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听课的方法(二)
听课的方法
要听好课,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排除干扰,全神贯注地听课
上课铃声一响,我们必须马上在座位上坐好。身体要端正,两手平放在课桌上,两脚平放,脚尖朝前。上课时,眼睛要注视老师,心思要跟着老师的讲话走。两眼不能瞟窗外或其他同学。上课时间应一门心思用在学习上。只有在记笔记、做作业或读课文时,你的眼光可以离开教师,但心里要想着老师讲的内容或提出的要求。当发现自己走神时,要立即提醒自己注意听讲。要注意老师的提示和表情。当老师发现我们走甚或不注意听讲时,他往往会用目光、语言或动作提醒我们。
2、积极思考,主动听讲
听课的时候要不断的反问自己,“老师讲的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这样讲?”‘怎样按照老师讲的去做?”等。这样顺着老师的讲解思路,将要学的知识弄懂、弄明白、学会应用。听课时,将重点的内容记下来,将发现的问题也记下了,以遍课后复习和向老师请教。要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读书、思考和做联系。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想一想,将所讲的内容和实际生活的内容联系起来想一想,做到边听、边看、边想。需要说和动手时,要积极动手、动口。
3、抓住老师讲课的重点和思路
老师会根据学生的情况,指出应该注意的问题这时,我们要格外注意听。每节课讲完前的几分钟小结也是听课的重点。老师会概括的提示同学们这堂课的要点,对理解和巩固课堂学习内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时千万不能急着收拾东西,准备离开教室。在讲课过程中,老师会用各种方式提醒同学们那些知识要加以特别注意。比如老师提高嗓门或降低语调,或者说“要记住……”,或反复强调,在相应的板书下划横线。老师用“一、二、三……”加以强调的部分往往是重点。板书也应作为听课重点来看待。老师特意给出例题和练习的部分也是听课应注意的重点。
4、大胆发言和提出问题
听课过程中,没有听明白时,可先记下来或做上记号,以便提问或向老师请教。课上要积极思考和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回答问题要先想一想“老师提的是什么问题?”“它和学过的内容有什么联系?”“回答时,先答什么?后答什么?”发言时声音要洪亮,吐字要清楚,语句要连贯。
老师对你的回答会做出一些表扬和讲解,指出大家都应该注意的问题和标准答案。这时你一定要仔细听讲,从中发现哪些是应当记住和掌握的。千万必要害怕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
5、及时总结归纳,做好听课笔记
记笔记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帮助及时总结和归纳新知识。课后还要整理笔记。笔记本要保存好定时整理,将特别乱的誊抄一遍,将相对集中的内容装订成册,加上封面,以后复习时可以做为重要辅助材料。
语文课中听课三法
1. 学会带着问题听课,在听中求解。
在预习的基础上,学生的听课一般应达到三种效应。第一是完成对预习内容的再认识,从而达到加深印象,加强理解和增强记忆的效应。第二是完成对预习中存疑内容的释疑,从而达到提高认识,释疑解惑的效应。第三是完成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把握贯通,从而达到感悟、自得的效应。在这三个层次中,释疑解惑的层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孟子说"困于心,恒于虑,而后作",是在讲人对解除思维障碍的迫切心理。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既包括学生自身的释疑求解需要,也包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巧妙设疑,调动学生积极思维。这两种因素在教学过程中交替发挥作用,就会在进行思维训练的过程中使学生提高听课的效率。
2. 学会听重点。
一堂课为45分钟,但老师讲课的精华只集中在其中的20分钟的讲课内容中,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很多,我们要学会抓住听课的重点。首先是根据课前预习的情况,重点听自己预习时没弄懂的部分,争取通过教师的讲解,把疑难点解决。其次,要抓住教师讲课内容的重点。要善于抓住教师讲课中关键的字、词、句,注意老师如何导人新课,如何小结,抓住老师反复强调的重点内容。 老师曾经也当过学生,他知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同时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他深知什么是关键,在课堂上会反复强调与讲解。老师积多年的教学经验,非常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在什么地方出错和如何避免此类差错。所有这些都是教科书上没有的, 只有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解才能领会与掌握。所以对于学生来说,认真听老师讲课是学好语文最关键的一环。 但是有的学生上课时不用心听讲,结果形成了"课上没学会,回家请家教,业余进补校(补习学校)"的恶性循环。课堂教学的作用是任何家教与补习学校所取代不了的。一个小时不用心听课,两个小时家教补不过来。
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学生,只要一课一课按照老师的要求, 课前预习,课后反复朗读,主要课文熟练到能背诵的地步,就一定能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3.要以理解为主,眼耳手脑齐动员
听课的关键在于对教师讲授内容的理解,要眼耳手脑各种感官齐配合去促进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眼要盯着老师的板书和老师讲课时的表情动作,耳要听清楚老师讲课的内容,要听得准确,听出重点,听出弦外之音,听出老师讲课的意图;手要有选择地记,要记重点、难点和疑问;脑筋要开动,积极思考,抓住老师讲课的思路。听课要以理解为主,要在理解的前提下去记忆所学的知识。那种未经思考和理解,死记硬背的知识是不长久的。
如何听语文课?此话一出,很快就会有人说,"语文课有什么好听的,从小学到高中,语文都是老一套,读课文,学字词,分析课文结构,归纳中心思想,总结写作特点。不听课,照样能学会。"不错,在众多科目中,语文好学,但要学好却不易,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要想学好一门功课,听课是关键。一位优秀的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的不仅是知识,同时还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正所谓"授之鱼,不如授之于渔。"语文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学生在课堂上,接授的不只是每篇课文所要掌握的字词、文章的主题和写作持点等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和引导,学会如何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和学习,感悟课文表达的情感,把握课文的主题、学习作者如何布局谋篇的。而孩子成绩的好坏也往往取决于课堂短短的45分钟的听课效率。听课效率高,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对课文的讲解分析,实际是在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在课堂上,老师所讲的内容很多,善于从老师的讲解中抓住要点、重点,这才叫做会听。而老师的提问旨在培养学生的说读的能力,学生在回答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再次阅读课文,然后将相关信息进行整理,表述出来,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语言表达能力。如果能正确、流畅的表达出来,这无疑也同时提高了写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在课后的语文学习中无法达到的。真正会学习的人都善于利用课堂45分钟。
我们在知道了听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后,就会想,如何听课才能取得最佳听课效果,提高语文知识和能力呢?
要想听好课,课前预习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预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学生感知具体知识材料的第一步。语文的预习,主要是指学习对有关语文知识或短文的阅读和思索。要取得较好的预习效果,就要提出明确的预习目标(内容)和采取具体的预习方法。
预习目标(内容)应该包括课堂上老师要讲授的各方面的内容:读课文,学字词,分析课文结构,归纳中心思想,总结写作特点。
这个工作很好做,因为市面上的参考书很多,我相信大多同学手中都会有这类参考书。在参考书的帮助下,这些内容你很快就能掌握。既然这样,那你也许会说,该掌握的内容参考书上都有了,那就更不用听课,自学就行了。我前面已提到了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的区别,参考书只能教会你要掌握的知识,但我们的语文学习不能只停留在知识的掌握上,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学习语文,培养我们的语文能力。有很多家长和老师不大赞成学生过分依赖参考书。其实,只要善于利用参考书,参考书用好了,对学生的帮助是无法估量的。
怎样利用参考书呢?
把自己设想成老师,把预习当作备课,带着这种心理来运用参考书,你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不同的老师对课文会有不同的理解,这些在参考书中体现为对课堂教学的设计,你在参阅参考书时,可看出,写参考书的老师在讲这篇课文时,先讲什么样,再讲什么,这时,你要思考老师为什么要这样设计。等到你在课堂上听课时,听听你的老师在讲这篇课文时,又是怎样设计教学环节的,两位老师有什么不同之处,又有什么共同之处。
同时你在预习时也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参考书中对课文的分析,你有些地方会和参考书所想的一样,但又存在着不同的见解,如果能向同学借到有不同分析结果的参考书,则更好,不同的见解能让你去思考,哪种更合理,这个思索过程实际就是你理解课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也许会有很多问题,如果你的想法和参考书不同,你就要问自己,我为什么会这样想,参考书的结论是如何得出的。上课时,你可以带着问题听老师怎么讲的,这样能加深你对课文的理解,对课文的把握也会更准确,这大大减轻了你复习时的负担。
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学会如何听课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声语言作信息载体,通过朗读、提问、分析等多种教学手段,把有关的知识概念传达给学生;学生则通过对语言信号中的有关信息进行感知、体会、分析、理解达到对知识概念的识记和掌握。可见、听课的过程不仅仅?quot&#59;听"的过程,还是包括、听、看、思、写的多种行为能力的运动过程。
听课的目的在于听懂。听懂的关键在于会听。怎样听课才叫会听。
1. 学会带着问题听课,在听中求解。
在预习的基础上,学生的听课一般应达到三种效应。第一是完成对预习内容的再认识,从而达到加深印象,加强理解和增强记忆的效应。第二是完成对预习中存疑内容的释疑,从而达到提高认识,释疑解惑的效应。第三是完成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把握贯通,从而达到感悟、自得的效应。在这三个层次中,释疑解惑的层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孔子说?quot&#59;不愤不启",孟子说"困于心,恒于虑,而后作",都是在讲人对解除思维障碍的迫切心理。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既包括学生自身的释疑求解需要,也包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巧妙设疑,调动学生积极思维。这两种因素在教学过程中交替发挥作用,就会在进行思维训练的过程中使学生提高听课的效率。
2. 学会听重点。
一堂课为45分钟,但老师讲课的精华只集中在其中的20分钟的讲课内容中,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很多,我们要学会抓住听课的重点。首先是根据课前预习的情况,重点听自己预习时没弄懂的部分,争取通过教师的讲解,把疑难点解决。其次,要抓住教师讲课内容的重点。要善于抓住教师讲课中关键的字、词、句,注意老师如何导人新课,如何小结,抓住老师反复强调的重点内容。
老师曾经也当过学生,他知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同时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他深知什么是关键,在课堂上会反复强调与讲解。老师积多年的教学经验,非常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在什么地方出错和如何避免此类差错。所有这些都是教科书上没有的, 只有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解才能领会与掌握。所以对于学生来说,认真听老师讲课是学好语文最关键的一环。
但是有的学生上课时不用心听讲,结果形成了"课上没学会,回家请家教,业余进补校(补习学校)"的恶性循环。课堂教学的作用是任何家教与补习学校所取代不了的。一个小时不用心听课,两个小时家教补不过来。
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学生,只要一课一课按照老师的要求, 课前预习,课后反复朗读,主要课文熟练到能背诵的地步,就一定能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3.要以理解为主,眼耳手脑齐动员
听课的关键在于对教师讲授内容的理解,要眼耳手脑各种感官齐配合去促进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眼要盯着老师的板书和老师讲课时的表情动作,耳要听清楚老师讲课的内容,要听得准确,听出重点,听出弦外之音,听出老师讲课的意图;手要有选择地记,要记重点、难点和疑问;脑筋要开动,积极思考,抓住老师讲课的思路。听课要以理解为主,要在理解的前提下去记忆所学的知识。那种未经思考和理解,死记硬背的知识是不长久的。
听课方法
上面我们谈了谈听课的要求,接下来我们详细说说听课的方法。 做任何事都必须讲究方法,听课也不能例外。听课的方法一般有:听视并用法、听思并用法、五到听课法、符号助记法、要点听课法、主动参与法、目标听课法、质疑听课法、存疑听课法等。
1听视并用法  大多数学生听课是一边听,一边看。听觉和视觉并用,比只听不抬头看的听课效果要好。听什么,听老师对课文的分析,听老师的提问,听老师的总结等;看什么,看老师的板书,看老师的挂图,看老师的演示等。老师的板书是整堂课的要点,它用简洁明了的词语或短句将知识要点写在板书上,这些能帮助你整理归纳知识,也便于你日后复习。听和看的内容应保持同一性,不能听此视彼,分散听课的注意力。听是接受声音信息,看是接受图象信息。又听又看,在通过声音传递来记忆抽象的概念的同时,又可结合图象直观,来强化具体的知识印象。这种方法,以听为主,以看促听,效果很好。
2听思并用法。孔子说"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思考是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在听课中,边听边思考也是一种有效的听课方法。边听边思,可以在由被动转化为主动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只听不思考,录音机式的听课,囫囵吞枣,谈不上真正掌握知识,更谈不上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一般可从这些方面思考:教材的重、难点在什么地方,老师为什么这样处理教材,老师讲的自己是否真正懂了,老师讲的与自己想的有什么不同,这篇课文与其他课文有何异同……以思促听,能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
3五到听课法 。"五到"就是指耳、眼、口、手、脑都要动起来,多种感觉器官并用,多种身体部位全部参与听课活动。同时调动这些感官所获得的感受是一种综合的、立体的感受。耳到是指听老师讲,听同学发言、提问,不漏听、不错听。眼到是指看课本、看老师的表情、看板书、看优秀同学的反应。口到是指口说,包括复述、朗读、回答问题。手到是指做笔记、圈重点、批感想、做练习。脑到是指动脑筋,心力集中、积极思维。"五到听课法"要求听课者全神贯注,灵活地根据课堂情境和老师要求,适时调整听课方法。这种听课方法,是效率最高的听课方法之一。
4符号助记法  无论记忆力多么强的人,不可能把老师所讲的话全部记住,听课必须记笔记。无论书写速度多么快的人,也不可能把老师所讲的话全部记录下来,这就必须借助符号帮助自己记录,以利长期记忆。如重点语句可打着重号、波浪线或加三角号,疑难问题可打问号,只要自己懂得、自己习惯用的各种有利于记忆的符号都可运用。书中或笔记中的符号便于复习时查找,而且简明的符号比文字更容易在脑中留下印象。
5要点记取法  有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听课,觉得有必要听的就认真听;觉得对自己益处不大或自己早已懂了的,就不怎么用心听,而做自己的练习。老师讲课,传递给学生的信息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有时候是与教材无关的。作为学生不可能也没必要全盘接收。只记重点,只记难点,去掉无用信息是应该的、必要的。抓住要点听和记,比毫无重点地全部听和记,效果要好得多。有人曾做过实验,分三组学生同时收听同一内容的录音带,规定A组全部记录,B组只听不记,C组只记讲授要点。结果A、B两组的学生只记住全部内容的37%,C组学生却记住了58%,可见抓要点,适当做笔记,效果最好。
6主动参与法  实践证明,凡积极举手发言的学生,学习进步特别快、成绩好。课堂积极举手发言有哪些好处呢?一是有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二是有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课堂听课,一定要积极参与,主动地学,随老师的教学思路转,这样也可以保证注意力高度集中,听课效果好。
7目标听课法  上新课前预习时,发现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上课时带着这些问题听课,目标明确,针对性强。预习时弄懂了的,听一遍等于复习了一遍,加深了印象。预习时不懂的就应特别认真地听、仔细地听。如果老师讲了还是没弄懂,你还可以在课堂上及时提问让老师再讲。有一定目标的听课,往往比漫无目的听课效果好,能帮助你解决大问题。
8质疑听课法  "质疑"即提出疑问。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人们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发展,都是在不断的质疑中实现的。听课时,对经过自己思考过,但未听懂的问题可以及时举手请教,对老师的讲解,同学的回答,有不同看法的,也可以提出疑问。这种方法,也可保证听课者始终集中注意力。会提出问题的学生往往也是会学习的学生。
9存疑听课法  听课时,对疑难问题,不一定马上打断老师讲课,可以暂时记下来,待下课后再思考或再请教同学、老师。这样做,一是不影响老师的教学计划,也不会因个人纠缠某个问题而耽误大家的时间,还可以促使自己深入钻研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以上这些听课方法是很多同学经过实战后总结出的经验,现在将它介绍给大家,希望能帮助更多的同学提高语文知识和能力,取得好的语文成绩。
如何听语文课?此话一出,很快就会有人说,"语文课有什么好听的,从小学到高中,语文都是老一套,读课文,学字词,分析课文结构,归纳中心思想,总结写作特点。不听课,照样能学会。"不错,在众多科目中,语文好学,但要学好却不易,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要想学好一门功课,听课是关键。一位优秀的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的不仅是知识,同时还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正所谓"授之鱼,不如授之于渔。"语文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学生在课堂上,接授的不只是每篇课文所要掌握的字词、文章的主题和写作持点等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和引导,学会如何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和学习,感悟课文表达的情感,把握课文的主题、学习作者如何布局谋篇的。而孩子成绩的好坏也往往取决于课堂短短的45分钟的听课效率。听课效率高,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对课文的讲解分析,实际是在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在课堂上,老师所讲的内容很多,善于从老师的讲解中抓住要点、重点,这才叫做会听。而老师的提问旨在培养学生的说读的能力,学生在回答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再次阅读课文,然后将相关信息进行整理,表述出来,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语言表达能力。如果能正确、流畅的表达出来,这无疑也同时提高了写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在课后的语文学习中无法达到的。真正会学习的人都善于利用课堂45分钟。
我们在知道了听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后,就会想,如何听课才能取得最佳听课效果,提高语文知识和能力呢?
