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书 传 · 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下

  王褒字子渊,蜀人也(1)。宣帝时修武帝故事,讲论六艺群书,博尽奇异之好,征能为《楚辞》九江被公(2),召见诵读。益召高材刘向、张子侨、华龙、柳褒等待诏金马门(3)。神爵、五凤之间(4),天下殷富,数有嘉应。上颇作歌诗,欲兴协律之事,丞相魏相奏言知音善鼓雅琴者渤海赵定、梁国龚德(5),皆召见待诏。于是益州刺史王襄欲宣风化于众庶,闻王褒有俊材,请与相见,使褒作《中和》、《乐职》、《宣布诗》(6),选好事者令依《鹿鸣》之声习而歌之(7)。时汜乡侯何武为僮子(8),选在歌中。久之,武等学长安,歌太学下,转而上闻。宣帝召见武等观之(9),皆赐帛,谓曰:“此盛德之事,吾何足以当之!”

  (1)蜀人:王褒《僮约》首称蜀人王子渊,文中则称资中男子王子渊。《华阳国志》卷十云褒资中人。可见王褒为蜀郡资中人。资中,县名。今四川资阳县。(2)九江:郡名。治寿春(今安徽寿县)。被公:被姓。公,尊称。(3)刘向:本书卷三六有其传。张子侨、华龙:皆见于本书《萧望之传》,《艺文志》著录其赋。柳褒:无考。(4)神爵:汉宣帝年号(前61—前58)。五凤:汉宣帝年号(前57—前54)。(5)魏相:本书有其传。赵定:即《艺文志》乐家雅琴赵氏。龚德:《艺文志》乐家有雅琴龙氏九十九篇,名德,梁人。龚、龙,必有一误。(6)《中和》:言政治中和。《乐职》:言百官各得其职。《宣布》:言风化普及天下。(7)《鹿鸣》之声:即《鹿鸣》之乐。此乐自古流传至唐宋(沈钦韩、郭嵩焘等曾考之)。(8)何武:本书卷八六有其传。(9)召见:召见于宣室,见《何武传》。

  褒既为刺史作颂,又作其传(1),益州刺史因奏褒有轶(逸)材(才)(2)。上乃征褒。既至,诏褒为圣主得贤臣颂其意。褒对曰(3):

  (1)褒既为刺史作颂,又作其传:《文选》卷五十一载王褒《四子讲德论序》云:“褒既为益州刺史王襄作《中和》、《乐职》、《宣布》之诗,又作传,名曰《四子讲德》以明其意焉。”可见所谓“传”,即《四子讲德论》,是解释歌颂之义及作者之意的。(2)逸才:才智出众的人。(3)对曰:下文为《圣主得贤臣颂》。

  夫荷旃(毡)被毳者(1),难与道纯绵之丽密(2);羹藜含糗者(3),不足与论太牢之滋味(4)。今臣辟(僻)在西蜀,生于穷巷之中,长于蓬茨之下(5),无有游观广览之知,顾有至愚极陋之累(6),不足以塞厚望(7),应明指(旨)。虽然,敢不略陈愚而抒情素(8)!

  (1)毳(cuì):鸟兽的细毛。(2)纯:丝也。(3)羹藜:藜藿之羹。糗(qiǔ):炒熟的米麦等干粮。(4)太牢: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此指牛、羊、豕等肉食。(5)蓬茨:以蓬盖的屋。(6)顾:犹反。(7)塞:弥补。(8)抒:抒发。情素:本心;真情实意。

  记曰:共(恭)惟《春秋》法五始之要(1),在乎审己正统而已。夫贤者,国家之器用也。所任贤,则趋(趣)舍省而功施普(2):器用利,则用力少而就效众。故工人之用纯器也,劳筋苦骨,终日矻矻(3)。及至巧冶铸干将之朴(4),清水焠其锋(5),越砥敛其咢(锷)(6),水断蛟龙,陆犀革(7),忽若彗泛画涂(8)。如此,则使离娄督绳(9),公输削墨(10),虽崇台五增(层),延袤百丈,而不溷者(11),工用相得也(12)。庸人之御驽马,亦伤吻蔽策而不进于行(13),匈(胸)喘肤汗,人极马倦。及至驾啮膝(14),骖乘旦(15),王良执靶(16),韩哀附舆(17),纵驰骋骛,忽如景靡(18),过都越国,蹶如历块(19);追奔电,逐遗物(20),周流八极,万里一息。何其辽哉(21)?人马相得也。故服绤之凉者(22),不苦盛暑之郁燠(23);袭貂狐之暖者,不优至寒之凄怆(24)。何则?有其具者易其备。贤人君子,亦圣王之所以易海内也。是以呕喻受之(25),开宽裕之路,以延天下英俊也。夫竭知(智)附贤者,必建仁策;索仁求士者,必树伯(霸)迹。昔周公躬吐捉之劳,故有圉空之隆(26);齐桓设庭燎之礼,故有匡合之功(27)。由此观之,君人者勤求贤而逸于得人(28)。

