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川乐山生猪稳发展 养殖心态较乐观
乐山生猪稳发展 养殖心态较乐观
发布日期:2014年08月26日 10:54 来源:国家统计局乐山调查队 点击次数:121 

为了进一步了解全市生猪产销和市场猪肉价格变动情况,乐山调查队于近日走访了境内部分生产单位、规模户和散养户,调查了上半年乐山生猪存出栏、肥猪仔猪价格变化、养殖结构以及养殖户的生产意愿等情况,现分析如下:

一、基本情况

从走访的2家规模户和5家散养户了解的数据反映,虽然目前乐山生猪养殖形势不容乐观,价格还未达到调查户的预期目标,亏损还在持续,但是乐山生猪养殖发展整体还算稳定,养殖户的心态较为乐观,对下半年生猪价格上涨仍然不乏信心。

1.生猪存出栏情况

从规模户反映的情况来看,今年上半年生猪存栏在经历3、4月短暂下降后,截止6月末,生猪存栏同比普遍增长30%以上,生猪出栏同比也是增长,平均增长50%左右;从散养户反映的情况来看,截止6月末,生猪存栏同比增长较多,环比有所下降。

2.养殖结构情况

从规模户的养殖结构来看,基本上都养殖有一定比例的能繁母猪,且仔猪都靠自繁,根据调查的数据测算,规模户养殖的待育肥猪、能繁母猪和仔猪的比例为8:1:2;而散养户目前大多是养殖仔猪或者是50公斤以下的待育肥猪,母猪一般只养殖1头,有的甚至不养殖母猪。

3.肥猪、仔猪价格情况

从规模户反映的价格来看,肥猪价格从今年1月均价8元/斤持续下跌,最低的时候是4月仅5元/斤左右,然后出现价格波动,目前价格基本维持在6.4元/斤左右;仔猪价格中三元杂交的仔猪价格约为10元/斤,土杂猪的仔猪价格仅为6.5-7元/斤。从散养户反映的情况看,肥猪价格走势基本和市场价格变动一致,目前基本维持在6.5元/斤左右;仔猪价格除了自繁外,购进价格比规模户略高0.1-0.3元/斤左右。

4.亏损情况

从规模户养殖情况来看,养得越多,亏损越多。严重时,规模户的全饲料猪每头平均亏损500元以上,潲水猪最高亏损300元;从调查的规模户来看,最近一次出售肥猪平均亏损比4、5月时有所好转,仅亏损不到100元。散养户饲料喂养的生猪每头从最低的亏损500元到目前亏损120元,很多散养户目前基本只喂仔猪和能繁母猪。

二、主要特点

1.规模养殖户比散养户养殖心态更加乐观

从调查的结果看,规模养殖户多数都具备10多年以上养猪经验,习惯了养猪盈亏拉锯战,对于目前生猪市场出现的价格迟滞不涨,生猪亏损继续延续的形势抱着并不悲观的态度,都觉得虽然现在生猪价格不景气,饲料喂猪亏损继续,但是按照以往的规律来看,经过夏季炎热的天气和上半年持续低迷的价格后,下半年生猪价格将出现上升,目前很多规模户均加大力度购进仔猪和养殖待育肥猪,力争在下半年挽回上半年的损失。

2.规模养殖户的养殖结构比散养户更合理

受调查的规模户生猪养殖结构主要是由待育肥猪、能繁母猪、仔猪构成,其比例为8:1:2;而散养户谈不上任何养殖结构,基本上就是养殖1-3头母猪,然后饲养母猪自繁的仔猪。也有些散养户不养殖母猪,直接购买仔猪进行育肥,这样养殖成本高不说,一旦遇上价钱不好,就加大养殖亏损。

3.规模户与散养户的仔猪购进价和肥猪价基本相同

从调查的规模户和散养户来看,目前肥猪价格基本保持在6.5元/斤左右,仔猪价格中三元杂交品种价格为10元/斤,土杂和其他本地仔猪,价格仅为7.5元/斤。由此可见,目前规模户和散养户销售的生猪价格和购进的仔猪价格基本一致。

4.饲料喂猪比纯潲水喂猪亏损更多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今年上半年价格最低的时候饲料喂养的肥猪基本亏损在500元/头以上,而潲水喂养的肥猪亏损在300元/头左右,从6月价格来看,饲料喂养的肥猪亏损还在100元/头以上,潲水喂养的肥猪也已经转亏为盈。

5.散养户养殖存在跟风行为,规模户养殖基本稳定

从调查的结果看,散养户的养殖存在跟风趋势,比如自去年10月开始生猪价格达到8元/斤以上,很多散养户觉得肥猪养殖有利可图就购进仔猪进行饲养,当今年上半年价格持续低迷的时候又将饲养的肥猪出售一空,这样无序化养殖和盲目跟风,造成很多散养户退出养殖行业。而规模户相对要稳定得多,基本上每月生猪存栏和生猪出栏变化不大,偶尔还在市场淡季时多购买仔猪来扩大养殖规模,寄希望于下半年价格上涨时多赚一点。