要想听好课,课前预习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预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学生感知具体知识材料的第一步。语文的预习,主要是指学习对有关语文知识或短文的阅读和思索。要取得较好的预习效果,就要提出明确的预习目标(内容)和采取具体的预习方法。
预习目标(内容)应该包括课堂上老师要讲授的各方面的内容:读课文,学字词,分析课文结构,归纳中心思想,总结写作特点。
这个工作很好做,因为市面上的参考书很多,我相信大多同学手中都会有这类参考书。在参考书的帮助下,这些内容你很快就能掌握。既然这样,那你也许会说,该掌握的内容参考书上都有了,那就更不用听课,自学就行了。我前面已提到了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的区别,参考书只能教会你要掌握的知识,但我们的语文学习不能只停留在知识的掌握上,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学习语文,培养我们的语文能力。有很多家长和老师不大赞成学生过分依赖参考书。其实,只要善于利用参考书,参考书用好了,对学生的帮助是无法估量的。
怎样利用参考书呢?
把自己设想成老师,把预习当作备课,带着这种心理来运用参考书,你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不同的老师对课文会有不同的理解,这些在参考书中体现为对课堂教学的设计,你在参阅参考书时,可看出,写参考书的老师在讲这篇课文时,先讲什么样,再讲什么,这时,你要思考老师为什么要这样设计。等到你在课堂上听课时,听听你的老师在讲这篇课文时,又是怎样设计教学环节的,两位老师有什么不同之处,又有什么共同之处。
同时你在预习时也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参考书中对课文的分析,你有些地方会和参考书所想的一样,但又存在着不同的见解,如果能向同学借到有不同分析结果的参考书,则更好,不同的见解能让你去思考,哪种更合理,这个思索过程实际就是你理解课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也许会有很多问题,如果你的想法和参考书不同,你就要问自己,我为什么会这样想,参考书的结论是如何得出的。上课时,你可以带着问题听老师怎么讲的,这样能加深你对课文的理解,对课文的把握也会更准确,这大大减轻了你复习时的负担。
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学会如何听课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声语言作信息载体,通过朗读、提问、分析等多种教学手段,把有关的知识概念传达给学生;学生则通过对语言信号中的有关信息进行感知、体会、分析、理解达到对知识概念的识记和掌握。可见、听课的过程不仅仅?quot&#59;听"的过程,还是包括、听、看、思、写的多种行为能力的运动过程。
听课的目的在于听懂。听懂的关键在于会听。怎样听课才叫会听。
1. 学会带着问题听课,在听中求解。
在预习的基础上,学生的听课一般应达到三种效应。第一是完成对预习内容的再认识,从而达到加深印象,加强理解和增强记忆的效应。第二是完成对预习中存疑内容的释疑,从而达到提高认识,释疑解惑的效应。第三是完成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把握贯通,从而达到感悟、自得的效应。在这三个层次中,释疑解惑的层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孔子说?quot&#59;不愤不启",孟子说"困于心,恒于虑,而后作",都是在讲人对解除思维障碍的迫切心理。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既包括学生自身的释疑求解需要,也包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巧妙设疑,调动学生积极思维。这两种因素在教学过程中交替发挥作用,就会在进行思维训练的过程中使学生提高听课的效率。
2. 学会听重点。
一堂课为45分钟,但老师讲课的精华只集中在其中的20分钟的讲课内容中,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很多,我们要学会抓住听课的重点。首先是根据课前预习的情况,重点听自己预习时没弄懂的部分,争取通过教师的讲解,把疑难点解决。其次,要抓住教师讲课内容的重点。要善于抓住教师讲课中关键的字、词、句,注意老师如何导人新课,如何小结,抓住老师反复强调的重点内容。
老师曾经也当过学生,他知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同时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他深知什么是关键,在课堂上会反复强调与讲解。老师积多年的教学经验,非常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在什么地方出错和如何避免此类差错。所有这些都是教科书上没有的, 只有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解才能领会与掌握。所以对于学生来说,认真听老师讲课是学好语文最关键的一环。
但是有的学生上课时不用心听讲,结果形成了"课上没学会,回家请家教,业余进补校(补习学校)"的恶性循环。课堂教学的作用是任何家教与补习学校所取代不了的。一个小时不用心听课,两个小时家教补不过来。
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学生,只要一课一课按照老师的要求, 课前预习,课后反复朗读,主要课文熟练到能背诵的地步,就一定能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3.要以理解为主,眼耳手脑齐动员
听课的关键在于对教师讲授内容的理解,要眼耳手脑各种感官齐配合去促进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眼要盯着老师的板书和老师讲课时的表情动作,耳要听清楚老师讲课的内容,要听得准确,听出重点,听出弦外之音,听出老师讲课的意图;手要有选择地记,要记重点、难点和疑问;脑筋要开动,积极思考,抓住老师讲课的思路。听课要以理解为主,要在理解的前提下去记忆所学的知识。那种未经思考和理解,死记硬背的知识是不长久的。
如何听语文课?此话一出,很快就会有人说,"语文课有什么好听的,从小学到高中,语文都是老一套,读课文,学字词,分析课文结构,归纳中心思想,总结写作特点。不听课,照样能学会。"不错,在众多科目中,语文好学,但要学好却不易,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要想学好一门功课,听课是关键。一位优秀的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的不仅是知识,同时还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正所谓"授之鱼,不如授之于渔。"语文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学生在课堂上,接授的不只是每篇课文所要掌握的字词、文章的主题和写作持点等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和引导,学会如何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和学习,感悟课文表达的情感,把握课文的主题、学习作者如何布局谋篇的。而孩子成绩的好坏也往往取决于课堂短短的45分钟的听课效率。听课效率高,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对课文的讲解分析,实际是在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在课堂上,老师所讲的内容很多,善于从老师的讲解中抓住要点、重点,这才叫做会听。而老师的提问旨在培养学生的说读的能力,学生在回答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再次阅读课文,然后将相关信息进行整理,表述出来,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语言表达能力。如果能正确、流畅的表达出来,这无疑也同时提高了写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在课后的语文学习中无法达到的。真正会学习的人都善于利用课堂45分钟。
我们在知道了听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后,就会想,如何听课才能取得最佳听课效果,提高语文知识和能力呢?
要想听好课,课前预习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预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学生感知具体知识材料的第一步。语文的预习,主要是指学习对有关语文知识或短文的阅读和思索。要取得较好的预习效果,就要提出明确的预习目标(内容)和采取具体的预习方法。
预习目标(内容)应该包括课堂上老师要讲授的各方面的内容:读课文,学字词,分析课文结构,归纳中心思想,总结写作特点。
这个工作很好做,因为市面上的参考书很多,我相信大多同学手中都会有这类参考书。在参考书的帮助下,这些内容你很快就能掌握。既然这样,那你也许会说,该掌握的内容参考书上都有了,那就更不用听课,自学就行了。我前面已提到了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的区别,参考书只能教会你要掌握的知识,但我们的语文学习不能只停留在知识的掌握上,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学习语文,培养我们的语文能力。有很多家长和老师不大赞成学生过分依赖参考书。其实,只要善于利用参考书,参考书用好了,对学生的帮助是无法估量的。
怎样利用参考书呢?
把自己设想成老师,把预习当作备课,带着这种心理来运用参考书,你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不同的老师对课文会有不同的理解,这些在参考书中体现为对课堂教学的设计,你在参阅参考书时,可看出,写参考书的老师在讲这篇课文时,先讲什么样,再讲什么,这时,你要思考老师为什么要这样设计。等到你在课堂上听课时,听听你的老师在讲这篇课文时,又是怎样设计教学环节的,两位老师有什么不同之处,又有什么共同之处。
同时你在预习时也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参考书中对课文的分析,你有些地方会和参考书所想的一样,但又存在着不同的见解,如果能向同学借到有不同分析结果的参考书,则更好,不同的见解能让你去思考,哪种更合理,这个思索过程实际就是你理解课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也许会有很多问题,如果你的想法和参考书不同,你就要问自己,我为什么会这样想,参考书的结论是如何得出的。上课时,你可以带着问题听老师怎么讲的,这样能加深你对课文的理解,对课文的把握也会更准确,这大大减轻了你复习时的负担。
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学会如何听课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声语言作信息载体,通过朗读、提问、分析等多种教学手段,把有关的知识概念传达给学生;学生则通过对语言信号中的有关信息进行感知、体会、分析、理解达到对知识概念的识记和掌握。可见、听课的过程不仅仅?quot&#59;听"的过程,还是包括、听、看、思、写的多种行为能力的运动过程。
听课的目的在于听懂。听懂的关键在于会听。怎样听课才叫会听。
1. 学会带着问题听课,在听中求解。
在预习的基础上,学生的听课一般应达到三种效应。第一是完成对预习内容的再认识,从而达到加深印象,加强理解和增强记忆的效应。第二是完成对预习中存疑内容的释疑,从而达到提高认识,释疑解惑的效应。第三是完成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把握贯通,从而达到感悟、自得的效应。在这三个层次中,释疑解惑的层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孔子说?quot&#59;不愤不启",孟子说"困于心,恒于虑,而后作",都是在讲人对解除思维障碍的迫切心理。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既包括学生自身的释疑求解需要,也包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巧妙设疑,调动学生积极思维。这两种因素在教学过程中交替发挥作用,就会在进行思维训练的过程中使学生提高听课的效率。
2. 学会听重点。
一堂课为45分钟,但老师讲课的精华只集中在其中的20分钟的讲课内容中,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很多,我们要学会抓住听课的重点。首先是根据课前预习的情况,重点听自己预习时没弄懂的部分,争取通过教师的讲解,把疑难点解决。其次,要抓住教师讲课内容的重点。要善于抓住教师讲课中关键的字、词、句,注意老师如何导人新课,如何小结,抓住老师反复强调的重点内容。
老师曾经也当过学生,他知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同时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他深知什么是关键,在课堂上会反复强调与讲解。老师积多年的教学经验,非常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在什么地方出错和如何避免此类差错。所有这些都是教科书上没有的, 只有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解才能领会与掌握。所以对于学生来说,认真听老师讲课是学好语文最关键的一环。
但是有的学生上课时不用心听讲,结果形成了"课上没学会,回家请家教,业余进补校(补习学校)"的恶性循环。课堂教学的作用是任何家教与补习学校所取代不了的。一个小时不用心听课,两个小时家教补不过来。
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学生,只要一课一课按照老师的要求, 课前预习,课后反复朗读,主要课文熟练到能背诵的地步,就一定能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3.要以理解为主,眼耳手脑齐动员
听课的关键在于对教师讲授内容的理解,要眼耳手脑各种感官齐配合去促进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眼要盯着老师的板书和老师讲课时的表情动作,耳要听清楚老师讲课的内容,要听得准确,听出重点,听出弦外之音,听出老师讲课的意图;手要有选择地记,要记重点、难点和疑问;脑筋要开动,积极思考,抓住老师讲课的思路。听课要以理解为主,要在理解的前提下去记忆所学的知识。那种未经思考和理解,死记硬背的知识是不长久的。
听课方法
上面我们谈了谈听课的要求,接下来我们详细说说听课的方法。 做任何事都必须讲究方法,听课也不能例外。听课的方法一般有:听视并用法、听思并用法、五到听课法、符号助记法、要点听课法、主动参与法、目标听课法、质疑听课法、存疑听课法等。
1听视并用法  大多数学生听课是一边听,一边看。听觉和视觉并用,比只听不抬头看的听课效果要好。听什么,听老师对课文的分析,听老师的提问,听老师的总结等;看什么,看老师的板书,看老师的挂图,看老师的演示等。老师的板书是整堂课的要点,它用简洁明了的词语或短句将知识要点写在板书上,这些能帮助你整理归纳知识,也便于你日后复习。听和看的内容应保持同一性,不能听此视彼,分散听课的注意力。听是接受声音信息,看是接受图象信息。又听又看,在通过声音传递来记忆抽象的概念的同时,又可结合图象直观,来强化具体的知识印象。这种方法,以听为主,以看促听,效果很好。
2听思并用法。孔子说"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思考是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在听课中,边听边思考也是一种有效的听课方法。边听边思,可以在由被动转化为主动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只听不思考,录音机式的听课,囫囵吞枣,谈不上真正掌握知识,更谈不上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一般可从这些方面思考:教材的重、难点在什么地方,老师为什么这样处理教材,老师讲的自己是否真正懂了,老师讲的与自己想的有什么不同,这篇课文与其他课文有何异同……以思促听,能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
3五到听课法 。"五到"就是指耳、眼、口、手、脑都要动起来,多种感觉器官并用,多种身体部位全部参与听课活动。同时调动这些感官所获得的感受是一种综合的、立体的感受。耳到是指听老师讲,听同学发言、提问,不漏听、不错听。眼到是指看课本、看老师的表情、看板书、看优秀同学的反应。口到是指口说,包括复述、朗读、回答问题。手到是指做笔记、圈重点、批感想、做练习。脑到是指动脑筋,心力集中、积极思维。"五到听课法"要求听课者全神贯注,灵活地根据课堂情境和老师要求,适时调整听课方法。这种听课方法,是效率最高的听课方法之一。
4符号助记法  无论记忆力多么强的人,不可能把老师所讲的话全部记住,听课必须记笔记。无论书写速度多么快的人,也不可能把老师所讲的话全部记录下来,这就必须借助符号帮助自己记录,以利长期记忆。如重点语句可打着重号、波浪线或加三角号,疑难问题可打问号,只要自己懂得、自己习惯用的各种有利于记忆的符号都可运用。书中或笔记中的符号便于复习时查找,而且简明的符号比文字更容易在脑中留下印象。