  (1)《春秋》法五始之要:《春秋》称“元年春正正月”。“元”者气之始,“春”者四时之始,“王”者受命之始,“正月”者政教之始,公即位者一国之始,是为“五始”。(2)趣舍省:言不烦改变。(3)矻矻(kū kū):勤备不懈貌。(4)干将:古代宝剑名。(5)焠(cuì):铸造刀剑时,将刀剑烧红浸入水中,使之坚刚。(6)越:砥础于南昌,故曰“越”。(7)(tuán):割;截断。(8)替:帚也。泛:污也。帚泛:以帝扫秽。涂:泥也。画涂:以刀划泥。言甚为容易。(9)离娄:传说是黄帝时明目之人。督:察视。(10)公输:即公输班,我国古代著名的工匠。姓公输,名般,春秋时鲁人。又称鲁班。(11)涵:乱也。(12)工用相得:谓人才使用得当。(13)吻:口角。策:马鞭。(14)驾啮膝:言良马低头口至于漆。(15)乘旦:当作“乘驵”。王念孙曰:“今案:‘乘旦’当为‘乘且’字之误也。‘且’与‘驵’同。驵者,骏马之名。”(16)王良:春秋时晋之善御马者。靶:谓辔。(17)韩哀:传说是古代精巧的工匠。(18)景靡:如光景之流逝。(19)历块:言疾如越过一块土地。(20)遗风:疾风。遗:读曰“隧”。隧风:疾风(王念孙说)。(21)辽:谓所行之远。(22)(chī):细葛布。绤(xì):粗葛布。(23)郁:热气。燠:温也。(24)凄怆:寒冷。(25)呕(xū)喻:和悦貌。(26)周公躬吐捉之劳二句:传说周公一饭三吐食,一沐三握发,以宾贤士,故能成太平之化,刑措不用,囹圄空虚。(27)齐桓设庭燎之礼二句:传说有人以九九计数之书求见齐桓公,桓公拒之。求见者曰:“九九小术,而君不纳之,况大于九九者乎?”于是桓化设庭燎之礼而见之。过了不久,朋自远方而来,齐桓公遂以称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28)逸:安闲。

  人臣亦然。昔贤者之未遭遇也,图事揆策则君不用其谋,陈见悃诚则上不然其信,进仕不得施效,斥逐又非其愆。是故伊尹勤于鼎俎(1),太公困于鼓刀(2),百里自鬻(3),宁子饭牛(4),离此患也(5)。及其遇明君遭圣主也,运筹合上意,谏净即见听,进退得关其忠(6),任职得行其术,去卑辱奥渫而升本朝(7),离疏(蔬)释而享膏粱(8),剖符锡壤而光祖考(9),传之子孙,以资说士(10)。故世必有圣知(智)之君,而后有贤明之臣,故虎啸而风冽(11),龙兴而致云,蟋蟀俟秋吟,蜉蝤出以阴(12)。《易》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13)。”《诗》曰:“思皇多士,生此王国(14)。”故世平主圣,俊艾(乂)将自至,若尧、舜、禹、汤、文、武之君,获稷、契、皋陶、伊尹、吕望(15),明明在朝(16),穆穆列布,(17)聚精会神,相得益章(18)。虽伯牙操递钟(19),逢门子弯乌号,(20)犹未足以喻其意也。

  (1)勤于鼎俎:谓负鼎俎以干汤王。(2)太公:姜太公。困于鼓刀:谓屠牛于朝歌。(3)百里:百里奚。原为虞大夫,被晋俘作为陪嫁之臣送入秦国。出逃又为楚人所执,秦穆公以五张牡黑羊皮赎回,用为大夫称五羖大夫。(4)宁子:宁戚。春秋时齐大夫。曾饲养牛,为齐桓公赏识,用为大夫。(5)离:遭也。(6)关:通也。(7)奥谍(yūxiè):污浊。(8)离蔬:离此蔬食。释(juē)放下草鞋。(9)赐壤:言分封土地。(10)以资说士:言为谈说之士提供材料。(11)冽(liè):寒冷。(12)蜉蝤:虫名。活动于阴暗处,生存期极短。(13)“飞龙在天”二句:见《易·乾卦》。谓王者在位,任用贤才。(14)“思皇多士”二句:见《诗经·大雅·文王》。谓称美众多贤士,生于此王国。(15)吕望:《文选》在“吕望”之下有“之臣”二字。(16)明明:谓明智聪察。(17)穆穆:仪容美好,容止端庄。(18)相得益章:相互配合,作用益显。(19)递钟:当作“号钟”(王念孙说)。古琴名。(20)逢门子:即逢蒙,古代善射者。乌号:弓名。

  故圣主必待贤臣而弘功业,俊士亦俟明主以显其德。上下俱欲,欢然交欣,干载一合,论说无疑,翼乎如鸿毛过顺风,沛乎如巨鱼纵大壑。其得意若此,则胡禁不止,易令不行(1)?化溢四表,横被无穷,遐夷贡献,万祥毕溱(臻)。是以圣王不遍窥望而视已明,不单(殚)顷(倾)耳而听已聪(2);恩从祥风翱,德与和气游,太平之责塞(3),优游之望得;遵游自然之势,恬淡无为之场,休徵自至,寿考无疆,雍容垂拱,永永万年,何必偃卬(仰)诎信(屈伸)若彭祖(4),响嘘呼吸如侨、松(5),眇(渺)然绝俗离世哉(6)!《诗》云“济济多士,文王以宁”(7),盖信乎其以宁也!

  (1)胡、曷:皆何;什么。(2)殚:极尽。(3)塞:满也。(4)彭祖:传说是古代寿命长达七百岁之人。(5)呴嘘:开口出气。侨、松:王侨、赤松子,传说皆仙人。(6)渺然:高远貌。(7)“济济多士”二句:见《诗经·大雅·文王》。谓文王任用众多贤士,故国家得以安宁。是时,上颇好神仙,故褒对及之。

  上令褒与张子侨等并待诏,数从褒等放猎(1),所幸宫馆,辄为歌颂,第其高下,以差赐帛。议者多以为yín靡不急,上曰:“‘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2)!’辞赋大者与古诗同义,小者辩丽可喜。辟(譬)如女工有绮縠(3),音乐有郑卫(4),今世俗犹皆以此虞(娱)说(悦)耳目,辞赋比之,尚有仁义风(讽)谕,鸟兽草木多闻之观,贤于倡优博弈远矣。”顷之,擢褒为谏大夫。

  (1)放猎:当作“游猎”(王念孙说)。(2)“不有博弈者乎”二句:见《论语·阳货》孔子语。博:棋局。弈:下棋。已:不动作之意。(3)绮(qǐ):素地织纹起花的丝织物。縠(hú):绉纱。(4)郑、卫:指春秋战国郑、卫二国的俗乐。

  其后太子体不安,苦忽忽善忘,不乐(1)。诏使褒等皆之太子宫虞(娱)侍太子,朝夕诵读奇文及所自造作。疾平复,乃归。太子喜褒所为《甘泉》及《洞萧颂》(2),今后宫贵人左右皆诵读之。