三、对生猪产销市场的看法和期盼

1.养猪户普遍认为下半年生猪价格将迎来上涨期

从调查的规模户和散养户来看,大部分均在2季度扩大了养殖规模,大量饲养能繁母猪和仔猪,扩大待育肥猪养殖规模,力争在下半年挽回上半年的损失。因为这些养殖户普遍认为今年下半年价格还是会上涨,预计在10、11月达到8元/斤左右。按往年惯例,每次夏季过后,生猪价格将迎来一个上涨期,加上年关将至,猪肉需求量也将增多,猪肉需求量增加将引导生猪价格上涨。

2.规模户认为应该依靠市场规律来调节猪价

规模户普遍认为,目前市场上生猪还是特别多,虽说受到价格持续低迷和疫情疫病影响,养殖激情并没有受到太大打击,都还在加大能繁母猪和生猪养殖规模;加上政府出台的改良换种工程,对淘汰劣质母猪购进优良品种的母猪进行补贴,平均补贴300元/头,使得目前受价格影响,生猪不仅没有大量减少,存栏还略有增加。只有完全依靠市场价格来优胜劣汰生猪,才能真正避免价格波动造成的影响。

3.散养户希望养殖肥猪得到政府补贴和引导

一般来看,散养户知晓市场肥猪价格变化和把握趋势均要低于规模户,所以他们普遍认为应该由政府出面引导进行养殖,希望在价格低迷的时候能及时得到政府提供的养殖补贴,减少自身盲目养殖带来的压力。

四、几点建议

  1.鼓励规模化集约化养殖,逐步淘汰过剩产能

  由于生猪散养户规模小、饲养粗放、良种化程度低,长期处于微利或亏本养殖状况。建议积极推广生猪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养殖,培育生猪专业合作社、大型养殖场,逐步淘汰散养模式。加快淘汰低劣能繁母猪和仔猪,努力发展优质品种生猪,促进养殖结构调整,避免盲目扩张。

  2.加大畜禽惠民补贴力度,减少养殖户亏损

  开展能繁母猪和育肥猪保险,特惠项目主要是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菜蓝子产品生产扶持等,只有部分养殖小区、生产企业能获得资金支持,很多养殖户难以享受到项目补贴。建议由省级发改、畜牧等部门共同研究,改进畜禽惠民补贴政策,让更多养殖户享受到实惠。

3.实行生猪价格指数保险,保障养殖最低收益

目前,我省已在成都市龙泉驿区试点的生猪价格指数保险是以猪粮比为依据,当猪粮比低于6:1时,保险公司将按照合同约定给予养殖户赔偿。这种赔偿方式可涵盖承保期每月的价格变动,敏锐捕捉生猪价格波动并及时给予保险补偿,保障程度高,保费低,养殖户自缴保费比例为20%、较同类保险减少10%,建议及早面向全省推广生猪价格指数保险。

4.加强信息互联互通,提高预警监测能力

建立全省21个市州互联互通的信息检测发布平台,加强生猪产销监测,加大市州间的信息共享力度,及时掌握市场走向。探索建立覆盖所有大型养殖企业及养殖户的权威信息查询平台,定期发布猪牛羊肉蛋的生产、消费情况,并对未来走势作出预测,指导养殖户及时调整生产经营策略


沙湾区生猪市场价格动态分析
发布日期:2014年03月24日 14:35 来源:国家统计局乐山调查队 点击次数:94

今年以来,我区生猪市场价格总体趋势为持续走低,前3个月生猪市场价格分别16.2元/公斤、16元/公斤和15元.6/公斤,价格指数持续走低,进入3月份后,生猪价格开始平稳,现将今年以来的生猪生产、价格及趋势情况分析如下:

一、生猪生产基本情况

据2013年第四季度监测数据显示,我区生猪存栏124018头,同比增长3035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9690头,占总存栏量的9.3%;生猪出栏196359头,同比增加7188头,同比增长3.8%。

二、猪肉及饲料价格情况

今年1-3月份,我区玉米市场均价为185元/40公斤,去年同期均价为165元/40公斤,同比增长12.1%;猪肉市场1-3月份均价为7.8元,同比减少2.6%。其中猪全精肉、猪后座肉、猪肋条肉市场均价分别为13.2元、12.5元、12.8元,同比分别减少6.1%、4.0%、5.5%。