5要点记取法  有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听课,觉得有必要听的就认真听;觉得对自己益处不大或自己早已懂了的,就不怎么用心听,而做自己的练习。老师讲课,传递给学生的信息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有时候是与教材无关的。作为学生不可能也没必要全盘接收。只记重点,只记难点,去掉无用信息是应该的、必要的。抓住要点听和记,比毫无重点地全部听和记,效果要好得多。有人曾做过实验,分三组学生同时收听同一内容的录音带,规定A组全部记录,B组只听不记,C组只记讲授要点。结果A、B两组的学生只记住全部内容的37%,C组学生却记住了58%,可见抓要点,适当做笔记,效果最好。
6主动参与法  实践证明,凡积极举手发言的学生,学习进步特别快、成绩好。课堂积极举手发言有哪些好处呢?一是有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二是有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课堂听课,一定要积极参与,主动地学,随老师的教学思路转,这样也可以保证注意力高度集中,听课效果好。
7目标听课法  上新课前预习时,发现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上课时带着这些问题听课,目标明确,针对性强。预习时弄懂了的,听一遍等于复习了一遍,加深了印象。预习时不懂的就应特别认真地听、仔细地听。如果老师讲了还是没弄懂,你还可以在课堂上及时提问让老师再讲。有一定目标的听课,往往比漫无目的听课效果好,能帮助你解决大问题
8质疑听课法  "质疑"即提出疑问。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人们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发展,都是在不断的质疑中实现的。听课时,对经过自己思考过,但未听懂的问题可以及时举手请教,对老师的讲解,同学的回答,有不同看法的,也可以提出疑问。这种方法,也可保证听课者始终集中注意力。会提出问题的学生往往也是会学习的学生。
9存疑听课法  听课时,对疑难问题,不一定马上打断老师讲课,可以暂时记下来,待下课后再思考或再请教同学、老师。这样做,一是不影响老师的教学计划,也不会因个人纠缠某个问题而耽误大家的时间,还可以促使自己深入钻研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以上这些听课方法是很多同学经过实战后总结出的经验,现在将它介绍给大家,希望能帮助更多的同学提高语文知识和能力,取得好的语文成绩。
如何听语文课?此话一出,很快就会有人说,"语文课有什么好听的,从小学到高中,语文都是老一套,读课文,学字词,分析课文结构,归纳中心思想,总结写作特点。不听课,照样能学会。"不错,在众多科目中,语文好学,但要学好却不易,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要想学好一门功课,听课是关键。一位优秀的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的不仅是知识,同时还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正所谓"授之鱼,不如授之于渔。"语文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学生在课堂上,接授的不只是每篇课文所要掌握的字词、文章的主题和写作持点等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和引导,学会如何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和学习,感悟课文表达的情感,把握课文的主题、学习作者如何布局谋篇的。而孩子成绩的好坏也往往取决于课堂短短的45分钟的听课效率。听课效率高,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对课文的讲解分析,实际是在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在课堂上,老师所讲的内容很多,善于从老师的讲解中抓住要点、重点,这才叫做会听。而老师的提问旨在培养学生的说读的能力,学生在回答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再次阅读课文,然后将相关信息进行整理,表述出来,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语言表达能力。如果能正确、流畅的表达出来,这无疑也同时提高了写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在课后的语文学习中无法达到的。真正会学习的人都善于利用课堂45分钟。
我们在知道了听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后,就会想,如何听课才能取得最佳听课效果,提高语文知识和能力呢?
要想听好课,课前预习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预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学生感知具体知识材料的第一步。语文的预习,主要是指学习对有关语文知识或短文的阅读和思索。要取得较好的预习效果,就要提出明确的预习目标(内容)和采取具体的预习方法。
预习目标(内容)应该包括课堂上老师要讲授的各方面的内容:读课文,学字词,分析课文结构,归纳中心思想,总结写作特点。
这个工作很好做,因为市面上的参考书很多,我相信大多同学手中都会有这类参考书。在参考书的帮助下,这些内容你很快就能掌握。既然这样,那你也许会说,该掌握的内容参考书上都有了,那就更不用听课,自学就行了。我前面已提到了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的区别,参考书只能教会你要掌握的知识,但我们的语文学习不能只停留在知识的掌握上,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学习语文,培养我们的语文能力。有很多家长和老师不大赞成学生过分依赖参考书。其实,只要善于利用参考书,参考书用好了,对学生的帮助是无法估量的。
怎样利用参考书呢?
把自己设想成老师,把预习当作备课,带着这种心理来运用参考书,你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不同的老师对课文会有不同的理解,这些在参考书中体现为对课堂教学的设计,你在参阅参考书时,可看出,写参考书的老师在讲这篇课文时,先讲什么样,再讲什么,这时,你要思考老师为什么要这样设计。等到你在课堂上听课时,听听你的老师在讲这篇课文时,又是怎样设计教学环节的,两位老师有什么不同之处,又有什么共同之处。
同时你在预习时也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参考书中对课文的分析,你有些地方会和参考书所想的一样,但又存在着不同的见解,如果能向同学借到有不同分析结果的参考书,则更好,不同的见解能让你去思考,哪种更合理,这个思索过程实际就是你理解课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也许会有很多问题,如果你的想法和参考书不同,你就要问自己,我为什么会这样想,参考书的结论是如何得出的。上课时,你可以带着问题听老师怎么讲的,这样能加深你对课文的理解,对课文的把握也会更准确,这大大减轻了你复习时的负担。
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学会如何听课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声语言作信息载体,通过朗读、提问、分析等多种教学手段,把有关的知识概念传达给学生;学生则通过对语言信号中的有关信息进行感知、体会、分析、理解达到对知识概念的识记和掌握。可见、听课的过程不仅仅?quot&#59;听"的过程,还是包括、听、看、思、写的多种行为能力的运动过程。
听课的目的在于听懂。听懂的关键在于会听。怎样听课才叫会听。
1. 学会带着问题听课,在听中求解。
在预习的基础上,学生的听课一般应达到三种效应。第一是完成对预习内容的再认识,从而达到加深印象,加强理解和增强记忆的效应。第二是完成对预习中存疑内容的释疑,从而达到提高认识,释疑解惑的效应。第三是完成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把握贯通,从而达到感悟、自得的效应。在这三个层次中,释疑解惑的层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孔子说?quot&#59;不愤不启",孟子说"困于心,恒于虑,而后作",都是在讲人对解除思维障碍的迫切心理。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既包括学生自身的释疑求解需要,也包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巧妙设疑,调动学生积极思维。这两种因素在教学过程中交替发挥作用,就会在进行思维训练的过程中使学生提高听课的效率。
2. 学会听重点。
一堂课为45分钟,但老师讲课的精华只集中在其中的20分钟的讲课内容中,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很多,我们要学会抓住听课的重点。首先是根据课前预习的情况,重点听自己预习时没弄懂的部分,争取通过教师的讲解,把疑难点解决。其次,要抓住教师讲课内容的重点。要善于抓住教师讲课中关键的字、词、句,注意老师如何导人新课,如何小结,抓住老师反复强调的重点内容。
老师曾经也当过学生,他知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同时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他深知什么是关键,在课堂上会反复强调与讲解。老师积多年的教学经验,非常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在什么地方出错和如何避免此类差错。所有这些都是教科书上没有的, 只有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解才能领会与掌握。所以对于学生来说,认真听老师讲课是学好语文最关键的一环。
但是有的学生上课时不用心听讲,结果形成了"课上没学会,回家请家教,业余进补校(补习学校)"的恶性循环。课堂教学的作用是任何家教与补习学校所取代不了的。一个小时不用心听课,两个小时家教补不过来。
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学生,只要一课一课按照老师的要求, 课前预习,课后反复朗读,主要课文熟练到能背诵的地步,就一定能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3.要以理解为主,眼耳手脑齐动员
听课的关键在于对教师讲授内容的理解,要眼耳手脑各种感官齐配合去促进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眼要盯着老师的板书和老师讲课时的表情动作,耳要听清楚老师讲课的内容,要听得准确,听出重点,听出弦外之音,听出老师讲课的意图;手要有选择地记,要记重点、难点和疑问;脑筋要开动,积极思考,抓住老师讲课的思路。听课要以理解为主,要在理解的前提下去记忆所学的知识。那种未经思考和理解,死记硬背的知识是不长久的。
听课方法
上面我们谈了谈听课的要求,接下来我们详细说说听课的方法。 做任何事都必须讲究方法,听课也不能例外。听课的方法一般有:听视并用法、听思并用法、五到听课法、符号助记法、要点听课法、主动参与法、目标听课法、质疑听课法、存疑听课法等。
1听视并用法  大多数学生听课是一边听,一边看。听觉和视觉并用,比只听不抬头看的听课效果要好。听什么,听老师对课文的分析,听老师的提问,听老师的总结等;看什么,看老师的板书,看老师的挂图,看老师的演示等。老师的板书是整堂课的要点,它用简洁明了的词语或短句将知识要点写在板书上,这些能帮助你整理归纳知识,也便于你日后复习。听和看的内容应保持同一性,不能听此视彼,分散听课的注意力。听是接受声音信息,看是接受图象信息。又听又看,在通过声音传递来记忆抽象的概念的同时,又可结合图象直观,来强化具体的知识印象。这种方法,以听为主,以看促听,效果很好。
2听思并用法。孔子说"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思考是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在听课中,边听边思考也是一种有效的听课方法。边听边思,可以在由被动转化为主动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只听不思考,录音机式的听课,囫囵吞枣,谈不上真正掌握知识,更谈不上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一般可从这些方面思考:教材的重、难点在什么地方,老师为什么这样处理教材,老师讲的自己是否真正懂了,老师讲的与自己想的有什么不同,这篇课文与其他课文有何异同……以思促听,能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
3五到听课法 。"五到"就是指耳、眼、口、手、脑都要动起来,多种感觉器官并用,多种身体部位全部参与听课活动。同时调动这些感官所获得的感受是一种综合的、立体的感受。耳到是指听老师讲,听同学发言、提问,不漏听、不错听。眼到是指看课本、看老师的表情、看板书、看优秀同学的反应。口到是指口说,包括复述、朗读、回答问题。手到是指做笔记、圈重点、批感想、做练习。脑到是指动脑筋,心力集中、积极思维。"五到听课法"要求听课者全神贯注,灵活地根据课堂情境和老师要求,适时调整听课方法。这种听课方法,是效率最高的听课方法之一。
4符号助记法  无论记忆力多么强的人,不可能把老师所讲的话全部记住,听课必须记笔记。无论书写速度多么快的人,也不可能把老师所讲的话全部记录下来,这就必须借助符号帮助自己记录,以利长期记忆。如重点语句可打着重号、波浪线或加三角号,疑难问题可打问号,只要自己懂得、自己习惯用的各种有利于记忆的符号都可运用。书中或笔记中的符号便于复习时查找,而且简明的符号比文字更容易在脑中留下印象。
5要点记取法  有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听课,觉得有必要听的就认真听;觉得对自己益处不大或自己早已懂了的,就不怎么用心听,而做自己的练习。老师讲课,传递给学生的信息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有时候是与教材无关的。作为学生不可能也没必要全盘接收。只记重点,只记难点,去掉无用信息是应该的、必要的。抓住要点听和记,比毫无重点地全部听和记,效果要好得多。有人曾做过实验,分三组学生同时收听同一内容的录音带,规定A组全部记录,B组只听不记,C组只记讲授要点。结果A、B两组的学生只记住全部内容的37%,C组学生却记住了58%,可见抓要点,适当做笔记,效果最好。
6主动参与法  实践证明,凡积极举手发言的学生,学习进步特别快、成绩好。课堂积极举手发言有哪些好处呢?一是有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二是有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课堂听课,一定要积极参与,主动地学,随老师的教学思路转,这样也可以保证注意力高度集中,听课效果好。
7目标听课法  上新课前预习时,发现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上课时带着这些问题听课,目标明确,针对性强。预习时弄懂了的,听一遍等于复习了一遍,加深了印象。预习时不懂的就应特别认真地听、仔细地听。如果老师讲了还是没弄懂,你还可以在课堂上及时提问让老师再讲。有一定目标的听课,往往比漫无目的听课效果好,能帮助你解决大问题。
8质疑听课法  "质疑"即提出疑问。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人们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发展,都是在不断的质疑中实现的。听课时,对经过自己思考过,但未听懂的问题可以及时举手请教,对老师的讲解,同学的回答,有不同看法的,也可以提出疑问。这种方法,也可保证听课者始终集中注意力。会提出问题的学生往往也是会学习的学生。
9存疑听课法  听课时,对疑难问题,不一定马上打断老师讲课,可以暂时记下来,待下课后再思考或再请教同学、老师。这样做,一是不影响老师的教学计划,也不会因个人纠缠某个问题而耽误大家的时间,还可以促使自己深入钻研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以上这些听课方法是很多同学经过实战后总结出的经验,现在将它介绍给大家,希望能帮助更多的同学提高语文知识和能力,取得好的语文成绩。
我们知道,学语言要培养“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听,排位第一,却最不受重视。这决非危言耸听。下面着重跟大家谈谈“怎样听”的问题。
“听”的学习,其实也有一个态度问题。如果,你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老师的讲解同步,甚至老黄牛师的讲解落后在你对这一内容的理解(题前思维),进而时时有“是的”的领悟,有“为什么”的质疑,乃至有“不一定”的求异,这才是积极的听。可我们的同学不少是充当了“录音机”的角色,那是消极的听,低级的听。至于“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的人也不是个别的,“心不在焉”的更多,这是被动听课所造成的。
下面这些方法可能会使你的听课积极起来。
一、印证性听。诸如老师对旧课内容复习性的重提,同学对这类内容的复习性答问,以及新课中预习过的字、词的形、音、义,作家生平,文体常识之类纯知识性的内容,无论是老师的介绍还是同学的答问,你的听只求印证你的记忆是否被遗忘或被混杂,一般不用太多的思考,只是为了达到巩固的目的,但并不被动。
二、求解性听。即带着问题来听。在课前预习或课内研读中,常会遇到一时难以理解的问题,特别是有一定难度的课文。如读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一般学生在预习中往往会碰到许多问题。如:“记念”与“纪念”,“正告”与“告诉”,“我也早觉得有”与“我正有”,“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不在沉默中爆发,便在沉默中灭亡”等等。这类词句很难理解。事先,你会有一点思考,也许根本没有注意。由于这些问题的出现,影响了你对全文的理解,因此须及时地打通这样一个个思路障碍,才能读懂全文。唯一的办法便是跟着老师和同学的讲解、讨论来“听”。这是最常规的听。
