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弑清寒:我眼中的刘皇叔的仁义之道(下篇)
刘皇叔的仁义之道(下篇)

  文:弑清寒(XXXT)

  关二爷与刘琦率江夏水军前来接应,桃园三杰又聚集在一起,曹操大军仍奋力追赶,有乘势拿下扬州之野心。就在刘皇叔以仁义之心守护追随自己的几万百姓,想破解之策时,江东孙权派鲁肃前来洽谈。鲁肃,是此时江东除周瑜外的第二号人物,他的到来给刘备军带来了生的希望。自曹操接收刘琮的全部底盘后,天下大势,各领地的有识之士都大致得到了这样一个信息,曹操会借机顺长江以下,一举灭了江东孙权,然后西攻益州,凉州,统一全国。面对鲁肃的到来,刘备心里高兴,面对曹操的强大军事力量,即使有诸葛孔明之才智,关羽、张飞、赵云之勇将,也无能为力。江东孙氏基业,自父辈孙坚以来,经历两代,实力大大增加。再加上东吴水军骁勇,以长江为天堑,足以一战。而孙权方面,虽然军事力量较刘备军稍大,又有周瑜、鲁肃、吕蒙、周泰、凌统、甘宁、黄盖等能臣,但在阵前,缺少致命的一环:知彼。早在春秋战国时,兵家老祖孙子就曾说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以鲁肃到来的目的就很简单了,打探曹操实情,毕竟刘皇叔还是和曹丞相打了几个回合的,对于曹操军队的优缺点有一定的认识。所以,鲁肃的到来,是必然的。有位近现代哲人曾对“关系”做出了精辟的总结,“世界上没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久的利益”,所以鲁肃来访之后的孙刘联盟,赤壁之战也就顺理成章了。

  赤壁之战,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孙刘联军几万对抗曹操号称百万的大军,这也是史学家,文学家乐于一次次,不厌其烦描述这场战争的原因。在《三国演义》中,在赤壁之战前后,描写了大量的精彩画面,诸葛的草船借箭,周瑜与黄盖的挨打愿打之计,周瑜戏蒋干灭两大将之戏,到后来的诸葛神人设坛唤东风之能,到最后曹操败走华容道,关二爷义释曹老板。这些画面是真是假,今天不聊,无论真假,这只是小说家变相表现孙刘,命该如此,此战必胜曹操。今天要聊的,是周瑜火烧赤壁后,率大军乘势攻击曹仁守备的荆州重镇江陵城。曹仁,乃当世大将,善守城。周公瑾九牛二虎之后,大败曹仁后,胜利的果实,被刘备集团窃取。小说了有这么一段,当周瑜看到江陵城的刘备大旗后,一口鲜血涌出,不久就被气死了。这当然是小说家的虚构,但这属于情理之中,很简单,大家将心比心,自己费了大劲,死伤无数自己将士,最终却换来白纸一片,换谁都是心疼难受。这里咱刘皇叔该出场了,小说中说这是诸葛之计,我却对此深信不疑,诸葛早在刘表主政荆州时,就劝说刘备拿下荆州,上一篇我讲过,此时诸葛先生被刘皇叔斥责,就剩没说“你这个不忠不义之人”的话了。你们这一次,没有刘皇叔的授意,诸葛可以私自调动大军,进行军事行动么?我们分析一下,虽说诸葛是刘备以徐庶建议,三顾茅庐请出卧龙岗,册封为军师,何为军师,听起来高大上,大白话一说,就是提建议,讲想法之人,无实权。那诸葛先生到底受不受刘皇叔的重用呢,当然,受但也不受,这取决于刘皇叔的任性。取刘表荆州时,不搭理;暂且放下百姓,先行去往江夏时,不搭理;这次,取东吴江陵时,表现就很暧昧。此外还有一件事,可以说明刘备和诸葛之间的关系,关羽败走麦城,被东吴斩杀;张飞喝酒虐人,被下人所砍,投奔东吴。所以刘备此时以“仁义”的兄弟情为由,发兵攻打孙吴,但被一小将,陆逊一把火烧得只好白帝城托孤。这时候,诸葛亮说了一句话:“要是法正还在,主公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法正又是谁?是刘备拿下益州的头号功臣之一,原刘璋旧部智囊型人物。从这看,咱诸葛先生在刘备心里的重量可以想想。