  (1)太子体不安之事,见《元后传》。(2)《甘泉》:即《甘泉宫颂》。见《艺文类聚》六十二引。《洞萧颂》:《文选》十七及《艺文类聚》四十四皆载。

  后方士言益州有金马碧鸡之宝(1),可祭祀致也,宣帝使褒往祀焉。褒于道病死,上闵(悯)借之。

  (1)金马碧鸡之宝:王褒曾作《碧鸡颂》,《后汉书·西南夷传》注引及之。

  贾捐之字君房,贾谊之曾孙也(1)。元帝初即位,上疏言得失,召待诏金马门。

  (1)贾谊之曾孙:陈直云:“《唐书·宰相世系表》贾氏云:‘贾谊子璠,璠二子嘉、恽。’贾嘉已见《贾谊传》,本文称捐之为贾谊之曾孙,不言为贾嘉之子,当为贾恽之子无疑。”

  初,武帝征南越,元封元年立儋耳、珠厓郡(1),皆在南方海中洲居(2),广袤可千里,合十六县,户二万三千余。其民暴恶,自以阻绝,数犯吏禁,吏亦酷之,率数年一反,杀吏,汉辄发兵击定之。自初为郡至昭帝始元元年(3),二十余年间,凡六反叛,至其五年(4),罢儋耳郡并属珠厓。至宣帝神爵三年(5),珠厓三县复反,反后七年,甘露元年(6),九县反,辄发兵击定之。元帝初元元年(7),珠厓又反,发兵击之。诸县更叛,连年不定。上与有司议大发军,捐之建议,以为不当击。上使侍中驸马都尉乐昌侯王商诘问捐之曰:“珠厓内属为郡久矣,今背畔(叛)逆节,而云不当击,长蛮夷之乱,亏先帝功德,经义何以处之(8)?”捐之对曰(9)。

  (1)元封元年:前110年。按《武帝纪》,儋耳、珠厓二郡立于元鼎六年(前111)。 (2)南方海中洲:今海南岛,(3)始元元年:前86年。(4)其五年:指始元五年(前82)。(5)神爵三年:前59年。(6)甘露元年:前53年。(7)初元元年:前48年。(8)经义何以处之:意谓当《六经》之义哪一条。(9)对曰:下文是《弃珠崖议》。

  臣幸得遭明盛之朝,蒙危言之策(1),无忌讳之患,敢昧死竭卷卷(拳拳)(2)。

  (1)危言:直言。(2)拳拳:牢握不舍之意,引申为恳切。

  臣闻尧舜,圣之盛也,禹入圣域而不优,故孔子称尧曰“大哉”(1),《韶》曰“尽善”(2),禹曰“无间”(3)。以三圣之德,地方不过数千里,西被流沙,东渐于海,朔南暨声教(4),迄于四海(5),欲与声教则治之,不欲与者不强治也。故君臣歌德(6),含气之物各得其宜。武丁、成王(7),殷、周之大仁也,然地东不过江、黄,西不过氏、羌,南不过蛮荆(8),北不过朔方。是以颂声并作,视听之类咸乐其生,越裳氏重九译而献(9),此非兵革之所能致。及其衰也,南征不还(10),齐桓救其难(11)。孔子定其文(12)。以至乎秦,兴兵远攻,贪外虚内,务欲广地,不虑其害。然地南不过闽越,北不过太原,而天下溃畔(叛),祸卒在于二世之未(13),《长城之歌》至今未绝(14)。

  (1)孔子称尧曰“大哉”:《论语·泰伯》载孔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2)《韶》曰“尽善”:《论语·八佾》云:“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韶》:舜时之乐曲名。(3)禹曰“无间”:《论语·泰伯》云:“子曰:‘禹,吾无间然矣。……’”无间:没有批评之意。(4)朔:北方。暨:及也。(5)迄:至也。(6)君臣歌德:王先谦曰:“帝庸作歌,皋陶载展。此所谓‘君臣歌德’。”按“帝庸作歌”云云,见《尚书·益稷》。(7)武丁:殷高宗。(8)蛮荆:玉念孙以为,当作“荆蛮”。(9)越裳氏:即南越。重九译:谓远方使者来,因九译言语乃通。(10)南征不还:指周昭王南征不复。(11)齐桓救其难:齐桓公伐楚以尊周(王先谦说)。(12)孔子定其文:孔子作《春秋》,夷狄之国虽大,自称王者,皆贬为“子”。(13)卒:终也。(14)《长城之歌》:沈钦韩曰:“《河水注》引扬泉《物理论》曰:‘秦筑长城,死者相属。民歌曰:“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列骸相支柱。”

  赖圣汉初兴,为百姓请命,平定天下。至孝文皇帝,闵(悯)中国未安,偃武行文,则断狱数百,民赋四十,丁男三年而一事(1)。时有献千里马者,诏曰:“鸾旗在前(2),属车在后,吉行日五十里,师行三十里,朕乘千里之马,独先安之(3)?”于是还马,与道里费,而下诏曰:“朕不受献也,其令四方毋求来献(4)。”当此之时,逸游之乐绝,奇丽之赂塞,郑卫之倡微矣。夫后宫盛色则贤者隐处,佞人用事则净臣杜口,而文帝不行,故谥为孝文,庙称太宗。至孝武皇帝元狩六年(5),太仓之粟红腐而不可食(6),都内之钱贯朽而不可校(7)。乃探平城之事,录冒顿以来数为边害,籍兵厉马,因富民以攘服之(8)。西连诸国至于安息,东过碣石以玄菟、乐浪为郡,北却匈奴万里,更起营塞,制南海以为八郡(9),则天下断狱万数,民赋数百,造盐铁酒榷之利以佐用度,犹不能足。当此之时,寇贼并起,军旅数发,父战死于前,子斗伤于后,女子乘亭鄣,孤儿号于道,老母寡妇饮泣巷哭,遥设虚祭,想魂乎万里之外。淮南王盗写虎符(10),阴聘名士,关东公孙勇等诈为使者(11),是皆廓地太大(12),征伐不休之故也。

