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林黛玉说“老太太和舅母才拜了影回来”,什么是“影”?

红楼梦有很多习俗现在已经不多了。有一些祭祀的习惯也被新式祭奠取代渐渐远去。其中“拜影”就是现在不多见的一种传统习俗,不说还真不太记得了。

林黛玉道:这算什么!惟有前年正月里接了她来,住了没两日就下起雪来,老太太和舅母那日想是才拜了影回来……

三十一回,众人说起史湘云愿意穿别人衣服,林黛玉就提到贾母和王夫人正月里去拜影的事。那么什么是“影”?怎么叫“拜影”呢?

所谓“影”,顾名思义就是画像。分祖先的影和神佛的影。这是有区别的。不过一般来说影多指祖先。

五十三回,宁国府祭宗祠,众人在宁国府祠堂前祭祀祖先,祠堂正面悬挂的,就是宁荣二公以及其他列祖列宗的影像。

贾家豪富,有专人绘制祖先影像。穷人家没有能力绘制,影像就有另一种形式。古人将祖先谱系誊录在一张谱上。能上榜者是家族每一代的嫡长子及其妻室。不过不同地域有不同规矩。有些地方只有在人死三年后才能上“影”,后人认为人死后三年之内是鬼,三年之后才成神。 上影者都肩负着庇佑家族的责任和义务。当然,这是中国人深入骨髓的祖先情节,即便现在也是如此。

且说贾珍那边,开了宗祠,着人打扫,收拾供器,请神主,又打扫上房,以备悬供遗真影像……众人围随着贾母至正堂上,影前锦幔高挂,彩屏张护,香烛辉煌。上面正居中悬着宁荣二祖遣像,皆是披蟒腰玉,两边还有几轴列祖遣影。

腊月二十三后,送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后。就开始收拾祠堂,请出祖宗影像。宁国府宗祠里外打扫干净,将陈列影像的上房全新布置,最终在除夕日,有嫡子和亲近人讲祖宗影像悬挂上。普通老百姓一般也会在正屋堂前悬挂“影像”。陈设香火和贡品,每日祭拜!

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场”载:十二月三十日,……夜以松柏枝杂柴燎院中,曰烧松盆。悬先亡影像,祀以狮仙斗糖、麻花馓枝,染五色苇竹罩陈之,家长幼毕拜,已各自拜,曰辞岁。”

“悬影”是悬挂祖先的画像,而子孙叩拜祖先的画像则称为“拜影”,作为古人除夕到元宵节结束后的日常活动,拜影几乎要占据半个月时间。

林黛玉说“惟有前年正月里接了她(史湘云)来”,贾母和王夫人拜影,证明就是去宁国府祭祀祖先。宁国府是长房建有祠堂,过年期间要早晚祭祀,香火不断。荣国府是二房,贾母和王夫人等长辈一般是除夕,初一,初二,有些初三,初五,初七会过去祭祀。正月十五祭祀,收影前祭祀。

十七日一早,又过宁府行礼,伺候掩了宗祠,收过影像,方回来。

贾家收影时间是正月十七,有些地方正月十六就收影。影像是传家之用,由嫡长子收藏,几辈子共用一部影像。对古人来说,两样东西不能丢弃。一个是家谱,一个就是祖宗影像。影像代表起源,家谱代表传承,中国人就是这么一直传承下来的。而丢了家谱还可以再修,丢了祖宗影像是大不孝的事。贾家抄家后,宁荣二公影像很难保留。这也是子孙不肖祸及祖宗了。不怪元宵节,宁国府祠堂传来一声毛骨悚然的叹息:

大家正添衣饮茶,换盏更酌之际,忽听那边墙下有人长叹之声。大家明明听见,都悚然疑畏起来……只听得一阵风声,竟过墙去了。恍惚闻得祠堂内槅扇开阖之声。

中秋节宁国府祠堂传异声,是红楼梦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描写。很多人疑问这声叹息是谁发出的。其实,正是中国人的祖先祭祀情节。古人认为祖先的“影”在,祖先就在。可以享受香火,庇佑子孙。事实上,红楼梦第五回,警幻仙子带走贾宝玉,正是来到贾家遇到宁荣二公,二人请求警幻仙子帮忙教育子孙。宁荣二公出场,是祖先余蔭的中国式畅想,也是中华文化绵延不绝的重要因素。

另,有些时候“影”也有指神佛画像的。比方佛祖,菩萨,财神,门神,灶王爷,都算常见的影的形式。只是一般来说,“拜影”还是单指祭拜祖先影像!起码红楼梦中几次“影”的提起都指祖先影像。林黛玉说贾母和王夫人“拜了影”也是指去到宁国府祭祀祖先。

【文/君笺雅侃红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楼梦》赏析 | 贾赦的传话完全出于真心实意
贾珍和秦可卿到底有没有真爱?贾珍是怎样一个人?
走进红楼过大年(4):怎一个忙字了得
改写给孩子看的《红楼梦》:第一集、林黛玉进荣国府
红楼梦中过年时期的贾府是是什么样的?都有哪些习俗?
贾家中秋夜宴,究竟是谁发出一声叹息,曹雪芹为何写得如此可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