三、求异性听。这是一种拓展自己思路的听,常表现为独抒己见。正如老师解数学题,有时你会突发异想,这样可解证,那样是否也可以呢?也如鲁迅这篇文章,“这是怎样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还有随后的“伟绩”、“武功”等)老师说是刘和珍她们斗争的伟大,可不可以是讽刺杀人者的“伟大”呢?等等。即跟着老师的思路听时,不妨临时遁入“旁门左道”,奇想一下。这种发散性思维也可在“听”中训练。
四、论辩性听。在课堂讨论或同学发言时,要仔细听对方发言,但目的不在理解,而在发现对方发言中的失误或逻辑上的混乱处,伺机质疑发难,辨明正误,驳倒对方,确证自己的观点。听时既应听准对方观点,还应记住论据,乃至用词造句的达意。
五、归纳性听。即读书法中的“钩玄提要”。老师讲读课文,不会像他备课笔记中写的那么清楚。因此,你应及时归纳出要点来,在书上或本子上作些归纳整理,也就是说,既应“听”出要点来,又须听出个整体轮廓来。
六、选择性听。有的教师好讲,如连续听下去,怕难坚持。你尽可在重点、难点处听听他的高论。其他时候,你可作归纳笔记,或入“旁门左道”冥思。当然,以印证性听为宜,而不允许“浮想联翩”,更不可想其他事情。
七、边听边记。“不动笔墨不读书。”既指“看”书,也指“听”书(古人称听讲经书为“听书”)。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学习的要点、心得、存疑的问题记一下很有必要。
语文四大“听课法”
1.听视并用法
大多数学生听课是一边听,一边看。听觉和视觉并用,比只听不抬头看的听课效果要好。听什么,听老师对课文的分析,听老师的提问,听老师的总结等;看什么,看老师的板书,看老师的挂图,看老师的演示等。老师的板书是整堂课的要点,它用简洁明了的词语或短句将知识要点写在板书上,这些能帮助你整理归纳知识,也便于你日后复习。听和看的内容应保持同一性,不能听此视彼,分散听课的注意力。听是接受声音信息,看是接受图象信息。又听又看,在通过声音传递来记忆抽象的概念的同时,又可结合图象直观,来强化具体的知识印象。这种方法,以听为主,以看促听,效果很好。
2.听思并用法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思考是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在听课中,边听边思考也是一种有效的听课方法。边听边思,可以在由被动转化为主动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只听不思考,录音机式的听课,囫囵吞枣,谈不上真正掌握知识,更谈不上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一般可从这些方面思考:教材的重、难点在什么地方,老师为什么这样处理教材,老师讲的自己是否真正懂了,老师讲的与自己想的有什么不同,这篇课文与其他课文有何异同……以思促听,能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
3.五到听课法
“五到”就是指耳、眼、口、手、脑都要动起来,多种感觉器官并用,多种身体部位全部参与听课活动。同时调动这些感官所获得的感受是一种综合的、立体的感受。耳到是指听老师讲,听同学发言、提问,不漏听、不错听。眼到是指看课本、看老师的表情、看板书、看优秀同学的反应。口到是指口说,包括复述、朗读、回答问题。手到是指做笔记、圈重点、批感想、做练习。脑到是指动脑筋,心力集中、积极思维。“五到听课法”要求听课者全神贯注,灵活地根据课堂情境和老师要求,适时调整听课方法。这种听课方法,是效率最高的听课方法之一。
4.符号助记法
无论记忆力多么强的人,不可能把老师所讲的话全部记住,听课必须记笔记。无论书写速度多么快的人,也不可能把老师所讲的话全部记录下来,这就必须借助符号帮助自己记录,以利长期记忆。如重点语句可打着重号、波浪线或加三角号,疑难问题可打问号,只要自己懂得、自己习惯用的各种有利于记忆的符号都可运用。书中或笔记中的符号便于复习时查找,而且简明的符号比文字更容易在脑中留下印象。
解读初中语文听课方法
浏览: 396
更新: 2011-12-07 12:00
我们说过,语文注重的和英语一样,都是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因为中文是母语,所以在这几方面要相比英语来说要求高很多。老师的讲授、老师的提问等互动环节都是为了锻炼同学们的听说能力;而大声的朗读、文章的写作则是为了锻炼同学们的读写能力。由此看来,充分利用好课堂上的45分钟真的很重要。
步骤/方法
1、带着疑问去听课
我们在课前预习的时候已经知道自己哪些知识点很模糊了,那么我们在听课的时候就应该带着这些知识点去听课。因为听课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三方面的问题:一是要完成对预习中内容的再认识,加深理解、强化记忆;二是要完成对预习中存在疑惑地方的解惑;三是要完成知识的消化理解与融会贯通。
2、抓住重点去听课
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很多,这就要求大家一定要学会抓住语文知识的重点。对于一些重点字、词、句都要认真地倾听老师的讲解。要把一些重点、难点记录下来,为学习后的复习巩固保留依据与素材。
3、手脑并用去听课
有些同学在听课的时候,觉得就是眼睛和耳朵的事情,坐在教室里像看演出一样听老师讲课,而最终的结果也就是左耳进右耳出,课堂效果非常糟糕。在这种情况下,你永远都不要埋怨老师讲课内容没有吸引你,还是应该从自身角度上去想问题。因此,在听课的时候一定也要手脑并用,将一些知识点记忆在脑子里和笔记里,这样刺激性才更大,大脑才能够更容易地记住所学知识。
如何判断语文课学习效果
不管在何类考试当中,语文试题的所谓“标准答案”很少,除了为数不多的选择题有标准答案外,绝大部分的题目都是主观题,没有百分百的标准答案。在这个时候,老师也才能通过一些软性的条件去审查大家是否牢固掌握了所学知识。
那么在听完语文课后,自己怎样才可以知道究竟自己学的如何呢?在这里要建议大家,语文课也要进行一下自我测试,不管是通过课后的练习还是学校里老师派发的资料,都可以拿来进行自我检测。检测之后,不是以做过了为考核标准,而是以准确率为考核标准。
另外,自我反省也很重要。在一些闲暇的时候,要想想自己从预习到听课到自我检测,还有哪个环节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这样严格地要求自己,一定可以将语文学习变得轻松愉快。
语文-学习方法、听课技巧、学习习惯的培养、状元谈
高中语文的基本学习方法
1、制定计划
计划是行动的指南,也是目标实现的基本保证。为了保证学习目标的实现,就必须制定学习计划。制定学习计划有利于增强学习的主动性,避免盲目性,从而增强有序性。只要我们能制定一份详细、周密的学习计划,并且按计划主动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主动预习
强调课前的预习,是学会主动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习的初始阶段。—般的预习要达到以下四个目的:
一是要对课文或下一课所学的内容及层次有大致的了解:
二是要巩围复习旧知识,理解新知识,能把新旧知识进行粗层次的有机联系:
三是要找出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和自己感到费解的地方,尤其对那些似是而非、似曾相识的知识要特别引起注意:
四是要了解课文后面的练习,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要做记号,等老师授课时注意听讲或提出。预习实际上是听课前在思想上、心理上及知识上的准备。
3、做好上课准备
课堂学习的准备工作主要有几个方面:
(1)确立明确的课堂学习目标。明确的学习目标对课堂学习有很强的导向和激励功能,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活跃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2)调适良好的心理状态。一要有旺盛的求知欲:二要有乐观的学习情绪;三要有积极的思维定向。
(3)做好身体上的准备,为了保证有饱满的精神投入到课堂学习。
(4)准备好学习用具,同时注意把课桌整理得井井有条,以免课桌上东西零乱而影响你的学习情绪。
4、专心上课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上好课、听好课是学习各门功课的重要途径。课堂学习是一顼艰苦的脑力劳动,只有讲究策略,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行之有效的课堂学习策略主要有:(1)抓住老师的思路,(2)抓住关键内容,(3)积极思维,学思结合。(4)珍惜课上学习时间,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5〉注意课堂小结。总之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要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只有在课堂上达到对老师所讲内容的最基本的消化吸收,才有可能为知识的进一步掌握和巩固打好基石出。
5、及时复习
复习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语文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语文复习必须要主动,可以运用以下几种具体方法:(1)系统整理,(2)独立作业,(3)分析错误,(4)系统小结。
6、课外学习
(1)要尽可能与课堂学习内容相结合,有利于促进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和发展正当的兴趣爱好。
(2)课外学习活动的内容和时间要适当,不要影响正常的课堂学习和身体锻炼。
(3)在课外学习活动中,要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练结合,脑手并用。
(4)要争取老师的指导,提高课外学习活动的效果。
以上这些方法仅仅是语文学习、阅读的常用方法,远没有包括全部的学习方法。特别是朗读、背诵、摘要、笔记等重要方法都未列入。然而这些却又是极为重要的。我们应当在语文学习中全面、正确地运用,以求得自身的主动发展。
四.高中语文必须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
1、勤读课外书籍
语文学习最重要的内容是读书。要学好语文,光读'几册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从书中获取丰富的精神养料。勤奋读书,必须做到珍惜时间,抓紧分分秒秒。欧阳修善于利用“三上”的时间读书,即“马上、枕上、厕上”,郑板桥读书则利用“舟中、马上、被底”的零星时间读书背诵。古人勤奋读书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2、勤做读书笔记
读书必须学会圈点勾画,学会做读书笔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写读书笔记有助于培养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思维的条理性和深刻性,有助于加深对读物的理解、记忆。做读书笔记有以下几种方法:1、摘抄、摘录,2、做卡片,3、提要钩玄,4、写读后感。
3、勤查词典资料
读书要养成勤查词典资料等工具书的习惯。ˉ车具书的种类很多,除了字典、辞典外,还包括文献资料、索引等供查考使用的图书。最常用的工具书为字典、词典、辞典。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宇字典》、《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等。工具书不仅可以在碰到疑难问题时查阅,而且也可以作一般书籍一页一页地读下去,同样是大有收益的。
4、勤于朗读背诵
朗读背诵是我国传统的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朗读要做到吐字清晰,音准气足,节奏停顿合理,要有抑扬顿挫的韵律美,准确地体现出作者的情感。朗读人物的对话,要力求模拟出人物的心情、口吻,使人物形象活生生地站立在听者面前。朗读诗歌要铿锵悦耳,语势错落有致,节奏抑扬回环,具有音乐美。通过琅琅地朗读,文章的内容、情感、文句的优美、汉语音的韵律,也都能体会出来了。背诵要下苦功夫。可以分层背诵;可以化整为零地背诵;可以先抓要点背诵,然后连贯地背诵。背出以后还要经常复习运用,这样就可以做到终生不忘。
5、勤于独立思考
思考是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首先要善于提出问题。思考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引起思考的最好办法就是多问几个为什么。其次要善于分析综合。分析就是深入到文章的内部分解剖析,将各部分的个别特征区分开来;并加以比较和鉴别,从而对学习的内容有深透的了解和认识。对所读的书要分解成若干部分,然后逐一剖析。综合则是在分析的基础上把各部分联系起来加以认识从而把握整体。第三,培养独立思考习惯要克服不良的思维定势,防止思想的僵化。所谓思维定势就是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好的思维定势可以使学习和解决问题变得容易、迅速;不良的思维定势则会束缚人的思想,难以有所发现和创造。要善于从固有的思路中跳出来,变换角度去思考,往往会有新的思想。
6、勤于求教探讨
要学好语文,就必须养成求教于人的习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凡是不懂的,有疑惑的、把握不准的,都应当勇于向别人请教,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问一切可能了解情况的人。学习需要谦虚,还需要有追根究底的精神,不能浅尝辄止,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还要善于探讨、研究,甚至是激烈的争辩。
7、勤于写日记
日记就是把自己一天的所言所行、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有选择、有重点地记录下来。日记对积累写作材料、储存知识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日记不但形式十分灵活,可长可短,可叙可议,可描写,可抒情,可说明,而且内容也非常广泛,可以海阔天空,无所不谈。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自己想什么就写什么,不必进行过多的加工。最初可能写得很简单,语言也不一定通畅,坚持写下去就会逐渐提高。写日记主要是为了练笔,练习对客观事物的表现力和对自己思想感情的表达能力。因此,只要有利于练笔都可以写。写日记要注意把观察能力的训练和感受能力、思考能力的训练结合起来。日记往往记的是身边的琐事,但要注意从这些琐事中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受,反映出自己的观点、看法。许多好的日记就是把一些不引人注意的小事、琐事写得具体、生动,并能从中揭示出∵定的道理而被人称颂的。写日记一定要坚持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要有坚强的毅力,要持久地有意识地培养。只要有决心,良好的习惯就一定能养成。这对人的一生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终身享用不尽。
高中语文听课技巧
------事半功倍的学习方法
如何听语文课?此话一出,很快就会有人说,"语文课有什么好听的,从小学到高中,语文都是老一套,读课文,学字词,分析课文结构,归纳中心思想,总结写作特点。不听课,照样能学会。"不错,在众多科目中,语文好学,但要学好却不易,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要想学好一门功课,听课是关键。一位优秀的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的不仅是知识,同时还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正所谓"授之鱼,不如授之于渔。"语文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学生在课堂上,接授的不只是每篇课文所要掌握的字词、文章的主题和写作持点等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和引导,学会如何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和学习,感悟课文表达的情感,把握课文的主题、学习作者如何布局谋篇的。而孩子成绩的好坏也往往取决于课堂短短的45分钟的听课效率。听课效率高,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对课文的讲解分析,实际是在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在课堂上,老师所讲的内容很多,善于从老师的讲解中抓住要点、重点,这才叫做会听。而老师的提问旨在培养学生的说读的能力,学生在回答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再次阅读课文,然后将相关信息进行整理,表述出来,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语言表达能力。如果能正确、流畅的表达出来,这无疑也同时提高了写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在课后的语文学习中无法达到的。真正会学习的人都善于利用课堂45分钟。
我们在知道了听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后,就会想,如何听课才能取得最佳听课效果,提高语文知识和能力呢?
