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文化的源头在先秦

西方文明的源头是古希腊罗马文化,而中国文化的源头在先秦。


先秦指秦朝以前,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战国时期这个阶段。


在这一阶段里产生了很多优秀作品,有成为我国古代文学先导的古代神话和古代歌谣,有标志着我国文学光辉起点的《诗经》,有作为后代史传体文学和小说、戏剧滥觞的历史散文,有体现战国时代百家争鸣之局的诸子散文,《庄子》等,有光耀千古的浪漫主义杰作《楚辞》,等等。


先秦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发生发展的最早阶段,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导致“百家争鸣”(儒家、道家、法家等)局面的形成,促进了我国思想文化的繁荣,奠定了我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我们简单的介绍一下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代表作。


1、诗经——现实主义诗风的先河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又称“诗三百”,共有305篇。


它以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思想性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无比生动的历史画卷,反映了我国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年间复杂的社会面貌。其中表现的“饮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更是开后世现实主义诗风的先河。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


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大部分是民歌;

雅,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


从思想性和艺术价值上看,颂不如雅,雅不如风。


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句子都是国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这么多优美的文字,以至于孔子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


意思是:“同学们怎么不学诗呢?诗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还可以知道不少鸟兽草木的名称。”


子还曰:不学诗,无以言。


2、楚辞——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心诗体,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包括《离骚》、《天问》、《九歌》等。


屈原,一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楚国大夫,出生于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王昭君、孟浩然都是这个地方的),他是中国最早的大诗人之一。


据《史记》记载,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都。屈原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而划龙舟可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屈原楚辞想象最为丰富,词采十分瑰丽。《离骚》中大量运用神话传说,把日月风云,都调集到诗篇中来,使辞彩非常绚灿。


屈原作品的风貌和《诗经》明显不同。这与长江流域的民风和黄河流域的民风不同有关。当时,北方早已进入宗法社会,而南方楚地尚有氏族社会的遗风,民性强悍,思想活泼,不为礼法所拘。


所以,抒写男女情思、志士爱国是如此直切,而使用的材料,又是如此丰富,什么都可以奔入笔底。写人神之恋,写狂怪之士,写远古历史传说,写与天神鬼怪游观,一切神都具有民间普通的人性,神也不过是超出常人的人而已。它们使作品显得色泽艳丽,情思馥郁,气势奔放。


楚辞对整个中国文化系统有不同寻常的意义,特别是文学方面,它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诗篇,令后世因称此种文体为“楚辞体”、骚体。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些都是屈原的名句。


先秦还有很多有名的论著,我们就不一一枚举了。


附:

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这是一首恋情诗。抒情主人公是位青年樵夫。他钟情一位美丽的姑娘,却始终难遂心愿。情思缠绕,无以解脱,面对浩渺的江水,他唱出了这首动人的诗歌,倾吐了满怀惆怅的愁绪。


陈启源《毛诗稽古编》把《汉广》的诗境概括为“可见而不可求”。这也就是西方浪漫主义所谓的“企慕情境”,即表现所渴望所追求的对象在远方、在对岸,可以眼望心至却不可以手触身接,是永远可以向往但永远不能到达的境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典诗词发展脉络(一)
2018洛阳小升初语文总复习必背文学常识(2)
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成就
第五章 屈原与楚辞
公考笔试常识学习资料历年真题解析-中国古典诗词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列个代表作家、作品、主要风格流派、艺术特征等.比如 我下面写的格式最好能是总结 选修 人教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 中的《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这篇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