  (1)民赋四十二句:如淳曰:“常赋岁百二十,岁一事。时天下民多,故出赋四十,三岁而一事。”按:不仅因民多,而是因偃武行文。(2)鸾旗:鸾旗车,汉帝车之前驱。(3)安之:言何去。(4)求:宋祁曰,浙本无“求”字。(5)元狩六年:前117年。此时汉已经多次征伐匈奴,人力物力损失很大,以至府库空虚,岂有“太仓之粟红腐而不可食”之事?故刘奉世疑曰:“或者误以‘建元’为‘元狩’欤?”(6)红:颜师古曰,“粟久腐坏则色红赤色也。”杨树达以为,”红,假为‘’。,陈臭米。”两说皆可。(7)贯:串线的绳索。校:谓数计。(8)因富民:意谓取资于富民,以供军事费用。(9)八郡:当作“九郡”。即:儋耳、珠厓、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等九郡,参考《南越考》。(10)盗写:私摹仿(陈直说)。(11)公孙勇等诈为使者:陈直云:“公孙勇作为使者,在武帝征和三年,见本书《功臣表》及《田广明传》,与淮南王安时代不接,恐为捐之之误记。”(12)廓:扩张。

  今天下独有关东,关东大者独有齐楚,民众久困,连年流离,离其城郭,相枕席于道路(1)。人情莫亲父母,莫乐夫妇,至嫁妻卖子,法不能禁,义不能止,此社稷之忧也。今陛下不忍悁悁之忿(2),欲驱士众挤之大海之中(3),快心幽冥之地,非所以救助饥馑,保全元元也。《诗》云“蠢尔蛮荆,大邦为仇(4)”,言圣人起则后服,中国衰则先畔(叛),动为国家难,自古而患之久矣,何况乃复其南方万里之蛮乎!骆越之人父子同川而浴(5),相习以鼻饮,与禽兽无异,本不足郡县置也。颛颛独居一海之中(6),雾露气湿,多毒草虫蛇水土之害,人未见虏,战士自死。又非独珠厓有珠犀玳瑁也,弃之不足惜,不击不损威。其民譬犹鱼鳖,何足贪也!

  (1)枕席:同“枕藉”。纵横相枕而卧。(2)悁悁(yuānyuān):忿怒貌。(3)挤:排挤。(4)“蠢尔蛮荆”二句:见《诗经·小雅·采邑》。蠢:虫蠕动貌。大邦:指周国。此诗指责楚与周为敌。(5)骆越:古部族名。百越之一。(6)颛颛:同“专专”,蠢蒙无知貌。

  臣窃以往者羌军言之(1),暴师曾未一年,兵出不逾千里,费四十余万万,大司农钱尽,乃以少府禁钱续之(2)。夫一隅为不善,费尚如此,况于劳师远攻,亡士毋功乎!求之往古则不合,施之当今又不便。臣愚以为非冠带之国(3),《禹贡》所及(4),《春秋》所治(5),皆可且无以为(6)。愿遂弃珠厓,专用恤关东为忧。

  (1)往者羌军:指宣帝神爵元年羌反之事。(2)少府禁钱:少府为皇帝的私府。少府钱专供皇帝用,故曰“禁钱”。(3)冠带:本指服制,引申为文明。(4)所及:谓所言及的地区。(5)所治:谓所记述的范围。(6)无以:谓无用。为:语助词。

  对奏,上以问丞相御史。御史大夫陈万年以为当击(1);丞相于定国以为(2):“前日兴兵击之连年,护军都尉、校尉及丞凡十一人,还者二人,卒士及转输死者万人以上,费用三万万余,尚未能尽降。今关东困乏,民难摇动,捐之议是。”上乃从之。遂下诏曰:“珠厓虏杀吏民,背畔(叛)为逆,今廷议者或言可击,或言可守,或欲弃之,其指(旨)各殊。朕日夜惟思议者之言,羞威不行,则欲诛之;孤疑辟(避)难,则守屯田;通于时变,则忧万民。夫万民之饥饿,与远蛮之不讨,危孰大焉?且宗庙之祭,凶年不备,况乎辟(避)不嫌之辱哉(3)!今关东大困,仓库空虚,无以相赡,又以动兵,非特劳民,凶年随之。其罢珠厓郡。民有慕义欲内属,便处之(4);不欲,勿强。”珠厓由是罢(5)。

  (1)陈万年:本书卷六十六有其传。(2)于定国:本书卷七十一有其传。(3)不嫌:不足羞之意。(4)便处之:谓择便而安置之。(5)珠厓由是罢:珠厓郡罢于元帝初元三年(前46)。

  捐之数召见,言多纳用。时中书令石显用事(1),捐之数短显(2),以故不得官,后稀复见。而长安令杨兴新以材能得幸,与捐之相善。捐之欲得召见,谓兴曰:“京兆尹缺,使我得见,言君兰(3),京兆尹可立得。”兴曰:“县官尝言兴愈薛大夫(4),我易助也。君房下笔,言语妙天下(5),使君房为尚书令,胜五鹿充宗远甚(6)。”捐之曰:“令我得代充宗,君兰为京兆,京兆,郡国首,尚书百官本,天下真大治,士则不隔矣。捐之前言平恩侯可为将军(7),期思侯并可为诸曹(8),皆如言;又荐谒者满宣,立为冀州刺史;言中谒者不宜受事,宦者不宜入宗庙,立止(9)。相荐之信,不当如是乎!”兴曰:“我复见,言君房也。”捐之复短石显。兴曰:“显鼎贵(10),上信用之。今欲进,弟(第)从我计(11),且与合意,即得入矣。”

  (1)石显:本书《佞幸传》有其传。(2)短显:揭显之短。(3)君兰:杨兴之字。(4)县官:指皇帝。薛大夫:御史大夫薛广德。(5)妙天下:言天下最妙。(6)五腰充宗:姓五鹿,名充宗。时为尚书令。(7)平恩侯:许嘉。(8)期思侯并:期思侯,名并。为贲赫之后。(9)立止:王先谦曰:“成帝建始四年始置中书宦官,元帝之世任宏恭,石显典机要,未尝止中谒者不受事也;或是止宦者不入宗庙言,二事而从其一。抑或诏皆从之,而未行邪?”(10)鼎贵:方当贵显。(11)弟(第):但也。