要想听好课,课前预习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预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学生感知具体知识材料的第一步。语文的预习,主要是指学习对有关语文知识或短文的阅读和思索。要取得较好的预习效果,就要提出明确的预习目标(内容)和采取具体的预习方法。
预习目标(内容)应该包括课堂上老师要讲授的各方面的内容:读课文,学字词,分析课文结构,归纳中心思想,总结写作特点。
这个工作很好做,因为市面上的参考书很多,我相信大多同学手中都会有这类参考书。在参考书的帮助下,这些内容你很快就能掌握。既然这样,那你也许会说,该掌握的内容参考书上都有了,那就更不用听课,自学就行了。我前面已提到了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的区别,参考书只能教会你要掌握的知识,但我们的语文学习不能只停留在知识的掌握上,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学习语文,培养我们的语文能力。有很多家长和老师不大赞成学生过分依赖参考书。其实,只要善于利用参考书,参考书用好了,对学生的帮助是无法估量的。
怎样利用参考书呢?
把自己设想成老师,把预习当作备课,带着这种心理来运用参考书,你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不同的老师对课文会有不同的理解,这些在参考书中体现为对课堂教学的设计,你在参阅参考书时,可看出,写参考书的老师在讲这篇课文时,先讲什么样,再讲什么,这时,你要思考老师为什么要这样设计。等到你在课堂上听课时,听听你的老师在讲这篇课文时,又是怎样设计教学环节的,两位老师有什么不同之处,又有什么共同之处。
同时你在预习时也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参考书中对课文的分析,你有些地方会和参考书所想的一样,但又存在着不同的见解,如果能向同学借到有不同分析结果的参考书,则更好,不同的见解能让你去思考,哪种更合理,这个思索过程实际就是你理解课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也许会有很多问题,如果你的想法和参考书不同,你就要问自己,我为什么会这样想,参考书的结论是如何得出的。上课时,你可以带着问题听老师怎么讲的,这样能加深你对课文的理解,对课文的把握也会更准确,这大大减轻了你复习时的负担。
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学会如何听课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声语言作信息载体,通过朗读、提问、分析等多种教学手段,把有关的知识概念传达给学生;学生则通过对语言信号中的有关信息进行感知、体会、分析、理解达到对知识概念的识记和掌握。可见、听课的过程不仅仅?quot;听"的过程,还是包括、听、看、思、写的多种行为能力的运动过程。
听课的目的在于听懂。听懂的关键在于会听。怎样听课才叫会听。
1. 学会带着问题听课,在听中求解。
在预习的基础上,学生的听课一般应达到三种效应。第一是完成对预习内容的再认识,从而达到加深印象,加强理解和增强记忆的效应。第二是完成对预习中存疑内容的释疑,从而达到提高认识,释疑解惑的效应。第三是完成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把握贯通,从而达到感悟、自得的效应。在这三个层次中,释疑解惑的层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孔子说?quot;不愤不启",孟子说"困于心,恒于虑,而后作",都是在讲人对解除思维障碍的迫切心理。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既包括学生自身的释疑求解需要,也包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巧妙设疑,调动学生积极思维。这两种因素在教学过程中交替发挥作用,就会在进行思维训练的过程中使学生提高听课的效率。
2.学会听重点。
一堂课为45分钟,但老师讲课的精华只集中在其中的20分钟的讲课内容中,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很多,我们要学会抓住听课的重点。首先是根据课前预习的情况,重点听自己预习时没弄懂的部分,争取通过教师的讲解,把疑难点解决。其次,要抓住教师讲课内容的重点。要善于抓住教师讲课中关键的字、词、句,注意老师如何导人新课,如何小结,抓住老师反复强调的重点内容。
老师曾经也当过学生,他知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同时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他深知什么是关键,在课堂上会反复强调与讲解。老师积多年的教学经验,非常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在什么地方出错和如何避免此类差错。所有这些都是教科书上没有的,
只有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解才能领会与掌握。所以对于学生来说,认真听老师讲课是学好语文最关键的一环。
但是有的学生上课时不用心听讲,结果形成了"课上没学会,回家请家教,业余进补校(补习学校)"的恶性循环。课堂教学的作用是任何家教与补习学校所取代不了的。一个小时不用心听课,两个小时家教补不过来。
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学生,只要一课一课按照老师的要求,课前预习,课后反复朗读,主要课文熟练到能背诵的地步,就一定能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3.要以理解为主,眼耳手脑齐动员。
听课的关键在于对教师讲授内容的理解,要眼耳手脑各种感官齐配合去促进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眼要盯着老师的板书和老师讲课时的表情动作,耳要听清楚老师讲课的内容,要听得准确,听出重点,听出弦外之音,听出老师讲课的意图;手要有选择地记,要记重点、难点和疑问;脑筋要开动,积极思考,抓住老师讲课的思路。听课要以理解为主,要在理解的前提下去记忆所学的知识。那种未经思考和理解,死记硬背的知识是不长久的。
听课方法
上面我们谈了谈听课的要求,接下来我们详细说说听课的方法。
做任何事都必须讲究方法,听课也不能例外。听课的方法一般有:听视并用法、听思并用法、五到听课法、符号助记法、要点听课法、主动参与法、目标听课法、质疑听课法、存疑听课法等。
1 听视并用法 大多数学生听课是一边听,一边看。听觉和视觉并用,比只听不抬头看的听课效果要好。听什么,听老师对课文的分析,听老师的提问,听老师的总结等;看什么,看老师的板书,看老师的挂图,看老师的演示等。老师的板书是整堂课的要点,它用简洁明了的词语或短句将知识要点写在板书上,这些能帮助你整理归纳知识,也便于你日后复习。听和看的内容应保持同一性,不能听此视彼,分散听课的注意力。听是接受声音信息,看是接受图象信息。又听又看,在通过声音传递来记忆抽象的概念的同时,又可结合图象直观,来强化具体的知识印象。这种方法,以听为主,以看促听,效果很好。
2 听思并用法。孔子说"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思考是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在听课中,边听边思考也是一种有效的听课方法。边听边思,可以在由被动转化为主动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只听不思考,录音机式的听课,囫囵吞枣,谈不上真正掌握知识,更谈不上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一般可从这些方面思考:教材的重、难点在什么地方,老师为什么这样处理教材,老师讲的自己是否真正懂了,老师讲的与自己想的有什么不同,这篇课文与其他课文有何异同……以思促听,能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
3 五到听课法。"五到"就是指耳、眼、口、手、脑都要动起来,多种感觉器官并用,多种身体部位全部参与听课活动。同时调动这些感官所获得的感受是一种综合的、立体的感受。耳到是指听老师讲,听同学发言、提问,不漏听、不错听。眼到是指看课本、看老师的表情、看板书、看优秀同学的反应。口到是指口说,包括复述、朗读、回答问题。手到是指做笔记、圈重点、批感想、做练习。脑到是指动脑筋,心力集中、积极思维。"五到听课法"要求听课者全神贯注,灵活地根据课堂情境和老师要求,适时调整听课方法。这种听课方法,是效率最高的听课方法之一。
4 符号助记法 无论记忆力多么强的人,不可能把老师所讲的话全部记住,听课必须记笔记。无论书写速度多么快的人,也不可能把老师所讲的话全部记录下来,这就必须借助符号帮助自己记录,以利长期记忆。如重点语句可打着重号、波浪线或加三角号,疑难问题可打问号,只要自己懂得、自己习惯用的各种有利于记忆的符号都可运用。书中或笔记中的符号便于复习时查找,而且简明的符号比文字更容易在脑中留下印象。
5 要点记取法 有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听课,觉得有必要听的就认真听;觉得对自己益处不大或自己早已懂了的,就不怎么用心听,而做自己的练习。老师讲课,传递给学生的信息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有时候是与教材无关的。作为学生不可能也没必要全盘接收。只记重点,只记难点,去掉无用信息是应该的、必要的。抓住要点听和记,比毫无重点地全部听和记,效果要好得多。有人曾做过实验,分三组学生同时收听同一内容的录音带,规定A组全部记录,B组只听不记,C组只记讲授要点。结果A、B两组的学生只记住全部内容的37%,C组学生却记住了58%,可见抓要点,适当做笔记,效果最好。
6 主动参与法 实践证明,凡积极举手发言的学生,学习进步特别快、成绩好。课堂积极举手发言有哪些好处呢?一是有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二是有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课堂听课,一定要积极参与,主动地学,随老师的教学思路转,这样也可以保证注意力高度集中,听课效果好。
7 目标听课法 上新课前预习时,发现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上课时带着这些问题听课,目标明确,针对性强。预习时弄懂了的,听一遍等于复习了一遍,加深了印象。预习时不懂的就应特别认真地听、仔细地听。如果老师讲了还是没弄懂,你还可以在课堂上及时提问让老师再讲。有一定目标的听课,往往比漫无目的听课效果好,能帮助你解决大问题。
8 质疑听课法 "质疑"即提出疑问。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人们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发展,都是在不断的质疑中实现的。听课时,对经过自己思考过,但未听懂的问题可以及时举手请教,对老师的讲解,同学的回答,有不同看法的,也可以提出疑问。这种方法,也可保证听课者始终集中注意力。会提出问题的学生往往也是会学习的学生。
9 存疑听课法 听课时,对疑难问题,不一定马上打断老师讲课,可以暂时记下来,待下课后再思考或再请教同学、老师。这样做,一是不影响老师的教学计划,也不会因个人纠缠某个问题而耽误大家的时间,还可以促使自己深入钻研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以上这些听课方法是很多同学经过实战后总结出的经验,现在将它介绍给大家,希望能帮助更多的同学提高语文知识和能力,取得好的语文成绩。
高中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现在我就把我的的想法和做法向各位老师汇报一下,希望能够得到同仁们的斧正。.
