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經講義》知不知上(71)- 民不畏威(72)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上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惟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睿智所照,自如明鏡無塵,止水無波,物來畢照,毫無遁情。此神明洞徹,自然而知;因物為緣,如心而出。非臆度以為明,懸揣以為知者。其知也由於性光之自照,而不是有前知之明,卻能知人所不知。此上哲之士,非凡人所能及也。凡人智不能燭理,明不能照物,往往擬議其人之誠偽,逆料乎事之興衰——幸而偶中,人謂其明如鏡,自亦詡其燭如神。此等揣摩之知,非神靈之了照,乃強不知以為知:雖有所知,其勞心苦慮,其勞心苦慮,病已甚矣,是自作聰明者,自耗神氣者也。夫惟以強知為病,於是病其所病。而窮理以盡性,修命以俟天。慧而不用,智而若愚,自然心空似水,性朗如冰,一靈炯炯,照徹三千,又何營回之苦,機巧之勞以為患也哉?是以不病。聖人明燭事機,智周物理。自有先覺之明,絕無蔔度之臆。故凡人有病,而聖人不病焉者,以其能病所不知,病所不明,而於是一心皈命,五體投忱,盡收羅于玄關一竅之中,久之靈光煥發,燭照無遺,固隨在皆宜,亦無往不利也。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此言慧照之知,是為上等;若矯情之知,實為大患。惟以強知之患為患,是以無患。聖人之得免于患者,常以此患為患,所以無患。大旨已明,茲不復贅。今再將道妙詳言之:大凡打坐,必先從離宮修定,做一響而後自考自證,果然空空無物,即明心見性矣。所以吾嘗雲:靜坐之初,此心懸之太虛,待身心安定,意氣和平,然後徐徐以意收攝,回照本宮。到得了無一物,介於胸間,從此一覺一照,即十方三界,無在而不入我覺照之中。然而覺性不生、覺性不滅,不過了了自了,如如自如而已。以此求玄,則水源至清,自可為我結丹之本。一霎時間,自然性光發現。何以見之?即吾前日所示恍恍惚惚中。忽然一覺而動,是修道之要始。而以性攝情,若不先討出性真本來,突地下水府中求玄,不知既無性矣,何以攝得起情來?夫既有虛靈之蓬勃之機。要知離非屬心也,凡凝耳韻、含眼光、戒香味觸法,皆是神火主事,故曰屬離;坎非是氣,精氣所在,即是屬坎。即以神入血中,火熱水裏,未必即有氣機發動——務須左提右挈,攝起海底之波,上入丹田,久久烹煉。火功既足,忽然天機發動,周身踴躍,從十指以至一身,跳動不止。身如壁立,意若寒灰。丹田氣暖,此即火之不老不嫩,合中之時。若非有此效驗,尚是微微,不可行火。若久見此景而不知起火。氣已散矣始行用火,是為藥老無用。學者審之辨之。然微陽初動,未必即有此盛氣,只要心安意適,氣息融和,亦可行子午河車。蓋人身有形有質之血,不經火煆,尚是汙污濁濁、一團死血。惟用神火之照,血中自生出一點真氣出來。即佛所雲“我於五濁惡世修行而得成道果”是。又古謂“鬼窠中取寶,黑山下求鉛”,是皆不外濁精敗血內以神火煆出此一點真氣來。氣既動,陽即生,又當知子進陽光,午退陰符,卯酉沐浴諸法,方能采得此真陽,運行流通,內以驅除臟腑之陰私,外以招攝天地靈陽之真氣。久久用功,氣質亦變。此河車一法,有無窮妙義也。古有言“氣明子午抽添”,抽即抽取水府之鉛,添即添離宮之汞。汞即心中靈液,後天中先天。從色身濁精敗血中,以神火煆煉出而成甘露者是鉛,即血中之氣。氣即古人謂水中之金,此為後天中先天,只可以固凡林,不可以生法身。此是坎離交而生出來的藥物,猶不可以作神丹。必要以性攝情,以性歸性,性情和合,同煆於坤爐之中,忽地真陽發動,此為乾坤交而結丹。始可煉神丹為真仙子。總之,修煉別無它法,只是一個河車運轉。初關河猶須勉強;中關河車,天人合發;到得上關河車,純乎自然之天,不失其時而已。至於卯酉沐浴諸法,不過恐初學人心煩火起,行工不得不然。若到純熟,不須法矣。總在學人神而明之可也。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

