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代以来,圣旨第一句都是“奉天承运”吗?
如今宫廷戏充斥着荧屏,其中人们极为熟悉的一句话便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殊不知这话若在明朝之前的历史剧中应用,那就是犯了一个常识性错误。但犯着错误的人很多,现在又有多少人对历史真相感兴趣呢?

  “诏”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开始使用的,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着皇帝的命为“制”,令为“诏”。“诏曰”这两个字最早用于汉代的帝王文书中。之后这两个字就一直被历代帝王沿用下来了。但是,“奉天承运”这四个字在明朝以前却从未在历史中出现过。

  据说这个名称,或者说这种叫法最早的发明者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朱元璋于公元1368年在南京称帝。他在南京城建造了一座富丽堂皇的皇城,其中最重要,规格最高的朝会大殿就被他命名为“奉天殿”。后来,朱元璋的第四子燕王朱棣篡夺了帝位,并改迁了国都,从南京迁至北京。地点是换了,但北京皇城的形制仍是仿南京而建,奉天殿的模样自然也就从南京搬了过来,且格局更加宏大气派。而这“奉天承运”据说就源于此。

  清朝一位很有名的大学者俞樾,是道光帝时的进士,他曾做过翰林院的编修,晚年就在杭州开堂讲学。这个俞樾,做学问一向以严谨著称。他在自己所写的《茶香宝续钞》中所记,“奉天承运”是“论奉天殿名而及之”,所以由此我们可以推知,所谓的“奉天承运”其实最早也就源于明代的“奉天殿”,而不是如今的历史剧中,远早于明朝时,皇帝都在用着“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还有另一种类似但又不完全相同的说法,这种说法认为“奉天承运”用法最早开始于朱元璋,不过不是因为他仅只命名有“奉天殿”,也还因为他所捧的大圭上就刻着“奉天法祖”这四个字。这个说法是明朝万历时的大文学家沈德符最早提出来的。沈德符,浙江嘉兴人,万历时举人。他精通音律,谙熟掌故。他写过一本叫《万历野获编》的书,这部书就是汇集万历帝以前的朝章典故而成。其中记着,明太祖朱元璋这“奉天”两字是千古独见,以前是从未有人使用过的。太祖所留下的祖训中也曾说过,皇帝所执的大圭刻着“奉天法祖”这四个字,所以皇帝也就被称为“奉天承运皇帝”了,皇帝所颁布的诏书前也就会加上“奉天承运皇帝”的称呼。这“奉天承运皇帝”再加上“诏曰”,然后再经过后人的加工,于是我们就见到了影视剧中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之说了。

  但无论如何,“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八字称呼绝对是不可能早于明朝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哪个皇帝发明“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来历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来历
不要被电视剧误导,圣旨不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头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来历
“奉天承运”明朝才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