  捐之即与兴共为荐显奏,曰:“窃见石显本山东名族,有礼义之家也。持正(政)六年,未尝有过,明习于事,敏而疾见(1),出公门,入私门(2)。宜赐爵关内侯,引其兄弟以为诸曹。”又共为荐兴奏,曰:“窃见长安令兴,幸得以知名数召见。兴事父母有曾氏之孝(3),事师有颜闵之材(4),荣名闻于四方。明诏举茂材,列侯以为首。为长安令,吏民敬乡(向),道路皆称能。观其下笔属文,则董仲舒(5);进谈动辞,则东方生(6);置之争(诤)臣,则汲直(7);用之介胄,则冠军侯(8);施之治民,则赵广汉(9);抱公绝私,则尹翁归(10)。兴兼此六人而有之,守道坚固,执义不回(11),临大节而不可夺,国之良臣也,可试守京兆尹。”

  (1)疾见:谓出主意来得快。(2)出公门,入私门:谓出了公庭,即归其家,不妄交游。(3)曾氏:曾参。古代著名的孝子。(4)颜、闵:颜回、闵子骞。孔子的得意弟子。(5)董仲舒:本书有其传。(6)东方生:东方朔,本书有其传。(7)汲直:汲黯、直不疑。(8)冠军侯:霍去病。(9)赵广汉:本书卷七十六有其传。(10)尹翁归:本书卷七十六有其传。(11)回:枉也。

  石显闻知,白之上。乃下兴、捐之狱,令皇后父阳平侯禁与显共杂治(1),奏“兴、捐之怀诈伪,以上语相风(讽),更相荐誉,欲得大位,漏泄省中语(2),罔上不道(3)。《书》曰‘谗说殄行,震惊朕师。’(4)《王制》‘顺非而泽,不听而诛(5)。’请论如法。”

  (1)阳平侯禁:王凤之父。(2)省中:宫禁之内。(3)罔上:欺骗皇帝。(4)《书》曰等句:引文见《尚书·虞书·舜典》。殄(tiǎn):行:谓灭绝正道。师:众也。(5)《王制》“顺非而泽”等句:《礼记·王制》云:“行伪而坚,言伪而辩,学非而博,顺非而泽,以疑众,杀。”传文“不听而诛”,即指《王制》所云四诛之不听。

  捐之竟坐弃市。兴减死罪一等,髠钳为城旦(1)。成帝时,至部刺史。

  (1)捐之、兴等被处治事:《通鉴》列此事于永光元年,盖薛广德为御史大夫之岁(王先谦说)。

  赞曰:《诗》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1)”,久矣其为诸夏患也。汉兴,征伐胡越,于是为盛。究观淮南、捐之、主父、严安之义,深切著明,故备论其语。世称公孙弘排主父,张汤陷严助,石显谮捐之,察其行迹,主父求欲鼎亨(烹)而得族,严、贾出入禁门招权利,死皆其所也。亦何排陷之恨哉(2)!

  (1)“戎狄是膺”等句:见《诗经·鲁颂·閟宫》。膺(yīng):抵挡。荆:即楚。舒:春秋时国名,为徐所灭。故地在今安徽舒城县。(2)察其行迹等句:意谓主父偃、严助、贾捐之等之死,咎由自取。


译文



  王褒字子渊,蜀人也。皇童时编撰丞直时的旧事,讲论《诗》、《书》、《礼》、《乐》、《易》、《春秋》等书,广泛而详尽地搜罗奇异的玩好,征召精通《楚辞》的九江郡人被公,宣帝召见他,让他诵读《楚辞》。又征召才能出众的刘向、张子侨、华龙、柳褒等人待诏金马门。神爵、五凤年间,天下殷实富足,多次出现吉祥的征兆。宣帝喜欢作诗唱歌,准备兴办校正音乐律吕而使之和谐的事业。丞相魏相奏举懂得音乐善于弹奏雅琴的渤海郡人趟定、梁国人龚德,宣帝都召见他们,让他们待诏。在这时益州制史王襄想在百姓当中宣扬风俗教化,听说王裹有贤才,请来王裹相见,让王裹作《中和》、《乐职》、《宣布诗》,挑选热心做事的人依照《鹿鸣》的乐曲歌唱。当时泛乡侯何武还是未成年的男子,被选上参加歌唱。过了很久,何武等人到长安学习声乐,在太学唱歌,事情传到皇帝那裹。宣帝召见何武等人,对他们说: “这是兴隆德教的事,我怎么能够阻挡他们!”

