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梵净山的蛮荒传奇(上)

/《中国周刊》记者李春梅 

/石磊、任廷昌、何朝清、雷孝平、牛克锋、Benjamin Tapley

朱永忠、顾莹、杨传东、《中国周刊》记者 杨剑坤



梵净山就像是大海中的一座孤岛,有着相对独立的生存环境,典型的亚热带穹窿状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为起源古老的动植物的繁衍和演化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是珍稀濒危动植物珍贵的栖息地,古老孑遗植物的避难所,特有动植物分化发育的重要场所。梵净山独步天下的生态环境,一直在保护着它们。


清晨,推开窗子。


一团湿润的雾气借着微风的势头,一下涌入房间,带着森林中的草木香和潺潺溪水的清甜味道,那种带着潮意的野性能量瞬间贯通了我的四肢百骸。


住在梵净山脚下。虽然迷雾如连日来一样,遮住了梵净山的真容,却一下扭转了这座大山在我心中的气质。


使我亢奋的原因在于:我撞上了大自然的力量。



梵净山有着自己独特的美丽,在云雾缭绕间浑然天成,散发着淡淡的优雅气质。茂密的森林是珍稀濒危动植物珍贵的栖息地,古老孑遗植物的避难所,是十多亿年自然洪荒之力铸就的生命传奇。


在柔情缱绻、深情款款的诗意盎然中欣赏梵净山,便是从梵净山的野性开始,追根溯源,寻找梵净山深藏的灵性生命传奇。

 

喀斯特上14亿年独立的古老变质岩


一山一山又一山,千山万山千万山;一年一年又一年,千年万年千万年。


时间之于梵净山,是毁灭也是创造。


梵净山被誉为黔山第一山,是武陵山脉的主峰,位于贵州省东北部的印江、松桃、江口三县交界地带。这个位置正好是云贵高原东部边缘向湘西低山丘陵过渡的大斜坡地带,即中国阶梯地势第二级与第三级的过渡地区。在黔东北连绵的低山丘陵地带,梵净山突然拔地而起,形成了顶天立地的高峰峻岭。



新金顶顶端两峰间的天险称为金刀峡。新金顶梵天一柱,如金刀破峡,峡顶飞桥相连,登顶,需缘铁链艰难攀爬,恍若登天梯,险峻之极,令人叹为观止


贵州多喀斯特地貌,显著的特点是石灰岩和溶洞,如梵净山脚的土家族村子——云舍,就是喀斯特地貌。但近在咫尺的梵净山,被喀斯特地貌地区围困,却不是喀斯特地貌,而是特殊的变质岩山脉地貌,在中国南方地层岩石和地质构造中显得十分古老。


这样的山,全世界独一无二。


那是14亿前的事了。古陆漂移碰撞,火山岩浆迸发燃烧,一片血红的火海中,梵净山横空出世,它是中国黄河以南最早从海洋抬升成陆地的古老地区。然后,在漫长的地史中,梵净山区经历了梵净武陵、雪峰、燕山和喜马拉雅四期比较显著的地质构造运动,不断地裂变、褶皱、凹陷、峭延⋯⋯卷成了鄂川湘黔侏罗山式褶皱带。积蓄十数亿年的能量,将大洋的底部托起,成为一座座高高耸立的雄伟山峰。


岁月奖励了梵净山一个洪荒身份。


一切归于平静之后,梵净山的时间便是静止的。



梵净山处于亚热带中心地带,这一特殊地理位置,使梵净山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森林、水体是梵净山生态系统的主体。


从山脚到山顶,梵净山森林茂密,郁郁葱葱,植被外貌圆润完整,集中连片并保持着原生性和完整性,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观其色,感受层层叠叠的绿、斑斑点点的彩;听其声,感受风吹林动,虫鸟相鸣的灵;后走入其中,去看那一花一世界、一石一生命的和谐相生。


穿越密林的涧溪流水,汇集成塘或呈飞泄的瀑布,之后形成蜿蜒的河流。水流掠过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石头,拂着青石上绿绒状的青苔,故有九十九溪之称。而梵净山山体状似穹窿,地形高差多大于1000米,因而山中的河流呈放射状深切并向四周分流,主要的河流有9条,又有九龙出山之说。以梵净山金顶、老金顶、凤凰诸峰为中心,为乌江与沅江水系的分水岭。流入沅江的有马槽河、黑湾河、凯土河、牛尾河以及太平河的源头;流入乌江的有肖家河、长滩河、淘金河和余家沟。


梵净山就像是大海中的一座孤岛,有着相对独立的生存环境,典型的亚热带穹窿状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为起源古老的动植物的繁衍和演化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是珍稀濒危动植物珍贵的栖息地,古老孑遗植物的避难所,特有动植物分化发育的重要场所。梵净山独步天下的生态环境,一直在保护着它们。