语文学习的原则就是大语文环境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每一个环节都体现这些原则,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我们高中语文全国卷和北京卷一直是考查三部分: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写作能力。基础知识和语言运用占40分左右,阅读占50分左右,写作占60分,三分天下。由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要求,口语交际在2000年第一轮课改时就加进了教材,所以我想就从这四个方面谈谈我的建议。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的积累
(一)先谈词汇的积累。
词汇主要指字,词、成语。从高一学生入学后不久我就发现错字连篇,所以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在期末考试时,我记得考前复习我一再强调说莩字一定考,其实当时我是想让学生记住这个字,期末考试题是找读音有错的一项,正好是这个字。等批卷时我就特意看到底有没有学生做错,也还有不少。所以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必不可少。我问过学生他们初中时是老师总结出来反复记忆,但是我觉得这种方法还是有点急功近利,养成了学生坐享其成的坏习惯。我想出一个办法,每节课学完后用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在书中找生字,词语和成语,自己总结,不会的标上拼音,一个单元交一次词语作业,如果你觉得写一遍就会了可以只写一遍。我想用这个办法让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行为。高中对语音的考查主要是一些常见字易读错,常用多音字,课内一部分上课时就可以完成,课外的部分,教师可以把整理好的资料发给学生,让学生学习一遍,然后再测试一下就可以。在资料上为了让学生有一种能动性学习,我把它几乎都设计成半成品状态,如多音字,我只写出了不同读音中常见的词汇,但没标拼音,(在电脑上标拼音也很麻烦的),这样就由学生自己根据词汇来判断多音。关于同义词的学习,如果只是课本中出现的也是不够的,现代文每课学完后我都带着学生把词汇总结强化一下。同音异义词有100左右。词汇中我们要重视成语的学习,它可以让作文中的语言生动,典雅,凝练。在语文测试中成语知识在字形、成语运用以及作文中都得到了检验。成语的积累我安排学生课前五分钟讲一轮,从十二生肖讲起,如猴的成语,学生自己在词典中找到“杀鸡吓猴,猴年马月,沐猴而冠”等成语,为学生进行讲解,然后我再提问一遍,就可以基本掌握。有一个学生竟然把自己讲的成语背下来,一口气说完。有个别学生开始有时间就翻词典,虽然只是极少数但我觉得很高兴,说明学生开始有了自己学成语的萌芽。学生对语文有一种抱怨,说学的知识很多都不考,这主要是我们平时学的内容比较零碎,不系统造成的。所以高中语文学习应该具有系统性和专题性。比如说我们总是课本中遇到这个成语我们就学习记忆,可是课本中出现的毕竟有限,我主张应该让学生全面学习成语。我设计了一个成语学习资料《成语积累天天记》,每一天20个成语让学生自学,我打印时把成语删掉,只留下了解释,让学生猜出这个成语。一周检查一次。我想利用一个学期学完。各项基础知识我们都应该把它做一个专题进行深入地学习,如果我们能够坚持下去,学生一定会拥有比较深厚的功底。比如说我们小学学了李白的《静夜思》,初中又学了李白的《送友人》,高中学李白的《蜀道难》,在学蜀道难时应该把李白一生中比较有名的诗歌都提供给学生,进行品味鉴赏。这种专题练习能够达到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因为有些学生有可能在高中毕业后就和语文分道扬镳了,那么这种学习对他来说就有了深远的意义。
(二)病句高考就是六大类型,我们在高一日常考试中都有这个题型。
(三)句子衔接
(四)句式学习。从语序上有常式句和变式句。肯定句与否定句单句与复句整句和散句主动句和被动句感叹句,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等
(五)修辞方法的学习其实这高考中语言运用题就是对句式与修辞方法的综合运用。对后几项基础知识的练习学生可能在中考前都复习过,时间长了可能知识点就不太清晰了。所以每次考试前做一个辅导,强化一下应该没什么问题。
这些基础知识学习原来很多老师都等到高三才开始,现在我觉得还是高一讲一轮,高三再复习一遍。一是可以把高三的内容分解出一部分,二是让学生从高一就有一个全面学习的意识。第二部分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是高考语文中和作文比重相近,也是高中学生的弱项。因此关于提高阅读能力的书籍也不少。考了几次试,发现学生在阅读方面失分最多。总的情况是理解能力差。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学生阅读量,而且不思考。不会选文中的关键句,在理解的层面并没有完全达到。更不去研读,不会吸收精华,可能只是为了看热闹,就是学生阅读境界比较低,文学修养急待提高。其实我们每天学习的课文都是在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第一节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老师们在一起常说,阅读只要多看,多做就能提高。这句话是阅读能力提高的唯一途径。高中生的阅读可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自由阅读,没有问题的限制,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文章,名篇名著等等。还有一种是问题阅读,就是后面附有四道问题,以此测试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现在高中生有相当一部分读的名著非常少,还有一部分虽然读了可是没有看懂,我觉得在看名著的同时,应该看一些评论的文章,这样有助于对内容等的理解。有一个学生家长原来也是语文老师,她说他的孩子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说为什么全书都没提钢铁啊。所以我觉得中学生读名著需要一些指导性图书,这样收效会大一些。高一和高二让学生每学期读两本名著,假期读两本名著,写读书笔记,这样的安排我觉得比较得当。每学期可开一次或两次读书交流会,让学生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读名著的最突出的好处便是提高阅读速度,相应地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如果坚持写读书笔记还能提高写作能力,这些对学生一生的发展是不可估量的。现在社会环境给人一种浮躁的影响,学生喜欢静静读书的其实有下降的趋势,引导学生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显得尤为重要。上学期我有意选了一篇散文阅读《夜雨孤灯乱翻书》,就想给学生一个暗示。在读书这个大前提下,我们还需要带动学生从四个能力上提高自己。
1、朗读能力,原来我没注意到,我的感觉原来的朗读都不错。近几年我发现朗读能力明显下滑,现在很少听到朗朗的读书声。我曾经让学生读课文,最基本的通顺有时都做不到,有时断句都断错,出现可笑的情景;还有一个严重的问题便是学生朗读缺乏感情,优美的文章在他们口中都失去了色彩,学生不是天生的无情物,只是在繁重的学习中失去了对语言的感觉,因此引导学生形成对语言的敏感,每个字都能深入内心,用情去感受,用情去朗读,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我上周给学生放了一个光盘《江南》介绍周庄等南方小镇,它的配乐解说非常优美动听,我就想用范读逐渐熏陶学生,培养学生语感,今后我们应该在朗读指导和练习上还要下功夫。每学期可以搞一个朗读比赛,推动学生重视朗读。如果朗读不过关,这可能就是语文老师不可推脱的责任。忽视朗读对于学习语言的负面影响可能也是不可预测的。
2、默读能力,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养成了出声读的习惯,所以不会默读,高一开始也要有计划地让学生学会默读,规定几分钟读完一篇文章。有意训练一下默读能力。
3、理解能力。学生的理解能力有差别,但是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向会朝着正确的目标前进。我有一次没来得及打印文章,就边读边让学生回答问题,文章是《阳台上的遗憾》,没想到学生回答的非常好。所以学生的潜力真是无穷的,只是我们要想可行的方法去挖掘。有一句说“学生是一座金矿”,我觉得非常有道理。
4、鉴赏能力。理解能力只是准确地解读作者的心意,鉴赏能力则是读者创造性阅读达到的较高的境地。学了美文名篇应该让学生写评析,《我的空中楼阁》,清新幽雅的语言创造了一个优美恬静超脱尘世的桃源,我出了几个小题目,《谈<我的空中楼阁>的情志美》《谈<我的空中楼阁>中的比喻》,学完《鸿门宴》后,让学生写人物评论。写评论能让学生站在高处俯视文章,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议论能力。第二节
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文言文教学我设计了七步学习法“七”是指课堂教学的步骤,用七个字可以概括:读、译、诵、析、结、演、练。
“读”,文言文要读,因为文言文的语感培养读很重要,但是古文读起来枯燥没有趣味,我们可以借助网上的朗读来弥补这个缺点。课本中的文言文现在基本上都有朗读,如果配上古典音乐,就能够创设典雅优美的氛围,让学生感受我国古典名篇之美。《过秦论》《兰亭集序》《师说》版本非常多。这样素材最多的网站,就是“三槐居”,很多是名人朗读,或是电视节目中的精品。听范读,学生就会模仿,所以在选择时一定要注意,宁缺勿滥。
“译”,就是让学生根据课下注释或课外资料准确、流畅地翻译课文,因为学生思维方式正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因此我认为应该利用意义记忆的方式,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样便于记诵。在学生译的时候,教师要和其他学生认真听,随时纠正明显错误的词句,遇到难句一定要让学生多译两遍。高中有相当一部分课文比较难译,很多学生学过后都没有印象,主要是不感兴趣,重复次数不足,记忆痕不深的缘故。
“诵”,我们知道宇宙是无限的,人们把人的大脑称为内宇宙,内宇宙同样也是无穷的,诵和读可以合一。诵就是让学生速背,需要背诵的课文,每讲完一个段落应该让学生背诵,背诵是培养文言文语感的最佳方式。背诵最好的方式就是把内容分为几个组块,比如《过秦论》最后一段,共有六句话,可以分为三个组块,两句为一个组块,只要理解了意思,背下来是很容易的。诵是培养语感最重要的阶段,忽视这个阶段语文教学只能事倍功半。从新课改以来,有一种课型是诵读课,背诵贯穿整个教学流程,简直就是一场背诵比赛。一节课下来,多数学生都能背下来。我看过台湾一个国文教授的讲座,我觉得深受启发,他认为孩子从小要背《论语》,每天一章,这会奠定一生的语言文学功底。所以让孩子从小背诵是长远大计。
“析”,就是对课文的大意、思想、人物进行挖掘。在分析过程中,师生可能对一些问题产生争论,比如《信陵君窃符救赵》中侯嬴为什么要自杀。让学生各抒己见,并联系当时士人的追求和立身之本,这个问题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鸿门宴》主要有八个人物活动,让学生选出自己喜欢的人物进行分析议论。在文言文教学中加强人文教育,古为今用是必要的,同时也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提高思维质量。同时要鼓励学生对人物有深入、创新评价,下面看一个学生写的小文(我原来学校的学生写的)评秦穆公读〈烛之武退秦师〉秦穆公联合晋国围郑,他却听取烛之武一面之词,违背了盟约,使秦晋灭郑的计划落空。秦穆公有三过:一过:秦穆公不应该不经权衡就联晋围郑。他如果开始就仔细考虑,也就不必劳师动众,并且无功而返了。二过:秦穆公生性多疑,他既联盟于晋,就应相信晋国,不应怀疑晋国的诚意。三过:秦穆公不应违背盟约,单方面撤兵,他是一个不讲信用的人,国君要以德服人,言必行,行必果,像他这种背信弃义之人,试问谁还敢与他为盟,谁还敢来投奔他?所以秦必衰!
这篇小文言简意赅,颇有新意。每篇文言文都有闪光的思想,让学生自己挖掘出来,从中感悟道理,取其精华,是非常有意义的。
“结”,为积累文言文基础知识,我安排了这个环节,把这些零散的知识分为八项,通假字,活用词,特殊句式,一词多义,虚词用法,双音词古今异义,成语名句,生字生词。我打出了一个表格,让学生对每课进行总结。
“演”字指的是组织表演活动。文言文教学相对现代文要枯燥一些,但是也能举办很有趣的活动。我在一部分有情节的课文中加上了表演这环节,〈勾践灭吴〉〈鸿门宴〉等都是适合表演的,学生踊跃报名,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表演既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锻炼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有些学生对一些情节进行了加工,融进了现代生活的色彩。练,是指学完本课后为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往往出一些题进行测试,练的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
第三节诗歌鉴赏我认为高中生对诗歌的学习可以分为三个内容:
1、诗歌积累,诗歌积累我们原来是零打碎敲式学习方式,我认为应该系统学习,在新教材课程标准中也明确规定诗歌鉴赏应该设成选修课中,所以我想我们在高一高二两个学期应该让学生对唐诗、宋词、宋诗有一个专题学习,学习诗歌中的精华,背诵,默写,理解。可以让学生讲一轮,每个学生课前五分钟,讲一首诗歌。加上课外学生自学,用两年的课余时间把古典诗歌做一个较系统的学习。当然以学习自学为主,可定期检查一次,每次上课背一首。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上网找诗歌课件,自己做一些,声情并茂,视听结合,学生可以感受到诗歌的美,缩短背诵时间。
2、百字鉴赏在背诵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初步鉴赏诗歌。学生对自学的诗歌可以从抒发感情、写作手法、炼字炼句、创作风格等角度进行鉴赏。
3、诗歌专题学习为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可以每学期开一次或几次专题鉴赏课,比如李白诗歌鉴赏,苏轼专题,李清照专题,愁情专题,(研究古诗词写愁的名句,发现他们抒发愁情的依托)我承担过一个鉴赏课题,讲过一次展示课,两个班合在一起上,每班出一个主持人,老师有一个漂亮的导语,和鼓舞性的结尾,中间所有活动都由学生完成。我就是想让学生有一个意识,养成一个习惯:你要自己去学。
4、学习诗歌鉴赏方法、理论高中学生刚开始鉴赏时有点摸不着头脑,手足无措,所以需要教一些鉴赏方法和鉴赏理论。高一是先渗透一些,高二再系统学习比较合理。常用的鉴赏方法:咬文嚼字法,就是分析诗歌的字词的表达效果。寻找诗眼法,《月下独酌》,独自就是诗眼,知出知入法,读李清照的词容易陷入忧郁的境地,学生应该先入,和抒情主人公化为一体,然后还要能走出来,站在审视的角度去分析。情感体验法,意境分析法,想象补足法比较异同法质疑求解法评价得失法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有一些名段,可以从中选取一些,适当学习品味,可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还要讲一些分析方法,在首师大附中高级教师李玉华的《高考古代诗歌诗歌鉴赏》有详细的解说。我觉得比较全面。再提供一些鉴赏范文,加上鉴赏词典的解说,让学生写诗评。总之,高一重在背诵积累,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应该在高二进行比较合理。高三厚积薄发,就可以顺理成章了。第三部分
写作能力的培养高中写作内容安排大致是:1、每周周记写一篇抄一篇2、每周一次课堂写作,两节课时间。3、
学小说散文或戏剧后,写小评论。能够提高提高阅读能力,使阅读有深度。4、看电影写作,提高学生兴趣,又提高欣赏能力。
5、写研究性小论文,学过〈祝福〉后,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些题目,有几个学生分析得非常好,〈柳妈是个善女人吗〉〈鲁四老爷的形象〉写得都很有深度,分析也非常准确。
6、写诗歌赏析。高中生要具备诗歌欣赏能力,所以引导学生写短小的诗歌评论。7、
自由创作。有些喜欢写作的学生有了灵感后可以自由发挥。我们学校的杂志《绿野》刊登了一些学生的文章,学生在写作上很受鼓舞。普通高中学生写作好的可以说凤毛麟角,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语言贫乏,缺少文采;其次是构思平淡,毫无新意;再次是内容单调。归结起来就是头脑中没有多少材料,所以绞尽脑汁也无济于事。我们的对策就是:
1、多读好书,积累好的语言、构思或立意等。孔庆东《遥远的高三八》是描写高中生活最优秀的作品,语言幽默,人物生动,富有个性,字里行间充满了一种向上的气息。这是记叙文中的精品。给学生读完后让学生写学校生活,学生也受了孔庆东的影响,也濡染了那种豪气。
2、抄写好文章。我记得听一个专家曾经讲过一个实例,说的就是北京的一个教授指导一个高中生写作文,开始就让学生抄好文章,抄了一段,学生的作文成绩就提高上去了。这件事是否真实,无从考证,但是我想抄作文有助于提高写作能力是不争的事实。不过有一点现在的学生比较懒,因为课外资料多,如果上交作文,总有学生抄一篇来交差。现在可能抄袭的太多,所以写作要求上强调了这一点。平时学习写作可以抄,可是决不能抄袭。我教高三时,正是我写教育硕士论文的时候,我就拿学生的一篇小周记当作例子,当时我在课堂上读她的小文,课后她没说是抄袭的。但是文笔总不像是她的,我就以为她是模仿的。我引用它表明我的观点:学习写作的初期可以模仿。结果几年后我在一篇杂志上看到了那篇小文章,我的那个学生不模仿,是一字不差地抄了下来。我觉得奇怪的是有些学生是抄袭的,但是不承认。现在的学生真是胆大包天。
3、多写。很多人笔耕不辍,思维与语言相长,精品屡屡诞生。没有别的捷径,只有多写。学生总相信自己临场发挥,以为平时不用练,就能妙笔生花,这只能是空中楼阁。在写作指导上,我想应该分项练习。高一练习内容丰富,主要练习复杂的记叙文和散文,捎带练习说明文写作。文章内容的丰富有一个最好的途径就是联想。为了达到丰富这个目标,我让学生写《菊的联想》《荷的联想》《梅的联想》,学生想不到太多的素材,因为学生头脑中的积累不多。我就提供了资料。如菊的联想,花中的隐士,象征高洁的情操,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并把电视散文中的一小段文字以及黄巢的两首菊花诗都附上。有了这些丰富的资料,学生在写作中就可以挑选运用了。在评项羽时,我把史记中的几段重要资料都提供给学生,学生文章中的含量就大了许多。其实最理想的教学境界是学生能够自己去网络或书店寻找资料,可是学生中很多无法做到的,所以也只能退而求其次了。高二重点练习思维能力,文章中体现深刻的思想和严密的逻辑。高三重点练习构思和文采。第四部分听说训练上学期我曾经做过一个小试验,我让四个学生到黑板前听一首宋诗:昨夜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这句诗他们应该学过。可是没有一个学生全对。我让学生自己写稿演讲,可是学生都从书上找一篇文章变成读了。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的学生听说能力确实很差。学生在听说方面处于自然状态,我们需要进行一些有意的训练来挖掘这方面的潜力。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四个学期中都有口语交际,因此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我进行了改编。把它分为四章,第一章说的训练,第二章是听的训练,第三章是听说基础训练,第四章是听说高级训练。