  王裹给益州刺史王襄写作颂歌以后,又为他写作传记,王襄于是上书给宣帝,说王裹才智出众。宣帝就征召王裹。王裹到达京城后,宣帝下诏让王裹以圣明的君主得到贤臣为内容写作

  歌。王裹的颂歌说:肩扛羊毛毡身披乌兽细毛的人,很鸡跟他说丝绵的丽密;食用粗劣饭菜的人,不值得和他谈牛、羊、猪三牲全备的太牢的滋味。如今我僻居西蜀,生在贫穷的街巷之中,长在芦苇、苇草为盖的房屋之下,没有游观广览的知识,反有极其愚昧浅陋的拖累,不能够满足殷切的厚望,应答圣明的意旨。虽然如此,怎敢不概略陈述愚见,抒发衷诚!记事的书上说:恭敬地思考《春秋》奉为规范的“元年春王正月”,这五始的要旨在于审视自己端正系统而已。贤能是指国家中有才可用的人。所任用的人贤能,就会善于取舍而功效普遍;用具便利,就会用力少而成效多。所以,工人使用钝器,就劳筋苦骨,终日勤奋不懈。等到巧匠冶铸干将剑时,用清水淬剑锋,用越地出产的砥石磨利剑刃,这把剑在水中能斩断蛟龙,在陆上能截开犀牛皮,就像用扫帚去扫洒过水的地面,用刀在泥中划动一样容易。这样,如果让视力极佳的离娄看线,巧匠公输班削墨,即使建筑五层高台,宽广百丈,也不混乱,是因为工匠和器用相配啊。平庸的驭手驾驭驽马,弄伤了马嘴,打坏了马鞭,还是跑不快,气喘吁吁,皮肤出汗,人困马倦。等到驾驭良马,让王良执辔,韩哀作御,纵驰骋骛,快得就像摇摆飘荡的阳光的影子一样,过城越国,就像经历一块土;追奔电,快逾风,周游八方极远的地方,万里之遥呼吸之间就可到达。为什么能跑得那么远呢?这是人马相配啊。所以,身穿凉爽葛布衣的人,不愁苦盛暑的闷热;外罩貂狐皮袄的人,不担忧严冬的寒冷。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有应付暑寒的衣服,容易做好度夏过冬的准备。贤人君子也是圣明的君王所凭藉来变易天下的重要力量。因此君王和悦地接受他们,为他们广开宽适富饶之路,以此延揽天下的英才俊杰。竭尽自己的智慧去依附贤明的人,必定会提出仁义的策谋;用心访贤求士的人,必定能建立霸主的功绩。从前周公一饭三吐哺,一沐三捉发,礼贤下士,所以天下大治,刑罚措置不用,监狱空虚;齐桓公用庭燎之礼接待进献九九算法的人,不久,贤人竞相而来,桓公终于一匡天下,九合诸侯,成就霸业。由此看来,为人君者勤劳于访求贤才却因得人辅佐而安逸。

  人臣也是这样。从前贤才未遭遇明主时,出谋划策而君王不采用他的议论,陈述见解表达忠诚而主上不相信他们,进身为官不能发挥效用,斥逐免官又不是他的过错。所以伊尹背着烹调用的鼎和俎,图谋辅助商汤,姜太公受困朝歌,屠牛谋生,百里奚自卖,宁子喂牛,都遭遇了不同的磨难。等到遇上明君遭逢圣主,运筹策划合乎上意,规劝谏静就被听取,进退都能贯通自己的忠心,任职得以施展自己的策略,离开卑辱污浊之地而升登朝廷大臣,离开粗疏的食物,脱去木屐,享用膏粱美食剖符分封而光宗耀 祖,传之子孙,谈说之上传以为资。所以,世上必须先有圣智之君,然后才有贤明之臣。因此,虎啸而冽冽生风,龙腾而冉冉起云,蟋蟀至深秋而闭口,蜉蝣朝生而夕死。《周易》上说:“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诗经》上说: “美好而众多的贤士,生在周王的国家。”所以世上太平君主圣明,贤能的人将会自己到来,就像尧、舜、禹、汤、文王、武王等君主,获得稷、契、皋陶、伊尹、吕望等贤臣一样,明察者在朝,俊美者列布,聚精会神,君臣相得益彰。即使足伯牙演奏编钟,逢门子弯射乌号弓,仍然不足以比喻上述景象。

  所以圣主必待贤臣而弘大功业,俊才雅士也俟明君来显扬自己的德能。君臣上下都 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交相欢欣,千载一会,君论臣言互无猜疑,展翅翱翔如鸿毛过顺风,水流湍急而巨鱼跃大壑。如果君臣间像这样称心如意,那么还有什么不能禁止,有什么命令不能执行?教化漫及四表,溢于无穷,远方少数民族前来贡献,万种祥瑞全部到来。因此圣明的君王不用四处观望就已看得明白,不用倾耳就已听得清楚,恩泽跟从祥风翱翔,德惠伴随和气游荡,太平的责任完成,优游的愿望达到;遵循漫游于自然之势,徜徉于恬淡无为之场,美好的征兆自己到来,高寿无疆,从容不迫,垂拱无为,永世万年,何必像彭祖那样俯仰屈伸,像王侨、赤松子那样响嘘呼吸,眇然绝俗离世呢!《诗经》上说“济济一堂人才多,文王因此得安宁”,原来是相信君王因为得到贤士而安宁呀!

  这时,皇上很喜欢神仙之术,所以王裹作颂歌时谈及神仙之事。

  宣帝命王裹与张子侨等人一起待诏,多次让王裹等人作为侍从参加大规模的游猎,所至宫馆,就让他们作赋歌颂,评定文章的高下,按等级赐帛。议事者多认为这是淫靡不急之事,宣帝说:“‘不是有弈棋的吗?没事下下棋,也是高雅的活动。,辞赋中的上品与古诗具有同样的意义,其次也智辩华丽可喜。譬如纺织刺绣有罗绮绉纱,音乐有郑、卫民歌,如今世俗之人仍然都用这些来娱悦耳目,辞赋和这些相比,还有仁义讽谕,可以多观闻鸟兽草木,比侣优弈棋好得多啊。”不久,宣帝提拔王褒为谏大夫。

  在这之后,太子身体不好,恍恍惚惚,很健忘,精神不愉快。宣帝下韶让王褒等人都去太子宫服侍太子,想办法让他高兴,王裹等人早晚诵读奇文及自己写的得意之作。太子的病痊愈了,王裹等人才离开。太子喜欢王褒写的《甘泉》和《洞箫颂》,让后宫贵人和左右侍从都诵读这两篇作品。

