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传习录【二百零七】

【原文】

问:“读书所以调摄此心,不可缺的。但读之时,一种科目意思牵引而来。不知何以免此?” 

先生曰:“只要良知真切,虽做举业,不为心累。总有累,亦易觉克之而已。且如读书时,良知知得强记之心不是,即克去之;有欲速之心不是,即克去之;有夸多斗靡之心不是,即克去之。如此亦只是终日与圣贤印对,是个纯乎天理之心。任他读书,亦只是调摄此心而已,何累之有?” 


【译文】 

有人问:“读书就是为了修养我的心,从而它是必不可缺的。然而在读书时,又有科举的思虑产生,这种情况怎样才能避免出现呢?” 

先生说:“只要良知真切,即便是为了科举考试,也不会成为心的负担。就是有了负担,也容易发觉并得以克制。例如读书时,良知清楚强记的心不对,就克去它;良知清楚求速的心不对,就克去它;良知清楚有好胜的心不对,就克去它。如此一来,总是成天与圣贤的心彼此印证,就是一个纯乎天理的心。无论如何读书,也只是修养此心罢了,怎么会有负担呢?” 


【评析】

在王阳明看来,修养就是“致良知”,“致良知”贯穿于人的活动之中。为人处事是“致良知”,学习是“致良知”,连科举应试时也是“致良知”,事务虽有万千之繁复,“致良知”却只有明明白白,实实在在的一个。所以,修养是人生活动的主宰,而不是负担。


【Amore】 

强闻博记,欲速不达,争强好胜,患得患失,所有这些描述的都会增加心的负担。万事万物,人情世故,纵有万千之繁复,良知在心,却是明明白白实实在在的一个。修养修养,一个修,一个养,本是从容随心的事,何累之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菜根谭》:这3句话,暴露了你的修养
王阳明心学4个核心观点:在浮躁的社会中依然流行!
王阳明:有良知的你,并非一无是处
王阳明心学精髓
(原创)守 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