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一小儿疳症的秘方,就是一味皂荚

I导读:皂荚散系治疗小儿疳症的秘方,由单味皂荚炮制而成。制方之义,在于醒脾开胃,升清降浊,缓中健运,消积滞,积去则清灵之脏气得以康复。(编辑/闫奇峰)

皂荚在儿科的运用

作者/汪贻魁

皂荚,味辛咸,性温,有毒。入肺与大肠经。为强烈的祛痰药,并有开窍搜风的功用。外用主治中风不省人事,口噤不开。内服主治痰多,阻塞气道,咳嗽多痰,痰白粘难出者,以及腹中痰积结聚成块而生癥癖者。

笔者在临床上采用皂荚散治疗几种小儿常见疾病效果显著。皂荚散又名肖氏黑末药,系当地流传的治疗小儿疳症的秘方,由单味皂荚炮制而成。

制作方法:

取燥、皮厚、质硬光滑、深褐色、无虫蛀之皂英,刷净泥灰,切断,放入干锅内,先武火、后文火煅存性,剥开荚口,以内无生心为度。煅后放在干净地上,除其火毒,防止碳化,碾细为末,过80目筛,瓶装备用,1~2岁每日1克,3岁及3岁以上每日2克。用糖拌匀吞服。现分别介绍如下:

一、治疳积

皂荚味辛能行,善消乳积谷食所致之疳疾,既能升发胃气,又能通肺及大肠气,辅以食糖,甘以补中,使之健脾益气,二者合用醒脾开胃,升清降浊,缓中健运。

如患儿吴××,女,5岁。因纳呆厌食5月,身体日渐消瘦,经多方治疗,终未见好转。症见面黄肌瘦,毛发稀疏,精神萎靡,困倦喜卧,纳呆厌食,脘腹胀满,手足心热,烦躁不宁,大便干结,小便黄浊,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滑细。诊为小儿疳证,予以皂荚散,二剂后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六剂后食欲正常,继以燕窝肥儿糖浆善其后。

二、疗虫证

《别录》载“牙皂消痰杀虫,治骨蒸,开胃。”

曾治张××,男,4岁。症见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脐腹疼痛,时发时止,烦躁不安,时常啼哭,鼻孔作痒,睡中齘齿,口流清涎,大便不调,唇内有小白点如粟粒状。诊为虫证,遂予皂荚散,药进二剂,疼痛明显减轻,四剂后下蛔虫三条而愈。一月后随访,患儿唇内小白斑点已消失。

三、止泄泻

皂荚炮制后,改变了原有药物性能,对小儿急、慢性泄泻,有一定的收敛止泻作用。


曾治刘××,女,3岁。患儿因食不洁之物而致泄泻半月,症见大便如水样,内杂不消化食物,每于食后作泻,腹胀不舒,不思饮食,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缓而弱。诊为脾虚泄泻,投以皂荚散,服三剂而病愈。

据现代药理研究,皂荚对某些革兰氏阴性肠内致病菌有抑制作用,皂荚炮制后,又含活性炭,能增强其收敛吸附作用。

皂荚散制方之义,在于醒脾开胃,升清降浊,缓中健运,消积滞,积去则清灵之脏气得以康复。

通过二十余年的临床验证,本方无损胃气之虞,亦未见一例中毒及不良反应,且患儿易于接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儿止咳汤肺脾同治,效如桴鼓
儿科临证概要 -
儿科温阳学派的起源与现代应用
七味白术散加味治疗小儿寒湿泄泻
调升降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泄泻
止泻敷脐散治疗小儿秋泻,见效迅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