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

1 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

 一般透镜的两个表面中至少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如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这种透镜就叫做薄透镜。

2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简称主轴。

3 光心: 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这个点的光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做透镜的光心。 可以认为薄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的中心。

4 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㪚)作用,因此凸透镜又叫会聚透镜,凹透镜又叫做发散透镜。

 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并不等于会聚,凹透镜的发散作用并不等于发散。判断透镜“会聚”,“发散”作用的简单方法就是将原光线延长,将入射光线的传播方向和折射后的传播方向进行比较,若通过透镜后的光线相对于原方向向主光轴偏折,即为会聚,向外偏折即为发散。

5 焦点和焦距。

①焦点: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叫实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于主光轴上的一点,叫虚焦点。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点用F表示

②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用字母f表示

 凸透镜的焦距越小,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强。

6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凸透镜:①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折射后过焦点。

②通过焦点的入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③过光心的入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凹透镜:①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虚焦点。

②入射光线的延长线过虚焦点,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③过光心的入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7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1)实验: 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得不到像,可能的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蜡烛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动到该位置。

(2)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用f 表示焦距。用u 表示物距,用v 表示像距。

①u>2f,2f>v>f, 成倒立,缩小实像。 应用是照相机。

②u=2f,v=2f, 成倒立,等大实像。 应用是判断焦距。

③2f>u>f,v>2f,成倒立,放大实像。应用是投影仪,幻灯机。

④u=f 不成像。

⑤u<f, 成正立,放大虚像。应用是放大镜。

(3)规律

①一倍焦距(焦点)处是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

②二倍焦距处是成放大实像与缩小实像的分界点。(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

③凸透镜所成的虚像都是(正立放大的),并且与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一侧。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并且与物体在凸透镜的两侧。

④凸透镜成实像时的规律是

 物距逐渐减小,像距逐渐变大,像由小变大。(物近像远像变大。 或者是物远像近像变小)。

⑤ 凸透镜成虚像时的规律是

 物体靠近透镜,像也靠近透镜,像逐渐变小。(物近像近像变小)。

8 生活中的透镜

①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照相机的镜头是由几个镜片组成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在底片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要使照相机的底片上的像变大一些,应当减小物距增大像距。即照相机的镜头应离物体近一些,镜头应往外拉伸,使镜头与底片的距离远一些。

②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投影仪工作时,镜头到幻灯片的距离为(物距)镜头到屏幕的距离为(像距),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像距大于二倍焦距,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 要使投影仪的屏幕上的像变大一些,应当使凸透镜与胶片之间的距离减小,同时使屏幕与透镜间的距离变大。为了使看到的画面是正立的,幻灯片要(倒插)。

③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原理制成的。即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9 眼睛和眼镜。

(1)眼睛。(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她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倒立,缩小的实像。

 依靠眼睛调节所能看清的最远和最近的两个极限点分别叫做远点和近点。正常眼睛的远点在无限远,近点在大约10厘米处。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cm,这个距离叫做明视距离。

(2)近视眼及其矫正:

 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形成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到达视网膜时已经不是一点,而是一个模糊的光斑了。 利用凹透镜使光线发散的特点,佩戴一个适当的(凹透镜),就会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

(3)远视眼及其矫正。

 远视眼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形成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因此来自近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模后,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利用凸透镜能使光会聚的特点, 佩戴一个适当的凸透镜,就能使来自近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

10 显微镜和望远镜

①显微镜。物体通过显微镜的(物镜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该实像在由(目镜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经过两次放大,人们就能看清物体的细小部分了。

②望远镜。远处的物体通过望远镜的(物镜在焦点附近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该实像在由(目镜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使视角增大,人们就能看清很远处的物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初二物理】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分析(声、光、透镜、物态变化、电流和电路)
中考物理光的反射折射知识点总结
2014中考复习“光”——透镜
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都是你要的干货,看完稳拿高分!
透镜及其应用 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 透镜(教师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