据调查分析,造成生猪价格下跌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一是生猪饲养量增加,供大于求;二是生猪产业化水平低。生猪养殖数量发展较快,而生猪的精深加工业明显滞后,造成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生猪加工和猪肉储藏量过小,对市场没有调控、调节能力,造成饲养量大时,就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三是生猪产业的体制和机制不完善。一方面造成生猪饲养量快速增长,又缺乏预警机制,调控能力弱;另一方面造成生猪产业利益分配不平衡,我区几户规模养殖户生猪去向分别是流入成都定点屠宰和冻库,屠宰加工企业掌握着生猪和猪肉的定价权,养猪户没有定价权。屠宰加工企业是生猪产业利益的最大受益者。

三、当前生猪价格回稳的主要原因及后期走势预测

当前,我区生猪出场价格每公斤为13元,较去年同期每公斤14元下降7.6%。猪粮比也由3月初的4:1上升至目前的4.5:1,回到生猪养殖的盈亏平衡点左右。根据一头仔猪的生产周期来算,扣除70%的饲料成本,10%-15%的人工成本,不包括疫病因素,一头猪利润大概在200元左右,肥猪大概就在350元左右。由此推算,我区养殖户能接受的猪肉价格临界点基本就是现价。

我国生猪生产具有周期性波动的特点。造成生猪产量和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是:生产者总是根据上一期的价格来决定下一期的产量,即生产者往往将上一期的价格视为对下一期出售产品时的预期价格。而实际上,在每一期,生产者只能按照本期的市场价格来出售由预期价格(即上一期价格)所决定的产量。这种实际价格和预期价格的偏差,造成了产量和价格的波动。

生猪生产每3-4年波动一次,其根本原因是由生猪繁育周期和生长周期决定的,而生猪的饲养成本和生产方面都面临风险。生猪生产也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通过市场调节形成价格、配置资源是长期发展趋势。当然,在市场无法自行调节的情况下,政府适度干预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应该说,这些支持措施的出台,对促进生猪生产的快速恢复和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加之生猪生产周期性影响,生猪市场又出现了严重的供大于求。从实际情况看,有必要对这一系列优惠政策进行梳理、规范。

后期走势预测: 3月份以后,由于年前储存的猪肉消耗殆尽,需重新购置储备,肉类产品需求将进一步增长,同时由于玉米、包谷等主要饲料原料价格仍将小幅上扬,生产成本居高不下,预计生猪价格将会稳中略涨。

四、存在问题

纵观第一季度我区生猪养殖生产形势,总体来看,发展态势良好,但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当前生猪生产仍以中小规模为主,生产效率不高,对市场及价格等信息反应滞后,防范市场风险能力弱。小规模养殖户、散养户组织化程度差,资本薄弱,抵御市场风险弱。

(二)、产业化层次低、产品档次不高,现有的生产单位养殖企业开发市场的能力不强,高档次、高品位、高质量的并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的肉类产品较少,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

(三)、饲料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缺乏市场有效调控。个别规模养殖户想扩大经营,但无奈于土地租赁价格偏高和过多的成本支出,细算之下并无利润。

五、建议

生猪市场可以看作是一个基本封闭的省内市场。在已知总需求的情况下,调控的着力点是如何保障供给。保障供给的着力点是促进生产平稳发展,重点防范市场生产和价格的大起大落。具体措施是:

(一)鼓励发展标准化规模饲养。标准化规模饲养不仅成本低、生长期短、便于防疫,而且不会轻易退出养殖市场。所以标准化规模饲养代表生猪养殖业的发展方向,即用工业化标准生产模式来发展生猪养殖业。

(二)将粮食(饲料)价格调整作为调控的重点。生猪价格主要决定于粮食价格,生猪生产成本中有约70%是饲料成本,稳定了粮食价格就等于稳定了生猪价格。稳定粮食价格不是说不允许粮食价格上涨,而是要将粮食价格上涨幅度控制在社会各方面可承受范围之内。

(三)设立生猪价格调节基金。当生猪价格过高或过低时,可以通过适当收储或者补贴生产、补贴低收入群体等措施来熨平生猪市场波动周期,缓解猪肉价格过度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的影响。

(四)政府要加大对生猪防疫、保险方面的投入;扩大生猪补贴范围。除对能繁母猪补贴外,在特殊时期对育肥猪也要给于一定补贴;加大对良种的繁育和种猪的引进;做好粪污处理;对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病死生猪或消毒填埋或焚烧,其资金由政府全额负担。及时发布生猪生产及养殖等相关信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调查:猪价还能“飞”多久,要不要补栏?
生猪养殖亏损期,不舍得给猪花钱的养殖户,这篇文章你一定要看!
踏入养猪行业的忠告:经济账、付出、行情都捋一捋
专家认为后期生猪价格存在下行风险 建议养殖户及时出栏生猪
猪价已跌至10年来最低,生猪养殖开始全面亏损,养殖者如何应对
2021年才建圈养母猪,会不会太迟了?红利期已过,但也不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