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观点 | 最后的江刀!天价刀鱼之殇,无可奈何的珍馐陨落
自70年代末开始,江刀的命运突然出现了断崖式的、两极化的剧变。

  文/ 一个男人在流浪

 

  在本文的上篇(江刀、海刀、湖刀、凤尾鱼…刀鱼要怎么区分?长江刀鱼为什么会那么贵?)里,我着重从分类学的角度,简单的阐述了传统意义上的人们对长江刀鱼(江刀)与湖刀、海刀、短颌鲚的同属于长颌鲚这一个物种的认识过程,以及长颌鲚与凤尾鱼、七丝鲚的起源关系,在上篇发表后,不少读者留言共同指向一个问题:既然江刀、湖刀海刀和短颌鲚都是一个物种,与价格低廉的凤尾鱼也有极近的亲缘关系,那么江刀的高昂价格是否完全是由于炒作导致的?我们一直在说的江刀资源的枯竭是否又是一个伪命题呢?

  江刀从何时开始位列长江三鲜之尊已不可考,但可以确定的是,江刀的地位与文人的推崇不无关系:一曰“拔刺银刀刚出水,落花香里鮆鱼肥”,一曰“河豚愧有毒,江鲈愧寡味”,更有五代时期毛胜将其拟人化,“貌则清臞、材极美俊、宜授骨鲠卿”,认为江刀恰似清秀的“白圭夫子”,如此一来,江刀便不仅仅是一种时鲜小鱼,更多了几分风骨和情怀在其中。

  在中国文化里,食材的风物时令和文化底蕴同样重要。作为一种海洋洄游鱼类,江刀的鱼汛非常集中和明显,和茶叶一样,清明前的江刀也被视为佳品,食客们认为,清明之后,江刀骨骼变硬,已不可取。同样的,南通到江阴段的江刀,尚处于洄游的途中,为完成洄游而储备的体内营养尚未被消耗,最是肥美,而继续游动到湖南湖北江段的江刀,脂肪已经消耗殆尽,滋味就差了很多。

  然而,在很长时间里,尽管有情怀加成,哪怕是明前的、江阴靖江段的江刀上品的售价,也并非寻常人家无法承受的。究其原因,全在于江刀一度很高的产量:一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长江江苏段——尤以江阴、靖江段为甚——还经常可以看到苏东坡所言的“清明时节江鱼鲜,恣看收网出银刀”的盛况,根据记载,70年代江刀年产量尚有3700多吨,一网下去二三百斤的鱼获并不稀奇,故而江刀的价格仅是略贵与其他河鲜,还有老渔民回忆说,有时赶上丰年,更是“没人买,只能喂猫”。

  然而自70年代末开始,江刀的命运突然出现了断崖式的、两极化的剧变。




  六七十年代的刀鱼丰收场景已一去不返,如今渔民计量江刀的单位,早也从“担”变为了“条”

  长江的水体污染和产卵地的过度开发,是导致江刀种群规模衰减的一个重要因素。作为中国的经济命脉,长江沿岸城市群密布,工农业经济发达,所产生的水污染也最为可观。

  根据长江委的统计,长江的纳污总量在全国河流中长期居首位,进入新世纪以来,每年都有超过300亿吨各类污水排入长江,而我国第二长河黄河的年径流量也不过才五六百亿立方米左右。大量的污水不仅影响了长江全流域的水质,有的地区还形成了污染严重的污染带,蔓延达几百公里。而江刀对水质较为敏感,在洄游过程中,往往无法穿越这些污染带,这导致江刀的洄游路程不断缩短。

  到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湖南湖北江段的江刀已消失。两三年后,江西江段的江刀难觅踪迹。1996年左右,安徽江段也无法形成江刀鱼汛。1997年左右,江苏南京段江刀鱼汛消失。

  与生存环境的恶化一道递增的,还有不断旺盛的渔业需求。为了维持足够的渔获产量,在江刀资源匮乏之后,渔民只能采用网眼更密集的渔具进行更高强度的捕捞,然而竭泽而渔必定事与愿违,江刀的个体越来越小,产量越来越少,到了80年代,全长江江刀年产量已经萎缩到了300余吨,2002年已不足百吨,时至今日,吨已经不适合再做为江刀捕获量的计量单位。今年的江刀许可捕捞已于3月1日开始,然而3月8日常州渔民周太明带了6条船忙了一天,才捕到1条。


