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刚刚央视315晚会曝光的12个食品话题,快转给家人看吧

今年的315晚会很有意思,居然成了健康辟谣大会。

有的人开玩笑说,这真不是《是真的吗》、《走进科学》片场吗?3I5晚会的乐趣不就在于吃瓜吗?我作为一个资深营养科学传播工作者,多年来都守在315晚会的直播前,习惯随后讲一讲相关的知识,结果今年感觉饭碗被抢了,因为请到的专家都非常权威,讲得也很到位,基本上没有太多可以补充的。

我在这里就稍微来一个浓缩版。


作者:顾中一,注册营养师。清华大学公共卫生专业硕士。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北京市营养学会理事。八年三甲医院营养师经验,多位明星私人营养顾问。作为专家接受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采访,录制《天天向上》、《养生堂》、《我是大医生》等节目。2017年十大科学传播人物、微博2015十大影响力医疗大V、健康中国2012年度风尚人物。悟空问答签约作者。


一:山寨饮料危害巨大

和营养相关的第一个案例是整场晚会的第二项,讲的是在很多三四线城市以及农村集市上,有些人会卖山寨饮料。

这些饮料名称、包装外形、甚至是包装上代言人的造型都会模仿一些著名品牌的产品。

不用红圈你能看出不一样吗?

除了外观上山寨,东西做得怎么样?

按照节目中生产厂家的经理“证言”,我们就可以发现生产过程存在的各种食品安全风险(话说这个经理真的好诚实......):

1. 微生物风险

本来饮料的生产是有相关要求的,但是这家厂子都没有做到,灌装车间的空气净化设备,消毒间的过脚池等等都成了摆设。就像他说的,申请证的时候都是开的,但是生产的时候就撤掉了……

饮料因为有大量的水分,又没有经过高温消毒,其实是很容易腐败的,会导致人出现腹泻等情况。


2. 添加剂超标

按照那个经理的话说,他们原本应该用蔗糖,但是为了成本改为了甜味剂代替,甚至是很多非法添加物,因此这些成分很可能超过了国家标准,比如一些防腐剂等成分是比较容易超标的,长期过量食用可能对器官造成损伤。

瓶瓶罐罐让人害怕

3. 污染物超标

既然生产条件不到位,我难免怀疑这些饮料也容易由于包装不严、破损等情况从而导致二次污染。包括原料也有可能存在污染物指标不合格,以次充好等情况,这样长期食用都会对健康带来风险。

比如节目中这家核桃花生饮料里既没核桃也没花生,而是用花生酱等配料调配,而使用质量差的花生酱可能存在黄曲霉素超标,会增加肝癌风险。


核桃花生饮料成分里既没核桃也没花生


4 其他

连名字开始就开始故意在骗你了,你会期待他的产品好到哪里?生产经营者很可能有主观恶意,做一些延长保质期、胡乱填写生产日期、虚构配料等事情也就毫不奇怪。更何况它销往三四线城市和一些农村,监管上难度就会大大增加。


二:食物相克的辟谣

记得2007版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就有对食物相克的辟谣,作为一个资深营养科普工作者,食物相克的不靠谱,我也已经说过很多遍了…… 

我的态度一直是所谓的食物相克是不可信的,我们不需要把精力花在学习各种食物相克上。

但事实证明确实很多人还是不太清楚,今天我就再讲一讲。

  • 柿子和螃蟹不能一起吃?

这个问题我在以前的文章里也讲过:关于柿子的这些谣言你信了吗?

其实常见的“柿子和XX搭配”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柿子中的单宁含量比较高,单宁和蛋白质形成不溶解的复合物,不容易消化,使得有些人出现腹痛等症状。

但它还是跟用量和个人的消化功能有关系的。如果是一位消化功能比较差的长辈,吃了大量的柿子或者黑枣,即便没有什么搭配,也都会出现胃柿石。

因此核心还是食用量以及食物本身其中的特殊成分。

相关文章:关于柿子的这些谣言你信了吗?


  • 菠菜豆腐?

再比如传言:菠菜和豆腐在一起吃会得结石,其实只是会稍微降低钙的利用率。

像所谓的鸡蛋豆浆不能一起吃等等,那些成分只是理论上影响营养价值,但并没有什么严重后果。特别是像很多食物在经过高温加热的情况下,很多抗营养素都已经失去活性了更并不用在意了。

注:抗营养素是指营养学领域,出现对抗人体吸收营养元素的成分。


谣言

1. 学界辟谣

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国内生物化学、生理学教授郑集就用自己和动物亲身证伪了当年流行的食物相克问题,发表了相关的论文。

21世纪,中国营养学会也曾经组织过高校进行大样本人群的人体试验,发现没有什么问题,其实食物相克这个往往是借助了人们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这种心态。

2. 原理分析

从人体来说,它并不是一个适合发生复杂化学反应的“场所”,这些食物单独吃或者一起吃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没有问题的,只要食用者本身是健康的,食用量是正常的食用范围内是不用担心的。

3. 可能原因

假如真的有问题,首先可能还是食物不卫生,其次可能是食用者对某种成分过敏或者是对某一些成分不耐受。也有可能是食用者处于肠易激惹综合征,在这种情况下,吃食物比较容易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等情况。 

总之完全不用听食物相克这个说法。

让人想起那个米饭不能和开水同食因为烫的笑话


三:常见的季节性食物谣言


这里再讲讲这几个流言:


1. 塑料蔬菜?