总结:习惯的养成贵在坚持,我觉得学科中最累的怕是语文老师了,备课量大,还要不断地学习改变自己。同时,语文学习见效缓慢,它植根于丰厚的基础,所以每一节课都是教师智慧与能力的结晶,课堂教学是主要的学习时间,课堂教学的精心设计是语文教学成功的关键,重视每一节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与学生沟通,迅速培养学生的语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这是我们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不要忽视课前五分钟的积累。我计算过,每学期四个月教学周,如果我们利用课前五分钟搞语文活动,基本上可以完整两轮。所以我把六个学期大致安排如下:高一上学期讲诗歌后讲成语故事,要求背着说,读美文。高一第二学期讲成语,诗歌学习。高二上学期讲诗歌,口头演讲,下学期美文背诵,高三上学期话题谈论诗歌名句背诵比赛。除此之外,还要重视作业和辅导。曾经看过一个老师的网名:何以解忧,唯有语文。当时我心中顿生敬意,这位语文老师能够如此乐业,实在让人敬佩,这就像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附录:
朱坤(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学生,河南省高考文科状元):
语文,是学好文科最基础的科目,它的重要性正如数学在理科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一样,但学好语文又是最难的。因为汉语既然为我们的母语,其命题可深可浅,一旦这个度把握得不准确,就会造成试题偏易或偏难。高考语文试题,一般分为三大块,即基础知识、阅读和写作。基本上涵盖了要求学生掌握的各个知识点,如基础知识题,一道题目可以涵盖多个知识点,一个点掌握得不好,整个题就不好做;又因为它基本上全是客观性选择题,不存在给一部分的问题,因此,要拿就必须全拿。这部分知识的复习说难也不难,我一直认为学好语文最重要的不是读或背,而是长期形成的一种对语言文学的敏感度,例如病句一项,有些人可能读一遍就能辨析得出来,有的人钻研了好多遍还是不得要领,这就是一个素养的问题;加强语文素养,才能使语文成绩有所进步,而且它对阅读、对写作也大有好处。
阅读又分古文阅读、说明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三项,由于阅读的文章都不是我们曾经见过的,因此做起来的确很有些难度。因此在平时做题的时候应该多加强训练,有的人把阅读分解为若干小项,如古文分为实词、虚词、大意、翻译、主旨等等分点复习,我觉得这实在很不必要,其中要把一篇文章彻底读懂了读透了,什么样的题也是难不倒的,这也可适用于说明文阅读。最令人头疼的莫过于现代文阅读了,现在题干设计朝主观化靠拢,这是好事,防止了客观题不会做胡猜的现象。为了使阅卷标准化,现在的题型大抵是从原文中找取若干关键词语,联缀成句。这样寻章摘句的做法是否能测试出考生的真实水平,我看很不一定;很多的时候,我能读懂文章,但题很可能做错;有的时候我读不懂文章,题目还有可能做对。不过再好的考试制度也难免有缺陷,相信,不久会有一种更科学的题型出现。做这类题的关键是找出与题旨与题干联系密切的句子,提取压缩,精减字句,尽可能符合字数要求而又通顺。其实,高考语文最重要的是写作,一般人高考语文分数不过100分左右,而作文可能占据一半的分数,实在不能轻视。再者近来作文大多有两种文体写作要求,这样更有利于缩小分数差距,这样对后进生很有利,在自己较擅长的文体上要多拿分、不擅长的也要尽量缩小差距。一般来说,高考作文不同于竞赛作文,它要求一个“稳”字,最好不要有过于奇异的写法出现,以防阅卷者目不能识,误为跑题,但这并不意味着一概保守,在文章要求的限度内要尽可能的新颖,即使是陈旧的题材,也要努力翻出新意来。一篇题旨新颖而又有度的文章是很受阅卷者赏识从而判高分的。如今年高考作文题,考生们大多受陈规局限,于社会政治意义上大费笔墨;而在两幅漫画本身之异同上则惜墨如金,结果舍其本而逐其末,误入命题者之彀中。因此,作文要想拿高分,光有“稳”字是不够的,还须有一个“新”字。
胡湛智(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学生,贵州省高考理科状元):
我始终认为,一个人要有完善的知识结构,语文是基础,因为“语文既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又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语文的综合性强,不象数理化那么有明显的循序渐进;它虽然也有阶段性,但不可能截然分割。要对自己进行有效的语文训练,首要的是必须全神贯注地听课,上课时要充分发挥主动性,做到眼看、耳听、口说、心想、手写,尽可能地吸收有用信息。光这样还不够,还要高度重视课外点滴的积累,勤作读书笔记并持之以恒。我最喜欢《语文报》和《作文通讯》。每次阅读上面的文章都非常用心,看完后想一想,记一记,使头脑里留下较深的印象,对自己认为最有价值或有指导意义的内容,就摘录要点作为资料保存;对上面的题认真做并进行筛选,对未掌握好的知识进行再思索,弥补薄弱环节,高考时感觉很有收获。
此外,还需要找一本高考考纲的“考点解析与训练”,对照每个考点认真复习,做到有的放矢,然后要做相当数量的练习,做题时务必要做到透彻理解,不要忽视任何一个考点。对已暴露出的薄弱环节,突破时也要讲究方法。我先对拼音和作文这两部分感觉复习效果不佳。针对拼音的难点,我找来了《咬文嚼字》、《难字浅析》等书刊,认真看,仔细领会并多记。至于作文,考虑到高考复习紧张,不可能用日记的方法,我就记素材,经常记一些警句啊、例子啊等等,作为写作文的“材料仓库”,这样在写作文时构思快,容易左右逢源,不至于笔头干涩。总之,由于语文科知识综合性强,涉及范围广,我们应将听、说、读、写并重,以提高自己语言文字的能力。
刘阳(北京大学法律系学生,黑龙江省高考文科状元):
语文,这是万科之源,一定要常抓不懈,并且在学好书本知识的前提下,不拘泥于书本。阅读方面,要做到现代文、古文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可失之偏颇,尤其是对古文。有很多人不喜欢看古文,认为枯燥,缺少激情。实则不然,读古文是一举几得的工作:可以提高你的分析理解能力,扩大你的知识层面,印证加深你在历史课上学到的知识;另外,对你做历史卷中的材料解析题也会有不少帮助。如此多的妙用,则不可不读。在此,我向大家推荐一本对我颇有帮助的杂志——《中学生阅读》。那里边不但有许多名家名作,而且有针对性的录出很多阅读题目,典型而且系统,不妨读读看。提到语文,就不能不提到它的重头戏——作文。对待作文,首先要破除这样的错误认识:文章好那是天生的,我天生就写不出溢美之文,没辙。实际上,没有天上掉下来的生花妙笔,要想提高写作水平,一要多读书,二要多练笔。通过阅读书籍,可以培养语言的感知力,扩大视野,丰富头脑,这样动起笔来不至于无话可说,写的文章不至于空洞无物。在阅读时一定要做个有心人,及时做读书笔记,不让任何有效信息漏掉。比如1994年高考中的语文题,填写成语中有一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是课本上找不到的,只能靠平时课外阅读的积累。
进入高三,时间变得很宝贵,于是有人认为写作文、练笔很费时间,就把所作之文减之又减。熟能生巧,作文也是如此,总不练笔,再高的水平也难一下笔就佳句连篇。反之,你写作不太好,坚持练习,会有突飞猛进的成效。因此,即使在最忙的总复习阶段,也要抽时间写写日记,作一些典型的文章,这是有利无害的。请大家注意,我上面的一句话绝无轻视书本之意。因为书本是最初知识的来源,是万变之宗,特别是书中每个单元后的复习题,更要给予重视、记牢、吃透。另外,饭后睡前的闲暇时,可以翻翻字典,纠正一下读音,认定一下字形,熟悉一些生僻的词语,做到有备无患。
听课法即怎样听好教师讲课的方法。听课对学生来说,其基本任务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无数事实表明,在中学阶段,学生的大部分知识和能力都是在课堂学习中学到和培养起来的。因此,我们要想提高学习效率,就必须认真对待上课并学会如何听课。 课堂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1、集中注意,专心听讲。有人说,注意力是知识的窗口,不集中注意,知识的阳光就无法照射进来。这形象地说明了专心听讲在课堂学习中所起的作用是多么重要。那么,如何才能作到集中注意,专心听讲呢?实践证明,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必须将获取知识的主要希望寄予课堂。前面已经说过,由于课堂学习在中学阶段具有时间长、效率高等突出优点,因此,我们要努力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质量,力求通过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来减轻课下的负担。基于这样的认识,上课才能做到全神贯注而不至走神。相反,如果本末倒置,不是寄希望于课上解决问题,而是专靠课下加班加点,自然就很难做到集中注意,专心听讲了。
2、积极思考,努力把握获取知识的主动权。课堂是一具积极思考的王国。能不能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是课堂学习的关键。因此,我们在课堂上不能只是张着嘴巴等老师“喂”知识,而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能力。具体来说,就是对教师所讲的知识要多瓿几个为什么,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去分析和理解,将问题进行加深和拓宽。只有这样,才能将知识真正把握,从而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对老师的提问要勇于回答,积极参加课堂讲座和争论,以阐明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以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苏联当代著名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不得:“你首先要把自己培养成长思考者,你才能体会和认识到学习是一种幸福,是一种智力活动。”
3、要理清教师的讲课思路,抓住学科特点和教师的讲课特点来学。思路就是思考线索步骤。是否把握教师的思路,是检验一个学生听课水平高低的标尺。一般来说,教师常用的方法有分析综合法、归纳演绎法、比较分类法等,常用的思维规律有形式逻辑学中的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以及辩证逻辑学中的对立统一的思维规律、量变到质变的思维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等。从一定意义上讲掌握了科学的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也就掌握了最根本的学习方法。为此,要认真学点哲学、心理学、逻辑学等有关思维的科学知识,以提高思维能力和听课水平。同时,由于每个教师的讲课特点不同,我们的听课方式也应灵活机动。,如有的教师语言简练、重点突出、,很少重复,这就要求我们听课时要特别集中;有的教师板书整齐条理,这就应将教师的板书及时记下来;有的教师课堂上的导语和下课前的小结往往都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这就应对他的导语和小结予以高度的重视。总之,吸有把握住各个学科的不同特点和每个教师的教学风格,才能有的放矢,才能于重点处下功夫,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
4、不钻牛角尖,做好课堂笔记,争取当堂掌握所学内容。课堂上,教师总是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地往上讲。有时,我们会遇到些听不懂的问题,这时,也不要中断听讲而去死钻“牛角尖”,而应先将暂时不懂的问题记下来,留到课后去解决,以保持听课的连续性。否则,如果中断听讲而去死抠某个问题,就会使课堂的整体性遭到破坏。待到你从“牛角尖”中醒悟过来时,老师已经又讲到其它问题上去了。这样就会因一步掉队而步步被动,甚至造成整堂课都听不懂的严重后果。所以,上课时一定要紧跟老师的思路,不走神,不掉队,不钻“牛角尖”,始终保持思维的灵活性和听课的连续性。课堂笔记就是对老师的讲课内容所作的书面记录。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说明,做好课堂笔记,是记忆和理解知识,提高学习成绩的一条重要措施。具体来说,坚持做课堂笔记,可以促使我们思想集中,及时记下老师讲课的要点,重点和难点,便于课后查阅、复习和巩固;同时,由于听课做笔记需要眼、耳、手、脑并用,因此可使大脑接受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从而加深对老师讲授内容的理解,掌握和记忆。那么,怎样才能做好课堂笔记呢?
第一,做笔记时要记下老师的思维方法、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以便课后复习和指导作业。具体来说,就是要记下老师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在黑板上画的图形、表格、文字说明、关键词语、有说服力的数据、典型事例和老师在解题过程中提出的要求或规范化示例等;同时还要记下自己在听讲过程中迸射出来的对解决某个问题有启发意义的思想火花或殊途同归的解题思路,尤其是最佳方案。
第二,笔记要尽量完整而简洁。重点、难点、疑点要记全,但不必照抄老师的原话,否则会因忙于笔记而顾不上听下面的内容。记录最好能用自己的话或“关键词”概括老师讲授内容。这样可迫使自己集中精力,边听边积极思考,抓住重点,重新归纳,既省时,又省力,还能提高听课效果。当然,对老师所讲的有关基本概念、定理、公式、论点、论据等方面的关键问题,记录则要准确无误,不能马虎。另外,对尚未完全理解的内容,最好也可简要地记下来并加上记号或批注,以便课后复习时予以解决。
第三,笔记不要写得太密,要留有空白,以便课后补充和修正。需要强调的是,不要只把记课堂笔记看成是一种单纯的技巧,实际上它是多种感官的综合作用过程。记和听相互对立,又相辅相成,只有听好,才能记好;反过来,只有记好,才能检查和提高听课效果。因此,一定要正确处理听与记的辩证关系,使课堂笔记起到它应有的作用。要想当堂掌握所学的知识,最重要的就是课上认真观察,专心听讲,积极思考;要将重点放在认识事物的思考过程上,千万不要跳过认识事物的艰苦思考过程而直接去背结论。因为概念、定理、规则的表述只是末,而其形成过程才是本。抓住根本,才能学到根本的学问;否则,舍本求末,学到的只是些“死”的知识,这种知识不能转变为能力和智力,在实践中毫无用处。
专心上课必须做到四个认真
(一)认真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
1、做好知识上的准备
主要是通过预习来进行,在预习过程中,要了解新课的重点、难点以及内在联系,排除有关知识障碍,使已经学过的知识和将要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这样,听新课时容易理解、容易接受,也能较快地使知识迁移为能力。
2、做好物质上的准备
就是把课本、笔记本、练习本等和学习用具在上课前准备好。每个学生应该在晚上学习结束时把文具盒和书包准备好,有比较固定的位置和次序,这样随用随拿,得心应手。
3、做好生理上的准备
要有理想的听课效果,必须身体健康、精神饱满,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这是因为上课就是靠大脑来思考问题的,它的状态如何直接影响上课效果。因此要注意①早睡早起,不开“夜车”;②中午不做剧烈运动,要适当午睡;③双休日、节假日活动不要太疲劳;④饥饱要均匀,饮食要合理得当,早餐不能太随便,更不能不吃。
4、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即上课前调整好对所学课程和执教老师的心理状态,使自己的心理准备达到理想的境界,这是提高听课质量的有力保证。①端正学习动机,明确学习每一门学科的重要意义,以“需要”的姿态投入学习;②理解、尊重老师,老师为了培养人才呕心沥血,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应当感谢和配合。要正确对待老师对自己的批评和教育;③振作精神,克服消极情绪和无所谓的态度,以青少年应有朝气积极地迎接每一堂课。
(二)认真克服注意力的分散和漂移
1、保持注意力的重要性
我们平时讲的智力,就是指一个人认识活动的能力,它主要是由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等几个基本因素所构成的有机综合体。可以说,注意力是智力活动的前提和保证。
2、注意力的概念和分类
注意力就是把自己的感知和思维等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一事物的能力。(感知——感觉和知觉的统称;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它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主动地为一定任务服务的注意。它是自觉的,并需要作出一定的努力。
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被动地、自然而然地发生的注意。它不需要作出任何努力。
3、注意力的品质特性
⑴稳定性(持久性):指注意力集中的程度和持续的时间,即是把注意长时间地保持在一定认识对象或所从事的某种活动上的能力。
⑵转移性:指根据当前新任务的要求,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迅速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的能力。
⑶分配性: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有效地分配到两个或几个对象或动作上的能力。
4、努力克服注意力的分散和漂移
⑴注意力的分散和漂移即“分心”和“开小差”,是指一个人的某些有关心理活动未能充分地指向和集中于当时所应该指向和集中的事物,或完全离开了当时所应该指向和集中的事物的心理状态。
⑵上课开小差的主观原因:①注意力的稳定性不够;②有意注意不能及时顺利地转移,仍滞留在原地不动;③失眠、过渡疲劳(或无精打采)、饥饿;④杂七杂八的事情牵肠挂肚,心事重重,心情抑郁。
⑶克服注意力的分散和漂移的方法:
①培养、强化有意注意在自己头脑中的地位,明确学习目的和任务,端正态度;②进行必要的身体锻炼,因为人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心情愉快时,注意就能持久稳定,同时在锻炼过程中,可以磨炼意志,培养耐性;③加强意志的自我磨炼,一个意志坚强,善于自制又能和困难及干扰作斗争的人,注意就比较稳定。 (三)认真理解当堂所学知识
1、两种学习类型
“理解型”:上课积极思考并注意理解、吸收的学习类型。上课时对当堂所学的知识要有较好的理解,这是提高学习质量,减轻学习负担的好办法。
“死记型”:跳过自己认识事物应当经历的艰苦的思考过程,而直接去背人家得出的现成结论的学习类型。这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单纯直接记忆现成结论的听课方法,是无法获得真知的。要反对任何形式的企图抄近路的简单化做法。
2、什么是理解?理解是学生逐步认识事物的种种联系、关系,直到认识其本质和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如明确一个词的意义,弄清一个科学概念等。通常理解是指弄懂、弄透,要求知道是什么,也知道为什么,即是说,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所谓事物的本质,就是指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的不可缺少的特征。
所谓规律,通常是指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因果的、必然的联系,也叫内部联系或本质联系。
3、为什么要理解所学知识?