  后来方士说益州有金马碧鸡等宝物,可以祭祀招来它们。宣帝派王裹去益州祭祀求取这些宝物。王褒在赴益州的路上生病死去,皇上很怜惜他。

  贾捐之,字君房,贾谊的曾孙。元帝刚即位时,他上疏谈论政事的得失,受征召在金马门待诏。

  当初,武帝征伐南越,元封元年设置儋耳郡、珠匡郡,这两个郡都处在南方海中的洲上,宽广约千里,合计十六个县,二万三千多户。那裹的百姓性情暴躁爱闸事,自认为和汉朝阻绝,多次违犯官吏的禁令,官吏也残酷对待他们,大约几年就反叛一次,杀死官吏,汉朝政府就发兵攻打安定他们的叛乱。从开始置郡到昭帝始元元年,二十多年裹,总共反叛六次。到始元五年,罢儋耳郡并属珠匡郡。至宣帝神爵三年,珠匡郡的三个县又发生反叛。这次反叛后过了七年,甘露元年,又有九个县反叛,汉朝政府发兵平定了这两次叛乱。元帝初元元年,珠厘郡又发生了反叛,汉廷发兵攻打。各县更相反叛,连年不定。元帝与有关大臣商议出动大部队镇压,贾捐之建议,认为不应该攻打。皇上派侍中驸马都尉乐昌侯王商诘问贾捐之说:“珠厘内属为郡已经很久了,现在背叛违抗朝廷命令,你却说不应该攻打,助长蛮夷的叛乱,有亏先帝的功德,在《六经》之内,应属哪一科条?”买捐之回答说: 我幸好得遭明盛之朝,蒙直言之策,无忌讳之患,愿冒死以尽拳拳之心。我听说尧和舜是最圣明的君主,禹的功德才进入圣人区域,衹不过不能优游康泰罢了。所以孔子称颂尧说“伟大啊”,《韶》乐称赞尧“尽善”, 《禹》乐说“没有差别”。凭尧、舜、禹三位圣明的君主,国土不过数千里,西及沙漠,柬流入海,声威教化传至南北,达到四海,想接受声威教化的就治理他们,不想接受声威教化的就不治理他们。所以君臣都有德行可供歌颂,含气的生物各得其宜。武丁、成王是殷朝和周朝最仁德的君主,然而土地东不超过长江、黄河,西不过氏、羌,南不过荆蛮,北不过朔方。所以颂声并起,有眼睛长耳朵的生物全都乐于自己的生活,越裳氏派使者前来贡献,言语翻译九次才通,这不是战争所能招引来的。到周朝衰微时,昭王南征溺水而死,齐桓公助周襄王定太子之位,孔子作《春秋》,夷狄之国虽大,自称王者皆贬为于。到秦朝时,兴兵远攻,贪外虚内,致力于开拓疆土,不考虑这样做的害处,然而疆土南不过闽越,北不过太原郡,而天下溃散叛乱,祸患在秦二世末年结束。《长城之歌》至今未绝。

  幸亏圣明的汉朝兴起,为百姓解除疾苦,平定天下。到孝文帝时,怜惜中国没有安定,停止武备,兴办礼教,每年全国处理的案件衹有几百起,老百姓每年交纳赋四十钱,丁男三年服一次徭役。当时有来献千里马的,文帝下韶说: “饰有羽毛、上绣鸾鸟的红色旗帜在前,侍从车辆在后,条件好时一天走五十里,有军队随行一天走三十里,我乘千里马,独自跑在前面到哪襄去呢?”于是退还千里马,并给了送马人回去的路费,又下诏说: “我不接受贡献,命令四方不要请求前来贡献。”在这个时候,逸游之乐禁止,奇丽的绩赠杜绝,演唱郑、卫民歌的伶人减少了。后宫美女众多而贤士隐居,奸佞之人专权而谏诤之臣闭,可是文帝时不是这样,所以谧号称作孝文,庙号称为太宗。到孝武皇帝元狩六年,太仓的粟多得吃不完,以致腐烂变红而不能吃,都城内库拴钱的绳子都朽断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于是追究高祖刘邦被围困在平城的旧事,总计匈奴自冒顿单于以来侵扰边境所造成的损害,聚兵备马,取资富民以供兵用,攻打匈奴,疆土西连西域诸国至于安息,束过碣石山设置玄菟郡、乐浪郡,北却匈奴于大漠以北,兴修营塞守卫,南边制服南海设置八郡,可是全国每年处理的案件有上万起,老百姓的口赋多达几百钱,经营盐铁酒榷之利用来增加财政开支,还是不能满足。在这个时候,寇贼同时蜂起,军队经常出动,父亲在前面战死,儿子在后面斗伤,女子防守亭鄣,孤儿号哭于道,老母寡妇在街巷饮泣而哭,遥望苍天,虚设灵位,祭奠亡灵,思念死在万里之外的孤魂。淮南王刘安盗取调兵虎符,暗中招聘名士,关东公孙勇等诈为使者,这些都是扩张领土太大,征伐不休的原因啊。

  如今天下独有关东,关东最大的衹有齐郡、楚国,老百姓贫困已经很久了,连年转徙离散,离开他们居住的城郭故土,在道路上纵横相枕而卧。人的感情中,亲密没有超过父母的,欢乐没有超过夫妻的,贫困到嫁妻卖子的程度,法令不能禁止,情义不能控制,这是社稷的忧患啊。现在陛下不忍恫。旧之忿,要驱使士众堕于大海之中,到阴暗险隘之地去寻找快乐,逭不是用来救助饥荒,保全人民的办法呀。《诗经》上说:“荆州的少数民族蠢蠢欲动,要与大国为仇敌。”造就是说圣人出现,然后制服周边少数民族;中原衰落,周边少数民族就会先发生反叛,动乱是国家的灾难,自古以来就担心这个问题,何况又加上荆州南面万里之外的蛮族呢!骆越地区的越人父子同一条河洗浴,习惯用鼻子饮水,与禽兽没有什么不同,本来就不值得在那里设置郡县。区区独居一海之中,雾露气湿,多有毒草、虫、蛇、水土之害,越人还没有被俘虏,派去的战士就已经自己死了。又不衹是珠臣郡出产珍珠、犀牛、玳瑁,抛弃它不值得惋惜,不攻打它也不损伤威信。那裹的民众如同鱼鳖,怎么值得占有呢!

