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胃仓穴

00胃仓穴

    取穴方法 胃仓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穴位解剖:有背阔肌、髂肋肌;有第1、第2腰动、静脉背侧支;布有第1、第2腰神经后支。


胃仓穴 解析:

    胃,胃腑也。仓,存贮聚散之所也。该穴名意指胃腑的湿热阳气由此外输膀胱经。本穴物质为来自于胃腑的湿热阳气,至本穴后,因受人体重力场的作用,湿重而热的阳气既不能上行又不能下行,湿热阳气屯留于本穴之中,故名。

    穴位含义胃腑的湿热阳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湿热阳气。

    运行规律:由穴内向穴外缓慢扩散。

    功能作用:外散胃腑之热。

    主治疾病:胃脘痛,腹胀,小儿食积,水肿,背脊痛。

    穴位配伍:

    胃仓配足三里,治胃痛;

    胃仓配天宗主治乳痈;

    胃仓配意舍、膈关,治食饮不下;

    胃仓配脾俞、四缝,治腹胀、小儿疳积;

    胃仓配石门、合谷、水分、四满、复溜,治水肿;

    胃仓配合谷、石门、水沟、三里、复溜、曲泉、四满,治水肿;

    胃仓配脾俞、足三里、中脘、章门,治小儿脾虚食积;

    胃仓配下脘、足三里、腹结、璇玑、梁门,治食积胃痛、腹胀;

    胃仓配脾俞、胃俞、内关、足三里、三阴交,治脾胃气滞之胃痛、腹胀、腹痛;
    胃仓配大椎、脊中、腰阳关,治经脉痹阻之脊背痛;

    胃仓配章门、膈俞、大肠俞,治脊强不得俯仰。

    临床运用: 现常用于治疗胃痉挛、胃炎、溃疡病、习惯性便秘、乳腺炎等。

    相关论述:
    1.《针灸大成》:十二椎下两旁相去脊各三寸,正坐取之。
    2.《中国针灸学》:第十二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三寸。

    3.《针灸大成》:主腹满虚胀,水肿,食饮不下,恶寒,背脊痛不得俯仰。

     针灸治法:

     斜刺0.3-0.5寸,局部酸胀;不可深刺,以防损伤内脏。

    《针灸大成》《铜人》:针五分,灸五十壮。《甲乙》灸三壮。

     艾灸疗法: 艾条灸10-20分钟或者艾柱灸5-10壮。

     按摩疗法

     胃仓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属足太阳膀胱经胃即胃腑,仓即粮仓,胃为“仓廪之官”,此穴与胃俞平列,与胃关系密切。

     何为胃仓穴

     “胃仓穴 ”,“胃”,胃腑也。“仓”,存贮聚散之所也。胃仓名意指胃腑的湿热阳气由此外输膀胱经。本穴物质为来自于胃腑的湿热阳气,至本穴后,因受人体重力场的作用,湿重而热的阳气既不能上行又不能下行,湿热阳气屯留于本穴之中,故名“胃仓穴”。

   膀胱经在后背的支脉上的穴位,均平行于内侧上的主脉的俞穴,在功效上也与主穴相同和相似,是主穴的外延。当然,胃仓穴就是胃俞穴的外延。

 在《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篇第八》:“脾胃者,食廪之官,五味出焉。”食廪(lǐn):廪,本义是指米仓。换言之,就是说脾胃,是容纳食物的仓库。具体分工上,胃主要的功能是受纳和加工,而脾的功能是代谢运输。因此,胃主降,脾主升。

    我们按摩刺激胃仓穴,有助于外散胃腑之热,和胃健脾,消食导滞。胃仓穴有调胃和中、祛湿消积的作用。

   按摩手法:以双手拇指指关节,对准穴位进行点揉,手法要均匀、柔和,渗透,以局部有酸痛感为佳。每次3分钟。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针灸穴位速记歌诀
意舍穴,意舍穴的准确位置图,意舍穴的作用与功效
调理肠胃,给自己一个好胃口
用好身体里的“理中丸”,把脾胃暖起来,让寒湿无处可逃
去湿
冬病夏治有绝活,这样治效果最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