花山云海也是梵净山一绝。高达2000多米的垂直落差,满足了不同杜鹃品种对各种海拔高度的不同要求。每到春天,粉、红、紫、白,各色杜鹃密密匝匝满山遍谷,五光十色。


在清晨的水汽氤氲中,我推窗撞见的就是梵净山的天地玄黄,无极的寥廓洪荒和无数的岸汀芷兰。


为了保护梵净山,195610月,梵净山被林业部划定为天然森林禁伐区(自然保护区)。 1978年梵净山自然保护区成立,并组建了专门的保护区管理机构,主要保护对象为以黔金丝猴、珙桐等珍稀动植物以及生境共同组成的生态系统。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梵净山成为首批1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


1987年元月,梵净山成为中国第二批唯一一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成为中国第四个加入该网络的自然保护区,成为具有全球意义的A级保护区。


梵净山拥有地球同纬度上保存 最完好的原始森林。其山体垂直高差达2000米以上,“一山有四季,上下不同天”的垂直气候特点,形成了5个植被垂直带谱。


2017年,经国务院批准,梵净山成为了2018年我国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唯一项目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进行申报。20178月左右,IUCN的专家将到梵净山实地考察评估,评估结果将提交2018年世界自然遗产大会表决,梵净山有望成为我国第54项世界遗产地。


梵净山的蛮荒和美丽正在向世人绽放。


但梵净山从不轻易袒露它的真面目。


其独特的地质和气候环境造就了与同纬度地区截然不同的自然景观特征,以孤峰和峡谷最具代表性。梵净山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峰有20余座,连绵的山势、独特的地貌、险峻的沟谷,都使梵净山形成了重峦叠嶂、雄伟险峻的壮阔景象,给人以旷观瀛海三千界,直上黔山第一峰的享受。


珙桐


集黄山之奇,峨眉之秀,华山之险,泰山之雄,古人因梵净山崔巍不减五岳,灵异足播千秋,故称其为天下众名岳之宗


梵净山具有完整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其间分布着岩石景观、孤峰景观、峡谷景观、水体景观、生物景观、气候气象景观等,具有独特而极致的美。崇山峻岭中,坡陡谷深、群峰高耸。石峰、石塔、蘑菇石及其群体组合,精彩纷呈的原始森林,羞涩天然的山涧、池塘与瀑布,奇幻的云雾、彩虹等气象景观,具有独特的自然美。这个自然生态王国由十大奇绝景观组成:怪石、奇树、天风、云海、妙泉、珍禽、异兽、佛光、雪景和高路。


新金顶孤峰高耸,直刺云天,是在古地质构造运动中,大陆抬升,再经冰川融冻风化、侵蚀雕凿成的大自然的奇伟杰作。整座山体柱状上升,上大下小,其形若甑,当地人称饭甑山。在石柱上端又自然裂开为两个峰顶,恰似佛手高攀,二指插天,佛手的指头上还分别矗立着两座佛殿。晨间因其红云瑞气常饶四周,因此又称为红云金顶。


梵净山点地梅


新金顶顶端两峰间的天险被称为金刀峡,梵天一柱,如金刀破峡,登顶,需缘铁链艰难攀爬,恍若登天梯,险峻之极,令人叹为观止。


峡中仰观,一线天光垂照,顶端有飞桥相连,在雾中时隐时现。但观此峰,崖陡如削,峡深风厉,凭人力不可为之,故前人意为神工,称此桥为天生桥。天生桥凌空飞架,势若长虹,它连接佛手顶的释迦、弥勒二殿。两殿后各耸一座天然石台,分别称为说法台晒经台


梵净山老金顶海拔2494米,略高于新金顶,居新金顶左侧,山体巍峨庞大,集雄、奇、峻、秀于一体。古称月镜山,因山岩石有神秘的月镜现象而得名。据史书记载,每当风清月白之夜,人们在老金顶随便取一面石板,都可以照出自己的影像!


美丽独蒜兰


在山顶,可以看到奇特的万卷书、惟妙惟肖的蘑菇石、栩栩如生的老鹰岩等奇景。万卷书其实是一座巨大的石崖,由层层叠叠的页岩堆积而成,形如万卷书籍。蘑菇石如其名,上大下小,酷似蘑菇,其高约十米,亭亭玉立,看似一触即倾,其实巍然不动,已在风霜雨雪中飘摇了10亿年以上。老鹰岩因巨大的石块像一只头部伸向苍穹、展翅欲飞的巨鹰而得名,造型逼真、独特,气势不凡。


老金顶是一座奇石大观园,鬼斧神工,惟妙惟肖,妙趣天成。它们原本是沉睡于洋底的板岩、砂岩,经过岁月的摧残变质,构成了奇特的岩石景观。其石质坚硬,岩面细腻,阴天色泽铁青,晴日通红发亮,无比奇秀壮观。


花山云海也是梵净山一绝。高达2000多米的垂直落差,满足了不同杜鹃花品种对各种海拔高度的不同要求。每到春天,粉、红、紫、白,各色杜鹃密密匝匝满山遍谷,五光十色。还有跃跃欲飞的珙桐树花,开满山谷,在风的轻抚下,香满四溢,沁人肺腑。


