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实验设计策略(二):手把手教你玩转肿瘤自噬研究!


作者:解螺旋.子非鱼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解螺旋·医生科研助手

导语

今年已经谢幕的诺贝尔奖,捧红了自噬研究。关于自噬的研究要怎么做,小鱼将简单介绍上述研究流程中必备基本工具及实验策略。

今年已经谢幕的诺贝尔奖,捧红了自噬研究。自噬作为细胞内“清道夫”,已经广为人知。在国自然中,自噬的研究也是如火如荼(具体请看《酸菜:今年国自然如何搭上自噬热点的便车?》)。但是自噬在肿瘤领域中似乎“亦正亦邪”,有时它可启动II型程序性死亡,让肿瘤细胞“一命归西”,有时却又能提高肿瘤细胞对应激的耐受能力,使其“死中求生”。因而,自噬与肿瘤之间的“恩恩怨怨”引得科研界的一众研究者纷纷化身“娱记”,力争挖得第一手“八卦”进行爆料。 

其实,自噬就是一把双刃剑,对肿瘤存在促进与抑制双重作用。而这一特性也为肿瘤防治提供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思路:抑制自噬——提高抗癌治疗效果,或激活自噬——诱导肿瘤细胞发生自噬性死亡。即便如此,两种研究思路的实验研究却是相似的,可以说是殊途同归。那么以文章“Ulinastatin Reduces the Resistance of Liver Cancer Cells to Epirubicin by Inhibiting Autophagy”为栗子,小鱼这就将自噬肿瘤研究的一个入门级参考模板分享给大家。

 



那么为了更好地玩转自噬研究,小鱼将简单介绍上述研究流程中必备基本工具及实验策略,可使你的实验研究变得事半功倍。

自噬中常涉及的信号通路

正常培养的细胞自噬活性非常低,不便于观察。此时,则可用相应试剂对细胞进行诱导,其后8 min内即可观察到自噬体形成,2h后自噬溶酶体基本降解消失。通常这些试剂是自噬相应信号通路的抑制剂或促动剂,而目前比较肯定的自噬信号通路可大致分为以下3类。

1.抑制类信号通路:1)在Class I PI3k pathway(PI—phosphatidylinositol,磷脂酰肌醇)中,当血糖水平高时,可接收胰岛素受体传来的信号,进而抑制自噬作用。2)依赖mTOR途径的自噬,如PI3K-AKT-mTOR信号通路和AMPK-TSC1/2-mTOR信号通路。

2.激活类信号通路:在Class III PI3K通路中,beclin1和UVRAG作为正调控子,抗凋亡因子bcl-2作为负调控子共同参与调控自噬。其结构上类似于Class I PI3K,但作用却完全相反。

3.其他信号通路:GTP结合的G蛋白亚基Gαi3抑制自噬;GDP结合的Gαi3蛋白活化自噬。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eath-associated proteinlinase,DAPK)和DAPK相关蛋白激酶(DAPK-related protein kinase-1,DRP-1)可诱导自噬。


自噬研究相关基因(autophagy associated gene,ATG)

除此之外,一般还需结合遗传学技术对自噬相关基因(ATG)进行干预:包括反义 RNA 干扰技术(Knockdown)、突变株筛选、外源基因导入等,以便鉴定自噬相关蛋白。由于自噬研究的历史关系,很多基因在酵母和哺乳动物中有不同的命名,而NCBI中则介绍了一些较早发现的自噬相关基因,如下表。


同时,小鱼也会列出几个新近发现的ATG基因:

bif-1(Endophilin B1) 和 UVRAG(ultraviolet irradiation resistance-associated gene):蛋白bif1可通过UVRAG蛋白与Beclin1形成复合物,调节自噬和肿瘤形成。


2)VMP1 (Vacuole membrane protein 1)可促使哺乳动物细胞中自噬小体的形成。


3)DRAM (damage-regulated autophagy modulator):自噬过程中P53诱导的调节子,在细胞凋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4)TP53INP2 (Tumour Protein 53 Induced Nuclear Protein 2)可促使哺乳动物细胞中自噬小体的形成。