  时至今日,渔民能捕到这样大小的江刀,已是十分满足,而在二三十年前,五六两的一条的江刀也并不罕见

  与急转直下的产量相对映的,是一飞冲天的江刀价格。稀缺,已经彻底掩盖了情怀、风物和传统记忆,成为了现今江刀的唯一属性,而与稀缺相随的,往往是金钱、腐败和浮华的故事,在这样的漩涡中,江刀的价格迅速攀升到了令人咂舌的程度,动辄七八千元的售价已注定与普通百姓无缘,而时不时爆出的“鱼王”拍卖,则是江刀从“舌尖到眼球”这一转变的鲜明注脚。

  我们常说穷则思变,我们知道,东海的大黄鱼资源也曾枯竭,野生大黄鱼一度奇货可居,但后来随着人工养殖、增流,大黄鱼的产量有了缓慢恢复的势头。那么,江刀是否可以通过人工养殖的方式,重返以往的繁盛呢?

  事实上,对于江刀人工驯养的尝试,早在江刀资源枯竭之初便已开始,但江刀对于生存环境要求较为苛刻,其需经过海水到淡水的不同刺激,方可完成性腺的成熟和繁殖,而人工环境下很难满足其繁殖需求,江刀的人工育苗困难很多。直到本世纪初,江苏部分科研单位和渔业企业才初步的、试验性的突破了江刀育苗的技术困境,而低成本、大范围的商业推广尚无法做到。

  无法人工繁殖,那么幼苗的获取就必须来自野生环境,传统上的做法有两种,一是直接从野外捕捉江刀幼苗(人工养殖鳗鲡也采用同样的方法),但江刀幼苗应激反应非常激烈,一旦捕捞出水,死亡率非常高;另一种方式是灌江纳苗,就是在长江边上修建鱼塘,在幼苗返回大海路途中经过鱼塘的时候,挖开鱼塘与江水的水堤,让江水裹挟着刀鱼苗灌到鱼塘中,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提升江刀幼苗的成活率。


  然而,尽管人工育苗已经取得了一定突破,野生取苗人工饲养的方式也走上了商业化运营的初步阶段,但仍有一个困境摆在面前,那就是:现阶段人工尝试繁育江刀成本极高,几家尝试人工繁育江刀的企业,均是把商业预期建立在“我的养殖江刀可以和野生江刀卖到一个价”的商业逻辑上,这也是他们进行技术攻关的动力。

  但问题是,如果人们连野生的、和江刀同属一个物种的海刀、湖刀和短颌鲚都无法认可,那么,凭什么你池塘饲养的人工江刀可以成为江刀的替代品呢?要知道,野生江刀卖到8000一斤的时候,海刀、湖刀,甚至钱塘江口的江刀,价格也很难突破200一斤,野生尚且如此,人工养殖的竞争力又何在呢?更何况,现阶段野生江刀价格的附加值实乃稀缺性,人工养殖江刀与此属性相差甚远,又会有多少人买单呢?这种商业逻辑的风险,为人工繁育江刀的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

  我们不带任何情感色彩来看,江刀和湖刀、海刀大约并无二致,然而我们恐怕很难讲但情怀、风物和记忆与之剥离,也更难以无视这些情愫为江刀塑造的独特。

  但遗憾的是,尽管对于江刀的各种限制捕捞措施已施行逾十年,希望仍难觅其踪。2016年,江苏省将江刀列入省级保护动物名录,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调整方案公开征求意见稿中,江刀也赫然在列,一旦国家名录将其收录,对于江刀的捕捞将全面禁止。

  在今年的江刀捕捞季中,已经有商家喊出了“最后的江刀”,或许不久之后,我们再忆江刀之时,除了文人墨客的溢美、时节和风物的考究、天价浮华的梦幻,就只剩下珍馐陨落的无奈了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通 | 好消息!南通培育出养殖刀鱼,不怕禁捕啦!
30年苦研攻克的天价长江野味养殖技术,是为了救赎还是解决嘴馋?
禁渔之后,刀鱼从何而来?
一户烧河豚,香飘半个村!曾因有毒被禁止上市,河豚为何又登上餐桌 | 睡前分享
江刀、海刀、明前刀……原来刀鱼还可以这样分!
长江禁渔,鱽鱼出现在黄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