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离太阳最近的城邦


基多,同时拥有赤道和雪山,既距太阳最近,又离地心最远。它是南美洲最漂亮的殖民古城。老城好似一座博物馆,多重文化的浸染,使它呈现出迷人的混合色彩。



▲基多是世界上海拔第二高的首都,蜿蜒于安第斯山谷,老城里的街道高低起伏。


法国诗人亨利·米肖(1899-1984 年)说:“基多,就在此山后。”


此山,便是安第斯山。基多城蜿蜒于安第斯山谷,与火山峰侧面相接,这便让基多古城有了与其他城市不一样的体态。那么,此山之后有什么呢?亨利·米肖回答:依旧是印第安人……市郊、车站、中央银行,圣弗朗西斯科广场。



▲站在赤道纪念碑上远望,群山层叠,那条黄线,便是赤道线。


| 时光带不走的故事 |


圣弗朗西斯科广场当然还在,圣弗朗西斯科大教堂矗立其中。这座建于 1534 年的教堂,是整个南美洲最古老的教堂,也是迄今基多城内规模最为宏大的殖民建筑。


1533 年,西班牙人侵占基多。由于殖民者势单力薄,最初的日子过得并不安逸, 日夜都为印第安人随时可能进行的反抗而担忧。包括他们的住宅都修建得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外表粗犷,没有阳台,窗户窄小且安装有铁护栏。


占领基多城的次年,西班牙人便开始考虑要建造一座教堂,以安放远离故土的心灵。于是,圣弗朗西斯科修道院在印加神庙的根基之上建造起来了,并加入了遥远的西班牙的记忆:巴洛克的大门、摩尔人的马赛克花纹、地中海的白色外墙、阿拉伯的拱门……后来,漫长的时光在它身上留下太多的故事,加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它变得如此与众不同——你绝对不会把它与基多其他近百座大小教堂混淆。



建于 1534 年的圣弗朗西斯科大教堂,是南美洲最古老的教堂,教堂内部金碧辉煌。


随着新移民在基多城生活得越来越安心,殖民者慢慢推进统治,基多城里建起了一座座教堂和修道院。印第安人也慢慢放弃了原来的信仰,接受了被改良的天主教。今天,在不大的基多老城里分布着大小教堂、修道院共计 87座,从西班牙阿拉贡的穆德哈尔式、意大利的风格主义,到基多式的巴洛克艺术,再到新古典主义,它们似乎以一种隐晦的方式,展现基多古老文化中的宗教信仰和传统习俗,某些细节还透露出来印第安本土宗教的秘密。



基多大教堂。这座庞大的哥特式教堂,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它高约 100 米的两座钟楼。


基多城的教堂数量众多却能自有其美,转几个街角就能看到一座,有的教堂穹顶用7吨黄金打造、有的布满彩绘、有的则拥有可爱的粉红雕花……每座教堂的风格都迥然不同。


| 修女做的糖果 |


听说,圣卡塔莉娜修道院有隐居的修女们亲手制作的传统糖果出售,可是我围绕修道院转了一圈都不得其所。忽然,空气中传来一股经久岁月的古朴味道,循味望去,却发现修道院的斜对角有一间小小的店铺,各式糖果琳琅满目。


吃着一颗一颗裹着焦香糖衣的脆花生,我发现光顾糖果店铺的大多是当地人,他们大包大包带走那些腻人的甜蜜。据说,圣卡塔莉娜修道院里的修女们,依靠制作最传统的甜食、茴芹味的烈酒、治疗神经衰弱与失眠的香水度过她们孤独而漫长的5年隐居生活,而修道院外面的世界却在不断前行。

 

天一黑,整座老城安静极了。商店关门、餐厅歇业,人声急速退隐。古老的房屋、教堂、鹅卵石铺砌的街道,在夜色里散发着浓浓的沧桑感,整座老城就像闭馆后的安第斯博物馆


| 对安静说“不” |


蓦地想起米肖的话,“我们在那儿全都抽上了高原鸦片,轻声说话,小步走路,呼吸短促,那儿的狗很少撕咬,孩子们也很少打架吵嘴。”人们安静地坐在长椅上,轻声交谈,这种安静,是很久之前就存在的吗?


可我发现,我的想法显然有一些错位,基多人在对米肖和他的所谓安静说。入住的酒店正对着圣多明戈大教堂广场,几乎每一天向窗户外望都能看到广场上的集会。有时候是一场慷慨激昂的演讲,有时候是有节奏的口号声,有时候是穿着统一的游行……可是,最后他们总有办法,把一场集会变成一场派对。大喇叭一响,音乐一起,画风突变,街头舞会开始了。



到了周末,基多老城变得异常热闹。广场上,表演和集会络绎不绝。


特别是在周末,老城里分布着许多街头艺人,四五个人组成一支乐队,在各大广场、街头巷尾弹奏演唱。大多数演唱以印第安风情为主,曲调里充满对爱情的渴望。那是南美特有的歌声,很快引来众多观众,一旦节奏变得明快,人群中就开始骚动。你便看到那一双双、一对对的人儿,毫不羞涩地扭动起来,无论男女,不分老幼。安静去了哪里?矜持去了哪里?沉稳、安静的基多,骨子里依然是拉美的热情和奔放。


| 所有留下的都成了生活 |


在这座保存最好、变化最小的印加城市,直到今天,印第安人依然是城里的主人。这城市像是粘贴在云的火山上,城中,背着如此的重物,行走着印第安人,他们粗壮低矮,短发型,碎步前进。这一弓背的朝圣,引向何方?他们相遇,再相遇,然后上山。就这样,日常生活而已。



▲在赤道线上,能够体验到一些神奇的经历,比如把鸡蛋竖立在一颗钉子上。

 

就这样,日常生活而已,却是这座印加古城最迷人之处。



赤道纪念碑和赤道线上,跨越南北半球之吻。

 

一座同时拥有赤道和雪山的城市,既距地心最远,又离太阳最近。高原反应偶尔导致的迷糊,总让人有不真实之感,可基多的魅力,就在于各种符号不纯粹的结合。



这些羊驼是一个庄园主自家养的宠物,它们能听懂主人呼唤它们的名字。摄影 / Remi Benali–DragonImage

 

难怪在 1978 年,基多和波兰的克拉科夫一起成为第一批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城市,理由就是:基多城,海拔 2850 米,是在16世纪一个印加城市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尽管历经了1917年的地震,基多仍然是拉丁美洲保存最好、变化最小的历史中心。圣弗朗西斯修道院和圣多明戈修道院,拉孔帕尼亚的教堂和耶酥会学院,连同这些建筑华丽的内部装饰都成为了基多巴洛克风格的纯正典范,完美地融合了西班牙、意大利、摩尔人、佛兰德和当地艺术的精华。

 

高原暴烈的阳光,逐渐变成柔和的夕阳,基多城宛如一个玩累了的孩童,掩藏在半开的暮色中,沉沉睡去。我坐在圣弗朗西斯科广场的长椅上,看着高低起伏的街道上行走的印第安女人,从她们平淡的面部表情中,读出时间的疏离。

 

摄影 / 陈阳

以上内容由《世界遗产地理》整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化风情之92:基多
厄瓜多尔 基多古城
基多之圣弗朗西斯科教堂
南美洲雨林中云缠雾绕的“神秘黄金洞”与被躺枪的神父圣人
今日头条
基多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