

然而,想要控制掠夺性期刊的蔓延不是容易的事:

  • 第一,它具有诱惑性,年轻的研究者很容易选择这种发表捷径。

  • 第二,它的商业模式,严格来说不违法。有些掠夺性期刊也是提供同行评审的,只是同行评审的质量不过关。这样就很难有强硬的证据来约束这些出版商并说服研究者不要投稿。

  • 第三,它还有开源的优势。研究者发表文章是为了与更多的人分享想法,打开思路,进一步探索。掠夺性期刊对所有人开放,免费阅读。我们在做研究搜索论文的时候,很容易阅读到这些论文,有时甚至不知道它是掠夺性期刊提供的。


    唯一能质疑掠夺性期刊的是同行评审的“质量”不过关,虽然这在学术界是很关键的一环,但是这个程序毕竟有漏洞。简单地说,“质量”的衡量有争议,而且不好监测。据报道,渥太华大学的研究人员联同29名共同作者,花费12个月的时间,分析了从200多种疑似“掠夺性”生物医学期刊上收集到的近2000篇论文,检查它们是否包含公认准则所要求的关键信息。研究证明这类论文报告质量不佳、索引不佳、可获取性下降。

    

虽然很多科研机构,经常报道掠夺性期刊的各种消息,但是这些期刊的论文数量仍在增加,这里我们还是要继续呼吁研究者们远离掠夺性期刊——您的论文远比那些期刊有价值!事实上,您的论文很可能被正规期刊录用,不过是要修改几次。但我们不正是希望论文能够得到真正的认可和有益的修正吗?

    总之,掠夺性期刊会损害研究人员的声誉、削弱大众的信任、科研的严谨。学术声誉,对于科学家来说,至关重要。请大家选择期刊进行投稿时谨慎,除了查阅掠夺性期刊黑名单,还应询问有经验研究者的建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知道吗?这些期刊投不得
老牌顶刊将遭欧洲11国抵制:后年起禁止其资助研究登上CNS
PLOS ONE论文撤稿,原因:对照组呢?
传统学术出版:还有下一个350年吗?
全球科学家一年要花1.3亿小时免费审稿,中国学者的无偿劳动价值40亿元
如何避开可疑性OA出版商的“陷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