自噬的观察与检测

细胞经诱导或抑制后,需对自噬过程进行观察和检测。目前,人们对自噬的检测主要包括基于检测自噬体的直接(观察自噬体的形态)和间接(检测自噬体表面蛋白标记)的方法。

1.电镜下观察自噬体的形态

在电镜下可观察到呈新月状或杯状、双层或多层膜、有包绕胞浆成分的趋势的自噬囊泡(autophagic vacuole,AV)。


自噬体(AVi)的特征为:双层或多层膜的液泡状结构,内含胞浆成分,如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等。

自噬溶酶体(AVd)的特征为:单层膜,胞浆成分已降解。

2. 在荧光显微镜下采用 GFP-LC3 融合蛋白来示踪自噬形成

LC3融合蛋白可分为以下两个体系。

*GFP-LC3单荧光指示体系:利用了LC3在自噬形成时聚集的原理,即无自噬时,GFP-LC3 融合蛋白弥散在胞浆中;自噬形成时,GFP-LC3 融合蛋白转位至自噬体膜。在荧光显微镜下形成多个明亮的绿色荧光斑点,一个斑点相当于一个自噬体,可以通过计数来评价自噬活性的高低。


但是绿色斑点增多并不一定代表自噬活性增强,也有可能是自噬溶酶体降解途径受阻,可以通过western blot 检测游离的GFP、p62来验证(P62与LC3呈负相关的关系)。其中,P62可以反映自噬的强弱。当LC3 II升高,P62同时降低,表明自噬流通畅;如果LC3II升高,P62升高,表明自噬起始正常,但下游不通,吞噬体和溶酶体不能融合。

*mRFP-GFP-LC3双荧光自噬指示体系:用于标记追踪LC3以及自噬流的变化。其中GFP是酸敏感型GFP蛋白,而mRFP是稳定的荧光表达基团。当自噬溶酶体形成后,其内部的酸性环境,可使GFP淬灭。


因此GFP的减弱可指示自噬溶酶体形成的顺利程度,则可通过GFP与mRFP的亮点比例来评价自噬流进程。其中红绿荧光merge后出现的黄色斑点就只是自噬体,而红色的斑点指示自噬溶酶体。如吞噬体和溶酶体能正常融合,那么红色荧光多于黄色荧光,如自噬下游阻滞,吞噬体和溶酶体不能正常融合,则主要为黄色荧光。

 


3. 通过Western blot检测 LC3-II/I 比值的变化以评价自噬形成


在自噬(Autophagy)形成过程中,胞浆中的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MAP-LC3)会酶解掉一小段多肽形成LC3-I,LC3-I跟磷脂酰乙醇胺即脑磷脂(PE)结合转变为(自噬体)膜型(即LC3-II),因此,LC3-II/I 比值的大小可估计自噬水平的高低。

又因LC3 抗体对 LC3-II有更高的亲和力,会造成假阳性。所以方法 2和3需结合使用,同时需考虑溶酶体活性的影响。

4. MDC染色&CellTrackerTM Green 染色

前者即单丹磺酰尸胺染色,而后者主要用于双染色。两者均能染细胞的液泡,均属于非特异性染色。

自噬相关蛋白定位

在研究自噬相关蛋白时,需对其进行定位。为了区分自噬体与溶酶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常用一些示踪蛋白在荧光显微镜下来共定位:


Note:这些蛋白均为胞浆蛋白,爬片或胰酶消化的细胞在做免疫荧光前需先透膜(permeablize),可采用 0.1% SDS 处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细胞自噬,这些你都知道吗?
一张图概括自噬研究
细胞自噬概念及研究
前两年国自然搭上自噬热点的同志怎么结题?
胞葬作用 (Efferocytosis) :程序性死亡细胞临终前最后一站 - MedChemExpress
自噬研究:快到碗里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