 民不畏威,大威至矣。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惟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所謂威者,綱常名教之大,天理所最難犯者。使知慎獨於衾影,畏天威於隱微,自然天錫純嘏,眉壽無疆。《詩》曰:“畏天之威,于時保之。”若天威儼在咫尺,而戒慎弗懍旦明,致令倫常澌滅,禮義消亡,則天良無存,天罰不貸,而凶災不免,性命難全。是民不畏威,大威至矣。若是者,皆由不知知仁為安宅,曠安宅而弗居;義以生氣,舍生氣而自喪也。嗚呼!彼民不幸,未生太古之世,以德威為畏,德明為懷,故愚昧外愆,天顯罔顧,而旱幹水溢,疫癘災荒,種種禍患興矣。惟在上者導以天下之廣居,使游心於太和之宇,無狹隘為居,而日蹈於危亡也;引以浩然之正氣,使直養於清虛之天,無厭棄其生,而自罹於斷絕也。夫惟自愛其生之理,自保其天之良,而不稍厭斁,即《詩》雲:“敬天之怒,無敢戲豫;敬天之渝,無敢馳驅也”。天監厥德,俾爾熾而昌,俾爾壽而臧,實有與天地同為悠久者焉,是以不厭。非聖人其孰能之?古帝王恭己無為,懋昭大德,日就月將,洗心滌慮,精參造化之妙,洞晰本來之天,惟自知之耳。至若德業文章,外之所著,聖人絕不以之表見於人。且朝乾夕惕,重道守身,一息不肯離乎仁,天下無有加於己。其自愛為何如?它如名位聲華,人之所尊重者,聖人絕不以之足貴。雖聖人自知自愛之端,亦凡人共知共愛之端——特凡人知之而必見之,愛之而必貴之;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其慎幽獨,而不致炫耀於人;重保養,而不敢矜尚於世。豈凡人所可同日語乎?夫亦曰去欲取理,盡人合天,以至超凡人聖,絕類離群,而成億萬年不朽之神者,皆由此自知廣居之安,自愛長生之樂,一於此不二於彼,而民自遷善而不知為之耳。舍此烏能若是哉?

  此言無狹所居,其所居者必大。無厭所生,其所生者必長。雖然,用工之際,元神識神,不可不知。夫人受氣之初,從父母媾精時,結成一點黍珠,此時絪絪縕縕,只有一團太和之氣,並無一點知識。然而至神至妙,極奇盡變,作出天下無窮事業出來,都由此一點含靈之氣之神,從無知無識而有知有識,從無作無為而有作有為,莫非由此而始。此時天人一理,物我同源,體用兼賅,顯微無間,故曰元神。此是天所賦畀的。到得血肉之軀既成,十月胎圓,呱地一聲,嬰兒落生,此時識神始具。夫元神者先天之元氣,天地人物一樣,都藏於太虛中。一到人身,則隱伏於人身虛無窟子之內。此是天所賦者。修行人欲修成大道,夫豈可著空著色以求之哉?惟有一無所知,一無所有,掃卻一切塵氛,而個中消息自現,靈妙自生。至若識神,乃人身精靈之鬼,萬劫輪回種子,必要五官具備,百骸育成,將降生落地時,然後精靈之魂魄,方有依附。古人謂後天識神,因有形魄而生者也。此元神之大分別處也。但有生之後,元識兩種神,交合一處——有時元神用事,識神退聽,則後天之意氣雖動,要皆由仁義禮智,而發為喜怒哀樂,識神亦化為元神者此也;有時識神用事,元神隱沒不見,雖仁義禮智之見端,亦皆變為私恩、私愛、私憎、私嫌,元神亦化為識神者此也。總之,為口耳一身起見,皆是識神。一到識神用事,焉有光明正大,可以對天地、質鬼神的事業出來。惟混混沌沌中,神焉一感而動,此時天理純全,毫不挾後天識見,如能穩立腳根,端然行去,即純乎天理,而無一毫人欲之私。吾故教人於無知無覺時,尋玄關一竅,良以此時與天地一體,與虛空一致。能從此把握行將去,則天地之生生,不難自我而為生生;虛空之變化,不難自我而神變化。此時一覺,誠為天地人之根源。修士不從此下手,又從何處以為仙聖之階哉?要之,無思無慮而出者,元神也;有作為見解、自色身而出者,識神也。元神無形,識神有跡。一自虛無中來,一從色身中出,二者大不相侔。既明得元神生於虛無,識神生於色身,我於是正本清源,務令內外三寶閉塞,不許一知一見從有形有象、有思有慮而出。如此操持,如此涵養,久久屍魄之靈皆化為清淨元神,八萬四千毫毛亦轉為護法靈神。所謂化識為元,轉陰成陽者此也。此在人實力於虛無一邊,不要為色身起見著想得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卷之二入集傳忠錄中
杨班侯宗师《太极法说》原著竹林太极译本
天心正运图揭秘
15-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之十四
陳逸卿:敬天
陰符經全文及注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