有的流言是说很多蔬菜是假的……


钟凯博士现场就给大家展示了“假包菜”,这其实是聚氨酯做的,也叫仿真包菜。它一般是橱窗展示或者是用作道具,其实成本都很高。


塑料紫菜等一些案例都有这种情况,“造假”的成本会非常高,比真的食物还要贵,没人会这么干。


相关文章:紫菜是废旧塑料袋做的? 辟谣!


话说我作为营养师曾经想买过食物模型,可贵了,好的一套得上万元,我后来花了几百元买了几个很粗糙的……


2. 掉色就是加了色素?

还讲了一些水果蔬菜坚果“掉色”话题,其实很多天然色素都是水溶性的。比如花生皮中有一些水溶性的色素,叫做花生衣红,是一种食品着色剂,还有很多黑色来自于花青素。

3. 食物能烧说明是假的?

很多食物能够燃烧就说明是假的?其实食物中的产能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都是可以燃烧的,传统营养学测量食物的方法之一就是燃烧法,这个跟添加剂没有什么关系。


4. 葡萄白霜是农药?

315晚会中通过实验判断葡萄上的白霜是不是农药,进行了水溶性和脂溶性成分的测定,做了一些试验。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显示,葡萄白霜和农药相比频谱不一样,水溶性成分主要是一些糖类,不含农药。脂溶性成分结果表明脂溶性成分主要是脂类、醇类和醛类等天然蜡质成分。



四:人造的“乒乓球鸡蛋”?

今年这期315晚会中请到了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的沈群教授进行科学解读。其中谈到“乒乓球鸡蛋”弹性大主要原因就是在低温下保存时间过长,蛋黄里的蛋白质等组成因为受冻导致韧性增加。

顺便提醒,这种变性虽然不会影响营养价值,但毕竟口感会变差,因此还是提醒保存的时候要注意温度,距离冰箱冷凝管远一点。

今年3月晚会上主持人还演示了一个可弹跳的小黄球。它是什么?乒乓球鸡蛋?人工造的假鸡蛋?



其实它就是煮熟了的鸡蛋。

节目中还显示了冷冻四个小时之后,再将鸡蛋煮熟的实验。发现冷冻后煮熟的鸡蛋蛋黄就已经可以“弹跳”了。说明这些鸡蛋不是假鸡蛋,主要原因还是一些蛋白质的结构发生了变化。


鸡蛋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食物,围绕着鸡蛋有很多的说法。

1. 吃鸡蛋会使胆固醇升高吗?

有关吃鸡蛋这个和胆固醇的关系我记得在十年前每本营养科普书都会提到…………

很多人说不敢吃鸡蛋就是因为胆固醇的问题。确实,一个鸡蛋中含胆固醇含量接近240mg。


每100克的蛋黄中有1.51克的胆固醇,但是人体中的胆固醇大部分还是人体自身合成的。食物来源的胆固醇吸收是会受到自身调控的,摄入很多的情况下并不能完全吸收。

胆固醇对于人体也是必需的,特别是像婴幼儿都需要胆固醇,对于成年人来说合成激素也需要胆固醇。蛋黄很多营养成分,比如优质蛋白质、卵磷脂、脂溶性维生素等等,营养价值是很高的。

因此吃鸡蛋还是要不要丢弃蛋黄的,在膳食指南中都是建议每天吃一个鸡蛋的!



相关文章:鸡蛋很营养,一天吃多少合适?

2. 柴鸡蛋更有营养?

确实笼养和散养的鸡蛋营养价值会有一些差别。

但柴鸡蛋觉得好吃,主要还是因为其中的脂肪含量比较高,但是整体来说营养差别并不是很大。不用特别的在意。

3. 红皮鸡蛋更好?

有人说是红皮鸡蛋比白皮鸡蛋更好,其实鸡蛋皮的颜色跟营养价值没有多大的差别。


总之,这期晚会可喜的一面说明民众对于健康越来越重视,要求也越来越高,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很少了,以至于没有什么大料好曝光了。

这次315晚会和食药监局等多个部门合作,请的专家也都很权威可靠,解释得很科学,从科学传播角度来看很成功。

但很可悲的是如果平时工作做得好,原本不应当占用这么宝贵的315晚会的资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吃完鸡蛋后,尽量不要吃此物,或会激活“坏细胞”?别再傻傻去吃
三高最怕的一种食物!击退血栓,强心脏...可惜很多人不知道
食事求是︱只吃蛋白不吃蛋黄,会损失多少营养?
食物储存《1---3集》
鸡蛋一旦和这4物一起吃,会变成“毒”蛋,现在知道还不晚
饮食与健康知识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