大自然造物的神奇力量,使梵净山富集了令人陶醉的自然风光。这一切的美妙,却不是谁都能有缘识得。


一年365天之中,梵净山有200多天云遮雾绕,不见天日。云河、云海、云链、云被⋯⋯自山谷中袅袅腾起,有时淡如烟、薄如纱,千里风烟,一览无遗;有时却浓如雾、厚如棉,云瀑笼罩,神秘莫测。


梵净山报春


仰望金顶,峰上云雾缭绕,闻人声,人却是云深不知处。立足峰顶,嵯峨黛绿的群山、满山蓊郁荫翳的树木经常被或薄或厚的雾气所掩藏。


偶一阵雄劲的山风刮来,吹散了迷雾,湛蓝的晴空下,远山渺渺、近山滴翠,与缥缈的几丝残云恰好构成了一幅雅趣盎然的淡墨山水画。


在梵净山,还能见到佛光。在峰顶空际间,有时突然会出现一道五彩缤纷的光环,放大了数倍乃至数十倍的人影或物象在其中晃动和跳跃,古人视为吉祥佛光。这其实是阳光照在云雾表面所起的衍射作用形成的。梵净山峰峦广阔,植被优良,其生态圈、水圈、岩石圈、生物种群和谐久恒,佛光是其特定自然环境光合作用形成的一种自然奇观,让人赞叹不已。


梵净山生态环境绝佳,是亚热带山地人地和谐的典范。保护梵净山,是人对大自然的一种敬畏,对野性世界的尊崇。

 

梵净山中独特的大千生命


5月初,正是梵净山最美的时刻。


梵净山冷杉是梵净山的特有植物,中国一级保护植物,在IUCN物种红色名录中列为濒危。


山脚下,溪流潺潺。白色的、粉色的,路边无名的花朵热闹地开着,在雨水的浸润下,水灵得不真实。山上,浓雾弥漫,远山和近树都隐匿在白茫茫的雾气中,只有头顶咫尺的新鲜树叶正肆无忌惮地坦陈着浓浓的绿意。


这样的时节适合来梵净山游山玩水,并不适合科学考察。


来得不是时候的我们,为了能拍摄到野生条件下的黔金丝猴,只能硬着头皮往深山老林里面钻。


保护区管理局的张维勇局长劝我们:观察金丝猴最理想的时间是在4月下旬,那时候,梵净山上黔金丝猴爱吃的嫩叶刚刚发芽,在林子里拍摄到猴子的概率最高。但现在已是5月初,雨季已经来临,不仅进山的路变得难走,更重要的是弥漫在山间的云雾和生长迅速的植被会遮挡视线,增加观察的难度。


梵净山红豆杉是中国一级保护植物,IUCN红色名录易危种。


路确实如张维勇局长所说的难走。我们要去的地方是保护区建在岩高坪的观测站,从山脚下的村子冷家坝出发,生长迅速的植物已将一些道路完全掩盖,以致我们时时刻刻都在迷路的状态,前无去路、后无来路。如果不是有向导的指引,毫无疑问我们会走失在这座莽莽的大山中,心中不由惶恐。雨季,山溪汇成洪流,冲垮了一些烂泥路,在松散的路段,还造成了塌方。


不禁佩服起上世纪初、三十年代、六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等那些前赴后继深入梵净山腹地的科学家们,在漫长的一百多年时间里,他们为了追寻黔金丝猴的美丽身影和其他稀有珍贵的动植物而坚持不懈。在交通、通讯等不发达或者动乱的年代,他们对黔金丝猴等的科考常常以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许多人被土匪绑架,或被恶劣天气围困,或殁于林瘴草毒之中,或被毒蛇猛兽戕害。


水青树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曾经是第三纪北半球各大陆广泛分布的植物。


1903年,英国传教士汤姆逊就曾沿着我们脚下的这条路进入到未知的原始森林中。1902年,汤姆逊曾从当地的皮货商手中偶然购得一张毛皮,毛皮虽有残缺,但可以明显辨认出它的特征:肩部有一道明显的白斑,背部呈现灰黑色,腹部灰白,肢体的内侧为金黄色,一条长长的尾巴远远超出了身体的长度。那是汤姆逊从未见过的一种动物,虽然毛皮缺少头部部分,但是对动植物学颇有研究的他,马上认识到这是一种从未被人类知晓定名的灵长类哺乳动物。汤姆逊将皮毛寄回英国,引起了轰动,新物种被命名为白肩仰鼻猴,就是黔金丝猴。


但遗憾的是,此后数十年,汤姆逊无数次深入梵净山,却未在野外见到活体黔金丝猴。

梵净山一直是个谜。黔金丝猴也一直是个谜。


终年云雾缭绕的梵净山,连山谷里的村民都很难见到她的真实面貌,山上、山下仿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特殊的地理、地貌、气候、温度等因素,使得像是有一道无形的屏障,护佑了山里无数的动植物,提供它们栖息繁衍的场所;也阻隔了人们对这座大山的深入了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梵净山梵净山
谈古论今话贵州-18 梵净山游
梵天净土·桃源铜仁
“千面”梵净山
贵州自然保护区
央视《远方的家》世界遗产在中国 神奇梵净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