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药师馨事
       自从卫校毕业,分配到基层医院当药师。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医院和很多单位一样还是体制下的保障单位,分配到医院工作,意味着收入稳定,衣食无忧(也意味着平淡无为吧)。很多在医院工作过的人都很清楚,药师在医院的地位或是重要性那是很玄乎的,说直白点就是有你不多,无你不少的味道。除了平时考试列入专业技术人员,其他很多时候领导就不这么看了。事实上,药剂科也有一些同事是高中毕业就招工后安排到医院工作,也没有什准入门槛。但在大锅饭的年代,进入到体制内的单位工作,对于刚迈出农村的毕业学生,很容易满足的,对于我,更是如此。在家乡的县人民医院工作,能照顾到父母。这与我高考就准备读医学相关专业的学校初衷相同。于是安心工作,做一名药师。

  那时县级人民医院大都有制剂室,我单位也不例外,由于我是大专毕业(当时统招统分大专生到县级医院的不算多),安排到医院制剂室工作,负责普通制剂。开始了我的医院药师工作,也就有了几件现在回想起来温馨的事。

  制剂室那时主要工作是大输液的配制,配制大输液,在当时作坊式的条件下,真正是体力活多,普通制剂相对轻松一些,也有些创造性的技术工作,当时有个比我早毕业几年的师兄带我,实际上没有带几天,他贪玩,很多事情交给我自已做,我也乐意在普制室独自工作。普通制剂剂型很多,溶液、凝胶、颗粒;口服、外用、眼药水不一而足。那时都是登记备案制,按制剂规范的都可以登记备案,新制剂的开发也程序简单,没有现在繁杂的审批手续。当时我们很多医院的药师同事们都研究很多制剂,安全性都很好,没有见过很严重的不良事件。想起当时的宽松的工作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真是很温馨。

  当时医院用得很多的制剂配制困难的有二个,一个是胃蛋白酶合剂,一个炉甘石洗剂,一个人配,还要分装,基本一个星期配一次,又枯燥,劳动强度又大。胃蛋白酶合剂是胶体,从蛋白酶粉分散成胶体,时间长,当时的配制方法就是用玻棒搅拌,很累人,很偶然的一次,有配完料有事去了,到每二天才回,发现胶体基体形成了,出于偷懒的考虑也好,还是改进工艺的第一步,反正以后配胃蛋白酶合剂我就第一天下料,第二天上午稍加搅拌(比原来轻松很多倍)就搞定了。炉甘石洗剂是混悬剂,按书上的工艺也是要搅拌半天,费时费力,还分散度不是很好。也许受是在农村做砖泥的启发,我改变了书上的配制顺序,先把炉甘石粉与氧化锌粉充分混匀,加入甘油与吐温搅拌,形成泥浆状后,每次加少许水搅拌,加水到量后配出的成品分散度明显好,而且劳动强度降低很多。配制工艺改变的还有很多,硫酸镁,呋喃西林溶液等。当时年轻,每一点点进步,每一点点改进,让我很开心的,用现在的话说,很爽。

  还在中学时代时候,由于是卫生条件的限制,在集体宿舍疥疮很容易流行。我,我老兄都在读书时患过疥疮,奇痒难忍。父亲从二舅那里得到一个偏方,硫磺加几味中药,使用后效果很好,就记住偏方了。到后来因为我的专业,父亲把偏方给了我,还让我制一点成品出来,供给别人治疗,也给一些人用过,效果真的不错。1994年时,医院的一个老同事告诉我,如果有科技文论文寄到学术交流会录用了,组委会会邀请作者参加学术交流会,就有外出学习与游玩的机会。当时我想几个工艺流程和改变上不了大雅之堂,干脆把我父亲认为是秘方的疥疮药作为新制剂交流一下,写成《疥疮搽剂的制备》,工艺简单,配方易得,疗效可靠,被组委录选,在当年9月去武汉公费参会,这是我第一次去武汉,顺便玩了当时原始的三峡,也认识了省级医院的一些同行,在一起几天,很有收获,又是公费旅游,当时让我们制剂室的几个同事羡慕且有一点点说不出的味道,现在想起都是很开心的。

  有了去武汉的经历,让我更加对普通制剂感兴趣,也不断在各种文献上找资料,找经验,提高或充实自已,证明自已。不断作各种尝试,口腔溃疡膜,汗斑搽剂,狐臭洗液,去头屑洗头液等等。每当用的人说效果好,收到谢谢或是一份微笑,让我开心。但这些都在小范围给特别熟的人用,个性定制。这些都不是重点,留下成果的,才是重点,来说说烧伤油吧。

  当时医院正在筹建烧伤科,有个医师进修回来,带来一个处方,要求制成烧伤油,作为建烧伤科的重要准备条件(这时让我感到药剂对于医院的重要性),我到现在也没搞清楚为什么,那个医师找到我,我看了处方,中药差二味药,经和他商量,决定对处方作修改,一是处方原料问题得到解决,另外制备工艺也更简单。在条件极其简陋或者说是完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克服人际关系的困难(协调方面的原因)和配制条件的困难,把烧伤油制成了。当然后来还有很多改进,疗效极其的好。以至于后来医院烧伤科没有搞下去,制剂室也没有了,医院其他制剂都没有制了,唯独烧伤油保留下来,一直使用至今。后来我离开了这家医院,但我留下一个产品在这里,也不枉我在这里工作十年。最让我感到温馨不是这些,后来把烧伤油带到家里备用,父亲发现了他的新用途,不但在治疗烧烫伤,在治疗皮肤感染,伤口不愈等疗效同样显著。家乡好多人到父亲那里讨一点点回去,父亲也乐得帮助别人。经常回家时,问问要不要带什么回去,父亲都说不需要,如果方便,带点烧伤油回来,很多人都说用了好。作为儿子,作为药师,让人开心的事情莫过如此。

  为了更加提高,又创造了一次学习机会,到南京中国皮肤病研究所学习了十五天,最有趣的事情,就是想得到皮研所的秘方,几个湖南同行合伙找遍皮研所制剂室的每一个角落,最终没有得到所谓秘方。倒是南京半月生活紧张而有趣。也是药师工作期间的温馨记忆吧。

  以后换了工作单位,还做了几年的药师工作,在工作压力下完成了一个中医院的中药制剂室筹建,也主持完成了五个新制剂的开发,算是一点点成绩吧。但这些在压力下,有功利目的。倒是自已在湖南妇幼一个经验中药制剂处方基础上,结合期刊文献,制成蛇黄洗剂中药制剂,虽说现在没有注册,但用于妇科和皮肤科效果好,让我感到特别满意。

  几年后,基本没有从事药师工作,但每每回想,总有一些温馨在心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共和国医者|汤光用我所学尽我所能
药学考医院有哪些岗位?
【坚守一线系列报道】小小中药包背后的生产线——制剂室
医院药房工作制度
个人总结
『疥疮』菊参熏洗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