  我私自拿以往攻打羌人的军事行动来说一说,出师还没有一年,军队还没走一千里,就用掉了四十多万万钱,大司农的钱用完了,就拿少府的钱接济。处于一隅之地的羌人行为不善,费用尚且如此多,何况是劳师远攻珠厘,将士死亡而无功呢!求证于往古而不符合,施行于当今又不便利。我愚昧地认为珠厘郡并非戴帽系带子的文明地区,《禹贡》记载所及,《春秋》谈论治理,都认为可以暂且置之不理。希望就放弃珠压郡,把钱财专门用来救恤关东的流民。贾捐之的回答上呈以后,皇上看后就此事询问丞相和御史大夫。御史大夫陈万年认为应当攻打珠臣郡的反叛;丞相于定国认为“以前连年发兵攻打珠匡郡的叛兵,领兵的护军都尉、校尉及丞共十一人,祇回来了两个人,士兵及转运粮草者死了一万多人,军事费用三万万多钱,还没有能迫使叛兵全部投降。现在关东地区困乏,百姓遭难,人心摇动,贾捐之的建议是对的。”皇上就听从了贾捐之的意见。于是下诏说:“珠匡郡叛兵掳掠杀害官吏和百姓,背叛朝廷违抗命,现在朝廷议事大臣有的说可以出兵攻打,有的说可以派兵镇守,有的主张放弃珠压郡,他们的意见各不相同。我日夜深思议事大臣的议论,羞愧威信不能推行,就想诛讨珠压;犹豫而回避困难,就想镇守边境,派兵屯田;通达于时事变化,又忧虑万民。广大百姓的饥饿,与不讨伐远方的蛮人,哪一个危害更大呢?而且宗庙的祭祀,遇上荒年就没有费用准备,何况还能躲避没有嫌疑的屈辱呢!现在关东十分贫困,仓库空虚,没有什么可以用来救济,又加上有军事行动,不但劳苦百姓,还有灾荒跟在后面。罢置珠臣郡。那裹的百姓有仰慕仁义想归附内陆的,要求到哪里,就安置到哪裹;不愿意归附的,不要勉强。”珠匡郡从此罢置。

  贾捐之多次受到皇上接见,他提的意见大多被采用。当时中书令石显专权,贾捐之多次议论石显的短处,因此没有得到官做,后来皇上召见他的次数逐渐减少。长安令杨兴最近因为才能出众得到皇上宠幸,他和买捐之很要好。贾捐之想得到皇上召见,就对杨兴说:“京兆尹空缺,如果我得见皇上,我就推荐您,京兆尹马上就会落在您身上。”杨兴说:“皇上曾经说我胜过御史大夫薛广德,帮助我很容易。您写的文章,言语妙天下,让您做尚书令,远远胜遇五鹿充宗。”买捐之说:“让我得以代替五鹿充宗,您做京兆尹,京兆位居郡国之首,尚书令是百官的根本,天下就会真的大治,贤士也就不会和仕途隔离了。我前不久向皇上进言平恩侯许嘉可以做将军,

  思侯并可为诸曹,都被皇上采用;又举荐谒者满宣,马上被任命为冀州刺史;又进言中谒者不应专权,宦官不应进入宗庙,皇上就下令立即制止。我荐举您的效果,不应当像前面所言诸事被皇上采纳吗?”杨兴说:“等我再进见皇上,就举荐您。”买捐之又抨击石显的短处。杨兴说:“石显正在贵幸,皇上信任、重用他。如今想进身为官,您听从我的建议,暂且和石显保持一致,就能入朝为官了。”

  贾捐之便和杨兴共同上书荐举称颂石显说:“我们私下看到石显本是山东的名门望族,是有礼义之家。主持公道六年,没有发生过错,明了熟悉政事,敏捷而反应迅速,从公庭出来,就回自己家,不随便交游。应该赐给他关内侯的爵位。并引用他的兄弟担任诸曹。”两人又共同起草了荐举杨兴的奏书,由买捐之上奏,说: “我私下看见长安令杨兴,很荣幸地得以聪智而多次被召见。杨兴侍奉父母有曾参那样的孝行,服侍老师有颜回闵子骞那样的才能,美好的名声闻于四方。皇上下明韶举荐茂材,列侯都以杨兴为首。杨兴担任长安令,得到官吏和百姓的敬服、拥护,行路之人都称颂他的才能。看他下笔作文,就像董仲舒;举动言谈,如同东方朔;直言静谏,如同汲黯;让他领兵打仗,则如冠军侯;让他治民,就是趟广汉;奉公绝私,正如尹翁归。杨兴身兼六人之长,守道坚固,执义不枉,临大节而志不可夺,是国家的良臣啊,可以试任京兆尹。”

  石显得知贾捐之和杨兴互相荐举的事,报告给皇上。皇上下诏将杨兴、买捐之关进监狱,令皇后的父亲阳平侯王禁和石显共同审理,二人奏称: “杨兴、贾捐之心怀狡诈邪伪,拿皇上说的话相互暗示,又互相举荐称誉,想做大官,泄露宫禁中的语言,欺君罔上,大逆不道。《尚书》上说: ‘谗巧之说,灭绝君子的德行,震惊众人。’《王制》上说:‘文过饰非,言辞滑泽无滞,不用听审,就可以诛杀。请按法治罪。”

  贾捐之最后被处以弃市死刑。杨兴减死罪一等,髡钳为城旦。成帝时,杨兴官至部刺史。

      赞曰: 《诗经》上说“鲁僖公和齐桓公举义兵,北面抵挡戎狄,南边重创荆蛮”,戎、狄、荆蛮很久以来就是中原华夏各族的忧患。汉朝兴起,征伐匈奴、南越,在这时是重要的事。仔细研究淮南王刘安、买捐之、主父偃、严安的议论,深刻明白而最著名,所以详细记载他们的言辞。世人说公孙弘排挤主父偃,张汤陷害严助,石显谗毁贾捐之,考察他们的行为事迹,主父偃追求五鼎烹而落得灭族的结果,严助、买捐之出入宫禁而谋求权利,都是死得其所,有什么排挤、陷害的遗憾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贾捐之传
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九)
人物︱郁闷的西汉名臣:做地方官政绩一流,入朝为相却成笑话
【阅读理解】每日一题,考试必过!
2018年高考语文I、II、III卷文言文挖空训练
成大事者,喜怒都不形于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