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罗城仫佬族竹编技艺遭遇传承“囧境”,谁能来帮支招!



3月16日,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龙腾村川山屯仫佬族竹编工艺馆,女游客在参观精巧的竹编工艺品。

“现在的青年人都外出打工了,村上已找不到想学竹编的人了。”该县小安镇龙腾村川山屯的屯长覃保明对笔者讲述着当前竹编技艺传承中面临的囧境。

川山屯,位于该县小长安镇美丽的月亮山脚下,该屯竹编的竹龙是全县有名的民族传统文化遗产。月亮山上种着一大片青翠的的油竹林,这些油竹是制作竹编的原材料。“我们从小跟随父母上山,从砍竹、破竹、晒竹学起,一步步学会竹编技艺,把竹编成品拿到集市上去卖钱是我年轻时最开心的事。”一位坐在家门前休憩的70多岁覃姓奶奶回记忆道。

笔者在龙腾村川山屯仫佬族竹编工艺馆看到,竹编工艺品种类繁多,涉及竹编龙、竹编球、火笼、竹帽、背篓、篮子、箩筐、画幅等,画面丰富多彩,涉及各种花草树木、虫鱼鸟兽和文字图案等,手工技艺精湛。

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现在川山屯掌握竹编技艺的艺人还不到4位,这些艺人年纪都在70岁以上,而会编制竹龙的艺人只剩1位。竹编龙是竹编技艺中真正的绝活,据传,川山屯竹编龙的兴起跟清朝年间的三年连续大干旱有关,舞竹龙是为了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

该县一名负责传统文化的工作人员告诉笔者,仫佬族的竹编工艺历史悠久,可追溯上百年历史。为了保护和传承竹编技艺,该县已在川山屯文化楼专门设立了一间仫佬族竹编工艺馆,收藏竹编艺人的作品。目的是让更多的人来了解、认识仫佬族的民间工艺,鼓励青年人前来学习,做仫佬族竹编工艺的传承者。

这位工作人员还对笔者说,如不能在竹编技艺上深究挖掘和创新,对旧工艺进行保护、传承和发展,那么这一民间工艺将有可能失传。(谢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人不可丢弃的10大传统手工艺
精美工艺---竹编
竹编工艺
中国人不可丢弃的十大传统手工艺,恐怕你知道的没几个!
UC头条:竹编
中国民俗网:布依族鸟笼:玲珑小天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