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荀子·礼论》原文与译文(二百三十四)

 [原文]

  19.15 故曰:性者,本始材朴也(1);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2),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故曰: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3),性伪合而天下治。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4);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圣人然后分也(5)。《诗》曰(6):“怀柔百神,及河乔岳。”此之谓也。

  [注释]

  (1)朴:未加工过的木材。(2)《集解》无“成”,据宋浙本补。(3)阴阳:见 17.3 注(3)。(4)辨(b4n 办):通“办”,治理。(5)分:次,安排。(6)引诗见《诗·周颂·时迈》。

  [译文]

  所以说:先天的本性,就像是原始的未加工过的木材;后天的人为加工,则表现在礼节仪式的隆重盛大。没有本性,那么人为加工就没有地方施加;没有人为加工,那么本性也不能自行完美。本性和人为的加工相结合,然后才能成就圣人的名声,统一天下的功业也因此而能完成了。所以说:上天和大地相配合,万物就产生了;阴气和阳气相接触,变化就出现了;本性和人为的加工改造相结合,天下就治理好了。上天能产生万物,但不能治理万物;大地能负载人民,但不能治理人民;宇宙间的各种东西和各类人,得依靠圣人才能安排好。《诗》云:“招徕安抚众神仙来到黄河高泰山。”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庸》原文及译文【下】
四书2
《中庸》原文及译文
“天长地久”,《道德经》第7章原文和译文。
《荀子》全文及翻译(正名、性恶)
《道德经》全文(翻译 )--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