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两个阶段,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是学生获取知识这个阶段的核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人类的知识财富转化为个体的精神财富的内化过程,主要是通过理解来实现的。离开理解的学习,不可能真正掌握知识,而往往只是学得一些空洞而无意义的词句,对知识的巩固和应用也将受到很大的局限,所以理解是巩固、应用知识的前提。
4、学生理解教材主要在于:理解教材中的概念、原理及其体系。
知识是由概念与原理组成的体系,没有一个概念或原理不与其他概念、原理发生联系,也没有一个概念或原理不包括在一定知识体系中。
在知识体系中,概念便是“知识单元”,而原理(公式、公理、定理、法则、规则、规律、定律等)则是由一个个“知识单元”所构成的必然的(或叫本质、因果的)联系。概念和原理的关系,正象一台机器中零件与部件的关系,即概念是原理的零件,原理则由概念这些零件所组成的部件。同时,这些概念和原理又不是孤立的,而是按一定的关系相互联系着的,这种相互联系,乃是客观事物之间的一定关系的反映。
5、上课最基本的任务之一,就是理解概念。
概念是人脑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事物的本质或本质特征是决定某一事物,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事物的本质是用概念表示的,概念又是用词来标志的,比如:鸟、人、垂直、体积、温度、钟表、果实都是概念,都是词,它们是表示概念的词,是用词表示的概念。
6、如何理解新的概念?
理解概念的主要方式是概念同化,即个体利用已有知识结构中原有的概念,以定义的方式直接揭示新概念的关键特征,赋于习惯的语言符号从而掌握概念。其过程包括将新概念与原有概念加以联系→将新概念与原有概念加以区别→将新概念与原有概念组成系统。具体理解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⑴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这个概念讨论的对象是什么?为什么要引入这一概念,有何背景?它是怎样提出来的?
每个概念都有它的内涵和外延,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外延是指概念中所包括的对象的总和。
⑵明确概念的表述方式。概念的名称、术语有什么特征?与日常用语比较,与其他概念、术语比较,有没有容易混淆的地方?应当注意哪些区别?
⑶搞清这一概念的应用范围和条件限制,概念中有哪些规定和条件?这些规定和条件确切理解了没有?这一概念与学过的知识有什么联系?
⑷弄清怎样使用它进行计算或解决实际问题。
(四)认真弄清老师讲课的思路
思路就是思考问题的线索和具体过程。把思路理清就是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搞清上课时的思维程序,采用恰当的思维方式,从而把握思维的规律和方法。
课堂上,老师讲课有一条思路,教材本身有一条思路,这两条思路都反映了某种思维形式、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理清这两条思路并把自己的学习思路融入这两条思路,有助于从根本上掌握学习内容,并培养自己良好的思维品质。把握思维的规律和方法,就能够有效地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也就是掌握最根本的学习方法,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
思维方法与思维过程和形式相联系,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分类与系统化、具体化、判断、推理等既是思维的过程、形式,也是思维的方法。
五心”听课法  
 Post By:2011-11-4 10:58:00
摘要:听课是年轻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捷径,能面对面地和优秀教师交流、互动,学习他们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艺术,同时听课也是一种发现、思考和提炼的教学研究活动,有助于青年教师提升专业素养,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但笔者从了解到的情况看来,许多青年教师对听课存在着些许误区,直接弱化了听课的效果。青年教师如何有效地进行听课呢?笔者以小学语文课为例谈谈十几年来总结的“五心”听课法:专心听;留心看;用心记;潜心思;细心谈。如果年轻老师听课时能做好专心听、留心看、用心记、潜心思、细心谈,那么肯定会有所收获。这不但会促进教师自我反思能力的提高,也会提升青年教师的授课水平,更加有利于青年教师的专业提升。
关键词:青年教师  五心   听课
近期,学校组织了一次教学观摩活动,旨在给青年教师提供一个学习、提升的平台。许多青年教师当然不会错过这次机会,积极地参加到听课、评课活动中来,有的青年教师几乎是节节不落。听课是年轻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捷径,能面对面地和优秀教师交流、互动,学习他们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艺术,同时听课也是一种发现、思考和提炼的教学研究活动,有助于青年教师提升专业素养,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但笔者从了解到的情况看来,许多青年教师对听课存在着些许误区,直接弱化了听课的效果。如:有的青年教师对听课的内涵理解肤浅,不知道课上要听什么、该怎样听,只是机械地充当一名“记录员”,达不到听课的效果;还有的教师因课前准备不充分,即没有掌握好教材和课标要求,听课时茫然被动,对上课老师的教材处理、设计意图不能深入地体认领悟,一堂课下来如雾里看花,收获甚微。尤其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听课的程度深浅对教师的自我反思和专业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
那么,青年教师如何有效地进行听课呢?笔者以小学语文课为例谈谈十几年来总结的“五心”听课法与广大青年教师共勉。
一、       专心听
首先,听者课前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如了解听课内容、熟悉课标要求,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确定听课的重点。其次,还要了解上课教师的教学风格和听课班级的学生基本情况。这样听起课来才能掌握主动权,快速“进戏”。
课堂上,要听教师授课时的起、合、转、承、导是否流畅、自然、贴切;学生的思维在教师的导学下是否灵活;学生外显的语言表达是否清新、明晰和富有创意等。如听上课教师是怎样进行铺垫引入的?为什么要这样切入?授课教师是怎样设计问题启发学生思维的?是怎样进行学法指导的?是怎样进行巩固拓展的?是怎样激励学生质疑问难的?只有这样多问几个为什么,听后才能准确把握本节课的成功和不足,从而进行客观的评价和改进。如优秀教师杨培老师执教《蒲公英》一文时,这样启发学生:
师:小种子们(蒲公英种子)都是按照太阳公公的嘱咐去做了吗?
生:不是。大部分种子按照太阳公公的嘱咐做了,落到了黑黝黝的泥土里;有两粒小种子,一粒落到了金光闪闪的沙漠里,另一粒落到了银花朵朵的湖泊里。
师:他们的命运怎么样呢?
生读课文:第二年春天,落在沙漠里的蒲公英种子早已干死;落在湖泊里的种子早已淹死;只有落在泥土里的种子茁壮成长起来,他们在金灿灿的阳光下竞相开放,把大地装扮得更加美丽。
师:此时此刻,你想对小种子们说些什么?
生甲:老前辈都是有人生经验的过来人,要听从前辈的正确教导,脚踏实地,才能找到自己真正的归宿。
生乙: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切实际地去追求金钱、快乐和虚荣…
生丙:尤其是我们这些涉世之初的小孩子,缺乏处事经验,要虚心听从家长、老师等前辈的正确教导,才会少栽跟头…
这样启发的效果跃然眼前,这样的导学真切、自然,真正把语文课上到了孩子的心里。
二、       留心看
看教学流程的设计、推进是否合理,层次是否明晰;教师的角色是否自觉转变;“教”是否自觉主动地向“学”转移;教师是否“心中有学生”;教师是否关注“弱势群体”;学生的学习状态是否高涨;学生的参与面、思维度是否“看得见,摸得着”;教师是否善于捕捉课堂生成点,把生成点演绎成课堂“亮点”;教师是否在走“教案剧”等。具体的就是看上课老师的板书、教态,看上课教师使用的教具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看学生的表情、发言、练习,看上课老师教学时间的分配,看课堂上是否全过程都让学生参与,还要看课堂上老师与学生是如何互动交流的等等。仍以杨老师执教的《蒲公英》一文为例,随着课文情节的推进和师生互动的高潮,杨老师相机完成板书:
太阳公公
(嘱咐)
金光闪闪的沙漠          干死
蒲公英种子            银花朵朵的湖面          淹死         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黑坳坳的泥土            茁壮成长
如此精心设计和适时出示的板书不仅有利于知识的呈现和记忆,而且能陶冶美的情操、开发智力潜能、促进思维发展,真不愧为“微型教案”。对于类似的精彩细节,我们青年教师在听课时一定要留心观察,积累内化。
三、用心记
记录听课时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主要内容。记教学的主要过程,包括主要的板书要点;记学生在课上的活动情况;记本节课的教学思想和教材处理情况,了解课堂上是否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并兼顾“两头”(优秀生和学困生),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记对这堂课的简要分析。记录要有重点,详略得当。教学过程可作简明扼要的记录,讲课中符合教学规律的好的做法或存在的问题可作较详细记载,并加批注。
四、潜心思
就是想一想这堂课有什么特色?执教教师是否以课程标准为指导展开教学?教学目的是否明确?教学结构是否科学?教学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教法是否灵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否得到充分的调动?寓德育、美育于教学之中是否恰到好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否得到培养?在师生的交往、互动中,是否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听者听后可设身处地思考这样一些问题:“这节课我该怎样上” 、“假如学生向我这样质疑怎么办” 、“为什么她的学生听课兴趣这么浓”等等。听课教师应学会去粗取精,摘要而录,发现有价值的教学问题,要深入思考、积极探索,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青年老师庞春梅同志就非常善于从听课中汲取营养、积累经验、丰厚储备,自觉培养自己的教学机智。她在一次同课异构活动中执教《鹬蚌相争》一文时,就因势利导,完美地利用了课堂上的动态生成。
庞老师先让学生自学课文,然后叫孩子们把有疑问或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再进行探讨。一开始,孩子们提出的问题都在老师的预设之中,突然,一学生站了起来,说:“河蚌牢牢地夹住了鹬的嘴,为什么鹬还能讲话呢?而河蚌如果讲话的话,鹬就不可以逃脱了吗?”
当时庞老师一下子有点不知所措,稍微定了定心,又把问题抛给了学生:“其他同学是怎样想的呢?”
另一个学生发表意见了:“你不知道这是个童话故事吗?童话故事都是假的。”
提问的同学立即反驳:“那《狐狸和乌鸦》也是童话,乌鸦为什么一张嘴说话,肉就掉了?”显然,他是想证明就算是童话也应该符合逻辑。
这时,其他同学也纷纷参加了讨论,你一言,我一语,孩子们为这一问题争得面红耳赤。
此时,庞老师趁势引导说:“老师也觉得有问题,但如果这则故事缺少了河蚌和鹬的语言,那文章学起来就干巴巴的,没有任何生动可言了呀。”
听到老师这么一说,大部分同学都面面相觑。老师继续鼓励:“你们这么聪明,一定能想到办法的。”
“等他们被渔翁捉住了,把他们分开后他们就会争吵,不就有生动的语言了吗?还可以加入后悔的话呢。”
“孩子们真是天才!” 庞老师又鼓励到,“这样确实是一个好办法,但需要较大的改动,能不能既改的少又符合逻辑呢?”
沉默了片刻,一学生站起来,说:“我们把说改成想,他们心里在说话,文章也一样生动。”
这方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同学们继续兴致勃勃地学习起课文来。
当学生的想法完全越出了教师的预设时,庞老师并没有简单地加以否定,也没有不加理会,而是借此契机,及时调整了预定的教学内容,并以此为切入点展开教学,堪称经典。
五、细心谈
就是和授课老师、学生交谈。可先请上课老师谈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与感受,请学生谈对这节课的收获与不足,了解学生对这节课的满意情况和目标达成情况,然后再由听课老师谈自己对这节课的看法,谈这节课的特色,谈听这节课受到的启迪与所学到的经验,谈这节课的不足之处,谈自己的思想与建议。交换意见时要抓住重点,做到明确的问题不含糊,吃不准的问题不回避,但要注意可接受性,切忌信口开河、夸夸其谈。要突出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特别是教学效果方面,因为一堂课的优劣,最终还是体现在教学效果上。
总之,听课是青年教师的一项必备的素养;听课既是教研的需要,也是教师专业提升的需要;听课是一项需要精力和心智的活动,宜及时交流,分享智慧。带着问题听课,能够把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财富,它就是一种思想和行动的对话。把自己当成研究者,欣赏他人,提升自己。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如果年轻老师听课时能做好专心听、留心看、用心记、潜心思、细心谈,那么肯定会有所收获。这不但会促进教师自我反思能力的提高,也会提升青年教师的授课水平,更加有利于青年教师的专业提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样才能学好语文
高中语文学习方法(转载)--guilinjames
浅谈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高中语文学习方法集萃
高中语文怎样利用参考书
于漪:为师——“站上讲台就是生命在歌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