  刘备乘机攻占江陵,此处毫无仁义之言。从一方面想,要不是东吴出兵,还没有刘备是一说,那么没有刘备,以东吴独自之力发动的赤壁之战,可不可以胜利,这又是一说。可惜历史不能假设,但东吴战胜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而且几率不低。那么东吴就是刘备的救命恩人了,对恩人如此,毫无当年寄存于刘表下的那种仁义之心,实则窃取之行为。这是刘备成魔的第一阶段。

  随后,刘备乘机攻取长沙,武陵,零陵,桂阳四城,完成了对荆州的大致统一,奠定了刘备霸业的基础。这有一个小插曲,在进攻长沙时,由于魏延的背叛才得以取得,所以刘备对魏延大为赞赏,可这是一种背主求荣的行为,诸葛亮对此大为不满,此时的刘皇叔早就把仁义抛在脑后,只要对自己有利可图,则不择手段。随后,偶遇益州人张松,诸葛亮,庞统知其人的重要性,对刘备建言,要以大礼对待。为什么要这么两个头号人物建议呢,张松虽有才,但人长相不行,去投靠曹操,曹老板嫌弃他丑,都没待搭理。这事庞统最有发言权,他的命运和这位张先生一样一样的。有才但长得不咋滴,人类对于长相这种视觉效应从古到今应该都一样,古代如此,现代似乎更是如此,看人先看长相。好在咱凤雏逮了一个机会证明了自己,从而受到了刘皇叔的重用。从另一方面还可以说这是凤雏有耐心,等了这么一个机会。那么张松呢,不清楚,诸葛他们俩只知道他对于拿下益州是至关重要的。随后,刘皇叔采纳其建议,与张松促膝长谈,走出了入蜀的第一步。随着赤壁之战,曹操战败,将重心再一次移回北方,对付乘机作乱的西凉军队,几场大战结束,西凉尽归曹操,之后目标设定为汉中。刘璋为防备汉中张鲁,以及北方曹操来犯,听从属下法正、张松的建议,请刘皇叔入蜀协防。上一篇,我曾说过,益州政权创始人刘焉乃西汉鲁恭王刘馀(汉景帝第五子)后裔,他与刘备的关系同刘表与刘备的关系,有过之而无不及。可是就是这样的汉室宗亲,刘备没有向对待刘表那样,而是一鼓作气,毫无商量的余地,直捣成都,灭了自己的血缘刘璋。这是刘备成魔的第二阶段。

  早在刘备攻下江陵的时候,为避免东吴报复,写信告知孙权,此举实为借荆州,曾有诺言,拿下益州则归还荆州,但话只是话。当刘备拿下益州后,东吴多次命鲁肃前来讨还荆州,但总让刘备以各种理由推脱。荆州镇守使关二爷当然理解哥哥的心思,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对东吴的请求一概无视。东吴为了讨还荆州,连孙权自己的妹妹都搭了进去,但刘备得了美人后,该干嘛干嘛,毫无兑现诺言之举动。所以之后的关羽败走麦城也是历史的必然,千万别说是关二爷大意失荆州,因为历史是公平的。这是刘备成魔的第三阶段。

  之后,攻汉中。与刘备做了一辈子敌人的曹老板,不幸辞世,他的儿子曹丕继位,随后废了汉帝,自己做了皇帝。那此时,刘备的反应呢,当然是破口大骂曹丕的不仁不义,你们然后呢,先是称王,随后称帝,定国号为蜀。这事做的实在不敢让人苟同。有人说,汉朝已经灭亡,刘备是继承遗志,重整汉朝。但这有两个问题。一,刘备必须得称帝么?是否还可以存在另一条路呢,刘备以汉中王的身份,再寻得汉帝后人,辅助其复国。但刘备没有选择,在诸葛等老臣的一致劝进下,“勉强称帝”。二,为什么国号定为蜀?如果说刘备是继承遗志,那么为什么不沿用“汉”的名号。值得注意的是,大家都说的“蜀汉”并不是其国号,只是后人以己心度刘备之腹罢了。

  经此,刘备终成魔,他背弃了自己忠于大汉的原始初衷,背弃了自己的仁义之道。功过是非,任大家评说。公元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终年63岁。

  最后以陈寿对其的评价,结束“刘皇叔的仁义之道”系列。“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讬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国演义最低估了的英雄-刘备
刘备的“伪仁义”表现在什么地方
千年枭雄
三国:从仁义刘皇叔到变身乱世枭雄,诸葛亮、庞统联手教坏刘备?
弑清寒:我眼中的刘皇叔的仁义之道(中篇)
戏说三国 歪评诸葛 (第四---第五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